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网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网技术
国家电网公司
电网技术

国家电网公司

张文亮

月刊

1000-3673

pst@epri.sgcc.com.cn

010-82812532

100192

北京清河小营东路15号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内

电网技术/Journal Power System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电网技术》创刊于1957年,由国家电网公司主管、主办,编辑部挂靠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为自然科学学术技术期刊,每月5日出版。《电网技术》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电力、电工和能源等方面的技术发展情况及科研成果,重点报道中国电力和能源建设及发展规划、超?特高压输变电技术、国家和电力行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及重大电力建设项目中的关键技术、大区联网和全国电网互联及其运行技术、电力市场建设及运行等。《电网技术》的报道范围几乎囊括了电力系统除发电厂中热工部分和土木工程以外的所有专业。此外,《电网技术》还适时增设热点专栏,如专家论坛、特约专稿、特高压输电技术、智能电网技术等。《电网技术》发行的对象主要是电力、电工、铁道、煤炭、石化等系统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等院校师生。《电网技术》是中文核心期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EI收录核心期刊,1996年开始被国家教委列为发表学位论文(包括博士论文、硕士论文)的有效刊物。收录《电网技术》的国内外检索系统包括: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分析数据库(CSTPC)、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清华同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数据库、英国《科学文摘》(SA)、俄罗斯《文摘杂志》(AJ)。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考虑新能源发电不确定性的含微电网群共享储能优化调度

    陈曦付文龙张海荣张赞宁...
    219-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具有不确定性的可再生能源在微电网中渗透率日益提高,微电网新能源消纳所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而共享储能与微电网群的协同运行是提高其消纳能力的有效手段.为了解决不确定环境下微电网群与共享储能协同调度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新能源发电不确定性的优化调度模型:首先,利用基于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算法的日状态转移过程集合生成方法,和基于条件生成对抗网络的日场景生成方法,生成周净发电功率典型场景.进而使用生成的典型场景作为运行模拟场景,以共享储能运营商为主体,以各微电网为从体,构建一主多从博弈优化调度模型,其中主体调整共享储能容量租赁价格以追求最大利润,从体响应租赁价格,调整租赁容量方案及运行计划以最小化自身用电成本.然后,设计了一种基于启发式算法的分布式迭代求解方法来求解所提模型.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共享储能微电网群新能源发电不确定性条件生成对抗网络主从博弈

    基于动态谱线插值的新能源场站同步基准信号检测方法

    施志明董玮张军军吴福保...
    229-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含高比例新能源的低惯量电力系统中,系统频率呈现基频偏移严重、频率变化快等特征,导致新能源场站在进行并网测试及支撑性能评估时,同步基准信号检测误差增大,进而可能威胁到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此,提出基于动态双离散傅里叶变换类(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ation,DFT)谱线插值的同步基准信号检测算法.通过分析低惯量电力系统受功率扰动后的频率动态响应,揭示系统中基频静动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静动态电网信号分析模型.进而量化基频偏移场景下的传统DFT谐波检测算法误差,并说明谱线插值类DFT算法在动态基频场景下的失效机理.继而利用希尔波特黄变换(Hibert-Huang transform,HHT)算法识别动态基频,并结合双DFT谱线插值法修正基频及谐波信号幅值,提高检测精度.又为改善检测效率,增设算法选择判据.试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的检测算法能够准确的测量出强动态电网信号中的基准量,提高对新能源场站同步支撑、电能质量等并网性能的评估精度,为新能源高占比电力系统的同步基准信号检测提供新的可选方案.

    基频偏移频率变化率基准信号检测低惯量电力系统新能源场站并网测试

    新能源并网逆变器的阻尼互济控制策略

    鲁清源马俊鹏王顺亮王鹏...
    238-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伏与风电换流站近区并网发电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新能源随机波动情况下的电能互补.然而,新能源密集汇入电网易触发宽频振荡风险.目前,常采用逆变器阻抗重塑法抑制电压源逆变器-电网耦合系统宽频振荡现象,但该方法对高频谐振抑制有限.对此,提出一种新能源逆变器的阻尼互济控制策略,利用光伏和风电在时间尺度上的互补特征,将光伏和风电逆变器在间歇阶段重塑为阻抗适配装置,在风光能量互补的同时,实现了阻尼互济,综合抑制新能源并网发电引发的宽频振荡现象.最后,基于RT-Box实验平台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弱电网并网逆变器稳定性阻抗适配装置电网阻抗

    基于混合两阶段鲁棒的多微网合作优化运行

    徐艳春章世聪张涛MI Lu...
    247-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微网独立运行时面临运行成本高,受可再生能源出力和多能负荷功率不确定性影响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两阶段鲁棒优化的多微网合作运行方法.首先,为了应对源荷双重不确定性挑战,在传统两阶段鲁棒优化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多场景数据的最恶劣概率场景驱动的混合两阶段鲁棒优化方法,并采用可并行计算列与约束生成(column and constraint generation,C&CG)算法来提高求解效率.然后,在建立的多微网点对点分布式能源交易系统框架上,根据纳什谈判理论构造多微网合作成本最小化问题和收益分配问题,并提出一种耦合可并行计算C&CG的交替方向乘子法进行求解.最后,根据各微网不同的贡献率,设计一种基于点对点电能交易贡献度的非对称纳什谈判机制来分配各微网的合作收益.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兼顾系统的鲁棒性、经济性和隐私性,并实现每个微网公平合理的收益分配.

