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动物营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卢德勋

月刊

1006-267X

yyxb@cau.edu.cn

010-62817823,62734530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区动科动医大楼153室

动物营养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Nutr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动物营养学报》办刊宗旨为报道反映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与进展、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的综述,以及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领域未公开发表或未出版过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和简报,促进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为提高我国畜牧业生产综合效益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下黑水虻蛋白替代豆粕对蛋鸡生产性能、蛋清品质及血清蛋白质代谢指标的影响

    车彦卓黄振吾武书庚王晓翠...
    1632-1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下黑水虻蛋白替代豆粕对蛋鸡生产性能、蛋清品质及血清蛋白质代谢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选用252只产蛋率相近的33周龄罗曼白蛋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7个重复,每重复12只鸡.各组分别饲喂标准回肠可消化氨基酸(SIDAA)平衡模式下配制的不同粗蛋白质水平(16.50%、14.85%、13.20%)的玉米-豆粕-黑水虻蛋白饲粮,各组黑水虻蛋白与豆粕提供等量的粗蛋白质.预试期2周,正试期12周.结果表明:1)与16.50%组相比,14.85组%和13.20%组的产蛋率和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平均蛋重显著降低(P<0.05),料蛋比显著升高(P<0.05);13.20%组的产蛋量显著降低(P<0.05),14.85%组的产蛋量无显著差异(P>0.05).2)与16.50%组相比,14.85%组的平均蛋重、蛋清重、浓蛋白重、蛋白高度、哈氏单位和蛋清比例均无显著差异(P>0.05);13.20%组的平均蛋重、浓蛋白重、蛋白高度显著降低(P<0.05),蛋清重和哈氏单位呈下降趋势(P=0.0513和P=0.0673).3)各组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及总蛋白、白蛋白、尿酸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16.50%和13.20%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蛋鸡输卵管膨大部分泌功能有轻微不良影响.由此可见,在SIDAA模式下,以黑水虻蛋白替代豆粕并使饲粮粗蛋白质水平降低至14.85%时对鸡蛋蛋清品质无不良影响.

    低粗蛋白质水平黑水虻蛋白生产性能蛋清品质蛋鸡

    胚蛋注射L-精氨酸对蛋雏鸡孵化性能、1~14日龄肠道发育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戴东王晶张海军武书庚...
    1641-1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胚蛋注射L-精氨酸(L-Arg)对蛋雏鸡孵化性能、1~14日龄肠道发育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47周龄京红1号蛋鸡种蛋1080枚,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未注射对照(NC)组、生理盐水注射对照(SC)组和L-Arg注射(Arg)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45枚种蛋.在孵化第17.5天时,Arg组每枚蛋注射0.1 mL 10%的L-Arg溶液(0.85%生理盐水作溶剂,10 mg L-Arg/枚蛋),SC组注射相同剂量的0.85%生理盐水.出壳后,每组选取体重相近的健康母雏120只,随机分为8个重复.试验期14 d.结果表明:1)与NC和SC组相比,胚蛋注射L-Arg对1日龄蛋雏鸡的孵化率和出孵重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降低卵黄囊重(P<0.05).2)与NC和SC组相比,胚蛋注射L-Arg显著提高1日龄蛋雏鸡的空肠长度、3日龄时的十二指肠长度和14日龄时的空肠和回肠长度(P<0.05),对3日龄蛋雏鸡空肠内容物脂肪酶活性有增加趋势(P=0.084).3)与NC组相比,胚蛋注射L-Arg显著提高14日龄蛋雏鸡的空肠上皮细胞增殖指数(P<0.05).4)与NC组相比,胚蛋注射L-Arg显著降低3和14日龄蛋雏鸡的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P<0.05),显著增加3和14日龄时的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P<0.05).与SC组相比,胚蛋注射L-Arg显著增加14日龄蛋雏鸡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和葡萄糖(GLU)含量(P<0.05).由此可见,胚蛋注射10 mg L-Arg对蛋雏鸡的孵化率和出孵重等孵化性能无不良影响;胚蛋注射10 mg L-Arg促进蛋雏鸡的脂质代谢和糖代谢,为早期肠道发育提供更多能量,提高空肠上皮细胞增殖指数,增加肠道长度,促进早期肠道发育.

