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东南学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东南学术
东南学术

双月刊

1008-1569

dnxsh1@126.com(政法社教);dnxsh2@126.com(文史哲);dnxsh3@126.com(经济与管理)

0591-83739507

350001

福州市柳河路18号

东南学术/Journal Southeast Academic Research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追求庄重、严谨的办刊风格,认真、扎实的创新精神,敏锐、深刻的探索意识,鲜明、正确的学术立场;立足福建,面向全国,勇于探索改革开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反映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在保持学术品位的同时具有现实敏锐性,以实现学术文化与社会实践的双重价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个人金融数据收益分享视角下央行数字货币的新计息设计

    黄双双黄志刚唐旻
    106-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广已有五年,但其在公众中的持有量和交易量仍处于较低水平.与央行数字货币的其他设计特征相比,计息设计是影响公众持有和使用央行数字货币的关键因素.然而,从传统的货币收益视角进行的央行数字货币的计息设计,会对银行存款产生挤兑风险.个人金融数据收益分享为探索央行数字货币的新计息设计及其策略提供了新的视角.与传统的货币收益计息设计相比,基于数据收益的新计息设计能有效避免对银行存款的挤兑风险,破解公众持有央行数字货币的零收益难题,促进央行数字货币推广.

    央行数字货币计息设计个人金融数据收益分享银行挤兑

    我国现代海洋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问题与优化路径

    韩立民王娟
    116-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洋产业具有区别于陆域产业的显著特征,现代海洋产业集聚不仅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生产效率、促进技术创新,还可以带动陆地相关产业链发展与壮大.我国海洋产业集群发展初具规模,在政策供给、资源禀赋利用、创新平台建设、产学研一体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受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公共服务水平等制约,我国海洋产业集群尚存在一些问题,如路径依赖显著,产业链条高端化水平较低;陆海产业之间关联度较低,联动优势未得到有效发挥;海洋产业同质化布局问题突出,产业集聚水平较低;集群内主体关联度不高,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园区创新生态和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等.借鉴国内外海洋产业集群高端化发展经验,新时代我国现代海洋产业集群发展可有"六大转变"路径,以推动海洋产业集群的创新化、集成化和集约化发展.

    海洋产业产业集群技术创新

    海洋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时代意义与内涵要旨

    王秀伟
    125-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洋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时代背景与意义在于传承海洋文明传统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弘扬中华优秀海洋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推动中国海洋文化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建设海洋国家文化公园,本质上是围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使命,对中国海洋文化的传承与建构.海洋国家文化公园具有国家性、民族性和在地化的基本属性,拥有多层次的空间结构、陆海统筹的空间特征和多类型的文化系统,既内置了现代国家主权属性和民族文化认同意识,又体现了公园的空间形态与特征.海洋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关键在于提炼展示中华海洋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推动中国海洋文化的保护传承.

    国家文化公园海洋文化海洋文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数字素养对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

    向运华程鹏黄蓉
    136-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升农村居民对数字技术的认知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从农村居民对数字技术的感知维度出发,实证分析数字素养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作用机制和异质性效应,对于优化数字乡村建设策略至关重要.数字素养能显著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其中社交层面的数字素养影响尤为突出.数字素养通过激发农村居民的数字行为,间接提升其生活质量.在低受教育水平、男性和党员群体中,数字素养对生活质量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基于此,建议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数字素养培育体系和开展数字素养帮扶模式,以提升农村居民的互联网感知力.

    数字素养生活质量数字乡村建设农村居民

    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的功能定位与构建路径

    毛佩瑾
    149-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对实现中国式环境治理现代化和乡村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面对当前农村环境治理落后的现状,高质量发展对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水平提出了新要求.在高质量发展目标驱动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长效管护机制因具有长期性、协同性和系统性特质,成为破解环境治理难题的整体制度安排、重要治理方式和综合治理手段.然而,长效管护机制在运作机制、保障机制、服务机制、共治机制等方面还面临诸多困境,亟待从制度、资金、技术和结构等方面进行优化,不断完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系统治理、服务保障、科技支持和协同共治机制.

