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断块油气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断块油气田
断块油气田

孔凡群

双月刊

1005-8907

dkyqt@vip.163.com

0393-4820093

457001

河南省濮阳市中原路157号

断块油气田/Journal Fault-Block Oil and Gas Field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唯一一份专门研究断块油气田的综合性刊物。主要介绍断块油气田勘探开发,钻采工艺等方面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旨在提高断块油气田的勘探开发水平,促进石油工业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二叠系深层岩性油藏成藏条件及模式

    王秋玉闫文琦李辉陈洪...
    753-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有机碳、岩石热解、质谱-色谱、岩石薄片、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等实验,以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二叠系上乌尔禾组油藏为研究对象,文中通过对油藏类型及各控藏条件开展研究,揭示了阜康凹陷上乌尔禾组成藏模式.结果表明:1)芦草沟组咸水还原环境下沉积的Ⅰ类烃源岩水生生物供给充足,有机质丰度较高,成熟度高,具备良好生油潜力,为后期油气成藏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2)上乌尔禾组为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埋深大,压实作用强烈,溶蚀孔和裂缝是深层特低孔特低渗储层的主要类型及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3)乌三段泥岩盖层给油气保存创造了良好条件,通源断裂及伴生缝网给油气运移聚集提供最便利的通道,在超压体系作用下,油气源源不断地聚集成藏.4)各个成藏条件相互配置,形成"源储一体、断裂输导、超压聚集"成藏模式,油气不断聚集,形成现今的二叠系上乌尔禾组深层大型岩性油藏.该研究成果可为阜康凹陷上乌尔禾组深层油藏及国内其他岩性油藏的勘探提供参考依据.

    岩性油藏控藏条件成藏模式上乌尔禾组阜康凹陷

    川中古隆起震旦系灯二段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成藏过程

    宋嘉琦肖晖
    762-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川中古隆起震旦系灯影组成藏过程复杂,油气藏成藏流体充注期次及演化历史恢复难度较大,前人对该地区古油藏成藏演化过程观点不一,从而制约了深层海相油气藏成藏规律的认识.文中以川中古隆起北斜坡蓬莱-中江地区为例,通过镜下岩相学观察、烃包裹体丰度测定、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均一温度及盐度测定,对该地区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蓬莱-中江地区震旦系灯二段发育3期流体包裹体,早、中期以沥青包裹体为主,主要分布在孔洞早期充填的方解石及中期碳质沥青旁的白云石、石英中,晚期以气态烃包裹体为主,有少数气液烃包裹体和液态烃包裹体,次生在最晚形成的石英及方解石愈合缝中;研究区晚期气态烃包裹体丰度EGOI多大于3%,为含油层.通过对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盐度测试发现,研究区包裹体均一温度在80.6~231.4 ℃连续分布,在3个区间内出现了峰值,盐度范围主要为8%~20%.成藏过程分析表明:研究区共经历3期成藏,晚志留世形成Ⅰ期古油藏,中三叠世—晚三叠世形成Ⅱ期古油藏,侏罗纪—早白垩世原油裂解形成Ⅲ期古气藏;从晚白垩世至今,古气藏经过调整期逐渐定型.

    流体包裹体油气成藏灯影组震旦系川中古隆起

    苏里格气田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临界物性研究

    刘柯明候英杰邓航孙玉华...
    771-7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储层动态评价体系越来越受到重视,对成藏期储层临界物性的确定可为储层动态评价和致密砂岩气的开采提供重要依据.文中运用录井、测井、试气、物性等资料,提出了确定成藏期致密砂岩储层临界物性的新方法;利用孔隙度压实剖面回推法和天然气充注物理模拟,结合储层现今含气物性下限,确定了成藏期储层临界物性值.研究结果表明:苏里格气田盒8段储层平均孔隙度变化量为3.3%,成藏期储层临界孔隙度为6.1%;天然气充注物理模拟证实,突破压力随着埋深的增加而增大,埋深越大,越难充注,天然气注入储层需要的动力也越大,这表明天然气在成藏期充注时存在一个物性下限;实验证实了天然气临界充注压力主要受渗透率控制,与孔隙度相关性较差,成藏期储层临界渗透率约为 0.15×10-3μm2.

