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东南大学

毛善锋

双月刊

1001-0505

journal@seu.edu.cn

025-83794323,83794094

210096

南京四牌楼2号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CSCDCSSCI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为理工科综合性学术刊物,公开发行,主要刊登本校及校外在土木建筑、机械动力、无线电电子、计算机与自动控制、电力电气、热能工程、交通运输、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数理化等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村镇砌体结构民居地震倒塌易损性分析

    缪志伟陈康诺马栋梁杨冬梅...
    1154-1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快速定量评估我国村镇区域现存的大量居民自建砌体房屋的地震抗倒塌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简化分析模型的地震倒塌易损性分析方法.针对不同抗震构造措施的村镇典型砌体结构民居,基于砌体墙片恢复力模型和刚性楼板假定,建立结构简化剪切层模型,并根据结构的典型地震倒塌破坏模式,确定对应的倒塌判断准则.通过对比所提模型与精细化有限元模型的模拟结果,验证该模型在倒塌分析中的可靠性.基于23条地震动的增量动力分析,得到各简化剪切层模型的倒塌易损性曲线,量化评价结构抗倒塌性能.结果表明:增加构造柱可以显著提高结构抗倒塌能力;相较于现浇楼板,采用预制楼板后结构抗倒塌能力减弱;不设置构造柱和圈梁且采用预制楼板的结构抗倒塌储备系数仅为采用完好抗震构造措施结构的 10%.

    村镇区域砌体结构倒塌易损性分析剪切层模型抗倒塌性能

    喷射混凝土-围岩复合体受压力学特性及本构模型

    石丹丹陈徐东陆锴龙刘振威...
    1161-1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喷射混凝土-围岩复合体受压力学特性,结合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针对4种不同喷射混凝土-围岩复合体试件开展了单轴受压试验,探究了纤维和岩石种类对复合体破坏模式和受压性能的影响.基于Weibull统计损伤理论,构建了适用于复合体的受压应力-应变本构模型.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围岩基复合体破坏模式存在显著差异,但微裂缝均先从喷射混凝土中发展.破坏时,围岩部分表现单一裂纹模式,而喷射混凝土部分呈现多裂纹扩展状态.4种复合体峰值强度均高于单一喷射混凝土破坏强度,且砂岩基复合体的峰值强度均高于花岗岩基复合体,平均高出5.55%.同种围岩条件下,纤维增强喷射混凝土复合体强度会存在轻微降低,较普通喷射混凝土复合体平均下降1.95%.此外,所建本构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

    喷射混凝土围岩三维数字图像相关(3D-DIC)裂缝扩展本构模型

    非均质固化渣土的压缩特性与微观结构分析

    石修松杨健万星邓永锋...
    1170-1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充分切削搅拌对换填层工程的影响,制备不同大小的渣土块,研究不同尺寸渣土块固化后的压缩特性,探讨磷石膏比例对非均质固化土性能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理,以实现磷石膏固废利用和降低固化剂能耗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水泥-磷石膏协同非均质固化渣土的压缩性显著降低,前期屈服应力提高至392 kPa,后随土块直径增加至7 mm而降低;随磷石膏掺量的增加,固化效果达到最优后发生下降,28 d龄期时的磷石膏最优质量分数为水泥的30%.固化剂水化产物在土块表面形成硬壳层作为承荷骨架;磷石膏与水泥水化产物反应生成膨胀性钙矾石部分填充块体间孔隙,降低整体压缩性能;过量磷石膏会产生硬壳层内应力,导致屈服应力降低.

    废弃渣土水泥-磷石膏固化剂非均质固化压缩特性屈服应力微观结构

    盐蚀/冻融环境下环氧树脂结构胶强度降解机理

    任翔崔桐王怡孙亚民...
    1182-1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盐蚀/冻融循环作用对环氧树脂胶黏剂材料的拉伸、剪切性能的影响,分别开展了 40个胶黏剂和40个单搭接接头的盐蚀/冻融循环试验和力学性能试验,分析其力学性能随环境作用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随环境作用时间增加,所有胶黏剂试件失效模式未发生变化,而单搭接接头由内聚破坏和界面脱黏的混合失效模式变为界面脱黏失效模式.胶黏剂试件的拉伸强度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10次盐蚀/冻融循环后降低了 9.2%.水分在单搭接接头界面的扩散速率远大于胶黏剂试件,导致了单搭接接头剪切强度相对于胶黏剂拉伸强度下降更为显著,210次盐蚀/冻融循环后剪切强度降低了 60.9%.此外,盐蚀/冻融循环2 160次后,胶黏剂拉伸强度保留率约为31.1%,而单搭接接头已失效.

    环氧树脂胶黏剂CFRP板盐蚀/冻融循环强度弹性模量孔隙结构

    基于改进广义坐标法的箱梁反对称变形效应分析

    刘泽翔张元海
    1193-1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箱梁的反对称变形效应,考虑扭转与畸变的耦合影响,给出一种分析箱梁反对称变形效应的解析法.考虑悬臂板的影响,基于广义坐标法的变形假定合理假设位移模式,根据势能驻值原理推导变形控制微分方程并给出变形状态向量的初参数解.采用简支箱梁算例验证了理论方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畸变内力矩在荷载作用截面发生突变,梁高变化对畸变内力矩的支座处量值有显著影响;跨中截面底板角点的畸变、扭转翘曲正应力量值比为5.51,畸变翘曲正应力占主导地位,但扭转翘曲正应力也不可忽视;按耦合变形计算的跨中截面扭转角相比扭转理论结果减小了 13.37%;与独立计算扭转和畸变,再将应力结果相加的方法相比,按耦合变形计算的顶板翘曲正应力偏安全,2种方法计算的底板翘曲正应力接近.