    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高质量发展

    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农村高质量发展

    黄巧龙
    160-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乡村建设不仅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以全国县域层面数据为基础,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个维度衡量农村高质量发展水平,实证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能为制定和完善我国农村发展政策提供有益借鉴.数字乡村建设有助于提高农村高质量发展水平,并且具有空间溢出效应,能够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集聚度.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村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较高地区更为显著.因此,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应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数字化建设,因地制宜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发挥数字经济的溢出效应.

    数字乡村建设农村高质量发展县域经济空间溢出

    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培育:理论逻辑与案例印证

    刘俊哲
    173-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内超大规模市场是本土战略性新兴产业参与新一轮国际竞争的重要优势.基于辽阔国土空间所形成的丰富市场应用场景,是培育产业链现代化动态竞争力的关键基础;基于庞大人口规模所形成的有效市场供需体量,是培育全产业链降本提质增效竞争力的内在动力;基于海量市场主体所形成的完备国民经济体系,是培育产业链供应链独立自主安全可控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培育和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要利用丰富市场应用场景助推技术与产品更新迭代和产能结构优化升级,依托有效市场供需体量实现规模生产和技术迭代,凭借完备国民经济体系建立本土产业链供应链.

    国内超大规模市场国际竞争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光伏产业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城乡经济地理重塑

    许翔宇安博文
    183-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基础设施会对产品流动和知识溢出的时空成本产生影响.当今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已然成为重塑城乡经济地理格局的重要力量,是实现城乡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一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促进居民收入向城市集聚而促使居民消费向农村转移,市场规模效应越大、市场拥挤效应越小、知识溢出效应越大的产业越容易向城市集聚,市场规模效应越小、市场拥挤效应越大、知识溢出效应越小的产业越容易向农村转移;城镇化率越低、城乡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越大的地区,收入端城市经济集聚越强,城镇化率越低、城乡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适中的地区,消费端城市经济集聚越弱.因此,加强农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并引导城市居民到农村消费,成为促进城乡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数字基础设施城乡经济地理本地市场效应市场拥挤效应知识溢出效应

    钱著版本演化的心因解码——从"自鉴"到"记愧"

    夏中义
    194-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界若细读晚近七十年学案,迟早会惊诧将"古籍版本学"与"今典版本学"分开的那条边界,当在"著者在场与否".这就导致并非因"著者在场",而是因旧法印刷术所造成的"讹、衍、缺、脱",以及因此而形成的古籍版本学之"善本""残本"概念,若无差别地套在今典版本学头上,则难免不适用或不够用.对钱著版本演化的深层追究业已表明:无论是著者 1978 年对旧文《中国诗与中国画》的修订,还是 1994 年《管锥编》卷五对原本四卷的增订,抑或 2002 年三联版《宋诗选注》刻意将此书做成"拟残本"诸现象,皆溢出了传统版本学所熟睹的"平面、墨迹、目测"之特征;相反,因"著者在场"而酿成的钱著版本演化,在深层次呈现了"立体、心因、透视"新特征,且以"心因"为内驱性机制.简言之,若曰钱锺书对《中国诗与中国画》的 1978年修订,以及对《管锥编》四卷的 1994 年增订,是想将这两种今典做成"善本",以"给自己一个学术史鉴定",即"自鉴";那么,他对《宋诗选注》2002 年三联版的最后定夺,则是旨在"给学术史一个警醒",即"版本记愧".于是,《宋诗选注》以"拟残本"传世,也就形同于著者为了让晚辈铭记那段学术史"羞辱".

    钱锺书著作今典版本演化心因自鉴记愧

    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开创性贡献

    孙康
    209-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瞿秋白同志是党内较早进行法学研究与投身法制实践的重要领导人,为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作出了开创性功绩.他一方面从社会本位、社科方法与以政统法诸角度阐释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另一方面注重辨析西方资产阶级法律学说,有破有立地建构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他对北洋政府与国民政府移植英美法律制度进行了批判性反思,并积极推进苏式法制的中国化,制订中央苏区法律法规,为革命事业的法制化与正规化贡献良多.他致力于中国共产党人权话语原创性型塑,对中国现代早期法学的知识与话语体系的自主性建构做了许多杰出工作,为今天的中国式法治现代化贡献了有益经验.

    瞿秋白法学理论法制移植民权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