    胚蛋注射L-精氨酸肠道发育蛋雏鸡

    产蛋期蛋鸡不同类型玉米净能研究

    班志彬张芳毓武斌杨琳...
    1650-1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利用禽用开放式呼吸测热装置进行能量代谢试验,通过间接测热法结合替代法测定不同类型玉米在产蛋期蛋鸡饲粮中的表观代谢能和净能.选用34周龄产蛋期海兰褐蛋鸡18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30只.试验选用1种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和5种待测饲粮.待测饲粮由5种待测玉米(3种2018年10月收获的正常玉米和2种2016年收获储存3年的陈化玉米),分别以50%比例替代基础饲粮构成.试验鸡在舍内笼养,预试期7 d,正试期27 d,其中正试期分为3期,每期9d(适应3d、呼吸测热3d、绝食测热3d).每期试验中,从每组中选择4只试验鸡,称重后分别放入呼吸测热装置的12个代谢室(每个代谢室2只),每2个代谢室对应1种饲粮,测定气体交换和排泄物总量,呼吸测热的同时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与基础饲粮相比,5种玉米待测饲粮的表观代谢能显著提高(P<0.05),3种正常玉米待测饲粮的净能显著高于基础饲粮和2种陈化玉米待测饲粮(P<0.05);2种陈化玉米的表观代谢能和净能显著低于3种正常玉米(P<0.05).本试验中,3种正常玉米的表观代谢能分别为16.19、15.85、16.17 MJ/kg,2种陈化玉米的表观代谢能分别为15.12和15.06 MJ/kg;3种正常玉米的净能分别为12.39、12.57、12.25 MJ/kg,2种陈化玉米的净能分别为11.29和12.05 MJ/kg.

    蛋鸡代谢能净能玉米间接测热法

    黑水虻幼虫粉对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张金金王瑞华张邦陶振阳...
    1658-16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黑水虻幼虫粉对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60周龄、健康、产蛋率接近的海兰褐蛋鸡10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5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Ⅱ、Ⅲ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2%、3%的黑水虻幼虫粉.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Ⅲ组蛋鸡产蛋后期的产蛋率显著提高(P<0.05),料蛋比显著降低(P<0.05),试验Ⅲ组的破软蛋率显著降低(P<0.05).2)饲粮中添加黑水虻幼虫粉对蛋鸡产蛋后期的蛋壳颜色、蛋形指数、蛋白高度、哈氏单位、蛋壳厚度、蛋壳强度、蛋黄相对重、蛋壳相对重及蛋黄胆固醇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Ⅲ组蛋鸡产蛋后期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和葡萄糖含量显著提高(P<0.05),试验Ⅲ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提高(P<0.05),但饲粮中添加黑水虻幼虫粉对蛋鸡的血液生理指标和其他血清生化指标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黑水虻幼虫粉可提高蛋鸡产蛋后期的生产性能,改善血清生化指标,且不会对蛋鸡机体内环境稳态产生不良影响.

    黑水虻幼虫粉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饲粮卵磷脂添加水平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肝脏营养成分及肝脏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曲浩杰李新新章明权王鑫...
    1666-16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卵磷脂添加水平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肝脏营养成分及肝脏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体重一致的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500只,随机分成5个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500、1000、1500和2000 mg/kg卵磷脂.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随着饲粮卵磷脂添加水平的增加,21和42日龄肉鸡平均体重呈二次曲线升高(P<0.05).2)随着饲粮卵磷脂添加水平的增加,42日龄肉鸡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呈线性和二次曲线升高(P<0.05),42日龄肉鸡腿肌率呈线性升高(P<0.05).3)随着饲粮卵磷脂添加水平的增加,21日龄肉鸡新鲜样本基础和干物质基础上肝脏有机物含量呈线性和二次曲线升高(P<0.05或P<0.01),42日龄肉鸡新鲜样本基础和干物质基础上肝脏有机物和粗脂肪含量均呈线性和二次曲线升高(P<0.05或P<0.01).4)随着饲粮卵磷脂添加水平的增加,21日龄肉鸡肝脏总胆固醇含量呈线性升高(P<0.05),42日龄肉鸡肝脏甘油三酯含量呈线性和二次曲线升高(P<0.01).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1000、1500和2000 mg/kg卵磷脂显著降低了21和42日龄肉鸡血清甘油三酯含量(P<0.05),饲粮添加2000 mg/kg卵磷脂显著降低21和42日龄肉鸡血清尿素氮含量(P<0.05).随着饲粮卵磷脂添加水平的增加,21日龄肉鸡血清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呈线性降低(P<0.05),42日龄肉鸡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呈线性和二次曲线降低(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卵磷脂能够提高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调节肝脏和血清脂质代谢,降低血清尿素氮含量.以肉鸡平均体重为判断指标,推荐1~21日龄和22~42日龄肉鸡基础饲粮中卵磷脂添加水平分别为952和1246 mg/kg.

