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断块油气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断块油气田
断块油气田

孔凡群

双月刊

1005-8907

dkyqt@vip.163.com

0393-4820093

457001

河南省濮阳市中原路157号

断块油气田/Journal Fault-Block Oil and Gas Field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唯一一份专门研究断块油气田的综合性刊物。主要介绍断块油气田勘探开发,钻采工艺等方面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旨在提高断块油气田的勘探开发水平,促进石油工业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辫状河—曲流河河型转换前后砂体差异性研究——以东营凹陷东辛地区东二段为例

    王跃刚
    561-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同河流相砂体形态特征和分布规律差异较大,河型的转换主控了不同时期砂体平面分布特征、几何参数及纵向叠置关系,进而决定了不同河流相类型储层的油气勘探与开发策略.基于东营凹陷东辛地区东二段岩心、测井曲线、三维地震等资料,借助定量岩心沉积构造、定量地震地貌等方法,得出以下结论:1)东二段4,3,2砂组主要发育辫状河沉积,1砂组主要发育曲流河沉积.2)东二段4,3,2砂组辫状河平均河道深度分别为17~52,20~59,19~52 m,平均河道宽度分别为1 589~11 602,2 154~14 597,1 862~11 923 m,定量地震地貌分析指示河道带宽度介于1 000~7 000 m;1砂组曲流河平均河道深度为11~30m,平均河道宽度为665~4 221 m,定量地震地貌分析指示河道带宽度介于700~3 000 m.3)东二段4,3,2砂组辫状河砂体垂向以接触叠置式、下切叠置式为主,横向以独立接触式、侧切接触式、对接接触式为主;1砂组曲流河砂体垂向以分隔叠置式为主,横向以独立接触式为主.明确砂体几何形态及时空切叠方式,为东辛地区东二段河流相砂岩储层的勘探与开发提供了实际支撑.

    辫状河曲流河定量沉积构造砂体接触关系东二段东营凹陷

    准噶尔盆地四棵树凹陷及周缘地质特征与形成演化

    卞保力吴孔友刘海磊周培兴...
    570-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准噶尔盆地四棵树凹陷油气资源丰富,2019年在高泉东背斜白垩系单井喜获日产千方高产油气流,表明该凹陷具有巨大勘探潜力.为了揭示四棵树凹陷控藏构造的特征与发育机制,开展了四棵树凹陷及周缘野外露头实测、覆盖区地震资料解释与平衡剖面恢复,对四棵树凹陷及周缘的地质特征与形成演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露头区主要发育3排褶皱及相关断裂,第2排构造样式较为复杂,3排构造东侧收敛,西侧撒开,自东向西呈帚状分布;覆盖区主要发育深层挤压逆冲、中层压扭走滑和浅层挤压滑脱叠加构造体系;该地区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与喜马拉雅期等3期演化阶段;四棵树凹陷山前变形强烈,断裂向盆地方向位移量减小,南北构造变形差异明显;特殊的构造位置、复杂的构造应力和多期次构造活动共同控制了凹陷的形成演化.该研究成果对于明确四棵树凹陷的构造演化及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地质特征构造样式构造差异构造演化四棵树凹陷

    川东北通江地区须家河组天然裂缝发育规律及控制因素

    范凌霄刘君龙李胜玉杨嘉琪...
    580-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致密砂岩储层天然裂缝的发育规律对气藏富集和单井产能有重要影响.文中基于地表露头、岩心、薄片、地球物理和试气试采等数据资料,明确了通江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天然裂缝的发育规律和控制因素,建立了裂缝发育地质模式,提出了气藏甜点类型和分布范围.研究表明:1)通江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层发育构造成因和非构造成因的2种天然裂缝;2)天然裂缝的优势方位为近南北向,以中高角度裂缝为主;3)天然裂缝的发育程度受岩性、岩石力学层厚和构造作用等因素联合控制,粉砂岩是裂缝发育的优势岩性,断层面和褶皱核部是裂缝发育的有利部位;4)结合地震预测结果,明确了距断层面小于300 m且距褶皱枢纽面小于400 m的裂缝发育带为须家河组致密储层的裂缝甜点区.研究结果可为该区的储量评价和井位部署提供依据.

