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低温建筑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低温建筑技术
低温建筑技术

张锦屏

月刊

1001-6864

Lowtem@163.com

0451-86334097,86335022

150080

哈尔滨市南岗区清滨路60号

低温建筑技术/Journal Low Temperature Architecture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立足三北 面向全国 内容丰富 独具特色《低温建筑技术》1979年创刊,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学术委员会冬季施工专业委员会、黑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研究院主办。本刊寓实用性、学术性、知识性于一体,是中国自然科学建筑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是指导我国三北地区(东北、西北、华北)建筑科学技术和冬期施工技术发展的唯一专业性刊物。《低温建筑技术》主要报导三北地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设计、科研、教学与建筑工程冬期施工技术、冻土与地基基础、建筑节能和新型建筑材料的研究成果与应用、混凝土外加剂的研究与应用、冬期施工质量通病:普及建筑技术与现代化的科学管理知识等。《低温建筑技术》为大16开,国内外公开发行。每期定价8.00元,全年48.00元,邮发代号14-122,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也可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订阅(另附邮资12元/年)。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清滨路60号      邮编:150080     E-mail:Lowtem@163.com传真:0451-86334097 电话:0451-86334097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朝上盾构施工引起土体变形的数值模拟研究

    周彦臣魏纲陶柏丞李奕彤...
    13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朝上掘进盾构机从水平隧道始发向上掘进过程中,会导致周边土体变形.采用三维有限元模拟软件MIDAS GTS NX对过程进行建模,利用网格激活钝化、改变网格参数与属性的方法,模拟朝上掘进盾构施工的实际过程,得到隧道周边土体的变形规律,研究不同竖向隧道长度、不同朝上盾构掘进速度等因素对土体变形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朝上掘进盾构的掘进过程中,地表土体离竖井中心点距离越近,其沉降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甚至隆起的情况,水平位移相比于竖向位移改变量较小;竖向隧道长度越长,土体及水平隧道因盾构向上掘进产生的扰动就越大;而施工时朝上盾构掘进速度越慢,对于土体的竖向扰动影响就越小.

    朝上掘进数值模拟盾构隧道土体变形

    卸载下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盾构隧道数值模拟

    李鑫魏纲徐天宝林双燕...
    139-143,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旁侧基坑开挖卸载扰动下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加固盾构隧道的受力变形特征,采用MIDAS GTS NX软件构建盾构管片三维精细化有限元模型,通过管片加固前后的收敛变形、螺栓应力、管片塑性变形等依据来评估UHPC对管片的加固效果.研究表明UHPC加固对管片顶底收敛变形起有效限制作用,UHPC加固能够提高结构整体受力性能,且最大加固效率达50%;UHPC加固管片后,单环管片内邻接块与标准块间剪切作用的影响得到有效降低,管片接缝处变形受到限制;UHPC加固前后,管片塑性发展敏感区主要分布于左右腰部,可对这些位置采取局部加强措施.

    盾构隧道UHPC加固顶底收敛塑性变形

    盾构隧道穿越不同基础类型建筑物实测分析

    郑群邵松潘登赵云辉...
    14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确保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周边建筑物的安全,文中以合肥市某轨道交通区间为背景,对盾构掘进过程中引起的建筑物沉降进行现场监测,并结合盾构掘进参数,研究盾构隧道掘进施工对不同基础类型建筑物的沉降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盾构开挖对桩基础建筑物沉降的影响较大,对独立基础建筑物沉降的影响较小,而对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影响刚好相反.

    盾构隧道建筑物沉降桩基础建筑物

    盾构下穿石油管道变形控制措施研究

    陶琳
    149-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地铁盾构隧道工程中,石油管线作为重大风险源,在盾构穿越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管线的沉降变形.文中结合地铁盾构隧道工程的特性,提出一系列的工程处理措施,并采用有限元软件对盾构下穿石油管线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与实际沉降数据比对,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工程处理措施对于控制管线变形较为有效,同时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石油管道地铁盾构隧道管线变形

    既有高速公路隧道衬砌裂缝处治技术研究

    杨朝帅郑若泓李达强
    153-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迅速发展,建成并运营的隧道数量愈加庞大,隧道病害问题也愈加突出,其中衬砌裂缝为最常见的隧道结构病害之一.目前国内对于隧道衬砌裂缝的研究仍比较笼统,处治方法也相对片面.因此,文中依托天定高速公路秦州隧道工程,开展既有高速公路隧道衬砌裂缝处治技术研究,结合隧道工程地质状况、隧道施工情况、管养等因素对秦州隧道裂缝成因进行分析,并得出结果,地质因素、施工因素和运营管养因素等为秦州隧道裂缝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病害情况不同进行分区裂缝整治和衬砌补强,裂缝处治和衬砌加固效果良好,可为类似高速公路隧道衬砌裂缝病害治理提供经验参考.

    公路隧道秦州隧道衬砌裂缝病害整治

    两部门要求加强乡村建设工匠培训管理全面提升能力 统筹协调推进

    《中国建设报》报社
    158页

    《低温建筑技术》稿件征集

    《低温建筑技术》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