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动物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动物学杂志
动物学杂志

宋延龄

双月刊

0250-3263

journal@ioz.ac.cn

010-64807162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

动物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Zo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57年创刊,是中国动物学会、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的学术刊物,亦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几十年来,她以多视角的独特性和多方位的适应性,及时报道了动物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及新技术、新方法、新动向、新成果,得到上至专家学者、下至平头百姓的热情关注。多年来,《动物学杂志》依托国家级科研单位,与遍及全国、奋战在科研一线的专家学者保持密切的联系和合作,形成了由科学家、大专院校教师、博士、硕士和具有实践经验的基层科研人员组成的强大稳定的作者群和读者群,在动物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栏目有:研究报告、珍稀濒危动物、技术与方法、研究简报和快讯、科技动态、综述与进展等。读者对象为动物科学领域的研究、教学、技术、管理人员及广大业余爱好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秦岭滑蜥断尾再生伤口愈合阶段细胞因子的时空分布特征

    杨纯师婷婷王新月寇瞾婷...
    24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细胞因子参与免疫应答、介导炎症反应,进而在损伤组织的再生修复过程中发挥调控作用.通过切割法建立秦岭滑蜥(Scincella tsinlingensis)断尾再生模型,针对伤口愈合阶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促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受体1(IL-1R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的组织细胞定位及表达变化.结果显示:6种细胞因子在断尾脊髓和椎骨中的骨系细胞中均呈阳性.断尾创面组织及其附近鳞片下方真皮层中IL-6阳性细胞数量先增加后减少,断尾后3d达峰值194.3±24.9.断尾后3 d,创面IL-8阳性细胞数目为107.7±12.7,超过真皮层的43.7±9.1.IL-1β和IL-1R1阳性细胞数量先增后减,伤口部位的阳性细胞明显多于真皮层(P<0.05).TNF-α阳性细胞由0.5 d的126.3±35.0增至3 d的190.3±12.1.IL-10阳性细胞断尾后总体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断尾后0.5 d伤口部位阳性细胞达201±17.8,显著高于原尾(P<0.05).上述结果表明,促炎症因子IL-6、IL-8、IL-1β及其受体IL-1R1、TNF-α和抗炎细胞因子IL-10与创面髓系来源细胞的空间分布相一致,共同参与秦岭滑蜥断尾伤口愈合,并可能通过维持免疫抑制的微环境实现无疤痕伤口愈合,以促进芽基形成.

    秦岭滑蜥断尾再生伤口愈合细胞因子

    西藏墨脱发现小鸦鹃

    高泰曾智房以好王广龙...
    257,268页

    新疆吐鲁番发现快步麻蜥指名亚种

    田莉莉蔡子慧陈达丽徐瑞...
    258-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快步麻蜥复合体(Eremiasvelox complex)分布于亚洲中部干旱区,不同地理居群形态和遗传变异较大.学界长期认为,快步麻蜥在我国有两个亚种:指名亚种(E.velox velox)和E.v.roborowskii亚种.前者分布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和伊犁河谷;后者分布于新疆吐鲁番盆地,近年分类地位由亚种提升为种——吐鲁番麻蜥(E.roborowskii).我们在吐鲁番市高昌区一万泉附近捕获到3只麻蜥,经过COⅠ基因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关系重建以及外部形态比较,鉴定为快步麻蜥指名亚种.这是首次发现新疆天山以南存在快步麻蜥指名亚种分布,同时也确定为吐鲁番盆地的蜥蜴类分布新记录种,此发现可为研究快步麻蜥的谱系地理格局和演化历史提供基础资料.

    快步麻蜥指名亚种吐鲁番分布新记录

    湖南南山国家公园发现花坪角蟾

    张志强周琳刘佳昱李辉...
    269-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6月12 日,在湖南省城步县南山国家公园(110°11′42"E,26°11′54"N)采集到无尾目(Anura)角蟾科(Megophryidae)布角蟾属(Boulenophrys)雌性标本 1 号(标本号 NS20230612),现保存于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脊椎动物学实验室.该标本背部皮肤光滑有痣粒,两侧皮肤松弛,有刺疣,背部灰褐色,背中央有深色"X"形斑,与花坪角蟾(B.mirabilis)形态鉴别特征一致.基于线粒体16S rRNA和COI基因片段进行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该标本与花坪角蟾聚为一支;平均遗传距离为0.28%,远小于布角蟾属物种间的遗传距离.结合形态特征比较与系统发育关系重建,鉴定该标本为角蟾科布角蟾属花坪角蟾,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确认花坪角蟾为湖南省两栖纲分布新记录种.该物种的发现丰富了南山国家公园的两栖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同时为该物种分类及谱系地理学研究提供了参考资料.

