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力科技与环保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力科技与环保
电力科技与环保

朱法华

双月刊

1674-8069

dlhb@chinajournal.net.cn

025-58621817

210031

南京市浦口区浦东路10号

电力科技与环保/Journal Electric Pow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查看更多>>本刊作为宣传电力环保的方针、政策、法律、规定的喉舌和介绍电力环保新成果、新技术、新工艺的园地,为电力环保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电力系统内有较大的影响,受到环保工作者的欢迎。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风电-火电-压缩空气储能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特性研究

    李博石红晖马强许文盼...
    168-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电网消纳风电的能力,改善火电机组运行灵活性,本文基于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容量大、多能流耦合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包含两台600 MW燃煤机组的风电-火电-压缩空气储能综合能源系统。首先通过构建系统热力学变工况模型,分析了关键参数对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性能的影响,然后以降低弃风率为目标,探究了综合能源系统在典型特征日的能流匹配和运行特性。结果表明,电能分配比由57。3%增加至76。0%时,储能系统输出热电比由0。84下降至0。30,对储能系统输出影响最为显著;典型特征日的仿真场景下,综合能源系统负荷调节能力强,能流匹配良好,弃风率仅为2。28%。通过上述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系统具备可观的风电消纳潜力和运行灵活性。

    压缩空气储能热电联供运行特性变工况特性

    基于压缩CO2的新型储能技术研究进展

    翟璇王松范小平周嘉...
    178-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储能技术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装备基础,不仅能够实现能源时间上的转移,平滑可再生能源的功率输出,还可以实现供给侧和用户侧的能源管理。本文首先综述了压缩CO2储能的技术原理及应用现状;随后,基于CO2的储存状态,将压缩CO2储能技术路线进行分类,并总结了不同技术路线的性能特点和研究进展;最后,对压缩CO2储能系统未来发展方向做出预测。(1)CO2的临界点为7。38 MPa/31。3℃,比空气更容易被液化而具有储能密度大的优点,在相同功率等级下压缩CO2储能系统相比于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更加紧凑。目前,国内外均已有CO2储能验证项目建成投运。(2)根据低/高压侧储存装置中CO2状态的不同,可将压缩CO2储能技术的储存方案分为七种:气态-超临界状态CO2储存、气态-液态CO2储存、超临界态-超临界态CO2储存、液态-超临界状态CO2储存、液态-液态CO2储存、吸附态-液态CO2储存和吸附态-超临界态CO2储存。(3)在未来压缩CO2储能的技术开发上,主要着重于气态-液态CO2储能技术、液态-液态CO2储能技术,前者可以充分发挥其高循环效率、系统结构简单优势,后者可以发挥其高储能密度优势。(4)在面向压缩CO2储能技术多元化发展方面,一是推动"可再生能源+压缩CO2储能"模式,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持续平稳供电,辅助电网运行,减少弃光弃电现象;二是深入研究基于压缩CO2储能技术的集成系统,通过耦合喷射器制冷循环、有机朗肯循环等实现CO2的冷凝以及余热再利用,提高系统性能和能量利用率。目前,已完成的压缩CO2储能验证项目还很少,应加快CO2储能技术发展,实现由理论到实践、由概念研发到项目示范、再到大量推广。

    新型储能压缩CO2储存配置蓄热介质发展方向

    国际能源署呼吁降低甲烷排放量

    新华网
    190页

    CO2加氢制绿色甲醇的成本测算及预测

    舒斌范茂琳熊健
    191-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CO2加氢制绿色甲醇是碳捕集、封存与利用技术中重要的技术选择,为预测该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某年产10万t CO2加氢制绿色甲醇工程项目为研究对象,在测算和分析CO2加氢制绿色甲醇的生产成本和成本构成的基础上,采用Aspen Plus模拟计算的方法,进一步预测了CO2加氢制绿色甲醇的成本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在0。3元/(kW·h)绿电、320元/t CO2等主要经济指标下,CO2加氢制绿色甲醇生产成本接近3 950元/t。未来5年,绿电和CO2价格将分别可降至0。1元/(kW·h)及200元/t水平,同时考虑到甲醇合成催化技术进步带来的工艺优化,CO2加氢制绿色甲醇生产成本可降至1 618元/t,相比当前下降59%。CO2加氢制绿色甲醇技术将主要随绿电价格的下降而体现成本优势并展现竞争力,促进甲醇工业的绿色转型。

    CO2加氢绿色甲醇生产成本预测

    生态环境部发布2024年六五环境日主题

    生态环境部
    197页

    一种改进的高斯-拉普拉斯金字塔互感器红外图像增强算法

    范晓狄万文略郑银
    198-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感器为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之一。然而由于采集到互感器红外图像受到不同的强噪声以及设备特性等因素影响,可能导致互感器无法正常识别,因此,互感器图像的清晰程度尤为重要。采用不同算法对图像进行灰度化对比试验,根据图像效果,选择加权平均法对互感器红外图像进行灰度化;针对红外图像强噪声、模糊等问题,通过采用均值、高斯、中值以及双边滤波等不同算法对互感器红外图像进行去噪对比实验,比选出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 to noise ratio,PSNR)值较高的双边滤波作为互感器去噪处理算法,在此基础上,为提高图像对比度,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高斯-拉普拉斯金字塔图像增强算法,并通过PyCharm实验平台进行直方图、对比度(Contrast)评价指标的对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电流互感器Contrast值为100。688 6,比原图像增强算法Contrast值提高了19。908 7;电压互感器Contrast值为86。150 1,比原图像增强算法Contrast值提高了21。808 8,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互感器图像灰度化图像去噪图像增强

    粉煤灰合成沸石的表征及其吸附能力

    于峥王琼张振群尚孟珍...
    207-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给粉煤灰提供新的资源化利用方法,获得高附加值的合成沸石产品,针对某电厂以神木、印尼混煤为燃料燃烧生成的粉煤灰,采用碱融—水热法将其合成沸石,对粉煤灰及合成的沸石进行了表征分析和吸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粉煤灰,合成沸石的微观形貌由颗粒状聚集成团簇状,矿物质莫来石消失,变成了硅铝酸钠、硅铝氧化物和硅铝酸钾等组分,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图谱显示出现新的峰以及部分峰形、位置发生改变,BET比表面积由5 177 m2/kg增大到13 233 m2/kg,平均孔径由7。10 nm增大至20。00 nm,孔径分布更加均匀,对废水中铜、铅、镉、镍及铬等重金属离子的最大单位吸附量分别由34。27、92。58、32。53、10。08及14。31 mg/g提高到了110。26、144。39、49。56、52。19及45。14 mg/g。利用粉煤灰合成沸石是一项有前途的资源综合利用和矿物吸附剂制备途径。

    粉煤灰合成沸石吸附重金属废物处理

    专栏执行主编寄语 燃煤锅炉燃烧优化与污染物控制技术

    刘冬王卉
    前插1-前插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