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姚杰

双月刊

2095-1388

xuebao@dlou.edu.cn

0411-84762672

116023

大连市黑石礁街52号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Dalian Fisheries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大连水产学院主办的以水产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水生生物学、水产增养殖、水生生物病害及其防治、水生生物营养及其饲料、水产捕捞、水产品保鲜与加工、渔船设计与制造等方面的研究论文、综述及研究简报。可供水产、生物、海洋渔业等专业的科研技术人员和大专院校的师生参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渔业捕捞策略方法的理论、应用和未来挑战

    朱江峰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渔业资源管理决策方法自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发展,通过收集数据和评估种群资源状况,提出科学管理建议,并通过管理制度实施管理措施.传统方法在资源评估中常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导致管理建议也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自 20 世纪 80-90 年代开始,随着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发展,捕捞策略(管理程序)方法在渔业管理中的应用不断发展,目前已发展成为一套较为成熟、完整的渔业资源量化管理方法体系,并在海洋哺乳动物保护、经济鱼类资源开发与养护中发挥重要作用.相对而言,捕捞策略方法在中国的应用和研究较少.本文综述了传统渔业资源管理决策的基本过程,以及捕捞策略方法的特点、优势和面临挑战,提出了在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实施的前提下,运用捕捞策略有利于促进渔业资源的科学管理和长期可持续利用.针对考虑运用管理策略评价建立捕捞策略的渔业,提出未来应加强渔业与种群生物学基础数据收集、加强种群模拟技术研究与能力建设,以及加快适用于严重衰退渔业资源捕捞策略新方法的开发与应用等建议,以期为中国应用捕捞策略方法进行渔业资源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渔业资源捕捞策略管理策略资源评估

    不同填料生物膜对海水养殖尾水的脱氮效能及微生物群落分析

    陈小红许贻斌林永青仇登高...
    9-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填料生物膜对海水养殖尾水氮污染物的处理能力,分别以无填料(C)、牡蛎壳(M)、珊瑚石(S)、弹性填料(T)和悬浮球填料(F)构建 5 组生物滤池,比较填料生物膜成熟时间、成膜情况及对不同氮污染物的 24 h去除能力,同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挂膜期间(20、40、60 d)填料生物膜上微生物群落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填料生物膜成熟时间需要 46~50 d,珊瑚石所需时间最短(46 d);扫描电镜显示,弹性填料和悬浮球填料附着生物量最多,以杆状细菌为主;对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的 24 h去除率最高的填料分别是悬浮球填料(68.66%±6.27%)、珊瑚石(99.99%±0.00%)和悬浮球填料(6.73%±3.41%);高通量测序显示,随着挂膜时间延长,弹性填料生物膜上的细菌丰度显著增加,牡蛎壳和珊瑚石生物膜上的细菌多样性显著下降(P<0.05);在门分类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是不同填料生物膜的主要优势菌群,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硝化刺菌门(Nitrospinae)的相对丰度随挂膜时间延长不断升高;在属分类水平上,亚硝酸菌属(Nitro-somonas)、硝化螺菌属(Nitrospira)、硝化刺菌属(Nitrospina)和未分类 亚硝化单胞菌科(unclassified Nitrosomonadaceae)是填料生物膜上具有硝化作用的优势菌属,这 4 种硝化菌属在挂膜 60 d时的相对丰度总和从高到低依次为悬浮球填料(42.53%)>牡蛎壳(30.50%)、弹性填料(29.30%)>珊瑚石(11.74%),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青枯菌属(Ralstonia)、噬几丁质菌属(Chitinophaga)和草螺菌属(Herbaspi-rillum)等反硝化菌属在珊瑚石填料生物膜上的相对丰度高于其他填料.研究表明,珊瑚石、悬浮球填料能够实现脱氮菌属的高效富集,对海水养殖尾水具有良好的脱氮能力,是较为理想的生物填料.

