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地理信息世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地理信息世界
地理信息世界

李德仁

双月刊

1672-1586

cagisgw@163.com

010-88416713

100048

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百胜村1号

地理信息世界/Journal Geomatics World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以刊载地球空间信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与方法、技术与应用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技术期刊。主要内容包括国家有关信息产业、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方针、政策;地球空间信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前沿理论与技术;对地观测、空间定位、网络及数据库技术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建设的技术总结与经验交流;地理信息产品;地理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教育及科普活动;国内外重大学术活动;中国地理信息系统的协会重要活动报道及其他与地理空间信息相关的报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室内实景三维重建技术综述

    康志忠杨俊涛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语义丰富、几何精确且拓扑完备的室内三维模型是实景三维中国建设中一项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在室内导航与位置服务、虚拟现实、智能家居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室内空间结构布局复杂、实体要素类型多样及杂乱遮挡等因素给室内实景三维重建带来诸多挑战.近些年,室内实景三维重建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关于现有方法的系统性总结仍较为欠缺.本文对室内实景三维重建最新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整理和归纳.首先,简要总结当前主流的室内空间三维数据采集手段;其次,从室内实景三维模型构建过程中涉及的关键环节出发,从实体要素语义识别和分类、实体要素几何模型生成、空间拓扑特征组织与表达方面对现有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综述;最后,对室内实景三维重建相关研究现存的技术挑战进行分析总结,并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室内实景三维数据配准实体要素分类空间拓扑模型实体要素几何模型

    北斗时空信息全程锁定农产品数字信用体系构建研究

    景贵飞苗晨罗恒雪徐江...
    1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时空信息、定位导航服务已经成为重要新型基础设施.全球数字贸易迅猛发展,为采用北斗时空信息支撑农产品原产地认证提供规模应用场景.北斗时空农产品数字信用体系利用北斗定位导航、时空信息采集、时空编码、时空区块链等模块功能,纳入政府、协会、用户等多级共同监管机制,从农产品最初生产环节开始,实现线上线下产品的对应和锁定,有效提高了产品生产过程、成品品质、流通过程的信息的完整性和可信性,对生产者绿色生产、防串货等行为实施有效管理,为消费者提供可信信息,从而实现产品数字信用认证.云南省特色农产品的成功实践,验证了北斗时空农产品数字信用体系应用能力,对于特色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开始线上线下锁定、可信信息、有效监管和优品优价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面向全球数字贸易的服务,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卫星导航系统的全球应用规模.

    北斗时空区块链农产品数字信用数字贸易

    智慧国土的概念演进、内涵解析和总体架构——以重庆市为例

    吴洪涛周宏文蒋正坤谭龙生...
    2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前数字中国、数字政务建设大背景下,规划自然资源领域迫切需要厘清智慧国土的概念内涵和总体架构,从而助推自身数字化、智慧化转型,提高履职能力和服务能力.本文首先通过梳理概念演进过程,总结提出智慧国土是推动国土空间整体智治的一种治理新模式;其次,提出智慧国土具有以人为本、泛在高效、多跨协同、融合智能的特征,并以重庆市为例,分析总结其智慧国土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构成重庆智慧国土的四个体系,即智能融合的技术体系、贯通高效的协作体系、整体智治的应用体系和以人为本的价值体系;最后,围绕技术融合创新、业务系统重塑和组织系统重构对重庆智慧国土发展方向做出展望与总结.

    智慧国土概念内涵总体架构重庆

    面向矢量地图数据的时空对象生成工作流技术

    郑景飚吉晓宇曹一冰
    3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存在的由矢量地图数据生成时空对象的方法通用性、灵活性、可复用性不足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面向矢量地图数据生成时空对象的工作流技术框架.首先,将由矢量地图数据生成时空对象的流程划分为文件解析层、时空对象构建层和数据持久层三个层次;在文件解析层进行矢量地图数据的多要素解析以获取原始属性信息,在时空对象构建层将各几何要素进一步封装为时空对象,在数据持久层将时空对象及其关联的映射集进行批量入库,各层之间基于工作流引擎变量进行功能连接和信息传递;其次,在Camunda工作流引擎外部任务模式下实现了上述框架,在三个层次设计了五个功能节点和六个引擎变量,可分别针对不同任务需求进行功能节点的模块化拼接;最后,以重庆市大德镇6852份农田矢量数据和某出租车3306条轨迹数据为例,分别测试了各节点的独立功能、多节点拼接和全功能的时空对象批量生成任务.结果表明,研究成果可以在进行少量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实现从矢量地图数据生成时空对象的各项自定义任务,提高了时空对象生成的灵活性和复用性.

    时空对象工作流矢量地图数据功能节点Camunda

    结合注意力机制的卫星遥感影像立体匹配

    张泽瑞范大昭纪松董杨...
    4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立体匹配技术对多视卫星遥感影像进行三维场景重建一直是摄影测量与遥感领域的核心问题.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方法极大地促进了立体匹配技术的发展,然而其中涉及匹配困难和误匹配问题的相关研究仍然不足.为了提升卫星遥感影像不适定区域中视差估计的精度,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结合注意力机制的立体匹配深度学习网络,在特征提取模块中加入注意力机制,分别从通道和空间两个维度捕获全局信息,对特征进行优化;在代价体的构建模块中构建新的代价体积,并重新设置视差的回归范围.为了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在US3D、WHU-Stereo两个数据集上分别与已有方法Stereo-Net、PSM-Net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EPE(end point error)和D1两个指标上均能达到最优,取得了较好的性能,提高了立体匹配的精度,尤其在无纹理、重复纹理、遮挡及视差不连续区域表现出良好的鲁棒性.

