首页期刊导航|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地壳运动监测工程研究中心等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地壳运动监测工程研究中心等

姚运生

双月刊

1671-5942

jgg09@163.com

027-87864009

430071

武昌洪山侧路40号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Journal Journal of Geodesy and Geodynamic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唯一一份报导研究全球地壳变形及其与地震关系的学术刊物,学科内容涉及大地测量学、重力学、地球动力学和地球物理学等。并主要报导地壳形变理论与观测技术的新成果,以及运用上述学科探讨地震预测预报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动态大地测量民空间大地测量的理论研究和观测试验成果以及运用这些理论与观测结果研究大陆动力学和地球物理场是本刊的重点报告范围。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Faster R-CNN和Mask R-CNN的滑坡自动识别研究

    于宪煜杨森
    1-4,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高分一号影像,以三峡库区库首段为例,通过目视解译出160个滑坡样本,按照9∶1比例分为训练样本和验证样本,分别利用Faster R-CNN和Mask R-CNN算法构建滑坡自动识别模型.为进一步对比分析不同样本比例下两种模型的性能,分别采用8∶2、7∶3、6∶4的样本比例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Mask R-CNN模型识别结果准确率、召回率和F1分数等3项指标均优于Faster R-CNN;且经过交叉验证,证明Mask R-CNN模型的性能更为稳定.

    深度学习滑坡识别MaskR-CNNFasterR-CNN交叉验证

    2023年甘肃积石山Ms6.2地震对GNSS基准站形变影响快速分析

    王海涛张庆涛王孝青李阳...
    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收集2023-12-18积石山地震震中附近多座GNSS地面基准站地震前后1 Hz高频数据,采用PRIDE PPP-AR、TRACK软件进行动态PPP解算和高精度静态数据处理,得到GNSS基准站的同震形变位移波动和永久形变位移,分析地震对震中GNSS地面基准站造成的形变影响.结果表明,PRIDE PPP-AR和TRACK软件均可计算地震对基准站造成的同震形变位移影响.静态解算结果显示,此次地震造成LXJS站(距震中5.3 km)在水平方向产生约18 mm的永久形变位移,对GNSS基准站稳定性的影响范围约50 km.该快速形变分析方法和结果可为防灾减灾和实时导航定位服务提供参考和数据支撑.

    GNSS基准站地震形变位移PRIDEPPP-AR

    基于时间序列InSAR技术的云南车邑坪滑坡活动监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杨佳艺杨成生魏云杰朱赛楠...
    1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滑坡体的活动特征与规律,基于升降轨C波段Sentinel-1A数据,采用堆叠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技术,获取车邑坪滑坡 2020-01-2021-12 沿斜坡向和垂直向的形变速率,得到滑坡位移时序演化结果.结果表明,车邑坪滑坡沿斜坡方向的最大形变速率超过-90 mm/a,垂直方向的最大变形速率超过一 40 mm/a.滑坡前缘和中部的变形较大,后缘较小,表现出滑移式滑坡的特征.根据降雨数据与时间序列结果分析,降雨对滑坡运动具有一定的影响,表现出季节性加速变形特征.同时,滑坡区域的地质、地层岩性及澜沧江水位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滑坡活动.该研究可为峡谷库区滑坡变形机制的解释和灾害监测预警提供技术参考.

    车邑坪滑坡相位堆叠InSAR技术SBAS-InSAR形变监测二维形变转换

    联合多源卫星测高数据获取青藏高原湖泊水位变化

    宋昊天文汉江郭英刘焕玲...
    22-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ICESat、Cryosat-2、ICESat-2三颗测高卫星数据提取2003-2022年青藏高原湖泊水位变化序列,并以青海湖为例对比分析Cryosat-2 LRM三种重跟踪算法(Ocean-CFI、UCL Land-ice、OCOG),结果表明,OCOG算法最优.利用青海湖、纳木错、美玛错、鲁玛江冬错的水文站数据,对通过卫星测高数据提取的湖泊水位变化时间序列精度进行评价,结果发现,本文提取的湖泊水位变化值精度较高,青海湖水位变化时间序列与下社站实测结果差异的均方根仅为0.092 m,纳木错湖水位变化时间序列与实测结果的相关系数达0.989.相同时段内不同测量技术的精度分析表明,Cryosat-2 SARIn测量模式的精度略高于ICESat-2.提取青藏高原106个湖泊2003-2022年水位序列,并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06个湖泊中19个湖泊水位呈下降趋势,83个湖泊水位呈上升趋势.

    多源遥感数据卫星测高青藏高原湖泊水位变化

    露天矿区环境下GPS/INS组合导航算法研究

    郝婷崔丽珍杜永兴马宝良...
    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露天矿区道路窄、弯道多,沿途布满碎石、路面颠簸不平,导致运输车辆在定位时出现系统模型异常及量测噪声不确定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带有噪声估计器的SVD-AUKF算法.该算法通过对协方差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抑制滤波过程中出现的病态矩阵,利用Sage-Husa估计器对量测噪声进行估计,减少系统状态误差,引入自适应因子实时修正系统模型误差以抑制滤波发散.将提出的SVD-AUKF算法应用于GPS/INS组合导航系统模型,并在矿山环境下进行车载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适用性好,相较AUKF算法,每个定位点在东、北、天方向上的位置精度分别提高50.69%、51.20%、48.54%,速度精度分别提高31.24%、33.83%、31.30%,能够有效改善滤波性能,提高系统定位精度.