    海水养殖尾水填料生物膜脱氮能力微生物群落

    青海湖裸鲤仔稚鱼耳石结构特征与早期生长相关性分析

    汪洋方弟安匡箴谈龙飞...
    20-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仔稚鱼耳石结构特征与其早期生长的相关性,通过采集典型洄游产卵河道的青海湖裸鲤野生仔稚鱼和同期人工培育的仔稚鱼,观察仔稚鱼耳石微结构特征,确认第一轮纹出现时间和耳石轮纹沉积规律,并拟合耳石轮纹数、轮纹间距与日龄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青海湖裸鲤仔稚鱼耳石生长呈日周期性,日龄以轮纹数(N)+1进行推算;根据日龄和采样日期推算,2020年从青海湖支流沙柳河采集的野生仔稚鱼孵化期为 6 月 5 日—8月 14 日,主要集中于 7 月中旬和 8 月初,从泉吉河采集的野生仔稚鱼孵化期为 6 月 27 日—8月 3 日,孵化高峰期在 7 月中旬,与早期野外资源现场调查发现鱼卵的孵化期时间基本吻合;野生与人工培育仔稚鱼全长(LT)与日龄(t)均呈极显著线性相关(P<0.001),耳石长度与仔稚鱼全长呈显著线性相关(P<0.05),其中,15℃条件下人工培育的仔稚鱼相关系数最高,此条件下的人工培育仔稚鱼全长拟合方程为LT=0.167 2t+10.377(R2=0.689 0,P<0.001).研究表明,青海湖裸鲤仔稚鱼耳石生长受环境因子影响较大,且耳石的沉积变化与仔稚鱼生长发育关系密切.

    青海湖裸鲤耳石轮纹日龄孵化期

    菌藻协同对大口黑鲈养殖水环境、生长和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曾天宇陈曦徐慧敏孟顺龙...
    29-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添加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小球藻+枯草芽孢杆菌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养殖水环境、生长性能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在 1 000 L聚乙烯桶中进行试验,共设置空白组(饲喂基础饲料)、小球藻组、枯草芽孢杆菌组和菌藻混合组(水体中同时添加小球藻和枯草芽孢杆菌)4 个组,每组设 3 个重复,每个重复放 50 尾体质量为(11.71±0.90)g的大口黑鲈,进行 60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过程中,与空白组相比,加藻/菌试验组水体中所测理化指标总体上均有所优化,各试验组总氮、总磷和溶解氧含量差异较小,而氨氮、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含量相差较大,尤其是菌藻混合组水体中的氨氮、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含量在多数时间点均达到了最低水平(P<0.05);试验结束时,各试验组大口黑鲈的体质量、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较空白组有所增加,但仅菌藻混合组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试验过程中,与空白组相比,加藻/菌试验组鱼肝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溶菌酶(LZM)活力总体上均显著提高(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尤其是菌藻混合组的抗氧化效果更好.研究表明,在水环境中添加小球藻或枯草芽孢杆菌均可以改善水质环境,促进大口黑鲈生长,提高其抗氧化和免疫能力,藻菌协同效果更优.

    大口黑鲈小球藻枯草芽孢杆菌水质生长性能

    CgLOX4基因在长牡蛎幼虫发育中的表达特征

    胡悦冷金源孙洁洁王玲玲...
    38-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LOX4基因(CgLOX4)在幼虫发育中的表达特征,采用PCR技术扩增CgLOX4的全长cDNA序列,利用荧光定量PCR和整体免疫荧光技术检测CgLOX4 在幼虫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CgLOX4的cDNA全长为1 862 bp,开放阅读框为 834 bp,可编码 277 个氨基酸,等电点为8.36,预测其氨基酸序列只含有一个保守的HOX结构域;CgLOX4在长牡蛎成体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闭壳肌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肝胰腺、鳃、血淋巴、性腺和唇瓣组织(P<0.05);CgLOX4在所检测的早期胚胎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受精卵和4细胞期的表达量相对较高;CgLOX4 阳性信号主要分布在担轮幼虫壳形成区、D型幼虫内脏团和壳顶幼虫消化腺中.研究表明,CgLOX4 是长牡蛎早期发育过程中较早激活的转录因子之一,可能在调控幼虫壳形成和消化器官形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长牡蛎LOX4幼虫发育分布特征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花斑裸鲤SSR、SNP和InDel位点特征分析

