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低温建筑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低温建筑技术
低温建筑技术

张锦屏

月刊

1001-6864

Lowtem@163.com

0451-86334097,86335022

150080

哈尔滨市南岗区清滨路60号

低温建筑技术/Journal Low Temperature Architecture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立足三北 面向全国 内容丰富 独具特色《低温建筑技术》1979年创刊,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学术委员会冬季施工专业委员会、黑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研究院主办。本刊寓实用性、学术性、知识性于一体,是中国自然科学建筑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是指导我国三北地区(东北、西北、华北)建筑科学技术和冬期施工技术发展的唯一专业性刊物。《低温建筑技术》主要报导三北地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设计、科研、教学与建筑工程冬期施工技术、冻土与地基基础、建筑节能和新型建筑材料的研究成果与应用、混凝土外加剂的研究与应用、冬期施工质量通病:普及建筑技术与现代化的科学管理知识等。《低温建筑技术》为大16开,国内外公开发行。每期定价8.00元,全年48.00元,邮发代号14-122,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也可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订阅(另附邮资12元/年)。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清滨路60号      邮编:150080     E-mail:Lowtem@163.com传真:0451-86334097 电话:0451-86334097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非饱和土瞬态渗流无限边坡稳定性研究

    徐杰李湛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预测浅层滑坡的位置和时间是减少降雨型滑坡灾害的重要手段.文中基于极限平衡法的边坡稳定性分析理论,提出用于瞬态非饱和渗流条件下的无限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了粗砂、中砂和细砂3种假定材料组成的陡峭边坡破坏的时机,滑坡预测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相吻合,验证了滑坡预测方法的有效性.

    非饱和土瞬态渗流无限边坡滑坡预测边坡稳定性

    某单箱三室连续梁桥静载试验研究

    曾勇周建平孙宗波樵继川...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测试某单箱三室连续梁桥整体受力特点,检验桥跨结构的承载能力、结构变形是否满足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设计要求,通过Midas/Civil对该桥进行有限元分析,并进行了静载试验研究,测试在静载试验下,各控制截面的应变状态和整体挠度,试验结果表明,各控制截面应变与挠度值实测结果与理论结果基本一致,且与之对应的校验系数在规定范围内,该桥强度和刚度均满足设计要求,桥跨结构的承载能力、结构变形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均符合设计要求;在加载试验前后,对测试截面附近进行了裂缝观测,没有发现新增裂缝,试验桥跨结构承载力满足设计荷载标准要求.

    单箱三室连续梁桥静载试验结构承载力

    国内外规范"强柱弱梁"屈服机制分析与对比

    马铭湖许名鑫
    95-99,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广东省地方标准DBJ/T 15-92-202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我国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以及美、欧、日规范关于混凝土框架结构"强柱弱梁"的设计规定进行介绍,从柱端弯矩增大系数、楼板作用等各规范关于"强柱弱梁"规定的差异进行比较,指出广东《高规》在内力调整措施上与其他规范不同,在抗震性能设计中通过构件重要性系数和承载力利用系数实现结构"强柱弱梁"屈服机制,更容易调整超强地震下引入的柱梁安全系数比指标,并给出框架梁端翼缘宽度范围内楼板钢筋的具体规定,减少梁配筋量.基于各规范设计规定,结合Pushover分析及动力弹塑性分析以6层RC框架结构作为对象进行计算分析,对梁柱钢筋用量、柱梁安全系数比、梁柱损伤及耗能情况等进行综合比较,分析RC框架结构各规范关于"强柱弱梁"规定的效果,该算例广东《高规》的柱配筋量、柱梁安全系数比较大,在实现"强柱弱梁"屈服机制方面效果较好.

    RC框架结构强柱弱梁柱端弯矩增大系数现浇楼板柱梁安全系数比

    三层钢筋叠合板受弯性能试验与数值模拟

    孔繁哲郁有升陈述刚
    100-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叠合层厚度以及中间层钢筋对3层钢筋叠合板受弯性能的影响,基于实际工程项目,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数值模拟,设计了2组共6个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的承载力和跨中挠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层钢筋叠合板试件承载力与叠合层厚度呈正相关,叠合层对试件刚度的影响在第3阶段前期达到最大;中间层钢筋对叠合板的承载力提升约20%~25%,同时使试件在刚度衰退过程中出现明显过渡阶段.相关规律可为3层钢筋叠合板研究提供参考.