    致密砂岩气临界孔隙度临界渗透率下石盒子组鄂尔多斯盆地

    基于全油气系统理论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以冀中坳陷武清凹陷沙河街组三段为例

    李小冬郑伟史原鹏马学峰...
    778-7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武清凹陷沙河街组三段烃源岩分布特征、生排烃潜力认识不清等问题,以全油气系统理论为指导,基于研究区岩心、测井、实测地化等资料,建立了武清凹陷沙三段烃源岩的生排烃模式,明确了研究区的烃源岩分布和地球化学特征,以及源内生、排、残留烃量特征.结果表明:1)武清凹陷沙三段烃源岩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母质类型较好,处于低熟—成熟阶段,且与多个构造带有良好的油源匹配关系;2)武清凹陷沙三段烃源岩总生烃量为4950×108t,总排烃量为3 170×108 t,残留烃量为1 780×108 t,生烃潜力较大;3)基于全油气系统理论计算的结果不仅包含生烃量,还包含排烃量(常规+致密烃量)及残留烃量(页岩烃量).该研究对于沙三段深层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全油气系统油气资源评价生烃潜力沙河街组武清凹陷冀中坳陷

    吐哈盆地丘东洼陷碱泉子沟断裂描述及致密油气控藏分析

    阴学彬石楠林煜杨斌...
    786-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走滑断裂在油气成藏中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其识别、判断和对油气藏控制要素的研究分析是当前勘探的热点.文中首次在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丘东洼陷中部发现碱泉子沟断裂,为了落实其空间展布特征、成因机制及其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开展了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碱泉子沟断裂在露头上水平错动、在剖面上断面陡直且发育"花状构造"、在平面上呈"雁列式"展布,并具有"四层构造"特征,走滑特征明显;碱泉子沟断裂是照壁山大断裂的派生次级走滑断裂,沿Sylveser简单剪切模式中的R'剪切面发育,结合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推测其形成于晚印支期,早—中燕山期活动强烈,晚燕山期活动减弱;碱泉子沟断裂具有控圈、控储、控运和控藏作用,其空间结构、活动期次和与成藏期次的匹配关系决定油气运聚的流体相态、油气排替顺序和聚集位置,尤其是断裂中下层结构在中燕山期活动,后续静止封闭,这是导致下侏罗统致密油气藏大面积分布的重要原因.研究成果对吐哈盆地致密油气勘探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走滑断裂形成机制控藏作用丘东洼陷吐哈盆地

    下地壳非均质性对裂谷构造演化的影响——以南大西洋中段裂谷盆地为例

    曹书缘李江海王志琛
    795-8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大西洋中段共轭大陆边缘的基底形态从南向北沿走向存在差异,最北部的卡马穆-加蓬盆地共轭大陆边缘为不对称的窄裂谷边缘,最南部的桑托斯-纳米贝盆地共轭大陆边缘为极不对称的超伸展裂谷边缘.关于盆地结构的不对称性,目前存在争议,因此,文中开展了基于有限元方法求解黏塑性连续介质本构方程的数值模拟实验,以探究下地壳非均质性对裂谷构造演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由于地壳的横向非均质性,在靠近克拉通具有较强下地壳的一侧可形成较窄盆地,靠近造山带具有较弱下地壳一侧,则形成较宽的盆地.当靠近造山带一侧具有更厚的下地壳时,地幔在上涌过程中可改变壳幔耦合性,在靠近造山带岩石圈一侧形成夭折裂谷,影响盆地的演化.地壳流变学性质会决定盆地的基本形态,同时,当下地壳厚度发生变化时,壳幔耦合程度会发生变化,影响应变的传播方向,进而影响盆地的形成.