    立体匹配卷积神经网络卫星遥感影像注意力机制深度学习视差估计

    基于SE-Mask-RCNN建筑遗产识别与空间可视化分析

    朱小凡胡璐锦王恺王坚...
    5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建筑是中国宝贵的建筑遗产,承载着优秀的民族建筑文化,是反映城市特色风貌的重要指标.现阶段深度学习识别建筑物的技术相对成熟,但使用街景图片识别建筑遗产并进行地图可视化展示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基于Mask-RCNN(mask region-bas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模型,融合SE(squeeze and excitation)注意力机制,提出一种基于SE-Mask-RCNN识别街景图片中建筑遗产的方法.首先,通过路网数据获取百度街景图片,制作数据集.其次,在模型的残差网络(residual network,ResNet)中引入SE注意力机制;并与已有相关方法U-net(u-shaped network)、全卷积网络(fully convolutional network,FCN)、Mask-RCNN 三种模型进行实验对比评价.最后,使用本方法识别研究区域内的街景图片,形成可视化地图,分析建筑遗产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有效识别城市中的建筑遗产,识别结果较Mask-RCNN、U-Net、FCN模型分别提高了2%、3.1%、4.7%,证明了本方法对城市中建筑遗产的识别具有可靠性和有效性.研究成果可为建筑遗产保护及现状调查提供依据.

    传统建筑建筑遗产深度学习Mask-RCNN街景数据

    基于遥感影像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调查取证方法研究

    尹杨周毅
    5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工作面临的线索发现难、调查取证难等现势需求,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遥感影像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调查取证方法.利用U-Net++模型进行变化检测,结合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中公益诉讼对目标受损现状、变化情况等相关事实认定的要求,对变化检测图斑进行筛选,作为公益诉讼案件调查的线索或依据;并与已有方法卷积神经网络、U-Net模型进行比较实验;同时,以贵州省检察机关为试点,研发面向公益诉讼的卫星遥感与无人机联动辅助取证平台.结果表明:本方法得到的检测准确度为 83.08%,精确度为 93.91%,相较其他两种模型在精确度、召回率、F1 分数三个指标上的表现更好;本方法已在贵州省检察机关进行了应用实践.研究成果表明可为检察机关快速发现线索、还原事实真相提供技术参考.

    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遥感影像深度学习变化检测线索发现

    面向疾病的空间聚集性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胡涛王丽娜李响张正斌...
    6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疾病的发生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群特点密切相关,其发生与流行通常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布特征.目前在疾病空间聚集特征与影响因素的已有研究中缺少两者关联关系的探讨,以及空间尺度多集中于省、市和县域,因此,本研究提出一种面向疾病空间聚集性与影响因素分析的方法.以武汉市的历史肺结核数据为例,进行基于乡镇尺度的肺结核发病率数据及影响因素数据的处理与整合,基于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 2011 年、2013 年和2015年肺结核空间聚集情况;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探测肺结核发病率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及交互作用,探究肺结核空间聚集的成因.结果表明:肺结核热点聚集乡镇主要分布在新洲区、江夏区和蔡甸区,冷点聚集乡镇主要分布在洪山区;植被指数、人口密度、人均 GDP 及五类兴趣点密度(医疗保健类、生活服务类、餐饮类、住宅类和农林牧渔类)为肺结核发病率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交互作用对肺结核发病率影响显著增强.研究成果可为武汉市肺结核防治提供科学参考.

    肺结核空间聚集性空间自相关地理探测器兴趣点

    顾及多模态数据特征关联的城市功能区识别方法——以武汉市为例

    戴娇胡胜刘宇轩徐永洋...
    74-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功能区在城市化建设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城市功能区建模与分析对于规划城市土地布局和优化土地利用模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城市功能区建模与分析的研究中,仍存在多模态数据利用率低、关联特征损失大的问题,这导致难以精确捕捉城市空间结构信息.因此,本研究以武汉市中心区域为例,基于街景影像数据和兴趣点数据构建城市功能区识别方法.首先,将研究区域划分为500 m×500 m的格网单元,运用自然语言模型、深度学习、空间插值等方法来提取多维度的城市功能特征;其次,利用核典型相关分析方法提取多模态数据的关联特征,分析不同共享空间维度和相关性的关系;最后,基于建成环境特征、社会经济语义特征、拼接特征及关联特征的多维度特征构建随机森林功能区识别模型,并分别与两种常用数据模态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表明,本方法相较于没有顾及关联特征的模型准确度提高了3.4%.研究成果可为政府决策规划、城市发展评估提供帮助,推动城市化建设.

    城市功能区多模态数据融合特征关联核典型相关分析街景兴趣点

    改进潜能模型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可达性测度方法——以成都市中心城区为例

    章震刘刚何敬
    85-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主要为城市居民提供高效出行服务,故其可达性情况将直接影响城市的稳定运行.针对传统的潜能模型对居民的交通站点选择影响因素考虑较少的问题,本研究使用改进潜能模型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可达性进行度量研究.首先,利用复杂网络理论,考虑公共交通线路和站点的度中心性、介数中心性和接近中心性构建出一种综合中心性度量指标;其次,引入潜能模型并考虑人口空间分布,建立顾及人口空间异质性的改进潜能模型,进而结合综合中心性度量指标提出一种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可达性测度方法;最后,为评价方法的有效性,以成都市中心城区为例,对融合地面公交网络和地铁网络的公共交通网络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武侯区和锦江区的公共交通可达性较优,成华区和金牛区的可达性较差;可达性的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城市几何中心处和武侯区与锦江区的交界处.研究结果较好地反映了成都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系统的可达性情况,可为进一步评价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可达性提供方法支撑.

    复杂网络可达性潜能模型城市公共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