    贺彩霞李长忠金文杰保长虹...
    48-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利用分子标记规模化开发与辅助花斑裸鲤(Gymnocypris eckloni)良种选育,以花斑裸鲤(2+龄)的鳃、肾脏和肝脏组织为材料,经总RNA提取和cDNA文库构建后采用Illumina Novaseq 2000 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并采用MISA和GATK3 软件分析转录组的SSR、SNP和插入缺失标记(InDel)位点特征.结果表明:在 486 221 条Unigenes序列中共发现了 128 727 个SSR,出现频率为 26.47%,平均每 3.76 kb出现1 个SSR;花斑裸鲤SSR包括 6 个重复类型,以单碱基和二碱基重复基元类型为主,分别占总SSR位点数的 46.53%和 42.45%,重复基元类型共 77 种,其中,A/T和AC/GT两种基元的出现频率最高,是花斑裸鲤SSR的优势重复基元;所有重复次数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为 5~15 次,占所有SSR位点的 87.52%;通过GATK3 软件搜索得到 399 080 个SNP位点,转换类型多于颠换类型,分别占总SNP的 56.29%和 43.71%,转换类型中A/G发生频率略高于C/T,而颠换类型中A/T发生频率最高,C/G发生频率最低;InDel分析显示,从花斑裸鲤转录组Unigenes中共筛选出 254 065 个InDel位点,平均每1 903 bp出现1 个InDel位点,且SNP位点和InDel位点均以含 1 个位点的Unigenes数最多.研究表明,花斑裸鲤转录组中SSR、SNP和InDel位点非常丰富,这些位点对花斑裸鲤种质资源鉴定、种群遗传学研究及保护管理具有重要价值.

    花斑裸鲤转录组分子标记SSRSNPInDel

    陶粒材质和粒径对方斑东风螺存活、生长和底质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黄瑞频张磊张伟霄刘洺源...
    57-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索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室外水泥池养殖适宜的底质,采用海砂(SS)、细陶粒(FC)、粗陶粒(CC)和海砂+粗陶粒混合(SS+CC)4种底质进行对比试验,分析了不同陶粒材质和粒径大小对体质量为(4.692±1.033)g的方斑东风螺存活与生长、养殖水质及底质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底质条件下方斑东风螺的存活率均大于90%且无显著性差异(P>0.05);FC组体质量特定生长率最高,为(1.386 4±0.219 6)%/d,显著高于CC、SS、SS+CC组(P<0.05);不同底质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不同,SS组的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最低,FC组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较高;FC组底质微生物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相对丰度较高;FC、SS+CC组中弧菌(Vibrio)相对丰度较低,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和盐单胞菌(Halomonas)相对丰度较高,表明细陶粒对抵抗病原弧菌、防止水质恶化具有积极作用;微生物功能预测显示,FC组中微生物不同物质代谢相关通路的相对丰度增加;水质分析显示,24 h 内 CC 和 FC 组的NH+4-N质量浓度均显著低于SS、SS+CC组(P<0.05),FC组NO-2-N质量浓度显著低于CC组(P<0.05).研究表明,底质材质对方斑东风螺生长和底质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有显著影响,选用细陶粒作为方斑东风螺室外养殖池底质材料,能促进其体质量增长,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并对养殖池水质具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方斑东风螺底质陶粒存活生长微生物群落

    干露及恢复对中间球海胆抗氧化能力、细胞凋亡和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林威港孙琦海航瑜刘亚婷...
    66-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干法运输对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活力的影响,采用低温(4℃)干露胁迫 12、24、36 h后再浸润恢复 12 h的处理方法,测定了湿质量为(3.57±0.63)g的中间球海胆体腔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了细胞凋亡情况,利用实时定量PCR分析了不同时间干露胁迫下免疫相关基因LYZ、TLR1 及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和Caspase-9在体腔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干露试验组海胆体腔液T-SOD活力、MDA含量和T-AOC水平随干露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干露 12 h时各指标值均达到最高,随后下降,并于复水 12 h时接近对照组(P>0.05);免疫相关基因LYZ和TLR1 总体上随干露时间的延长呈先减弱后增强的表达趋势,分别在干露24、36 h时达到峰值,入水恢复12 h时两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发生凋亡的体腔细胞比率随干露时间延长的变化趋势与T-AOC水平的变化趋势相似,干露 12 h时达到最高值,而Caspase-3、Caspase-9 基因的表达量具有时间累积效应,分别在干露 24、36 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处理组(P<0.05).研究表明,中间球海胆具有一定的耐干露能力,通过抗氧化酶系统维持活性氧自由基的动态平衡,LYZ、TLR1 等固有免疫分子和Caspase依赖性细胞凋亡因子在应对干露胁迫、机体维持内稳态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间球海胆干露抗氧化免疫细胞凋亡

