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动物营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卢德勋

月刊

1006-267X

yyxb@cau.edu.cn

010-62817823,62734530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区动科动医大楼153室

动物营养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Nutr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动物营养学报》办刊宗旨为报道反映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与进展、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的综述,以及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领域未公开发表或未出版过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和简报,促进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为提高我国畜牧业生产综合效益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黑沙蒿多糖对阿尔巴斯白绒山羊体外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

    李书仪马国强郭晓宇赵艳丽...
    3164-3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利用体外批次培养法,通过测定培养各时间点的瘤胃发酵参数并结合多项组合效应指数(MFAEI),研究不同剂量的黑沙蒿多糖对阿尔巴斯白绒山羊体外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为绒山羊新型替抗产品的开发及黑沙蒿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支撑.以内蒙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为瘤胃液供体动物,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别向发酵底物中添加 0(C组,作为对照组)、0.10%(AOP1 组)、0.20%(AOP2 组)、0.30%(AOP3 组)和 0.45%(AOP4 组)的黑沙蒿多糖,并分别培养 3、6、9、12 和 24h后测定瘤胃发酵参数.结果显示:随着黑沙蒿多糖添加剂量的增加,氨态氮(NH3-N)、菌体蛋白(BCP)浓度和产气量均呈显著的一次线性和二次曲线升高(P<0.05),pH和原虫数量均呈显著的一次线性和二次曲线降低(P<0.05).异丁酸、戊酸和异戊酸浓度随着黑沙蒿多糖添加剂量的增加均呈显著的一次线性和二次曲线升高(P<0.05),丙酸浓度呈显著的一次线性升高(P<0.05),乙酸浓度和乙酸/丙酸值呈显著的一次线性和二次曲线降低(P<0.05);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黑沙蒿多糖添加剂量的增加,BCP、异丁酸、戊酸和异戊酸浓度的单项组合效应指数(SFAEI)呈显著的一次线性和二次曲线升高(P<0.05),NH3-N 和丙酸浓度的 SFAEI 呈显著的一次线性升高(P<0.05),原虫数量和乙酸浓度的SFAEI呈显著的一次线性和二次曲线降低(P<0.05),MFAEI呈显著的一次线性和二次曲线升高(P<0.05).MFAEI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AOP3 组>AOP4 组>AOP2 组>AOP1 组>C组.由此可见,在体外培养条件下,黑沙蒿多糖的添加可改善阿尔巴斯白绒山羊体外瘤胃发酵功能,其中以添加剂量为 0.30%时的改善效果为最佳.

    黑沙蒿多糖绒山羊体外瘤胃发酵产气量多项组合效应指数

    植物精油和胆盐复合制剂对山羊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高瑞玲李胜利金鹿张春华...
    3174-3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植物精油和胆盐复合制剂对山羊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选择24 只5 月龄的体重为(21.46±2.07)kg的阿拉善白绒山羊公羊,随机分为4 组,每组6 个重复,每个重复 1 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均在基础饲粮中额外添加 5g/kg以麦饭石为载体的复合制剂;其中试验 1 组(T1 组)复合制剂中含 500 mg植物精油(60%沙蒿油、40%香芹酚+肉桂醛+牛至油),试验 2 组(T2 组)复合制剂中含 500 mg植物精油(60%沙蒿油、40%香芹酚+肉桂醛+牛至油)和 500 mg胆盐,试验 3 组(T3 组)复合制剂中含 500 mg 胆盐.预试期10 d,正试期 6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T1 组 T2 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T1 组的料重比降低了 28%,T2 组的料重比降低了 10%.2)与对照组相比,T1、T2 组的空肠绒毛高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升高(P<0.05),T1 组的空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T1 组的回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升高(P<0.05),T1、T2 组的回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T1 组的盲肠黏膜闭锁小带蛋白-1(ZO-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T2 和T3 组的瘤胃闭锁蛋白(Occludin)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T1 和T2 组的回肠黏膜Occludin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T1 和T3 组的盲肠黏膜封闭蛋白-1(Claudin-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T1、T2 和T3 组的肝脏法尼醇X受体(FXR)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复合植物精油对山羊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以及肠道组织形态发育效果最佳,对肠道紧密连接蛋白的mRNA表达有促进作用;饲粮中添加植物精油和胆盐复合制剂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山羊平均日采食量、降低料重比,且在肠道健康发育过程中也有积极影响.

    幼龄绒山羊植物精油胆盐肠道屏障

    核黄素对羔羊生长性能、氮代谢及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任娜张暄梓郝小燕项斌伟...
    3183-3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核黄素对羔羊生长性能、氮代谢及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 48 只体重(18.80±0.83)kg的 3 月龄纯种湖羊公羔,随机分为 4 个组,每组 12 只.各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 0(对照组)、15(LRF组)、30(MRF组)和 45 mg/kg(HRF组)的核黄素.预试期 15 d,正试期 70 d.结果表明:1)MRF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HRF组和对照组(P<0.05),MRF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MRF组可消化氮和沉积氮显著高于HRF组和对照组(P<0.05),MRF组氮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LRF组、MRF组和HRF组血清葡萄糖(GLU)和生长激素(GH)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RF组和HRF组血清核黄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RF组和HRF组血清尿素氮(UN)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MRF组和HRF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RF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饲粮添加 30 mg/kg核黄素提高了羔羊生长性能,改善了氮代谢和血清生化、抗氧化指标.

