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喜马拉雅山作为中纬度地区冰川作用中心之一,其变化的时空格局特征与气候环境息息相关.本文基于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采用比值阈值及目视解译法,分析1990-2020年喜马拉雅山中段北坡冰川的分布和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2020年冰川面积为2763.72 km2,较1990年减少了 622.35 km2,冰川呈持续退缩状态,年均退缩率为0.61%/a.②从地形分布特征看,冰川面积分布随海拔变化呈正态分布趋势,冰川退缩最为显著的区域集中在5500~6000 m,退缩面积达321.03 km2.在3500~4000 m范围内,冰川的年均退缩率最大,为1.12%/a.③研究区内非表碛物覆盖型冰川分布面积远高于表碛物覆盖型冰川,且前者年均退缩率(0.78%/a)远大于后者(0.31%/a),表明研究区内表碛物对冰川融化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④2020年研究区山谷冰川分布面积最多,为1649.63 km2,其次为悬冰川、冰斗-山谷冰川和冰斗冰川,面积分别为574.71 km2、429.39 km2和105.59 km2,而平顶冰川分布面积最少,仅为2.40 km2.⑤值得注意的是,山谷冰川中超过一半的冰川表面被表碛物覆盖,而在平顶冰川中并未发现表碛物覆盖型冰川.不同类型冰川受表碛物覆盖影响的程度不同,总体而言非表碛物覆盖型冰川退缩程度更为剧烈,其中在表碛物覆盖区域,悬冰川的年均退缩速率最快,达1.0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