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谭艺玲

双月刊

1674-1757

dldrq@126.com;dldrq@xihari.com

029-84221423

710077

西安市西二环北段18号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Journal Power Capacitor &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电力电容器行业唯一在全国发行的电工技术类专业期刊。本刊连续十年入选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现已全文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并加入中国期刊网。主要栏目有:论文、设计和研究、制造技术、试验研究、使用与维护、综述、专题讲座、问答及消息报道。主要读者为从事电力电容器科研、设计、运行及相关的原材料,配套件厂家的工程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改进GA优化的级联H桥APF神经网络电流跟踪控制

    沈建强邢砾云李冉王策...
    6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基于级联H桥有源滤波器实现谐波抑制时,传统PI控制电流跟踪的抗扰性差以及由于神经网络预测的局域最优造成的电流跟踪预测不准确、延迟大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GA优化的级联H桥APF神经网络电流跟踪控制策略,以改进选择和交叉操作的GA优化神经网络变化因子,提升了预测控制的全局搜索能力和鲁棒性能.仿真验证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相较于传统PI控制,提升了电流跟踪控制的鲁棒性;相较基于传统GA优化的神经网络控制方法,本文提出的方法跟踪速度提升了约0.04 s,控制误差减小约0.2 A,谐波畸变率降低0.36%.可见,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更优,具有更好的跟踪控制能力.

    级联H桥有源电力滤波器遗传算法神经网络控制电流跟踪

    高压SVG级联H桥模块等电位研究

    邱文俊周方圆刘健黄迪...
    7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压级联型SVG装置由数个H桥模块级联而成,由于其电压等级、绝缘要求高,H桥模块不接地,处于悬浮状态.IGBT工作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开关器件衬底需要紧贴散热器表面以更好的散热,但同时也形成了较大的分布电容.散热器受IGBT开关电压和分布电容影响会感应电压,悬浮散热器就相当于电磁辐射源,会产生严重的电磁干扰.本文通过建立H桥模块近场耦合模型,分析了散热器悬浮的危害,并搭建仿真模型进行验证.最后针对散热器悬浮及等电位联结对模块电磁干扰影响的研究,搭建试验平台,通过多维度比较,最终得到散热器直流中点等电位联结为最佳方式.

    SVG,H桥模块分布电容散热器悬浮电磁干扰等电位联结

    电阻器安装位置对双调谐滤波器性能影响的分析

    曹洋任军辉
    7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调谐滤波器是目前高压直流工程中采用最普遍的交流滤波器,其中电阻的阻值大小和连接方式均影响滤波器的滤波性能.本文介绍了双调谐滤波器中电阻器的常规阻值选择和连接方式,对采用不同的电阻器阻值和连接方式的滤波器性能进行研究.通过计算研究滤波器阻抗—频率特性,分析不同滤波电阻器配置下的双调谐滤波器滤波性能,并以典型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为例,给出配置原则和建议,对实际工程滤波器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滤波器电阻连接方式滤波性能

    基于MMC的多端柔性直流配电网控制与保护

    刘会强李丹丹刘石川慕腾...
    8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多端柔直配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能力,本文首先对分割的城市中压配电网进行互联设计了多端柔性直流混合配电网,对主要换流设备选型进行实例设计;基于下垂控制策略并结合功率参考值平移的曲线特性,将考虑电压限值的直流电压斜率控制方法应用于多端柔直配网,并制定本文设计案例的换流器保护配置策略.在PSCAD/EMTDC中完成10 kV多端柔直配网应用案例的搭建,最后仿真验证直流电压斜率控制策略及保护配置方案的有效性.

    直流配电网MMC电压下垂控制保护配置

    基于改进聚类算法的电力系统运行方式识别方法

    陈典杨楠孙骁强王蒙...
    9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电力系统计算分析,运行方式选取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是决定计算质量的关键.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清洁能源接入比例将逐步提高,传统的人工选取方法不再适用,如何结合生产模拟得到的运行方式样本集自动提取典型运行方式是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规划工作亟待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本文首先提出双碳目标下电力系统运行方式提取需求分析;接着提出了基于K-means++算法和改进聚类有效性指标的自动方式提取算法;随后设计了基于人工和自动算法结合的方式提取模式;最后基于西北电网实际数据开展算例分析,从方式特征和安全性校核两方面与人工选取的运行方式对比体现本文算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验证了本文算法在提升科学规划水平方面的贡献.

