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谭艺玲

双月刊

1674-1757

dldrq@126.com;dldrq@xihari.com

029-84221423

710077

西安市西二环北段18号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Journal Power Capacitor &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电力电容器行业唯一在全国发行的电工技术类专业期刊。本刊连续十年入选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现已全文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并加入中国期刊网。主要栏目有:论文、设计和研究、制造技术、试验研究、使用与维护、综述、专题讲座、问答及消息报道。主要读者为从事电力电容器科研、设计、运行及相关的原材料,配套件厂家的工程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干式直流电容器全链条国产化关键技术探讨

    党智敏
    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性能薄膜电容器广泛应用于新能源交通工具、输变电工程、医疗救治器械和电磁脉冲武器等领域,其中干式直流电容器更是柔性直流输电的重要装备.目前薄膜电容器生产过程中从原料到重要装备完全依靠国外技术,高端薄膜电容器超净聚丙烯(PP)原料完全依赖从国外进口,加工双向拉伸BOPP薄膜和电极蒸镀等大型生产设备都是从发达国家购买,严重制约了我国薄膜电容器技术研发和工程应用,特别是在当前的复杂国际环境下带来诸多隐患,一旦国外禁止向我国出售相关原料和设备,将严重影响我国高科技领域的发展.由此,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我国政府提出的"双碳"目标背景下,必须下大力气着力解决影响薄膜电容器领域发展的诸多关键因素,依靠自主技术服务于新能源系统建设.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式直流电容器用电介质薄膜材料"重点专项支持下,本文从薄膜电容器用电工级超净PP原料入手,探讨通过相关领域科研院所与相关企业深度合作,进行电工级超净PP原料技术攻关,解决研发验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全局观出发力图解决我国干式直流电容器工程应用面临的重大问题,形成我国干式直流电容器全链条国产化关键技术.

    干式直流电容器超净聚丙烯双向拉伸BOPP薄膜电极蒸镀电容器设计与试验

    丙烯等规配位聚合催化剂及电容器膜基材iPP的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曹春鹏赵星月李涵刘景蛟...
    1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产包括电容器膜基材iPP在内高端聚丙烯的关键技术是丙烯高等规聚合的高活性催化剂和先进聚合工艺.本文详细介绍了丙烯聚合催化剂的发展历程,包括高效Ziegler-Natta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和非茂金属催化剂,指出了在合成电容器基材iPP方面此三类催化剂的优缺点.阐述了烯烃聚合催化剂的近期发展动态:产生了在催化剂结构/组成中引入强吸电子基团有利于提高催化剂活性和聚烯烃分子量的新理论,发展了新一代烯烃聚合催化剂包括内外给电子体于同一分子的丙烯聚合催化剂和全杂环金属有机催化剂,提出了制备嵌端共聚烯烃的可逆"络合-断开"配位聚合新方法.基于丙烯聚合先进工艺,结合高端电容器膜基材iPP技术指标的严苛要求,分析了聚丙烯粉料和粒料中灰分产生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在聚丙烯粉料灭活之前进入复合有机溶剂洗涤工序的生产方法,制备合格的高端电容器膜基材iPP.

    高活性催化剂配位聚合先进聚合工艺等规聚丙烯高端电容器膜基材

    电容器薄膜用聚丙烯树脂的发展现状

    黄传兵祝志东邓兆敬
    2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聚丙烯材料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展,低灰分含量聚丙烯树脂在电子、电器、纺织和医疗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聚丙烯电容器薄膜的开发和应用,使电子和电容器的质量和性能大幅提升,有力地推动了电力系统的建设与发展.介绍了双向拉伸聚丙烯电容器薄膜的主要特点和影响电容器薄膜用聚丙烯树脂性能的主要参数(灰分含量、等规度、熔体流动速率),综述了国外电容器薄膜用聚丙烯树脂的生产现状、国内主要化工企业在该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和聚丙烯树脂脱灰工艺,展望了生产电容器薄膜用高纯净聚丙烯树脂技术的发展方向,即采用超高活性催化体系在反应器内直接生产高纯净聚丙烯而免去洗涤脱灰工艺.

    电容器薄膜聚丙烯灰分等规度熔体流动速率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2024年1期广告单位

    34页

    电容器薄膜用聚丙烯原料微量元素分析方法

    权志杰常诚段金汤张才亮...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精确分析电容器薄膜用聚丙烯原料中微量元素,介绍了电容器薄膜用聚丙烯原料进行元素测定时的干法灰化法以及微波消解法两种预处理方法,比较了不同方法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对比了几种分析手段的特点,选择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作为分析手段.相比于干法灰化法,微波消解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都较高,微波消解法结合ICP-MS法适用于测定电容器薄膜用聚丙烯原料中的微量金属元素,建立了基于ICP-MS法测定电容器薄膜用聚丙烯原料中微量金属元素含量的方法.