    无迹卡尔曼滤波Sage-Husa估计器SVD-AUKF松组合露天矿区

    基于卫星授时监测数据改善定时及定位方法研究

    聂骊颖许龙霞李孝辉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使卫星授时监测数据更好地服务于用户,研究使用其削弱标准单点定位中卫星端和传输路径误差的影响,改善用户端定时稳定度与定位精度;同时将用户相对于卫星导航系统时间的定时偏差改正到相对于国家标准时间.以GPS为例开展实验验证,短基线实验结果表明,定时方面,L1频段定时偏差的均值从-42.8 ns改善到5.4 ns,L2频段从-53.6 ns改善到2.8 ns;定位方面,L1频段X、Y、Z三个方向定位误差的均值改善55%以上,L2频段改善77%以上.证明使用卫星授时监测数据,卫星导航系统用户不仅可以将伪码定位精度提高至亚m级,还可以获得相对于国家标准时间的偏差,实现国家标准时间的ns级授时.

    授时监测授时偏差伪码定时定位

    一种联合泰勒展开与最小二乘的运动目标被动雷达质心定位算法

    廉一鸣江利明
    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两步加权最小二乘(two stage weighted least squares,TSWLS)算法在复杂场景下对运动辐射源定位不精确、观测站位置和目标位置的几何关系与精度相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泰勒展开与两步加权最小二乘联合的运动目标被动雷达质心无源定位算法.该方法首先利用两步加权最小二乘算法求解目标的位置与速度;再将所获得的目标参数作为泰勒展开的初始值构造定位误差方程,并通过迭代对目标寻优求解;最后利用联合算法和两步加权最小二乘算法分别获得估计值,对两次估计值进行质心定位得到最终结果.仿真实验表明,无论目标处于高速还是低速状态下,相较于传统的两步加权最小二乘算法和加权最小二乘(weighted least squares,WLS)算法,本文所提算法在鲁棒性和定位精度方面均有较大提高,且降低了观测站位置和目标位置几何关系对定位精度的影响.

    被动雷达无源定位两步加权最小二乘泰勒展开质心定位

    2023-08-23辽宁普兰店M4.6地震震源参数测定及发震构造初判

    戴盈磊张文静杨晓东索锐...
    48-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08-23 18∶19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发生M4.6地震,为准确描述本次地震的震源特征,探讨其孕育和发震机理,本文通过测定地震的震源深度,反演震源机制、矩张量及质心深度,给出震源机制中心解;同时分析震源机制与构造应力场的关系,根据小震重定位结果对发震断层面进行拟合,初步确定了本次地震的发震断层.结果表明,普兰店M4.6地震初始破裂深度为12.0 km,震源机制解参数为节面Ⅰ走向50°,倾伏角75°,滑动角-169°;节面Ⅱ走向317°,倾伏角80°,滑动角-15°,矩震级Mw4.8,最优质心深度12 km;地震矩 M0为 1.796 × 1016 Nm,矩张量解 Mrr、Mtt、Mpp、Mrt、Mrp、Mtp 分别为-0.004、0.946、-0.942、0.017、-0.305、-0.125;中心解参数为节面Ⅰ走向47.03°,倾伏角79.04°,滑动角-168.15°;节面Ⅱ走向314.75°,倾伏角78.37°,滑动角-11.19°.构造应力场作用在中心解节面Ⅰ上的相对剪应力为0.877,相对正应力为-0.544;投影于节面Ⅱ上的相对剪应力为0.911,相对正应力为0.161.拟合的断层面走向148.91°,倾伏角89.85°,其在构造应力体系下的滑动角为26.47°.综合分析认为,普兰店M4.6地震发生在NW向普兰店-长海构造带,是沿应力场最优节面以左旋走滑为错动方式的天然地震.

    普兰店M4.6地震初至P震相定位法gCAP震源机制构造应力场

    基于背景噪声研究东滩矿区地下介质波速变化特征

    戴宗辉曲均浩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地震背景噪声互相关方法,利用东滩煤矿CCH和BDS台2022-02-08 02:00-2023-03-08 07:00连续波形数据计算地下介质波速变化,并分析其与63上06工作面回采作业和矿震活动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63上06工作面回采作业对地下介质波速影响明显;波速转折变化与矿震发生也具有较为明显的相关性,反映出地下应力水平变化与矿震发生的关系;矿震对地下应力的释放也可导致波速出现小幅度波动变化.

    背景噪声波速变化东滩煤矿矿震

    泸定Ms4.5地震不对称高陡谷坡地震动响应

    宋华英王运生贺建先杜勇江...
    60-6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23年四川泸定Ms4.5地震实测地震动数据,开展不对称斜坡时频域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位于右岸1#监测点的PGA放大系数最大,水平向和竖直向分别为3.16~15.08、4.37;2)Arias强度右岸最大值为2.24 cm/s,左岸最大值为0.79 cm/s,说明右岸地震动响应能量更强;3)斜坡右岸监测点的卓越频率为2~9 Hz,左岸卓越频率为2~17 Hz,地震幅值所呈现出来的能量在水平向比竖直向更为集中.地震动响应在不对称高陡谷坡右岸凸出半岛状斜坡地形比直线形斜坡更为强烈,高位覆盖层的存在会增强地震动响应.

    泸定Ms4.5地震地形放大效应希尔伯特-黄变换斜坡地震动高陡覆盖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