    3层钢筋叠合板叠合层厚度静力加载试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受弯性能

    龙卷风作用下体育馆风荷载数值模拟

    刘端宣范佳红白宇尚靖淳...
    105-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龙卷风作用下核心位置体育馆风荷载分布规律,基于Ward型龙卷风发生装置,采用SST k-ω剪切应力传输湍流模型的数值模拟研究方法,对不同涡流比和地面粗糙度体育馆的风压系数、风速迹线和涡量进行探究.计算结果表明,涡流比增大,涡核半径增大,体育馆表面风压数值由稳定单一到剧烈变化.低涡流比,体育馆表面中心区域形成较大负压,等值线密集,呈现压差,更容易受到破坏.体育馆胞体与胞体相间的夹缝中呈现涡量,主要由于胞体对气流的阻碍,出现流动分离,分离泡形成离散的漩涡,漩涡脱落至胞体相交的位置.风场对称分布,对流区中心部位呈现最大风速,气流垂直向上,两侧对称出现两个漩涡.低涡流比下,中心区域更容易受到破坏,高涡流比下,整体容易受到破坏.

    龙卷风数值模拟涡量风压系数

    大跨径箱梁桥拼接缝受力性能研究

    肖鹏
    110-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大跨径箱梁桥拓宽拼接缝的局部受力性能,考虑拼接缝材料、连接构造、接缝宽度3个因素,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拼接缝模型,施加新旧桥之间基础沉降差、混凝土收缩徐变差等作用,对比分析拼接缝的变形、最大应力.结果表明拼接缝采用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C)比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更能满足大跨径桥梁拼接处受力和变形的要求;相比于普通钢筋,配置波形钢板能发挥拉伸效应,接缝与两侧箱梁主体整体受力更协调;接缝宽度增大,能降低两侧箱梁的应力,但不能充分发挥波形板的整体抗拉作用.通过分析提出拼接缝优化方案,为大跨径箱梁桥拓宽设计提供参考.

    大跨径箱梁桥梁拼接缝波形钢板

    预埋槽道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葛福冲孟昭博崔雨轩王亚豪...
    115-117,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预埋槽道作为一种新型结构体,近些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地下轨道交通之中.在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由于反复承受重复的荷载作用,很有可能使预埋槽道出现疲劳裂纹,进而引起结构破坏.因此研究预埋槽道力学性能极为重要.目前,预埋槽道的力学性能在国内外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对疲劳性能的研究却相对较少.研究采用HDT 105A液压伺服疲劳试验机进行疲劳加载试验,并以3组30/20型(宽度为30,高度为20)预埋槽道裸件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对其位移和荷载峰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组试件试验后形态良好,并且疲劳次数均可达到120万次,可以满足规范100年使用年限需求.研究结果可为预埋槽道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预埋槽道疲劳裂纹疲劳损伤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研究进展

    田宝龙赵腾飞
    118-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凭借其施工速度快、质量可控及造价低廉等显著优点,已在建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在地震易发区,该结构的抗震性能仍待提升.梁柱节点作为该结构体系中的关键部分,其抗震性能研究尤为重要.文中总结了5种常见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连接方式,并深入分析了它们在抗震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各自的优缺点,展望了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研究的未来趋势,为后续相关领域研究者提供参考.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梁柱节点

    全框支剪力墙结构层间刚度比及受剪承载力比分析

    周越洲许名鑫陈帆肖中岭...
    123-127,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使用功能原因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全框支剪力墙结构首层层高突变,导致首层与上一层(一般为转换层)的刚度比和受剪承载力比突变,而且超出规范限值较多.文中对现行规范关于楼层侧向刚度和受剪承载力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讨论,对水平荷载作用下全框支剪力墙底部框架的受力特点进行分析,指出上述楼层侧向刚度和受剪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不适用于全框支剪力墙结构.建议在保证上部剪力墙先于底部框支框架屈服的前提下,不控制车辆基地全框支剪力墙结构首层与2层的层间刚度比和受剪承载力比.

    车辆基地全框支剪力墙结构层刚度比层间受剪承载力比

    装配式腹板开洞组合梁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崔晓江邴鹏王建涛
    128-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高强螺栓连接腹板开洞组合梁的受力性能,文中以高强螺栓间距为变化参数,对3根装配简支组合梁试件进行了跨中单调集中加载试验.研究包括高强螺栓在组合梁装配中的受力表现、试件极限承载力、试件的破坏形态及其变形特征.结果表明高强螺栓连接的组合梁试件破坏形态为典型的剪切破坏;螺栓间距对装配式组合梁的整体刚度有较大影响,高强螺栓布置的间距越小,组合梁的组合作用越强,整体刚度也越大,破坏时变形小;高强螺栓的预紧力和螺栓孔容差对组合梁的荷载-滑移性能也有较大影响.研究可为洞口上方高强螺栓连接件的设计、施工以及加固补强提供参考.

    装配式组合梁高强螺栓连接件腹板开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