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东南学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东南学术
东南学术

双月刊

1008-1569

dnxsh1@126.com(政法社教);dnxsh2@126.com(文史哲);dnxsh3@126.com(经济与管理)

0591-83739507

350001

福州市柳河路18号

东南学术/Journal Southeast Academic Research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追求庄重、严谨的办刊风格,认真、扎实的创新精神,敏锐、深刻的探索意识,鲜明、正确的学术立场;立足福建,面向全国,勇于探索改革开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反映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在保持学术品位的同时具有现实敏锐性,以实现学术文化与社会实践的双重价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无独必有对:朱熹《大学》《中庸》阐释的文本结构与经义生成

    白如
    217-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本结构的理据重构是经学典籍义理生成的重要方式,典籍的结构化程度与义理思想的致密程度具有正相关的联系.朱熹的《大学》《中庸》(简称《学》《庸》)阐释充分发挥章句体"离章辨句"的功能,通过文本结构的多维调试,完成理学化重塑.朱熹的哲学思想与注经实践内外贯通,"无独必有对"既是其理学思想层面的认识论,也是指导其经典阐释的方法论.尤其在《学》《庸》阐释中呈现出鲜明的对称化追求:对于经文中的对称表达,多通过"添加一致性概念""嵌入成对式概念"的方式实现文本结构的重新分析;对于单句、句群、章节之中的非对称结构,则通过"二元切分""并蒂架构""对称排布"等方式实现文本结构的重新组构.在"无独必有对"理念的作用下,《学》《庸》阐释建构起围绕关键理学概念展开的义理体系,文本结构的系统性和精密化程度大大提升.其中就单句、句群文本脉络展开的结构化阐说,使得章句体具有了文章学的特征,义理阐释也更为邃密通贯.

    无独必有对文本结构经义生成章句朱熹

    我们应该如何重塑古人形象?——以《故事新编》为中心考察当代文坛的创作

    竺建新
    228-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现当代文学史上,"故事新编"类小说自鲁迅《故事新编》始,经历了"故事新编""新故事新编"和"后故事新编"三个时期,发展已百年,但鲜有佳作.其重塑的古人形象虽然数量增长迅猛,但写作主体缺乏精神建构的自觉性,重塑的古人形象大多欠缺可信度和审美性.在这方面,《故事新编》提供了三方面文学经验:其一,追求创新,但不作"观念化""娱乐化"的简单消解,而是对古人形象进行艺术性重构;其二,以古讽今,重视人性书写,让重塑的古人形象生发出丰富的精神蕴藉;其三,以"尊重史实"与"文学想象"相结合的叙事模式,让重塑的古人形象既有人物成立的逻辑性,又有人物的精神风采,呈现出丰盈的审美性.

    《故事新编》古人形象文学经验小说创作

    碑学运动与草书美学的碑化转型

    王毅霖
    237-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碑学的产生,大抵可以视为一种社会审美变迁的产物.某种程度上,这一巨大的美学运动撼动了传统书法美学系统.若审美的变迁也遵守能量守恒规则的话,以美学动力能源与能量耗散来观察传统书法的碑化转型是一种有趣的理论视角.对碑学美学能量变动所展开的追踪,落实到草书美学层面上,则体现为对各种零散与泛漫不清的美学变迁进行厘定、筛选与归聚,并最终汇成一条有迹可循的美学变迁线路图.碑学产生以来,无论是"流沙坠简"带来的"章草"(草隶)美学热,还是"标准草书"运动,以及林散之以碑学对唐草所进行的美学重构,都可以视为这一美学变迁线路图的重要节点.碑学美学的出现所引发的美学转型甚至直指现代性,这是一条不同于日本现代书法的发展理路.从这个角度而言,重新梳理草书美学的碑化转型,对于美学现代性的探讨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碑学运动草书美学碑化转型书法

    Abstracts

    246-248页

    《东南学术》2024年重要选题策划咨询会在福州召开

    童传轩
    封3页

    《东南学术》2024年重要选题方向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