    致密砂岩天然裂缝主控因素须家河组通江地区

    顺北1号走滑断裂带分段差异活动特征及其控藏效应

    古再丽努尔·艾尔肯曹自成耿锋骆福嵩...
    58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坡众多大型走滑断裂带是近年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文中通过对顺北1号走滑断裂带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及油气勘探实践,探讨了顺北1号走滑断裂带的差异活动特征及其控藏效应.研究表明:1)顺北1号走滑断裂带主要发育于下古生界,为一条大型左行走滑断裂带,平面展布具有分层差异性,在下古生界为线性展布,在上古生界呈雁列式展布.2)顺北1号走滑断裂带分段差异活动特征明显,研究区内可划分出张扭、压扭和纯走滑等3类12段.3)顺北1号走滑断裂带经历了多期构造演化,其中,加里东中期Ⅰ幕、加里东中期Ⅲ幕、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为顺北1号走滑断裂带的关键活动时期,此后的深埋阶段构造相对稳定,断裂活动微弱.4)顺北1号走滑断裂带沟通了寒武系优质烃源岩与奥陶系有利储集体,断裂带的分段差异活动造成了不同断裂段的断溶体发育程度的差异及油藏规模的差异.实钻数据表明,张扭段和压扭段油气富集程度高,纯走滑段较低.此外,主断裂与分支断裂交叉处通常高产,推测分支断裂规模及活动强弱控制了其油气富集程度.

    差异活动控藏效应顺北地区顺北1号走滑断裂带塔里木盆地

    川东地区寒武系洗象池群下段厚层白云岩特征及成因

    杨明磊刘晨虎杨伟强诸丹诚...
    599-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川盆地东部寒武系洗象池群厚层白云岩分布广泛,具有勘探潜力.文中以川东地区南川三泉洗象池群野外剖面为研究对象,基于其岩石学、沉积学、岩石地球化学和矿物学特征,分析其在沉积旋回中的变化,探讨白云岩化流体性质、来源与迁移路径.结果表明:洗象池群白云岩阴极发光弱,δ13C,87Sr/86Sr值与洗象池群同期海水区间重叠,表明白云岩化流体来源于同期海水,白云岩化作用发生在准同生—浅埋藏时期;岩石地球化学和矿物学特征与沉积旋回具有相关性,在向上变浅的旋回中,白云石含量、化学计量数和δ18O升高,有序度降低,表明随相对海平面下降,白云岩化流体的温度、盐度和Mg/Ca值升高,旋回顶部白云岩化程度高;相对海平面较高时,研究区西北侧潟湖中的咸化海水穿过刚形成不久的泥晶灰岩和先期形成的孔渗性好的颗粒灰/白云岩,发生以横向远源渗透回流为主的白云岩化作用;随着相对海平面逐渐下降,潟湖水体循环逐渐变差、盐度升高,潮间—潮下带古地貌高地处形成颗粒灰岩,发生暴露溶蚀;暴露区域经波浪和潮汐作用带来潟湖中的咸化海水,白云岩化流体向下流动,发生以垂向近源渗透回流为主的白云岩化作用;多期横向远源和垂向近源渗透回流白云岩化事件持续叠加,形成川东洗象池群下段潮间—潮下带厚层白云岩.

    白云岩成因沉积旋回相对海平面变化洗象池群川东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以七里村油田延长组7段为例

    孙嘉鑫赵靖舟汤延帅刘星...
    61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致密油资源最富集的盆地之一,资源量大,分布范围广,勘探开发前景广阔,但对七里村油田致密砂岩储层的研究较为薄弱.文中综合分析了研究区测井曲线及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等镜下观察资料,并结合全岩X衍射等实测数据,精细研究了七里村油田长7段储层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成岩作用类型及孔隙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长7段储层以长石砂岩为主,表现为特低孔-超低渗和超低孔-超低渗的特征;孔隙类型以溶蚀孔、粒间孔为主,发育少量晶间孔和微裂缝;成岩作用对孔隙演化有较大影响,在成岩作用过程中,压实和胶结作用使储层物性变差,而溶蚀作用对储层具有建设作用.研究区长7段砂岩储层孔隙演化定量计算结果表明:初始孔隙度平均为36.54%,压实作用、胶结作用造成的减孔率分别为51.60%,43.75%,溶蚀作用对长7段储层物性起建设性作用,增孔率为11.97%.

