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地理信息世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地理信息世界
地理信息世界

李德仁

双月刊

1672-1586

cagisgw@163.com

010-88416713

100048

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百胜村1号

地理信息世界/Journal Geomatics World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以刊载地球空间信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与方法、技术与应用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技术期刊。主要内容包括国家有关信息产业、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方针、政策;地球空间信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前沿理论与技术;对地观测、空间定位、网络及数据库技术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建设的技术总结与经验交流;地理信息产品;地理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教育及科普活动;国内外重大学术活动;中国地理信息系统的协会重要活动报道及其他与地理空间信息相关的报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LSTM与Transformer的地面沉降智能预测方法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彭文祥张德英
    94-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地面沉降严重威胁到生命财产安全的人口已达19%,开展地面沉降模拟预测对防灾减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现有地面沉降预测在模型参数难以获取、单一深度学习方法在预测精度低等方面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集成大模型核心技术的地面沉降预测方法.首先,从地面沉降模拟预测的顶层设计,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地面沉降预测包括算力层、数据层、模型层、评估层与应用层的总体架构;其次,基于LSTM与Transformer提出了地面沉降预测的实用方法;最后,利用上海的地面沉降数据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深度学习技术可以在地面沉降模拟预测中取得较好的结果,多模型法对地面沉降变化不大、回弹、变化较大均可进行预测,iTransformer 模型对地面沉降变化较小的情况预测效果较好;在微量地面沉降时代,利用大模型的核心技术Transformer可以取得较高的精度.

    地面沉降深度学习时间序列预测长短期记忆Transformer大模型

    新冠肺炎疫情政策干预下群体虚拟轨迹时空模式差异性研究

    董广胜谢文析李锐吴华意...
    10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轨迹时空模式的研究,对于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监测及政策制定评估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量的研究仅分析了物理轨迹时空模式变化,尚缺乏从群体虚拟轨迹的视角,分析其与物理轨迹的关联性和差异性.因此,本研究选取美国10 个大型样本城市作为研究对象,以OSM网络地图作为虚拟空间,利用地图瓦片访问频率构建群体虚拟轨迹,与物理轨迹对比分析居家令干预政策实施前后时空分布、时空衰减和空间要素偏好的变化.结果表明:①城市中群体虚拟轨迹访问频率具有一致的中心-边缘空间结构,但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城市中心吸引力明显减弱;干预政策实施后,群体虚拟轨迹不同空间要素访问频率相比疫情前平均下降67.84%,且不同空间要素同步下降,仅在部分区域中对医疗设施的访问频率增加,谷歌移动指数代表的物理轨迹平均下降48.05%,仅居住场所增长22.15%.②物理轨迹访问频率变化与干预政策时间一致,然而虚拟空间中群体提前一周左右已经进入居家管制的活动模式.研究成果表明群体虚拟轨迹相比物理轨迹对于干预政策响应时间更早、时空衰减更大,为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监测及政策制定评估提供了新途径.

    虚拟空间群体虚拟轨迹时空模式新冠肺炎疫情OSM

    云贵高原典型区域气象灾害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向曦张素金赵婧彭艳秋...
    118-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气象灾害研究主要以时空分布规律和典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为主,在对气象灾害进行系统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方面还相对薄弱.为了揭示云贵高原典型气象灾害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本研究基于大理州1984~2021 年的历史气象灾害灾情统计数据,利用ArcGIS的标准差椭圆法、新兴时空热点分析和地理探测器,分析了大理州气象灾害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时间上,大理州气象灾害集中发生在5~9月,历史气象灾害时间在年际变化上可分为三个阶段;②空间上,气象灾害发生密度较高的县(市)主要分布在大理市和鹤庆县;③时空变化上,5~7月气象灾害中心集中分布在大理市,移动方向为先北再西南后向北移动,鹤庆县出现新增热点;④地理探测器结果显示,24 h累计降水量、坡度和河网密度是引起暴雨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研究成果有助于认识大理州气象灾害的时空演变趋势和主要影响因素,从而为气象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与理论指导.

    云贵高原大理州气象灾害时空演变影响因素

    城市零售网点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北京市六环内为例

    陈鑫美曹元晖王勇杨清晨...
    129-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于对零售网点的空间布局特征及驱动力的分析,对其变化空间分布的研究相对不足.本文主要采用变化显著性检验、热点分析和计数模型,探讨北京市2015~2017年零售网点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2015~2017年北京市六环内零售网点整体增幅相较于减幅更为显著.②2015~2017年零售网点在东六环的朝阳区、通州区的增幅显著高于其他区,位于三环至六环东南部分的朝阳区、丰台区、通州区和大兴区的减幅明显高于其他区.③路网密度和地铁站点越密集、容积率越高、租金越低的地方,零售网点增加的概率越大;路网密度和地铁站点越稀疏、建筑覆盖率越高的地方,零售网点减少的概率越大.研究成果从侧面印证了北京市相关政策的执行情况,可为后续规划布局、政策调整等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零售网点空间变化影响因素计数模型兴趣点北京

    改进关联规则算法在自然资源云中的应用研究

    李佳临邬阳魏奇赵雯雯...
    140-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自然资源信息管理分散、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弱,以及难以追踪溯源威胁攻击行为等问题,本研究在自然资源云中建立了一套安全防护体系,用以整合网络安全资源,强化网络安全态势感知能力,做到攻击敏捷预测、快速回溯.安全防护体系工作效能的提升,核心在于其安全组件检测引擎模块中关联规则算法的改进.首先,在数据采集阶段,通过预处理将威胁告警数据转换为可供机器处理的标准数据格式;其次,在矩阵计算阶段,使用MapReduce分布式计算框架提升频繁项集的处理效率;最后,以Apriori算法为蓝本,通过单次扫描锁定频繁k 项集范围、矩阵向量内积运算、减少冗余候选项集生成三项措施进行算法改进.实验仿真表明:在处理同样容量网络安全多源数据集合,并在相同维度的关联规则矩阵下,本算法处理效率较经典Apriori算法提升 3 倍以上;随着输入数据集合瞬时容量的逐渐扩增,本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稳定,并为增量挖掘算法的一半以下.研究成果可以实现自然资源部网络安全防护工作从传统的"被动挨打"转向"主动防御"的新局面.

    自然资源云关联规则MapReduce频繁项集Apriori网络安全

    基于实景三维模型的地质灾害隐患识别——以广东省上坪镇为例

    周阳阳孙中瑞陈斌徐锋良...
    148-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打破地质灾害中高位隐蔽性隐患发现难的局限,查清复杂地形下突发地质灾害的特点,实现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精准识别.本研究以广东省连平县上坪镇为研究区域,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构建高精度实景三维模型,生成点云、数字高程模型等衍生数据,在真三维环境中结合山体阴影进行隐患点识别,并结合实地调查对典型灾点的特征信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识别的隐患点与现地验证情况一致,正确率达 100%;共识别出隐患点23处(滑坡14 处、崩塌9处),灾害密度约 4处/km2.本研究通过集成"空地联动""点面体协同""二三维一体"的方法,将立体灾害点搬进数字空间,实现了隐蔽性点位和调查盲区的全覆盖,对灾害预警和风险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实景三维地质灾害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隐患识别广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