    下地壳非均质性裂谷南大西洋

    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奇格布拉克组古环境研究

    冯琳杨欢李乐彭丽...
    802-8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埃迪卡拉纪—寒武纪地层因缺乏岩浆岩和可靠的年代学数据,导致地层划分与对比存在争议.文中以埃迪卡拉纪—寒武纪的奇格布拉克组地层为研究对象,利用塔西北什艾日克露头采样,精细分析岩石学特征,对碳酸盐岩的碳、氧同位素采样数据进行有效性评估,开展古海水盐度和古海水温度的研究,并讨论该组地层的碳同位素正异常的原因,为埃迪卡拉纪—寒武纪的奇格布拉克组地层划分和对比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奇格布拉克组下部以混合沉积为主,表现为微生物白云岩、混积岩、碎屑岩的薄互层;中上部主要发育中—厚层状微生物碳酸盐岩;2)奇格布拉克组沉积期海水呈现出温度逐渐升高、盐度逐渐降低的规律,且盐度变化趋势相比温度更加显著;3)奇格布拉克组下部的碳同位素正异常与沉积环境密切相关.陆源输入促进初级生产力的提升,贫氧条件则进一步使有机碳埋藏量增大,海水中的δ13C升高,形成奇格布拉克组下部的正异常.

    碳同位素氧同位素古海洋环境奇格布拉克组塔里木盆地

    梁平地区二叠系长兴组台缘礁滩储层演化——来自天东110井岩石学及地球化学证据

    沙宇涵张云峰罗冰刘菲...
    810-8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天东110井是川东地区长兴组近年来获得的高产稳产井之一,该井的不同类型储层成因研究及模式建立对梁平地区长兴组勘探具有重要指示作用.基于天东110井长兴组丰富的取心资料,文中对其开展了岩石学、地球化学分析,建立了不同储集空间的演化模式,提出了高产井储层分布模式.结果表明:1)天东110井长兴组发育孤立状洞、溶洞、孔隙(包括针状孔及晶间孔)、高角度构造溶蚀缝.2)天东110井长兴组针状孔分布于礁滩体的颗粒云岩中,准同生期大气淡水溶蚀成孔、渗透回流白云岩化起关键保孔作用.3)缝洞形成受晚三叠世诺利期地层水溶蚀及瑞提期热液溶蚀作用控制,前者被沥青及巨晶方解石全充填,储集性能较差,后者部分被方解石、白云石、萤石等充填,充填程度低,孔渗性能好.下一步勘探应注重台地边缘的白云岩礁滩体微地貌高点与近晚三叠世瑞提期断裂及裂缝的热液溶蚀叠合发育区,可望获得更大突破.

    储层成因储层演化礁滩体台地边缘天东110井长兴组上二叠统梁平地区

    月海油田海南20区块沉积特征及"甜点"预测

    崔成军
    820-8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以辽河坳陷月东-海南构造带南段的月海油田海南20区块东营组油层为研究对象,综合区域钻井、测井、岩心、地震及分析化验资料,在海南20区块开展了精细的沉积特征研究,识别出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2种沉积相类型,进一步识别出6种亚相类型.在沉积相研究基础上,通过分析储层的测井曲线敏感参数变化,定量表征了研究区内优势储层的电阻率及波阻抗响应阈值,并应用基于地质统计学的电阻率反演预测技术,对目的层东营组储层"甜点"进行了约束反演,成功解决了薄互层复杂油藏储层"甜点"预测问题,对同类地区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沉积特征电阻率反演"甜点"预测月海油田辽河坳陷

    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白云岩特征及成因机理

    冯琳杨欢李乐彭丽...
    827-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盐下白云岩勘探潜力巨大,但是存在白云岩成因机理不清的问题,制约着油气勘探开发.文中综合盆地西北部露头和盆地内重点钻井资料,在岩石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碳氧锶同位素等地球化学分析,对肖尔布拉克组白云岩的成因进行了研究,建立其成因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塔里木盆地肖尔布拉克组白云岩总体可归纳为微生物白云岩、晶粒—(残余)颗粒白云岩、含陆源碎屑白云岩等3种类型;2)肖尔布拉克组白云岩主要的3种成因模式为微生物白云石化作用、蒸发泵—渗透回流白云石化作用和埋藏-热液白云石化作用,其中前2种是主体,第3种表现为对前2种的叠加改造;3)肖下段和肖上段白云岩形成模式存在较大差异,肖下段沉积期,由于水体中有机产率较高,有机碳埋藏速率高,有利于厌氧菌群发育,微生物白云石化作用占主导;肖上段沉积期,由于水体变浅,整体变为蒸发环境,剧烈的蒸发作用形成了肖上段的大套蒸发泵—渗透回流白云岩.研究成果可为后续塔里木肖尔布拉克组的白云岩分布规律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白云石化作用盐下白云岩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塔里木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