    卵磷脂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肝脏营养成分血清生化指标

    枯草芽孢杆菌对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和肠道形态的影响

    钟光王强沈一茹张珊...
    1675-16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对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和肠道形态的影响.选取1日龄雄性爱拔益加(AA)肉鸡4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枯草芽孢杆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0 g/t枯草芽孢杆菌,杆菌肽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0 g/t杆菌肽锌,枯草芽孢杆菌+杆菌肽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0 g/t枯草芽孢杆菌和250 g/t杆菌肽锌.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显著提高了22~42日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ADG)和血清丙二醛(MDA)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1~21日龄肉鸡的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空肠隐窝深度(P<0.05).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杆菌肽锌对22~42日龄肉鸡的料重比(F/G)、1~42日龄欧洲效益指数和肝脏MDA含量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200 g/t的枯草芽孢杆菌能提高22~42日龄肉鸡的生长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肉鸡空肠黏膜形态;饲粮中添加200 g/t的枯草芽孢杆菌和250 g/t的杆菌肽锌能够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

    肉鸡枯草芽孢杆菌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肠道形态

    辣木叶提取物与复合益生菌联用对蛋鸭生产性能、蛋品质、抗氧化性能、脂质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饶体宇吴伯梅鲜思美张友...
    1684-1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辣木叶提取物与复合益生菌联用对蛋鸭生产性能、蛋品质、抗氧化性能、脂质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25周龄金定蛋鸭5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4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 g/kg复合益生菌后,再分别添加0、1.0、1.5和2.0 g/kg的辣木叶提取物.预试期1周,正试期8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的平均蛋重和料蛋比显著降低(P<0.05).与试验1组相比,试验3和4组的产蛋率显著降低(P<0.05),试验3和4组的料蛋比显著增加(P<0.05),试验4组的平均蛋重显著增加(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3和4组的蛋壳强度显著增加(P<0.05),试验2和3组的蛋黄颜色显著提高(P<0.05),试验4组的蛋壳厚度显著降低(P<0.05).与试验1组相比,试验2、3和4组的蛋壳强度显著增加(P<0.05),试验2组的蛋黄颜色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血清和蛋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和蛋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增加(P<0.05);各试验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试验2、3和4组蛋黄GSH-Px活性显著增加(P<0.05).与试验1组相比,试验2和3组血清和蛋黄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试验3组血清GSH-Px活性显著增加(P<0.05),试验2、3和4组蛋黄GSH-Px活性显著增加(P<0.05).4)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血清和蛋黄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试验1组相比,试验3组血清TC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2、3和4组蛋黄TC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3组血清和蛋黄LDL-C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2和3组血清HDL-C含量显著升高(P<0.05).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和十二指肠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与试验1组相比,试验2组血清IgG含量显著提高(P<0.05),试验3组血清IgM含量显著提高(P<0.05).由此可见,单独使用复合益生菌能显著降低料蛋比,增强蛋鸭抗氧化性能,改善脂质代谢,提高免疫球蛋白分泌量;辣木叶提取物和复合益生菌联用则可显著增强蛋壳强度,且在增强蛋鸭抗氧化性能、改善脂质代谢和提高免疫球蛋白分泌量方面综合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复合益生菌,其中以试验3组(1.5 g/kg复合益生菌+1.5 g/kg辣木叶提取物)效果较好.

    辣木提取物复合益生菌抗氧化性能脂质代谢免疫功能

    复合酶制剂对伊犁鹅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盲肠内容物代谢组的影响

    王俊花杨开伦古丽娜·巴克彭箫...
    1693-17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主要成分为蛋白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甘露聚糖酶、α-淀粉酶和普罗兰酶)对伊犁鹅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盲肠内容物代谢组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4岁伊犁鹅2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伊犁鹅(1公4母).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饲粮,试验Ⅰ、Ⅱ和Ⅲ组在对照组饲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2、0.3和0.4 g/kg的复合酶制剂.预试期7 d,正试期38 d.结果显示:1)在生产性能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的产蛋率提高25.78%(P<0.05),料蛋比降低21.72%(P<0.05).2)在血清生化指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的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分别提高21.51%(P<0.05)、30.61%(P<0.05);试验Ⅰ、Ⅱ和Ⅲ组的谷草转氨酶活性分别提高69.85%(P<0.05)、41.26%(P<0.05)和49.02%(P<0.05),谷丙转氨酶活性分别提高34.78%(P<0.05)、33.78%(P<0.05)和40.80%(P<0.05);试验Ⅰ、Ⅱ和Ⅲ组的葡萄糖含量分别提高55.61%(P<0.01)、55.81%(P<0.01)和38.02%(P<0.01);试验Ⅱ组的总胆固醇含量降低15.97%(P<0.05);试验Ⅱ和Ⅲ组的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分别降低37.66%(P<0.05)和37.01%(P<0.05).3)在盲肠内容物代谢组方面,对照组和复合酶制剂组(即试验Ⅱ组)共检测到5530种代谢物,筛选出21种差异代谢物,其中N-乙酰基-L-瓜氨酸、孕烯醇酮硫酸盐和L-瓜氨酸等12种代谢物的相对含量显著上调(P<0.05),N2-(D-1羧乙基)-L-赖氨酸、5-甲氧基吲哚乙酸酯和(R)-乳酸等9种代谢物的相对含量显著下调(P<0.05).综上所述,在产蛋期伊犁鹅饲粮中添加0.3 g/kg复合酶制剂,可调控伊犁鹅血清中葡萄糖、总蛋白含量和蛋白质代谢相关酶活性,改善脂代谢能力,并可引起伊犁鹅体内21种代谢物及相关代谢途径发生显著变化,同时增强了伊犁鹅肠道的代谢活动,提高了营养物质利用率,从而提高了伊犁鹅的生产性能.

