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都市快轨交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都市快轨交通
都市快轨交通

施仲衡

双月刊

1672-6073

dskgjt@vip.sina.com

010-51683785

100044

北京市西直门外北京交通大学7公寓733室

都市快轨交通/Journal Urban Rapid Rail Transit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都市快轨交通》宣传国家关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各项方针、政策,介绍地铁与轻轨国内外建设、运营过程的经验,实时报道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及重要技术信息,促进同行间的学术研讨和技术交流,以推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本刊面对行业主管人员、业界广大科技人员、各大城市交通院校师生以及对地铁与轻轨关心的其他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西安地铁秋冬季热环境与热舒适实测分析

    谷雅秀黄星杰余良仕崔伟...
    133-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热环境实测和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西安地铁2号线过渡季、冬季车站及轿厢热环境和热舒适情况.分析西安地铁2号线的5个典型代表车站及轿厢在秋季过渡季和供暖季(2020年9月~2021 年2月)的温度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冬季北客站地铁站的出入口和站厅平均温度分别为4.14和 8.74℃,不满足《地铁设计规范》(GB 50157-2013)的要求;并得出西安地铁2号线秋季公共区域80%满意率的舒适区温度范围是15.7~22.8℃,轿厢是18.7~24.3℃,冬季公共区域80%满意率的舒适区温度范围是12.3~16.1℃.采用热感觉投票(TSV)和热损失率(HDR)相结合的方法,对地铁站热环境进行评价;对比调查问卷结果,对HDR进行修正,得到适用于西安地铁冬季热环境的评价指标.该研究可为地铁站内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管理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有利于地铁乘客舒适热环境的营造.

    轨道交通热环境热舒适热损失率地铁站寒冷地区

    交流供电地铁中锌带对埋地管道交流干扰的防护作用

    陈霞崖尚松李易何治新...
    141-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交流供电系统通过空间的电磁耦合和大地的阻性耦合对邻近埋地管道产生交流干扰的问题,以广州地铁22号线为例,研究使用缠绕锌带来抑制管道交流干扰的方法,搭建交流地铁线路与油气管道及锌带的仿真模型,计算管道敷设锌带前后电磁感应电压、地耦合电位和涂层耐受电压,研究锌带对交流干扰的防治效果,并且通过对锌带的腐蚀量计算,对其在交流干扰下的运行寿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交流杂散电流腐蚀能力较弱,交流干扰对于锌带的腐蚀量仅为每年0.3%;敷设锌带后的管道交流电流密度降幅可达87.2%,锌带对于管道交流干扰的抑制效果显著.

    地铁交流供电油气管道电磁干扰交流腐蚀

    中国各气候区屏蔽门地铁站通风空调能耗指标

    苏子怡李晓锋
    148-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地铁站的实际调研和参考相关设计标准,建立中国各城市地铁站的通风空调合理能耗指标,包括约束值和引导值,分别对应及格线和优秀线.首先,对车站的客流量、列车运行时刻、站内控制温度等信息进行广泛调研,分析确定研究案例的参数取值,进而采用地铁站通风空调能耗原理模型,对 43 座城市、36 种服务规模、2 种合理运行管理水平下共计 3096 个案例进行大规模计算.模拟结果显示,各城市地铁站通风空调年能耗的约束值在 17.6 万~85.9 万kW·h/(年·站)之间,引导值在 17.5 万~52.9 万kW·h/(年·站)之间.其次,采用线性回归分析通风空调系统合理能耗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发现合理能耗指标与当地年平均湿球温度的拟合效果最好,约束值和引导值的拟合R2分别为 0.951 和 0.949.最后,对每个城市地铁站通风空调的合理能耗与客流量、发车对数和隧道长度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从而给出每个城市的拟合系数表,可为车站运维和管理人员评估地铁站通风空调用能水平提供便捷、有效的工具.

    地铁站屏蔽门系统通风空调能耗合理能耗运营管理

    基于LTE-M的下一代列控数据通信系统设计与可用性评估

    王皓
    15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相对于传统的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ommunication based train control,CBTC),下一代列控系统将具有架构可靠、速率快、成本低以及服务质量高等优点,且数据通信系统的可用性能够保障列车的安全和高效运行.面向下一代列控系统,首先设计基于LTE-M(long term evolution-metro,LTE-M)的通信系统结构;然后针对下一代列控系统典型场景,利用确定与随机Petri网(deterministic and stochastic petri nets,DSPN)进行可用性建模,最后进行模型求解和可用性评估.仿真结果显示,基于 LTE-M 的下一代列控数据通信系统能够满足实际通信需求,其可用性分析方法可以完成数据通信系统的可用性建模与评估.

    轨道交通数据通信系统长期演进技术(LTE-M)可用性确定与随机Petri网(DSPN)

    地铁信号系统信息安全防御技术研究

    张凤霞
    168-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无人驾驶技术、城轨云技术、互联互通等网络化新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广泛应用,导致信号系统内外部接口大量增加,随之带来内部与外界对系统网络环境的恶意攻击.作为地铁的"大脑",信号系统的信息安全尤为重要.通过分析信号系统的整体网络架构,针对信号系统信息网络的安全隐患及防护现状,提出了信号系统信息安全的主被动防御体系,将现有的主动防御和被动防御技术相结合,建立基于等级保护的被动防御模型,并从安全技术、安全策略、安全管理3个维度出发,提出主动防御模型,达到充分保障信号系统的信息网络安全的效果.

    地铁信号系统信息安全被动防御模型主动防御模型

    天津轨道交通复杂网络和应急选址研究

    王宝顺姜卉
    174-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天津已逐步形成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模式,但各线路间的应急管理相对独立、协同性差,导致应急资源利用效率低,应急响应不及时.建立基于11条天津轨道交通线路的复杂网络模型,对其进行统计特性分析,开展车站站点失效的脆弱性研究.在考虑需保护的脆弱站点的基础上,建立适用于天津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条件下的应急设施中心选址模型,确定应急设施中心共计 26 个,同时明确其覆盖范围.选址结果可提高未来线网的应急效率,其分析过程适用于其他轨道交通网络.

    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复杂网络应急设施中心选址

    实施"绿智"融合战略开启中国式城轨现代化新征程

    施仲衡邢智明
    封2,前插1页

    征稿启事

    前插3页

    智慧城轨建设再结新硕果——首批50项智慧城轨重点体系深化研究圆满完成结题验收

    前插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