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动物营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卢德勋

月刊

1006-267X

yyxb@cau.edu.cn

010-62817823,62734530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区动科动医大楼153室

动物营养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Nutr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动物营养学报》办刊宗旨为报道反映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与进展、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的综述,以及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领域未公开发表或未出版过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和简报,促进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为提高我国畜牧业生产综合效益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液态三丁酸甘油酯对小鼠生长、脏器指数及十二指肠形态结构的影响

    吴凯管先超曲嘉晨苗人方...
    1330-1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在饲喂常规饲粮的基础上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液态三丁酸甘油酯,通过评估其对小鼠平均日增重、脏器指数及十二指肠形态结构的影响,明确液态三丁酸甘油酯按照体重补饲的适宜量.选用4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雌性昆明小鼠125只,预饲3 d后,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组(灌胃0.2 mL/只生理盐水)、试验Ⅰ组(灌胃1.0 g/kg BW液态三丁酸甘油酯)、试验Ⅱ组(灌胃2.5 g/kg BW液态三丁酸甘油酯)、试验Ⅲ组(灌胃3.5 g/kg BW液态三丁酸甘油酯)、试验Ⅳ组(灌胃5.0 g/kg BW液态三丁酸甘油酯),每组25只.每只小鼠每天饲喂6 g小鼠常规饲粮,每日于饲喂前称重之后灌胃1次,连续灌胃28 d.在第1、7、14、21、28天每组随机取5只小鼠采样,记录小鼠的体重以及胸腺、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的重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十二指肠形态结构.结果显示:在试验的各阶段,试验Ⅰ、Ⅱ和Ⅲ组的平均日增重均高于空白组,且试验Ⅱ组在第8~14天和第22~28天与空白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试验Ⅲ组在第1~7天和第8~14天与空白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试验第1、14和28天,小鼠心脏、肝脏、脾脏、胸腺和肾脏指数各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灌胃14 d后,试验Ⅲ组小鼠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显著大于空白组和试验Ⅰ、Ⅱ组(P<0.05);灌胃28 d后,空白组小鼠十二指肠隐窝深度显著大于试验Ⅱ、Ⅲ、Ⅳ组(P<0.05),各试验组的十二指肠绒隐比均显著大于空白组(P<0.05),同时试验Ⅲ组还显著大于试验Ⅰ组(P<0.05);在整个试验期间各组小鼠十二指肠绒毛宽度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可知,在饲喂常规饲粮的基础上补饲1.0~3.5 g/kg BW液态三丁酸甘油酯可促进小鼠生长,补饲3.5 g/kg BW液态三丁酸甘油酯还可改善小鼠十二指肠形态结构.

    液态三丁酸甘油酯小鼠平均日增重脏器指数肠道形态结构

    不同含水量及原料组合对薯渣混贮效果的影响

    邹松岩申瑞瑞李秋凤王明亚...
    1338-1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对不同含水量及原料组合对薯渣混贮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并筛选出适宜薯渣混贮的最佳组合.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用塑料桶将薯渣与棉籽粕和/或菜籽粕[(薯渣+菜籽粕(鲜重比例为1∶1,SC)组合、薯渣+棉籽粕(鲜重比例为1∶1,SM)组合、薯渣+菜籽粕+棉籽粕(鲜重比例为2∶1∶1,SCM)组合]按重量比混合并搅拌均匀,并调节含水量分别为45%、50%、55%.将混合后的具有不同含水量的混贮原料分别装入5 L密封塑料桶并压实,进行混贮发酵,共9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室温条件下贮藏70 d后用四分法进行取样,进行样品发酵品质、营养品质、营养物质瘤胃降解率(48 h)以及有氧稳定性的测定.结果显示:低含水量(45%)条件下SC组合的pH、氨态氮/总氮(AN/TN)最低,乳酸(LA)含量最高,且各处理均未检测到丁酸(BA);低含水量(45%)条件下SC组合混贮后较其他组合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含量(P<0.05或P<0.01),极显著提高了淀粉的含量(P<0.01);在有氧暴露12 d内各处理均未发生有氧腐败,有氧稳定性时间均超过240 h;低含水量(45%)条件下SC组合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NDF、ADF和淀粉的瘤胃降解率(48 h)均为最高.综上所述,从营养品质、发酵品质以及营养物质瘤胃降解率综合来看,以低含水量(45%)条件下以薯渣与菜籽粕按照鲜重1∶1的比例混贮效果较好.

    薯渣混贮含水量发酵品质营养成分

    蒲公英中黄酮的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和同步荧光法检测研究

    李军德张高瞻刘晓娟宋吉英...
    1349-1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应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微波协同萃取蒲公英中黄酮的提取工艺,并建立测定黄酮含量的同步荧光法.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以提取溶剂乙醇浓度、微波功率、萃取时间和料液比为自变量,提取液的荧光强度为响应值,设计4因素3水平响应面试验,优化蒲公英中黄酮的提取工艺;单因素试验确定同步荧光法的测定条件.结果表明:1)判定系数R2=0.964 8,说明模型与实际结果拟合程度好,所得模型能解释96.48%的响应值改变,校正判定系数(R2Adj=0.929 5)与预测判定系数(R2Pred=0.886 0)接近.2)响应面法优化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技术提取蒲公英中的黄酮,其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50%,微波功率250 W,萃取时间30 min,料液比1∶ 30(g∶ mL).3)同步荧光法的最佳测定条件为波长差值(Δλ)=55 nm,Al(NO3)3浓度0.2%,加入pH=6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1 mL,室温条件下反应50 min.在最佳测定条件下,测得蒲公英中黄酮的含量为3.52 mg/g.由此可见,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能较好地用于蒲公英中黄酮的提取,同步荧光法测定黄酮含量的方法干扰少、准确度高.

    蒲公英黄酮响应面法超声-微波协同萃取同步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