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东北石油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东北石油大学

闫铁

双月刊

2095-4107

xuebao@nepu.edu.cn

0459-6503458 6503714

163318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路199号东北石油大学学报编辑部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东北石油大学学报(Journal of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大庆石油学院学报)由黑龙江省教育厅主管,东北石油石油大学(原大庆石油学院)主办。主要报道东北石油大学及全国各油田石油科技最新成果,传播新的科技信息,促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是以刊载油气地质与勘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田化学工程、石油机械工程为主,以及经济管理、建筑科学、计算机与自动化工程、基础科学及其他方面的具有较高理论及应用价值的学术论文,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鄂尔多斯盆地青龙山剖面中寒武统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

    汪涵吕奇奇高永亮霍勇...
    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野外露头观察及薄片鉴定,研究鄂尔多斯盆地青龙山剖面中寒武统的岩相类型和岩相组合特征,分析沉积相类型、特征和剖面相,建立沉积模式.结果表明:青龙山剖面中寒武统发育13种(LF1-LF13)岩相类型,识别8种岩相组合,分别为亮晶鲕粒灰岩和土黄色泥页岩,颗粒支撑砾屑灰岩、亮晶鲕粒灰岩和土黄色泥页岩,泥晶生物屑灰岩和土黄色泥页岩,泥晶鲕粒灰岩和土黄色泥页岩,灰绿色泥页岩和泥晶鲕粒灰岩,条带状灰岩和放射状砾屑灰岩,条带状灰岩和土黄色泥页岩,含球粒粉晶白云岩和土黄色泥页岩.中寒武统发育碳酸盐岩缓坡沉积体系,主要为内缓坡相,包括潮坪、潟湖、滩间海、颗粒滩4种亚相和10种微相.中寒武世,青龙山剖面处于碳酸盐岩缓坡环境,随秦祈海槽向东、北方向发生海侵,受青铜峡—固原断裂的影响,沉积中心向东迁移,沉积相带由潮坪—潟湖向颗粒滩—滩间海转变,出现海退迹象,再次转变为潮坪沉积.该结果为鄂尔多斯盆地古环境恢复提供依据.

    中寒武统沉积特征沉积模式碳酸盐岩缓坡青龙山剖面鄂尔多斯盆地

    伊拉克东南部塞诺曼阶—早土伦阶储层类型、特征及主控因素

    李峰峰李蕾陈昊卫万洋...
    1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钻井取心、铸体薄片、压汞实验、物性分析、扫描电镜及测井曲线等资料,根据地质成因和岩石物理特征划分伊拉克东南部塞诺曼阶—早土伦阶储层类型,分析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塞诺曼阶—早土伦阶储层划分为沉积型、成岩型、沉积—成岩型和复合型,沉积型发育于高能环境,原生粒间孔发育程度高,物性为高孔高渗,是油藏开发的首选目标;成岩型沉积于低能环境,准同生溶蚀形成大量次生孔隙,物性为中高孔中低渗,是油藏长期稳产的重要接替资源;沉积—成岩型沉积水体能量中等,发育少量原生粒间孔,准同生溶蚀形成次生孔隙,物性为中高孔中渗,是油藏开发上产的重要支撑资源;复合型储层孔隙受构造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综合控制,物性通常为中高孔中高渗,是油藏开发早期重要的目标产层.塞诺曼阶—早土伦阶沉积期,伊拉克东南部为宽缓的浅水碳酸盐岩缓坡,沉积相显著分异,准同生成岩作用充分;层序旋回过程中,沉积相快速演化,气候条件和暴露时间控制成岩作用类型和强度;构造作用在局部形成断层,促进埋藏溶蚀作用.该结果为巨厚生物碎屑灰岩储层评价和滚动开发部署提供地质依据.