    凡纳滨对虾肠道中地衣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徐振权韩国威任静张子轩...
    74-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具有潜在益生效果的菌株,从体质量为(3.1±0.4)g的健康凡纳滨对虾肠道中筛选出一株具有耐高温(80℃)能力的菌株(命名为RHVJ),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基因序列比对、病原菌拮抗能力测定、安全性与耐受性分析和生长特性检测等方法对其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菌株RHVJ为革兰氏阳性杆菌,综合其生理生化特征可初步鉴定该菌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菌株 RHVJ 的 16S rDNA 序列与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的 MH305331.1 和NR074923.1 完全匹配,其gyrB序列与CP038186.1和CP023729.1 也达到了 100%的一致性;综合菌体形态、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特征,判定菌株RHVJ为地衣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RHVJ可抑制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和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生长,对凡纳滨对虾无致病性;在胆盐质量浓度为 0~1.2 g/L、pH为 3~11 环境下培养,以及在 37~90℃下进行 5 min或 15 min水浴处理后,菌株RHVJ仍可持续增殖,该菌在 27℃、pH 7 和盐度 20 条件下生长最佳.研究表明,凡纳滨对虾肠道源地衣芽孢杆菌RHVJ环境适应性良好且安全,具有一定的病原菌拮抗能力,可作为候选菌株开发为益生菌制剂.

    凡纳滨对虾肠道地衣芽孢杆菌益生菌

    红海湾海域水产品中有机磷酸酯(OPEs)类阻燃剂污染分析及健康风险评估

    曾以梅刘奇柯常亮段星星...
    83-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估有机磷酸酯(organophosphate esters,OPEs)类阻燃剂污染引起的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以广东汕尾红海湾海域近岸养殖和捕捞水产品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GC-MS/MS)对水产品中 10 种OPEs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红海湾海域养殖水产品中∑10 OPEs 含量为(55.8±24.2)ng/g(干质量),显著高于捕捞水产品中的含量(20.5 ng/g±20.6 ng/g,干质量)(P<0.05);捕捞水产品中,底栖水产品中∑10 OPEs含量(28.4 ng/g±22.6 ng/g,干质量)显著高于中上层水产品中的含量(7.4 ng/g±4.3 ng/g,干质量)(P<0.05);磷酸三(2-丁氧基乙基)酯[tris(2-butoxyethyl)phosphate,TBOEP]、磷酸三正丁酯(tri-n-butyl phosphate,TN-BP)、磷酸三(2-氯异丙基)酯[tris(2-chloroisopropyl)phosphate,TCIPP]、磷酸三(2-氯乙基)酯[tris(2-chloroethyl)phosphate,TCEP]和磷酸三苯酯(triphenyl phosphate,TPHP)是红海湾海域水产品检出频率最高的 OPEs化合物;养殖水产品和捕捞底栖水产品中主要 OPEs 污染物组成基本一致,含量最高的OPEs污染物依次为TCEP、TBOEP、TCIPP,而捕捞的中上层水产品中含量最高的OPEs污染物依次为TBO-EP、TCIPP、TPHP,暴露评估显示,红海湾海域水产品中OPEs对不同年龄段男性和女性的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均低于潜在风险阈值,健康风险可接受.研究表明,OPEs污染在养殖和捕捞水产品中普遍存在,所引起的健康风险水平尚在安全范围内,但随着OPEs消费量的持续增加,由其引起的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会越来越高,建议对水产品中OPEs污染情况进行持续跟踪调查.

    水产品有机磷酸酯风险评估红海湾阻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