    电容器薄膜用聚丙烯微量金属元素微波消解干法灰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电容器用双向拉伸聚4-甲基-1-戊烯(BOPMP)薄膜开发与应用

    储松潮潘毓娴黄云锴潘焱尧...
    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4-甲基-1-戊烯(PMP)是一种具有等规结构的新型热塑性塑料,PMP为结晶性树脂,熔点在 235℃~240℃之间,耐热性好,可在高温下使用,并具有卓越的电气绝缘和介电性能.与聚丙烯树脂相比,熔点高 60℃,介电常数、介电损耗相近.随着我国电子工业的发展,PMP的用量在近年来有大幅的增长.目前世界上只有日本三井化学株式会社生产,由于产量有限、售价较高,限制了PMP在国内的应用.为此本文尝试采用双向拉伸的方法,试制聚 4-甲基-1-戊烯(BOPMP)薄膜,并加工成金属化膜,试制电容器,最后对电容器的性能进行相应测试评价.采用不同牌号原料生产BOPMP薄膜,其电压击穿强度差别较大,不同频率下的BOPMP薄膜电容器损耗角正切值、介电常数均与BOPP薄膜电容器接近,但其高温下的性能有待进一步验证.如何提升BOPMP薄膜电压击穿强度及其耐热性,开发出适宜于双向拉伸的PMP粒子原料,生产出高质量的BOPMP电容薄膜,将是未来重点研究的方向.

    金属化薄膜电容器4-甲基1-戊烯双向拉伸BOPMP

    电容器用超净聚丙烯薄膜综合性能比较

    王昕劼黄磊王健涛宋延晖...
    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不同聚丙烯粒料、不同薄膜生产厂家制备的一系列电容器用超净聚丙烯薄膜的主要性能指标;对比了不同聚丙烯粒子制备电容器膜的结晶特性、热性能、介电性能和绝缘性能等各项性能差异.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国产电容器用聚丙烯薄膜性能已达到进口薄膜标准,但仍存在国产膜结晶度偏低、薄型膜质量较差的问题.国产电容器用聚丙烯薄膜距离世界领先水平仍有差距,需要进一步提高国产粒料性能,优化薄膜制备工艺.

    薄膜电容器超净聚丙烯双向拉伸BOPP薄膜电容器国产化

    电介质聚丙烯薄膜晶体结构研究

    孙朦龙厚尹柏潇闫寿科...
    5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介质聚丙烯薄膜是干式直流电容器的核心,是新能源发电和柔性直流输电的"心脏",直接影响电能变换的质量与安全.聚丙烯薄膜的晶体结构对电容器的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对三种聚丙烯(PP)粒料经流延双轴拉伸制备成的电容器用电介质薄膜(BOPP)的晶体结构采用广角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差示量热扫描等表征法进行了研究.表征结果发现,三种BOPP电介质薄膜均由α相构成,但其结晶度、熔点以及不同晶面方向上的晶粒尺寸存在较大差别.其中,基于北欧粒料的电介质薄膜熔点最低(169℃),结晶度最高(59.8%),且在[060]方向上的晶粒尺寸最大.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基于北欧粒料的BOPP试样中,序列长度为n=14 的 31 螺旋链段最多.通过对BOPP薄膜熔融重结晶后试样的研究发现,三种粒料的结晶度几乎无差别(~53%),但北欧PP粒料的非等温结晶温度最高(119℃),且在熔融过程出现明显β相熔融峰.中石化PP粒料的非等温结晶温度最低,较北欧PP粒料低 3℃.

    聚丙烯电介质薄膜结晶结构熔融

    微纳层叠聚丙烯介电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焦志伟汪力何伟于源...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聚丙烯薄膜介电常数低、介电场强低等问题,创新提出采用微纳层叠挤出技术制备不同层数(1 层、16 层、256 层)的聚丙烯薄膜,并对不同层数聚丙烯薄膜的介电常数、介电损耗、击穿场强、结晶度、力学性能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相比于层数为 1 层的聚丙烯薄膜,16 层、256 层的聚丙烯薄膜的介电常数分别提升 23.2%和 37.0%,介电损耗分别降低 36.94%和 58.56%、击穿场强分别提升 11%和 23.3%,拉伸强度分别提升 5.3%和 18.98%.结晶度也随层数的增多而增大,该技术对聚丙烯薄膜的介电性能有明显的提升效果.这项工作对单一材料介电性能的提升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微纳层叠多层薄膜介电性能聚丙烯结晶

    高温储能电容器用全有机PVDF/PI复合薄膜制备及性能表征

    冯启琨张涌新王昕劼王健涛...
    68-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温介电聚合物在高温静电储能薄膜电容器中有着广阔的应用.然而,目前常规的高温聚合物电介质介电常数与能量密度较低,这限制了其在高温环境中的应用.为进一步提高高温电介质材料在高温下的介电及储能特性,本研究以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为填料,聚酰亚胺(polyimide,PI)为基体,采用原位聚合方法制备了全有机PVDF/PI复合电介质薄膜.系统地研究了铁电PVDF相含量对PI微观结构与形貌、介电性能、储能特性、以及热性能等影响.结果表明:PVDF填料在PI基体中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和分散.PVDF的引入会使得PI基复合薄膜的击穿强度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可以明显提高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和放电能量密度.其中,PVDF添加质量分数为 30 的复合薄膜在室温和 250 MV/m条件下放电能量密度达到 1.89 J/cm3,充放电效率为 92.4%;而 100℃和 200 MV/m条件下的放电能量密度达到 1.13 J/cm3,充放电效率为89.1%.此外,PVDF/PI复合薄膜在高温和高电场的恶劣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充放电循环性能以及热稳定性.该研究为改善聚合物基复合电介质在高温环境中的储能特性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

    薄膜电容器全有机电介质介电性能储能特性循环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