    混合两阶段鲁棒优化多微网合作运行点对点交易模式纳什谈判贡献度

    基于PSModel的海上风电场全电磁暂态建模与仿真

    崔森郁舒雁
    262-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发有效的风机电磁暂态模型是进行海上风电并网研究的基础.根据不同生产厂家所提供的直驱风机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厂家黑盒模型的直驱风机电磁暂态建模方法.利用厂家所提供的模型测试数据解析风机的故障响应特性,推导了不同厂家在电压故障下有功和无功功率响应表达式,包括故障期间的穿越控制过程及不同过程间的暂态切换策略.提出了加权平均压降的风电场等值方法,采用自主研发的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power system model,PSModel)对我国广东某海上风电场进行全电磁暂态建模.根据稳态潮流及暂态特性结果验证了模型可通过系统测试,且有效实现了海上风电场的全电磁暂态建模,从而为该风场接入大电网后的安全稳定分析提供了研究基础.

    直驱风电机组黑盒模型海上风电场PSModel故障穿越

    基于无功就地平衡的风电场内部分散决策式精细化无功电压控制策略

    秦晓辉倪丰毅张媛媛姜懿郎...
    272-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沙戈荒"大规模汇集系统远离主网,呈现出较强的无功电压敏感特性,风电场整体和内部的无功不平衡在并网送出线路和场内馈线上产生的压差较大,传统的风电场无功电压控制方案难以保证其安全经济运行,为此提出一种风电场内部分散决策式精细化的无功电压控制策略.从无功需求的物理本质出发,详细分析风电场内各元件的无功需求并给出具体计算方法,进而建立风电场分布式多中心无功平衡模型,以非迭代方式直接求解场内各无功电源的无功指令.为衡量场内馈线上不合理无功流动,定义分区无功穿越量的概念,并推导出其计算表达式.算例分析结果表明:风电场内部分散决策式精细化无功电压控制策略能够强化风电场内无功就地平衡,有效改善馈线电压分布,大幅减少馈线上的无功穿越和有功损耗,提高风电场并网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风电场无功平衡分散决策式控制机组电压均衡性集电线路损耗

    多能互补提供频率支撑的储能容量分布鲁棒规划方法

    付文龙卓庆澳吴月超方念...
    282-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具有不确定性的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电力系统的频率安全面临严峻挑战,而合理规划储能是维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和应对可再生能源不确定性的重要手段.为此,针对高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系统的储能容量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多能互补提供频率支撑的储能容量分布鲁棒规划方法.首先,建立了多能互补提供频率支撑的频率安全模型,并将其线性化后嵌入到典型日运行中,以维护电力系统频率的稳定性.其次,采用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分布鲁棒优化,实现在新能源出力最劣概率分布下的储能容量规划,以应对新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最后,基于IEEE39节点系统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可在保证电力系统频率安全的同时,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鲁棒性.

    电力系统储能规划频率支撑多能互补分布鲁棒优化生成对抗网络

    基于全纯嵌入法的配电网光伏接纳能力评估方法

    唐飞谢家锐刘承锡林致远...
    291-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大规模分布式光伏接入给配电网带来的电压越限风险,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全纯嵌入法的光伏接纳能力评估方法.首先,引入离散-聚合方法对时序数据进行处理,利用所生成极端场景集代替原序列进行接纳能力评估;其次,在传统全纯嵌入模型基础上构建了自定义方向模型,进一步推导了满足电压约束的可行域范围,并将节点Sigma轨迹与可行域边界相交作为单次运算下光伏最大接纳容量的判据;然后,利用蒙特卡罗模拟生成相互独立的光伏接入方案,使用所提判据确定各方案下极端场景集对应的接纳容量;最后,统计计算结果,获取光伏接纳容量的累计分布曲线,以此确定电压越限风险下系统的光伏接纳能力.在IEEE 33节点配电网系统上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离散-聚合方法全纯嵌入法光伏接纳能力电压可行域电压越限风险

    存算一体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电网中的应用探索

    焦飞宋睿张鋆彭国政...
    300-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方法在电力系统运维实际应用中展示出相当的优势,但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还未能实现泛在落地应用,其关键原因之一为电力智能计算设备对人工智能模型的支撑能力不足.一方面,目前电力边、端侧设备资源受限,普遍存在计算能力不足等问题,无法支撑复杂电力人工智能模型的部署和运行;另一方面,由于电力系统规模的扩大和复杂程度的增加,电力云计算中心需要处理PB级海量数据并进行大规模电力调度计算,开始出现"算不动"的问题,难以满足电力系统快速响应需求,且耗能也不断攀升.存算一体技术是一种直接利用存储器进行数据处理的新型计算技术,可实现高算力、低功耗电力数据高效能处理,为解决新型电力系统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此,详细归纳了存算一体技术的主流研究方向,阐释了存算一体技术在电网应用的可行性,提出了一些潜在电力应用场景,分析了实际应用中可能会面临的挑战,旨在为存算一体技术在电网的应用明确重点和方向.

    电力系统存算一体技术高算力低功耗边缘智能

    基于粒子群优化和卷积神经网络的电力系统运行状态辨识

    杨晶赵津蔓孟润泉张东霞...
    315-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正成为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趋势和关键特征,其间歇性、不确定性使电力系统实时运行状态辨识面临严峻挑战.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和卷积神经网络(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n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PSO-CNN)的高精度电力系统实时运行状态辨识方法.首先,该方法同时考虑电力系统安全域与稳定域下的暂态问题,适用于暂态稳定故障前、故障中及故障后多场景的电力系统运行状态辨识.其次,为确保样本数据中新能源机组出力方式的全面性,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对精细化仿真数据采样,考虑到实际电力系统中存在状态类别极端不平衡问题,引入PSO算法调节模型不同类别损失函数权重以提高模型对极端不均衡样本的辨识效果.最后,分别在IEEE39节点系统及某省级电网系统中对所提方法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状态辨识方法的有效性及鲁棒性.

    电力系统运行状态辨识粒子群优化算法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