    薄壁箱梁耦合变形反对称变形效应广义坐标法初参数解

    高铁气动荷载作用下隧道衬砌开裂体动力响应分析

    高阳陈一铂徐伟铭石松翰...
    1201-1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高速铁路隧道衬砌壁面气动荷载特性,在理论分析及模型试验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对列车风作用下衬砌开裂体固有频率和动力响应进行研究,分析了衬砌开裂体尺寸和气动荷载加载频率及峰值的影响,对气动荷载作用下衬砌裂损处的安全性进行辨识.结果表明:开裂体固有频率与自身厚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并随其长度增加而快速降低,下降幅度最高可达70.29%;开裂体位移响应随外荷载峰值增加而增加,且与荷载加载周期数正相关.外荷载频率接近结构固有频率时,结构的位移和速度均显著增加.当荷载频率为1和5 Hz时,开裂体悬臂端位移峰值分别为荷载频率3 Hz时的10.75%和13.62%.

    高铁隧道列车风固有频率动力响应衬砌开裂

    桩基础变刚度调平设计量化控制指标研究

    王涛薛锐褚卓王旭...
    1208-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虑到当前规范缺乏可以实操的桩基变刚度调平具体设计细则和方法,实际设计环节也尚无明确、可控的量化指标,对模型试验和设计实践成果进行分析,提出桩基变刚度调平设计计算方法和设计原则.通过室内大型模型试验成果对变刚度调平具体控制指标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得出强化指数在1<λs<1.30范围内时,标准沉降比、标准刚度比与强化指数大致成线性关系,进而提出核心筒区域强化指数宜为1.05~1.30,外框区域的弱化指数宜为0.70~0.95.采用上述控制指标进行野外大型变刚度调平桩筏基础模型试验设计研究.结果表明,不均匀沉降大幅减小,实测最大差异沉降均小于规范规定允许值.可见采用上述指标进行变刚度调平设计对于控制差异沉降效果显著.

    变刚度调平设计强化指数弱化指数设计原则桩基础

    基于NAGA的物流企业自有及外包运力配置鲁棒优化

    方之茗何杰张长健叶云涛...
    1216-1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优化物流企业的自有及外包运力配置,综合考虑运输需求不确定性和运输车型异质性,以全年运输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构建了多车型参与下运力配置鲁棒优化模型.依据决策变量的层次特性,设计了一种内外双层结构的嵌套式自适应遗传算法(NAGA).依托上海某物流企业的实际数据,进行了需求确定及不确定情形下的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构建的鲁棒优化模型兼顾经济性与鲁棒性,NAGA能对该模型进行高效求解.在需求确定情形下,优化后的运输利润提高了 6.2%,且NAGA在求解质量及稳定性方面表现优于典型嵌套式启发算法;在需求不确定情形下,采用所提出的运力配置方法,决策者可根据市场波动水平及风险偏好调整鲁棒优化模型参数取值,以灵活获取合适的自有及外包运力配置方案.

    运力配置鲁棒优化需求不确定性车型异质性嵌套式自适应遗传算法(NAGA)

    面向自由车流的悬索桥梁端纵向位移分析与优化控制方法

    邓超任远郭道俊许翔...
    1223-1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控制悬索桥的梁端纵向位移,提出了一种黏滞阻尼器和支座联合作用的位移优化控制方法.首先,采用经验小波变换对实测信号进行成分分析;然后,建立自由车流下的悬索桥动力模型,并通过实测数据进行验证;最后,分析黏滞阻尼器和支座对悬索桥梁端纵向位移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对联合作用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车辆等动力效应引起的位移占梁端纵向位移累计量的94.5%.黏滞阻尼器和支座水平力对位移的影响范围不同,增大黏滞阻尼器阻尼系数或减小阻尼指数能够减小累计位移,而支座水平力影响范围有限.优化黏滞阻尼器和支座联合作用参数可使累计位移减小38%,可提升梁端约束装置服役寿命.

    悬索桥纵向位移有限元模型位移控制黏滞阻尼器支座

    高速公路追尾事故严重程度影响因素异质性分析

    苑仁腾王晨竹项乔君
    1231-1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索白天和夜晚高速公路追尾事故严重程度致因机理的差异性,构建了具有均值异质性的相关随机参数有序Probit(CROPHM)模型,用以捕捉未被观测的异质性和解释随机因素之间的关联性.从2012-2018年山西省高速事故数据集中提取出8 664起追尾事故,以时间变量、环境变量和事故属性为输入指标,并以追尾事故的最大受伤等级为输出指标,分别探索了影响白天和夜晚追尾事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首先,利用似然比(LR)检验证明了分别针对白天和夜晚追尾事故严重程度单独建模的必要性;然后,构建了 2个CROPHM模型,用以比较追尾事故严重程度致因因素在不同时段的差异性;最后,通过边际效用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18:00-24:00,凌晨00:00-06:00发生追尾事故会导致致死事故的概率增加0.063 7;相比于单车事故,夜间发生多车追尾事故时,致死事故的概率增加0.015 6;当追尾事故中涉及大型车辆时,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发生致死事故的概率均显著增加.

    交通工程交通安全追尾事故严重程度异质性有序Probit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