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动物营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卢德勋

月刊

1006-267X

yyxb@cau.edu.cn

010-62817823,62734530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区动科动医大楼153室

动物营养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Nutr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动物营养学报》办刊宗旨为报道反映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与进展、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的综述,以及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领域未公开发表或未出版过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和简报,促进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为提高我国畜牧业生产综合效益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混合纳米维生素A、D、E对肉鸡生产性能、肠道发育、免疫功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刘筱影马春来尹振晨秦凯龙...
    1561-1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混合纳米维生素A、D、E对肉鸡生产性能、肠道形态、免疫器官指数、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与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630羽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对照组(CV-100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普通维生素 A、D、E(1~21 日龄:维生素 A 9 750 IU/kg,维生素 D3 3 750 IU/kg,维生素 E 18 IU/kg;22~42日龄:维生素A 7 800 IU/kg,维生素D3 3 000 IU/kg,维生素E 14 IU/kg),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混合纳米维生素A、D、E,添加量分别为对照组添加量的100%(NV-100组)、90%(NV-90组)、80%(NV-80组)、70%(NV-70组)和60%(NV-60组),试验期共42 d.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60%~90%普通维生素A、D、E添加量的混合纳米维生素A、D、E对肉鸡的体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以及免疫器官指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提高了肉鸡的全净膛率(P<0.05).NV-80组21日龄肉鸡空肠及回肠的绒毛高度和绒隐比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NV-80组21和42日龄肉鸡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和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NV-80组21日龄肉鸡血清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混合纳米维生素A、D、E可提高肉鸡的全净膛率,改善肉鸡的肠道发育、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且以80%的纳米维生素A、D、E替换普通维生素A、D、E的效果较好.

    纳米维生素肉鸡生产性能肠道形态免疫抗氧化

    L-苹果酸对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鲍文梅黄飞闯绍闯赵芝琼...
    1572-15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L-苹果酸对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288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3个试验组分别饲喂额外添加0.40%(T1组)、0.80%(T2组)和1.20%L-苹果酸(T3组)的基础饲粮,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T1组1~21日龄、22~42日龄和1~42日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提高(P<0.05),22~42日龄和1~42日龄料重比(F/G)显著降低(P<0.05);T2组22~42日龄ADG显著提高(P<0.05),1~42日龄F/G显著降低(P<0.05).各组之间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死亡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2)与对照组相比,42日龄时,各试验组半净膛率和腹脂率显著提高(P<0.05),肌肉滴水损失和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同时T1组全净膛率显著提高(P<0.05).各组之间屠宰率、胸肌率和腿肌率以及肌肉pH45min、pH24h、肉色[亮度(L*)、红度(a*)、黄度(b*)值]和蒸煮损失差异均不显著(P>0.05).3)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在21和42日龄时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提高(P<0.05),在42日龄时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T2和T3组在42日龄时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提高(P<0.05);T1和T3组在42日龄时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0.40%的L-苹果酸能够显著提高肉鸡的ADG、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和腹脂率,显著降低F/G、肌肉滴水损失和剪切力,添加1.20%的L-苹果酸能够显著提高肉鸡血清T-AOC及T-SOD、GSH-Px和CAT活性,降低血清MDA含量.以生长性能和肉品质指标为判断依据,通过二次回归模型得出,L-苹果酸在肉鸡饲粮中适宜添加量为0.47%~0.59%.

    L-苹果酸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抗氧化能力

    饲粮粗蛋白质与赖氨酸水平对北京油鸡育雏期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赵伟玉常枨张倩倩赵亚芳...
    1585-15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与赖氨酸水平对北京油鸡(简称油鸡)育雏期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1日龄油鸡混合雏1 350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公母各占1/2).采用3×3因子试验设计,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7%、18%、19%,赖氨酸水平分别为0.85%、1.00%、1.15%,分别统计0~3周龄、4~6周龄和0~6周龄生长性能,6周龄末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显示:1)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4~6周龄油鸡周平均采食量及周平均体增重有显著影响(P<0.05),粗蛋白质水平为19%时周平均采食量(251.85 g)与周平均体增重(85.52 g)最大;饲粮赖氨酸水平对4~6周龄油鸡料重比有显著影响(P<0.05),赖氨酸水平为1.00%时料重比最低(2.95).0~6周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油鸡周平均采食量有影响显著(P<0.05),随着粗蛋白质水平增加周平均采食量逐渐增加,且在粗蛋白质水平为19%时达到最大值(184.58 g);赖氨酸水平对周平均体增重与料重比有显著影响(P<0.05),1.00%和1.15%赖氨酸组的周平均体增重均显著高于0.85%赖氨酸组(P<0.05),且料重比显著低于0.85%赖氨酸组(P<0.05);粗蛋白质与赖氨酸水平互作对周平均体增重影响显著(P<0.05),在粗蛋白质水平为19%、赖氨酸水平为1.15%时周平均体增重最高(70.15 g).2)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血清尿酸含量影响显著(P<0.05),19%粗蛋白质组的尿酸含量(357.41 μmol/L)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赖氨酸水平对血清白蛋白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1.15%赖氨酸组血清白蛋白含量(20.09 g/L)显著高于0.85%和1.00%赖氨酸组(P<0.05).总体上,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影响0~6周龄雏鸡采食量,赖氨酸水平影响体增重和料重比,粗蛋白质与赖氨酸水平互作对体增重影响显著.推荐北京油鸡育雏期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9%、赖氨酸水平为1.15%即可满足其营养需求.