    伊拉克东南部塞诺曼阶—早土伦阶储层生物碎屑灰岩沉积作用成岩作用碳酸盐岩缓坡

    深层致密砂岩储层非均质性特征及控制因素——以准噶尔盆地永进地区侏罗系齐古组为例

    田磊宋璠张世奇杨悦...
    2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准噶尔盆地永进地区侏罗系齐古组为例,根据岩心、薄片、储层物性和测井数据等资料,分析深层致密砂岩储层非均质性特征并进行综合表征,明确储层非均质性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齐古组自下而上分为1~6小层,粒度韵律和渗透率韵律以正韵律为主,在层内非均质性方面,3小层的非均质性最强;在层间非均质性方面,1~3小层砂体展布面积大且连通性好,3小层砂体最发育;在平面非均质性方面,1~4小层具有较强非均质性.3小层的非均质性最强,其次分别为2小层、4小层和1小层的.沉积作用影响砂体展布及物质组成,是导致储层非均质性的基础,成岩作用能够改善孔隙结构和类型,是影响储层非均质性的关键因素.该结果对准噶尔盆地永进地区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准噶尔盆地永进地区侏罗系齐古组深层致密砂岩储层非均质特征控制因素

    四川盆地中部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层孔喉结构分类评价

    王力刘岩曹茜邓虎成...
    4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致密砂岩储层具有非均质性强、孔喉关系复杂和孔渗相关关系差等特点.以四川盆地中部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采用高压压汞和核磁共振法表征全孔径分布,建立全尺度的毛细管压力曲线,明确不同孔喉结构特征参数与储层宏观物性的关系,进行致密砂岩储层孔喉结构分类评价.结果表明:高压压汞实验中大孔(孔径≥50 nm)标定的核磁孔径分布可准确表征全孔径分布;全孔径分布谱图计算的峰度参数与孔隙度相关关系好,可评价储层宏观储集能力;伪毛细管压力曲线计算的相关因数和分形维数参数与渗透率相关关系好,可评价储层宏观渗流能力;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孔喉结构分为3类,由Ⅰ类到Ⅲ类,储集空间类型由残余粒间孔占优势向粒内溶孔占优势变化,峰度逐渐变小,分形维数变大,储集能力和渗流能力下降.该结果为提高致密砂岩气藏勘探与开发效率提供依据.

    四川盆地中部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层高压压汞法核磁共振法孔喉结构

    低渗凝灰质砂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低渗成因——以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古近系文昌组为例

    王菲李晓艳孙阳子臧起彪...
    5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陆丰凹陷古近系文昌组为典型低渗凝灰质砂岩储层,复杂的孔隙结构和储层低渗特征制约研究区增储上产.利用铸体薄片观察、XRD全岩及黏土矿物分析、高压压汞、恒速压汞和CT扫描等实验,基于分形曲线特征和孔喉结构参数划分储层孔喉类型,分析储层物性及填隙物特征,精细表征砂岩储层的孔喉—孔隙结构,探讨不同类型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对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古近系文昌组储层发育长石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储层孔喉结构划分3种类型,Ⅰ类储层为优质储层,储层物性最优,平均排驱压力约为0.1 MPa;Ⅱ类储层次之,排驱压力在0.5~1.0 MPa之间;Ⅲ类储层最差,排驱压力大于1.0 MPa.研究区储层低孔低渗特征是填隙物类型、溶蚀作用程度和蚀变产物性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凝灰质填隙物大量充填原生孔隙空间,受溶蚀作用程度低是研究区储层低孔的主要原因,溶蚀作用产物易堵塞喉道是储层形成低渗特征的主控因素.该结果为研究区低渗储层划分及有效开发提供指导.

    凝灰质砂岩砂岩储层孔隙结构低渗成因文昌组古近系陆丰凹陷珠江口盆地

    南海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文昌组沉积成岩特征及储层物性控制因素

    李敏张月霞吴琼玲李亚茹...
    69-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陆丰凹陷深部储层特征及成因机制,对凹陷南部地区7 口井文昌组岩心样品进行薄片鉴定、FE-SEM观察、XRD分析及物性测试.结果表明:文昌组岩石类型为长石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岩屑砂岩和少量石英砂岩,杂基以泥质和凝灰质为主,胶结物以自生石英、泥晶碳酸盐和自生高岭石为主.储层物性非均质性强,孔隙度为2.2%~21.6%,平均为12.0%,以次生孔隙为主;渗透率小于10×10-3 μm2的占比达95%,呈特低—低—中孔隙度、低—特低渗透率特点.文昌组主要发育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扇三角洲3种沉积相,包括三角洲前缘、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和扇三角洲前缘3种亚相及6种沉积微相.辫状河三角洲的储层孔隙度相对较高,渗透率相对居中;扇三角洲的储层孔隙度居中,渗透率相对较高;三角洲的储层孔隙度与扇三角洲的相似,渗透率相对最低;辫状河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更利于发育优质储层.文昌组砂岩经历早成岩阶段A、B期、中成岩阶段A、B期;压实—压溶作用较强,导致原生孔隙不发育;不同类型、不同期次的胶结作用抑制储层物性;长石、凝灰质和岩屑的溶蚀作用形成次生孔隙及次生矿物,孔隙度提高,但渗透率无明显提升.该结果对陆丰凹陷文昌组后续勘探开发提供基础支撑.