    新型电力系统聚类运行方式提取

    高阻型单相接地故障信号的暂态分量影响因素研究

    李瑞祥李舟李巍王雨...
    100-106,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阻型单相接地故障信号的暂态分量,在故障过渡电阻这一主要影响因素之外,还受到以下影响因素的制约,进而影响暂态判据选线的准确度:配电网发生故障时所运用的系统接地方式、故障发生时的相角、故障发生点距母线的距离、故障发生出线的长度等.其中系统接地方式由于为配电网系统本身的设计所导致,不受故障本身随机性的影响,因而其影响对于研究高阻型单相接地故障特征的暂态分量具有基础意义.本文利用了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重点针对过渡电阻阻值、中性点接地方式对高阻型单相接地故障暂态分量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着重探究了过渡电阻阻值以及几种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在接近真实情况的三相不平衡条件下对高阻型单相接地故障暂态分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阻型单相接地故障的过渡电阻较小、系统消弧线圈补偿度较小或中性点不接地,将影响高阻型单相接地故障信号的暂态分量并使得其强度较大、信噪比较高.

    高阻型单相接地故障暂态分量单相接地故障选线

    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的柔性多状态开关直流电压控制策略

    王正齐徐浩王德全
    107-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柔性多状态开关(flexible multi-state switch,FMSS)的抗干扰能力,以保证在系统干扰的情况下维持直流电压稳定,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ADRC)的FMSS直流电压控制策略,其控制策略可以将作用于研究对象的不确定因素整合成系统总扰动,并对扰动进行实时跟踪估计和补偿,以此抑制系统干扰.通过Matlab/Simulink对FMSS建模,并设计线性自抗扰控制器模块来替换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中的PI控制器模块.在系统干扰的情况下,对FMSS的抗干扰能力进行实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PI双环控制策略相比,基于LADRC的控制策略能更好地应对系统干扰,能有效提高系统干扰抑制的能力,维持FMSS直流电压稳定.

    柔性多状态开关线性自抗扰控制Matlab/Simulink干扰抑制直流电压稳定

    新能源同步机对光伏发电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的提升作用研究

    邓宏远黄永章王哲凡钟威凯...
    117-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同步电源被电力电子并网变流器大量替代导致新能源电网无功裕度不足、静态电压稳定性降低,并网点电压失稳甚至崩溃的现象愈发明显.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光伏发电系统为例,研究其采用新能源同步机(motor-generator pair,MGP)的并网方式对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的提升作用.首先介绍了MGP系统的原理并分析其功率传输特性;然后,基于能够反映节点电压和潮流关系的V-Q和P-V曲线法从理论上揭示了MGP系统能够增加无功裕度以提高静态电压稳定性;最后,在PSCAD/EMTDC软件中分别建立了光伏直接带负载和经MGP带负载的电磁暂态仿真模型,通过在相似的网络结构下设置不同典型功率因数的负荷变化,结合V-Q/P-V的响应特性对比得出两类系统的失稳电压、无功/电压裕度和电压降落等典型指标.结果表明光伏采用MGP系统并网后,系统的静态电压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提升.

    新能源电网新能源同步机V-Q曲线P-V曲线静态电压稳定

    一种基于混合储能改善跟踪光伏发电出力特性方法的研究

    王若谷解振学常小强高欣...
    126-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伏输出受天气影响具有较大波动性,若直接接入电网则会对电网的电能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为减轻光伏电站并网功率对电网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氢与电池混合储能改善跟踪光伏发电出力特性的方法.首先,利用高斯函数逼近光伏预测功率,形成光伏次日出力计划,并根据次日凌晨电池SOC大小和氢储能调节灵活性对出力计划进行修正.考虑氢储能和电池储能运行状态,设计了包含有主调度和协调调度的实时调度方案.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氢与电池混合储能系统跟踪光伏出力计划调度方法SOC区间

    基于自启动系统的海上风电并网技术

    王亮刘亚南柳强喻建...
    134-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存在并网周期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启动的风机并网方法,并基于该方法开发了一套风机并网调试自启动装置.该装置可以安装在海上升压站平台上,在大电网电源送达海上升压站前,通过海缆为风机提供稳定电源,在此期间提前完成风机各项调试与并网工作.待正式电源送达海上升压站后,风机直接并网,大幅缩短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工期,帮助风机提前并网发电,创造可观的经济价值,并能够加速清洁能源并网,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能源环境战略目标实现.目前,该技术已在江苏如东多个海上风电场落地应用,现场试验数据验证了研制系统和所提方法的先进性与有效性.

    新能源建设海上风电自启动系统风机并网系统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