    花坪角蟾南山国家公园新记录湖南省

    浙江鹿城发现云开脊蛇和黄家岭脊蛇

    陈健罗洪雨钟俊杰郭坤...
    276-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年9月和2023年4月在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仰义水库分别采集到1条脊蛇属(Achalinus)物种幼体尸体标本(标本编号分别为2022AZJLCN1和2023AZJLCN2).形态上它们分别与黄家岭脊蛇(A.huangjietangi)和云开脊蛇(A.yunkaiensis)接近.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片段的最大似然树结果,两蛇样本序列分别与这两种脊蛇聚为一个支系;2023AZJLCN2标本与云开脊蛇的遗传距离为0.10,低于中国境内分布脊蛇属物种间的遗传距离(0.12~0.16);2022AZJLCN1标本与黄家岭脊蛇的遗传距离为0.09,在黄家岭脊蛇种内遗传距离(0.04~0.12)范围内.综上,鉴定2023AZJLCN2标本为云开脊蛇,2022AZJLCN1标本为黄家岭脊蛇.此前记录云开脊蛇分布于我国广东和广西,本次在浙江温州市鹿城区的发现为浙江蛇类新分布记录种;黄家岭脊蛇分布于安徽和浙江,此次在在温州市鹿城区的发现是温州市首次新分布记录.这两种脊蛇的新分布记录提示它们有更广的分布范围.

    线粒体COI基因最大似然树遗传距离新记录

    中国野生动物调查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李欣海郜二虎李雪谢文冬...
    282-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百余年前,人类就开始了相对系统的野生动物调查.目前已经建立了成熟的方法体系,并制定了相应的调查规范.最近几十年来,我国科研人员进行了大量的野生动物调查.但是,当前我国的野外调查规范还不够细致,调查者在调查时缺乏必要的约束,导致调查数据不规范、不可靠,很多重要信息缺失.突出问题有:样线信息不全,只有起点和终点的经纬度,没有自动记录的详细样线信息(如每秒记录一次的连续点位信息,含经纬度和时间);动物位点信息缺乏可信度指标(如距观测者的距离);调查时间不合理;调查地点的空间取样不均衡;记录的标准化不够(如每个观测点的观测时长不确定)等等.对此,我们参考国际通用的调查规范,提出了一些简单易行的调查要点,以便提高野外调查数据的质量.另外,我们提倡野外记录的无纸化,充分利用现有的手机应用软件(APP)和模型工具提高野外记录以及后期数据处理的效率.最后,我们提议建立固定的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样线体系,以便消除每年调查时空间取样的不确定性,更好地量化野生动物的时间动态,为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依据.

    野生动物数量估计调查监测野外调查规范手机应用软件(APP)

    河南南阳发现红翅绿鸠

    王庆合杨森衡建宏阎国伟...
    292,314页

    爬行动物:动物认知领域的新兴模式生物

    郭家源祁玥操姝蕙杨翠...
    293-30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由于非生态相关性的实验设计及不适宜的环境条件限制,爬行动物一直被人们误解为认知能力低下的脊椎动物.自21世纪始,动物认知领域迎来新契机,有关爬行动物认知的研究数量激增.现有的研究发现,爬行动物具有一系列不亚于哺乳动物和鸟类的认知技能,表现出空间记忆、社会学习、数质鉴别甚至工具使用等多方面的能力.近20年来,爬行动物凭借其丰富的物种数量、繁多的生殖策略、社会类群多样等优点逐渐走进研究人员视野,填补了动物认知领域的空白,有希望成为认知领域新的模式生物.本文针对近年来爬行动物认知研究的部分方向进行了总结和梳理,论述了爬行动物在认知研究的空间认知、数质鉴别、社会认知等方面作为模式生物的巨大潜力,并对爬行动物认知研究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思考与展望.

    爬行动物动物认知数质鉴别空间认知社会认知

    动物内源褪黑素调控生物节律的研究进展

    赵艳辉肖艳红孙克萍
    304-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源褪黑素对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节律行为具有调控功能.生物节律是自然进化赋予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受到生物节律的控制与影响.在哺乳动物中,节律调控中心是松果体,其主要功能是合成和分泌褪黑素.褪黑素广泛参与生物体节律行为的调节,本文从褪黑素的产生和作用机制,分别阐述褪黑素对昼夜节律行为和多种年节律行为的调控作用,同时明确褪黑素与生物钟及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直接作用和反馈互动的复杂集合,进一步揭示褪黑素调控生物节律的重要作用,以期为褪黑素的基础研究以及未来探究生物体的生物钟内源性发生机制提供参考.

    褪黑素生物钟哺乳动物昼夜节律年节律

    辽宁沈阳发现白鹈鹕

    郑国斌曾麒莎王树中田鸣锋...
    3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