    粗蛋白质赖氨酸北京油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

    新型复合抗氧化剂对青脚麻鸡生长性能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孙刘锁周维仁闫俊书宦海琳...
    1596-16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新型复合抗氧化剂对青脚麻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择2 880羽健康、体重接近的1日龄青脚麻鸡,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对照组(基础饲粮)、维生素E组(基础饲粮+100 mg/kg维生素E)、乙氧基喹啉(EQ)组(基础饲粮+250 mg/kgEQ)、X1组(基础饲粮+150 mg/kg新型复合抗氧化剂)、X2组(基础饲粮+300 mg/kg新型复合抗氧化剂)、X3组(基础饲粮+450 mg/kg新型复合抗氧化剂),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60羽.试验期54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X1组、X2组、X3组青脚麻鸡1~54日龄的料重比(F/G)显著降低(P<0.05);与EQ组和对照组相比,X3组青脚麻鸡22~54日龄、1~54日龄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提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X1组、X2组、X3组肌肉的亮度值显著降低(P<0.05);与EQ组和对照组相比,X2组、X3组的肌肉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X2组的肌肉蒸煮损失显著降低(P<0.05);与维生素E组、EQ组和对照组相比,X3组肌肉的红度值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X1组21、54日龄青脚麻鸡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提高(P<0.05),X2组54日龄青脚麻鸡血清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21、54日龄青脚麻鸡肾脏、心脏及21日龄青脚麻鸡血清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了(P<0.05);与维生素E组、EQ组和对照组相比,X2组、X3组21、54日龄青脚麻鸡肾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X3组21、54日龄青脚麻鸡肾脏、胸肌的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21、54日龄青脚麻鸡胸肌的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新型复合抗氧化剂可显著提高青脚麻鸡的生长性能,且300或450 mg/kg的新型复合抗氧化剂能够显著提高青脚麻鸡的肉品质和抗氧化功能.

    新型复合抗氧化剂青脚麻鸡生长性能肉品质抗氧化功能

    饲粮中椰子粕和复合酶添加水平对蛋鸭抗氧化及脂类代谢指标的影响

    王爽夏伟光陈伟黄雪冰...
    1610-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椰子粕和复合酶添加水平对蛋鸭抗氧化及脂类代谢指标的影响.选择健康、体重接近的产蛋高峰期福建龙岩麻鸭576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鸭.采用双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试验饲粮椰子粕添加水平分别为0、6%、12%、18%,复合酶制剂添加水平分别为0和400 mg/kg.试验期16周.结果表明:1)饲粮中复合酶添加水平对蛋鸭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肝脏GSH-Px、总超氧化物岐化酶(T-SOD)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2)饲粮中椰子粕添加水平对蛋鸭肝脏总胆固醇(T-CHO)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复合酶添加水平对蛋鸭血浆游离脂肪酸(FFA)含量及肝脏T-CHO、FFA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椰子粕和复合酶添加水平对蛋鸭血浆FFA含量及肝脏甘油三酯(TG)、FFA含量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5).3)饲粮中复合酶添加水平对蛋鸭蛋黄TG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椰子粕和复合酶添加水平对蛋鸭蛋黄丙二醛(MDA)含量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5).4)饲粮中椰子粕添加水平对蛋鸭蛋黄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复合酶可以改善蛋鸭机体抗氧化功能.椰子粕通过对饲粮脂肪酸的影响调控蛋黄脂肪酸沉积,复合酶可能通过调控糖代谢对脂类代谢产生影响.