    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文昌组沉积成岩特征储层物性控制因素

    渤海锦州南变质岩潜山油田储层分类及其剩余油分布规律

    王双龙岳宝林祝晓林郑炀...
    89-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渤海锦州南油田为变质岩潜山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油井见水规律多样,剩余油分布复杂,稳油控水难度日益增大.根据取心、测井、薄片、生产动态等资料,采用三维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划分储层类型,讨论不同储层类型剩余油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锦州南变质岩潜山油田分为背斜型、半背斜型及掀斜抬升型3类储层,受不同类型储层裂缝开度、密度、连通关系,以及油、水井距离等因素影响;背斜型储层采油井无水采油期长,剩余油主要富集基质系统和构造高部位裂缝系统,提高基质系统的渗吸作用,加强剩余油动用;半背斜型储层采油井存在优势见水方向,剩余油主要富集非优势见水方向的裂缝系统和基质系统,通过流场调控加强非优势见水方向的注水波及系数,提高剩余油动用;掀斜抬升型储层采油井易快速水淹,裂缝系统和基质系统剩余油大量富集,通过控制含水率上升提高剩余油动用.该结果对同类型潜山油田剩余油挖潜具有指导意义.

    变质岩潜山裂缝性储层储层分类剩余油分布锦州南油田渤海油田

    水平井水力压裂裂缝扩展诱发垂直邻井光纤应变演化特征

    王溯陈勉吕嘉昕郝亚龙...
    100-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力压裂过程中很难准确获取裂缝高度扩展信息,利用分布式光纤可准确评价裂缝扩展信息.采用有限元耦合内聚力单元方法,建立水平井水力压裂裂缝扩展诱发垂直邻井光纤应变的正演模型,进行垂直邻井光纤应变数值模拟,分析光纤应变演化特征;根据压裂施工参数及垂直邻井光纤布设位置,判定水力压裂裂缝的光纤有效监测范围;利用大型真三轴压裂实验与分布式光纤感测设备,进行光纤实时监测水平井水力压裂物理实验.结果表明:裂缝高度扩展诱发光纤应变演化分为应变增强、张应变扩展、应变直线状汇聚及应变弱化4个阶段,光纤应变演化特征表现为中间部分出现张应变汇聚带,两侧出现压应变汇聚带.当水力压裂裂缝在光纤有效监测范围内时,垂直邻井光纤可有效监测裂缝高度扩展情况.垂直邻井的光纤应变演化结果与光纤应变正演模计算结果验证正演模型的正确性.利用裂缝高度扩展诱发垂直邻井光纤应变演化特征可评价裂缝高度扩展状态,为油田压裂设计提供参考.

    水平井水力压裂裂缝扩展垂直邻井光纤应变演化特征分布式光纤裂缝识别裂缝高度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入选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建设示范案例库·优秀团队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
    110页

    基于集成谐振及干涉效应的温度自补偿薄膜厚度检测方法

    孙雨刘伟姜春雷陈朋...
    111-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塑料薄膜厚度检测结果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基于微纳光纤环形谐振腔(MLR)和法布里—珀罗(F-P)干涉仪,提出一种集成薄膜厚度检测温度自补偿方法,先利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封装的MLR监测温度变化,再利用薄膜前后表面形成的F-P腔测量薄膜厚度,最后根据反射光谱表现的MLR和F-P干涉的集成效应,实现单光源单解调装置的温度和薄膜厚度同时解调,达到薄膜厚度测量的温度自补偿效果.结果表明:集成薄膜厚度检测温度自补偿方法能够准确检测由温度波动引起的薄膜厚度变化,温度灵敏度为166 pm/℃,温度为25~55 ℃时可实现温度自补偿,最大相对误差由0.51%降低至0.11%.与其他厚度检测方法相比,集成于检测厚度传感器的温度自补偿薄膜厚度检测方法灵敏度高、实现无损检测、快速检测及测量不受温度影响,在石油化工及生物检测领域提高薄膜测厚效率、提升测厚准确度方面具有较好应用.

    微纳光纤MLRF-P干涉薄膜厚度温度自补偿光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