    致密砂岩储层储层特征成岩作用孔隙演化七里村油田

    普光地区侏罗系大安寨段湖相混积岩储层特征及成因

    黄蕾颜瑞晶周凯曾传富...
    620-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川盆地侏罗系自流井组大安寨段是重要的陆相致密气勘探层系之一.基于野外露头与岩心宏观观察、薄片鉴定、X衍射及储层物性质等分析测试数据,证实普光地区大安寨段混积岩储层规模发育.研究结果表明:1)大安寨段混积岩储层岩性可划分为黏土质混积岩、砂质混积岩和灰质混积岩等3种主要类型;2)储集空间类型以晶间(溶)孔、无机孔、壳缘缝及微裂缝为主;3)混积岩储层主要发育在浅湖—半深湖相区,受湖平面波动、地形坡度与风暴、重力流的共同控制,是相混合与间断混合沉积的产物.

    混合沉积风暴流重力流大安寨段普光地区

    川西坳陷新场构造带须二段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综合评价

    李阳兵
    629-6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川西坳陷新场构造带须二段发育厚层含气的致密砂岩储层,开展其储层特征、有利区综合评价和有利层段优选研究,对于深化该区须二段储层地质认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中运用岩石薄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成像测井等分析测试方法,明确了新场构造带储层基本特征和天然气成藏机制,并开展了有利区综合评价和有利层段的优选.研究结果表明:川西坳陷新场构造带须二段以岩屑砂岩为主,砂岩具有特低孔、超低渗的特征,局部裂缝较为发育,发育低孔高渗储层;川西坳陷新场构造带油气经历了多幕次的充注而聚集成藏,平面上新场构造带表现为整体含气,近烃源断层区域成藏富集的特征,须二上亚段和下亚段含气性较好;在充分考虑储层含气性的基础上,纵向上单井分析结果SiO2含量高、脆性指数高、破裂压力小的层段为川西坳陷须二段测试有利层段.研究成果为川西坳陷须二段致密砂岩气的规模勘探和测试选层提供地质依据.

    储层特征含气性综合评价须二段川西坳陷

    基于压缩感知的波形指示反演在薄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任广磊李晓慧王照周冉辉...
    637-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大牛地气田二叠系下石盒子组有效砂体致密、规模小、厚度薄,储层非均质性强且地震波阻抗叠置严重.为实现下石盒子组5~6m致密薄砂岩储层的有效刻画,文中选取了盒1段气藏主力单砂体作为研究对象.在地震正演分析基础上,形成了叠前道集优化提质+压缩感知拓频+纵波标定+波形指示GR反演的技术组合,该技术组合将压缩感知技术与波形指示反演技术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并在盒1段气藏主力单砂体进行了应用.预测结果表明:地震剖面横、纵向分辨率显著提高,其预测成果更加符合地质沉积规律,与实钻井吻合良好,实现了 5~6m致密薄砂岩的有效刻画.该研究为致密砂岩气藏薄储层预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道集优化压缩感知纵波标定波形指示反演致密薄储层预测

    一种基于PSO-ELM的低渗透砂岩水淹层测井识别方法

    杨波黄长兵何岩李垚银...
    645-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淹层测井识别对油田开发方案部署及提高采收率有着重要意义.新疆陆梁油田作业区某区块油层水淹类型主要为污水水淹,测井响应特征复杂多变,传统识别图版方法难以对水淹层有效识别.文中基于测井、地质、试油等资料,在水淹层测井响应特征分析基础上,提出了 一种利用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及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的水淹层识别方法.首先,利用相关系数优选6个主控因素:RD,RS,GR,SP,DEN,AC.其次,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对极限学习机模型进行参数寻优;最后,利用优化后的模型对研究区水淹层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利用PSO-ELM模型识别水淹层,识别符合率达到91.7%,应用效果优于ELM模型及传统识别图版,为水淹层测井识别提供了新思路.

    相关系数粒子群优化算法极限学习机水淹层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