    椰子粕复合酶抗氧化指标脂类代谢

    亚硒酸钠和酵母硒对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蛋硒含量和蛋硒转化率的影响

    金永燕郑春田陈伟王爽...
    1622-1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亚硒酸钠(SS)和酵母硒(SY)对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蛋硒含量和蛋硒转化率的影响,探究其在鸭蛋中的富集和消去规律.选取540只健康、产蛋性能相近的44周龄龙岩山麻蛋鸭,随机分为9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鸭.试验期16周,分为富集期12周和消去期4周.富集期,各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硒含量0.15 mg/kg)及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3、0.6、0.9和1.2 mg/kg的SS或SY(以硒计)的试验饲粮.消去期,各组均饲喂基础饲粮.结果表明:1)富集期,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SS和SY对产蛋率、平均蛋重、日产蛋量和料蛋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提高了平均日采食量(第5~8周、第9~12周和第1~12周,P<0.05).消去期,与对照组相比,仅饲粮中添加SY显著提高了平均日采食量(第1~2周,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SS和SY对蛋重、蛋形指数、蛋壳强度、蛋黄颜色、蛋壳重、蛋壳比例、蛋壳厚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饲粮中添加SS显著降低了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第2、4、12周和平均值,P<0.05),饲粮中添加SY也显著降低了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第12周和平均值,P<0.05).3)富集期,与对照组相比,第3、7、14、28、56和84天,饲粮中添加SS和SY均显著增加了蛋硒含量(P<0.05),且SY显著高于SS(P<0.05).消去期,与对照组相比,第3和7天,饲粮中添加SS和SY显著增加了蛋硒含量(P<0.05),且SY显著高于SS(P<0.05).4)富集期,与对照组相比,第3、7、28和56天,饲粮中添加SS和SY显著降低了蛋硒转化率(P<0.05),且SY显著高于SS(P<0.05).消去期,与对照组相比,第3和7天,饲粮中添加SS和SY显著提高了蛋硒转化率(P<0.05),且SY显著高于SS(P<0.05).5)利用线性回归模型拟合蛋硒含量,得出SY的蛋硒含量在富集期第3、7、14、28、56 和 84 天分别是 SS 的 4.418、3.819、4.381、4.290、4.276 和 4.380 倍,消去期第 3、7、14 和21天分别是SS的4.201、4.208、32.10和12.17倍.6)以硒0.3 mg/kg添加水平,饲喂3 d,蛋硒含量分别为0.50(饲粮中添加SS)和0.72 mg/kg(饲粮中添加SY).根据中国居民不同人群每日富硒鸭蛋推荐量,建议每天鸭蛋(约65 g)的摄入量分别为0.77~2.40个(饲粮中添加SS)和0.53~1.67个(饲粮中添加SY).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0.3~1.2 mg/kg的SS和SY提高了蛋鸭的平均日采食量,但降低了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提高了蛋硒含量.与SS相比,SY在鸭蛋中的富集速度增加,消去速度降低.SY的蛋硒含量约是SS的4倍左右,蛋硒转化率也高于SS.

    亚硒酸钠酵母硒蛋硒含量蛋硒转化率

    沙棘黄酮对广西小麻鸭生长性能、肉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姚炳浓廖富友杨娇一王姣...
    1638-1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沙棘黄酮对广西小麻鸭生长性能、肉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试验选取4周龄广西小麻鸭(雌鸭)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3个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0.05%、0.10%、0.15%沙棘黄酮的试验饲粮.试验包括预试期和正试期,其中预试期7 d,正试期70 d.结果显示:1)饲粮中添加0.05%~0.15%的沙棘黄酮对广西小麻鸭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05%和0.10%沙棘黄酮显著降低胸肌的滴水损失率(P<0.05),添加0.10%沙棘黄酮显著降低腿肌的pH45min(P<0.05).3)试验第35天,与对照组相比,0.05%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0.10%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0.15%组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L)含量显著降低(P<0.05),0.05%组、0.01%组和0.15%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L)含量与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试验第70天,与对照组相比,0.10%组和0.15%组血清T-SOD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0.15%组血清甘油三酯(TG)和LDL-L含量显著降低(P<0.05),0.05%组、0.01%组和0.15%组血清CuZn-SOD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0.05%组、0.01%组和0.15%组血清 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4)饲粮中添加0.05%沙棘黄酮可显著提高广西小麻鸭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P<0.05).试验第35天,与对照组相比,0.05%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提高(P<0.05),0.05%组、0.01%组和0.15%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0.10%组和0.15%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第70天,与对照组相比,0.05%组血清IgA和IgM含量显著提高(P<0.05),0.10%组和0.15%组血清IgG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沙棘黄酮可改善广西小麻鸭的肉品质,调节脂质代谢,提高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综合来看,在5~14周龄广西小麻鸭饲粮中添加0.05%沙棘黄酮最适宜.