    伊犁鹅复合酶制剂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差异代谢物

    开食料中性洗涤纤维水平对羔羊消化道组织形态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汪晓娟李发弟王世琴年芳...
    1704-1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开食料中性洗涤纤维(NDF)水平对羔羊消化道组织形态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择健康的初生湖羊公羔[(初生重(3.01±0.12)kg]1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羊.对照组随母羊哺乳,试验组随母羊哺乳同时于7日龄开始补饲NDF水平分别为15.13%(高NDF水平组)和10.00%(低NDF水平组)的开食料.35日龄时屠宰.结果表明:1)高NDF水平组的瘤胃乳头长度、肌层厚度,网胃乳头长度、乳头宽度、肌层厚度,瓣胃瓣叶宽度、肌层厚度以及皱胃肌层厚度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瓣胃瓣叶长度、皱胃黏膜层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NDF水平组的瘤胃乳头长度、网胃肌层厚度均极显著高于低NDF水平组(P<0.01),瓣胃瓣叶宽度、肌层厚度以及皱胃黏膜层厚度均显著高于低NDF水平组(P<0.05).2)高、低NDF水平组的十二指肠隐窝深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高、低NDF水平组的十二指肠肌层厚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高NDF水平组的空肠绒毛长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低NDF水平组(P<0.01),高、低NDF水平组的空肠隐窝深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高NDF水平组的空肠肌层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低NDF水平组的回肠绒毛长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高、低NDF水平组的回肠肌层厚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对照组的瘤胃蛋白酶活性极显著高于高、低NDF水平组(P<0.01),高NDF水平组极显著高于低NDF水平组(P<0.01);低NDF水平组的瘤胃α-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NDF水平组的空肠α-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高NDF水平组(P<0.05),低NDF水平组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15.13%NDF水平的开食料有利于断奶前羔羊消化道的发育.

    开食料NDF小肠组织形态消化酶活性

    饲粮能量水平对育肥后期锦江牛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柏峻李美发辛均平赵二龙...
    1713-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能量水平对育肥后期锦江牛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育肥后期、体重相近[(355.94±35.11)kg]的锦江牛35头,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牛.按照《肉牛饲养标准》(NY/T 815—2004)中350 kg肉牛日增重(1.2 kg/d)所需净能的100%(A组)、106%(B组)、112%(C组)、118%(D组)、124%(E组)配制5种不同能量水平的饲粮,5种饲粮的综合净能(NEmf)分别为6.21、6.58、6.95、7.33、7.70 MJ/kg,粗蛋白质水平一致.预试期10 d,正试期128 d.结果表明:1)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提高,B组和E组平均日增重最高,但与其余各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B组平均干物质采食量最高,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A组相比,其余组料重比均显著降低(P<0.05).2)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提高,各组间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3)与A组相比,D组和E组瘤胃液pH显著降低(P<0.05);B组和C组瘤胃液氨态氮含量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各组间瘤胃液菌体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B组数值最高;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提高,各组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呈上升趋势,其中B组瘤胃乙酸/丙酸显著低于A组(P<0.05).4)B组和C组血清葡萄糖含量较A组分别显著提高了19.38%和14.72%(P<0.05);B组、C组和D组血清尿素氮含量较A组显著降低(P<0.05),而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较A组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随着饲粮综合净能水平的提高,未对各组育肥后期锦江牛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造成显著性影响.但适宜能量水平的饲粮有助于瘤胃微生物蛋白的合成和氨态氮的利用,同时有助于提高锦江牛的生长代谢水平,从而提高生产效益.结合各项指标得出,综合净能为6.58 MJ/kg比较适宜育肥后期锦江牛的生产需要.

    锦江牛能量水平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血清生化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