    沙棘黄酮广西小麻鸭生长性能肉品质免疫指标脂质代谢抗氧化指标

    饲粮中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比值对肉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清脂质指标、肠道组织形态和胸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徐文双王宝维张名爱凡文磊...
    1649-1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比值对肉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清脂质指标、肠道组织形态和胸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取120只体重为(1.0±0.1)kg的32日龄肉鹅(三花鹅),随机分成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Ⅰ组、Ⅱ组和Ⅲ组饲粮中n-6/n-3 PUFA比值分别为1∶1、6∶1、12∶1.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饲粮中n-6/n-3 PUFA比值对肉鹅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2)Ⅱ组的腹脂率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3)Ⅱ组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4)Ⅱ组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组的回肠隐窝深度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Ⅱ组的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5)Ⅱ组的胸肌辛酸、γ-亚麻酸、α-亚麻酸、二十碳六烯酸和n-3PUF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n-6/n-3比值为6∶1时,肉鹅的腹脂率、血清LDL-C含量和回肠隐窝深度最低,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和胸肌n-3 PUFA含量最高.

    肉鹅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比值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清脂质指标肠道组织形态

    饲粮添加胆汁酸对16~23周龄日本蛋鹌鹑生产性能、养分表观代谢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袁琪肖圆圆袁剑华薛俊敬...
    1658-16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胆汁酸(BA)对16~23周龄日本蛋鹌鹑生产性能、养分表观代谢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将960只产蛋率相近的16周龄健康日本蛋鹌鹑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40、80和120mg/kgBA.预试期1周,正试期6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添加80 mg/kg BA显著提高产蛋率(P<0.05),显著降低料蛋比(P<0.05);2)饲粮添加40~120 mg/kg BA极显著提高粗蛋白质表观代谢率(P<0.01),饲粮添加40 mg/kg BA显著提高总能和干物质表观代谢率(P<0.05);3)饲粮添加40~120 mg/kg BA显著降低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P<0.05),饲粮添加40、120 mg/kg BA显著降低血清白球比(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BA可改善日本蛋鹌鹑生产性能,提高粗蛋白质、总能和干物质的表观代谢率,降低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和白球比;本试验条件下,饲粮BA适宜添加水平为80 mg/kg.

    胆汁酸鹌鹑生产性能表观代谢率血清生化指标

    围产前期补饲酵母硒对奶牛乳汁代谢物的影响

    杜振隆付力立罗正中马莉...
    1666-16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揭示围产前期补饲酵母硒对牛乳代谢组分的影响,从乳汁代谢物的角度阐述酵母硒的生物学功能.选择20头健康荷斯坦妊娠后期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10头.对照组奶牛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于预产期前21d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5 g/kg DM酵母硒,分娩当天停止添加.在分娩当天和产后第21天采集2组奶牛的乳汁,基于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乳汁代谢物进行检测.采用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和单因素统计分析(t检验、差异倍数)方法分析对照组与试验组在分娩当天和产后第21天乳汁中代谢物的差异性;以变量投影重要度(VIP)>1和P<0.05为条件筛选差异代谢物,并对筛选出的差异代谢物进行聚类分析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补饲酵母硒后,分娩当天的乳汁中共筛选出20种差异代谢物,其中L-苯丙氨酸、α-乳糖、半乳糖-1-磷酸及磷酸羟基丙酮酸等能量相关代谢物显著上调(P<0.05),差异代谢物主要参与的代谢通路为半乳糖代谢[通路拓扑分析的影响值(Impact值)>0.1且P<0.05];分娩第21天的乳汁中共筛选出20种差异代谢物,其中白三烯A4、植物鞘氨醇等炎症相关代谢物显著下调(P<0.05),差异代谢物主要参与的代谢通路为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Impact值>0.1且P<0.05).由此可知,奶牛围产前期补饲酵母硒后可以改变分娩当天乳汁营养成分并降低产后第21天乳汁中的促炎代谢物,间接影响犊牛的健康.

    酵母硒代谢组学乳汁围产期奶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