    核黄素羔羊生长性能氮代谢抗氧化

    纤维素酶对玉米秸秆与酒糟混合青贮营养成分、发酵品质、瘤胃体外降解率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何家俊赵国强李莉杨昕涧...
    3190-3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纤维素酶对玉米秸秆与酒糟混合青贮营养成分、发酵品质、瘤胃体外瘤胃降解率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试验以玉米秸秆与酒糟混合为青贮原料,设置 3 个组,分别为对照组(CK组)、纤维素酶组(CE组,纤维素酶制剂添加量为 50 U/g)和纤维素酶与淀粉组(CES组,纤维素酶制剂添加量为 50 U/g,淀粉添加量为 2%),青贮发酵 30 d.结果表明:1)与CK组相比,CE组和CES组干物质和粗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P<0.05),CES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有提高趋势(P=0.053).2)与CK组相比,CE组和CES组pH极显著降低(P<0.01),且CES组pH较CE组也极显著降低(P<0.01).与CK组相比,CES组乳酸含量和乳酸/乙酸值均极显著提高(P<0.01),氨态氮/总氮值显著降低(P<0.05),乳酸菌数量极显著增加(P<0.01),且CES组乳酸菌数量较CE组也极显著增加(P<0.01);CE组乳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乳酸/乙酸值有提高的趋势(P=0.064),氨态氮/总氮值有降低的趋势(P=0.089),乳酸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3)与CK组相比,CE 组和CES组干物质体外降解率显著提高(P<0.05),CES组中性洗涤纤维体外降解率显著提高(P<0.05),CE组中性洗涤纤维体外降解率有提高的趋势(P=0.071).4)与CK组相比,CES组Observed species极显著提高(P<0.01),Shannon指数有提高的趋势(P=0.088),Chao1 指数和Ace指数极显著提高(P<0.01),且CES组Chao1 指数和Ace指数显著高于CE组(P<0.05);CE组Observed species有提高的趋势(P=0.079).与CK组相比,在门水平上,CE组和CES组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在属水平上,CE组和CES组植物乳杆菌属和柠檬乳杆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布氏乳杆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玉米秸秆与酒槽混合后添加纤维素酶和淀粉可降低青贮过程的营养损失,改善发酵品质和瘤胃体外降解率,并提高青贮饲料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及改善菌群结构,且同时添加纤维素酶与淀粉效果更优.

    玉米秸秆酒糟纤维素酶淀粉青贮发酵品质微生物多样性

    角毛藻营养及其不同添加量对凡纳滨对虾育苗水质以及仔虾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和抗逆性能的影响

    黄永春蔡惠君王伟陈强...
    3201-3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角毛藻营养及其不同添加量对凡纳滨对虾育苗水质以及仔虾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和抗逆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首先检测了牟氏角毛藻的营养成分,然后从对虾溞状幼体开始,每组分别添加 0(对照组)、0.5×105(试验组Ⅰ)、1.0×105(试验组Ⅱ)、2.0×105(试验组Ⅲ)和 4.0×105 个细胞/mL(试验组Ⅳ)的牟氏角毛藻进行育苗试验,直至糠虾Ⅱ期,每组将15 万尾凡纳滨对虾健康无节幼体放置在 1 000L的黑桶中培育,每组 3 个重复.结果表明:1)牟氏角毛藻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分别为75.23%、14.30%、2.97%和7.50%;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 46.82%,鲜味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 40.42%;牟氏角毛藻含18 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SFA)8 种,占脂肪酸总量的 39.40%,不饱和脂肪酸(UFA)10种,占脂肪酸总量的 50.29%.2)牟氏角毛藻可改善育苗池水质,促进虾苗生长、提高出苗率,其中试验组Ⅲ、试验组Ⅳ优势明显,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但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饵料消耗量随着牟氏角毛藻添加量的增加而下降,除试验组Ⅰ外,其余试验组饵料消耗量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3)试验组仔虾淀粉酶、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随着牟氏角毛藻添加量的提高而增加,试验组Ⅳ仔虾淀粉酶活性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仔虾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Ⅱ、试验组Ⅲ和试验组Ⅳ间无显著差异(P>0.05).4)试验组仔虾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随着牟氏角毛藻添加量的提高而增加,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仔虾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5)各组间的仔虾在3.0×10-4 mL/L甲醛质量密度的应激下,随应激时间的增加存活率逐步下降,24 h后试验组仔虾的存活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 11.45%、22.90%、24.41%和37.4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牟氏角毛藻个体较小,运动弱,营养丰富,是适合作为对虾幼体的开口料和育苗期间的良好饵料.牟氏角毛藻可以降低水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等有害因子的含量和化学需氧量,消除应激因素,保持水质稳定,有利于对虾的生长.牟氏角毛藻添加量在 1.0×105~2.0×105 个细胞/mL可提高消化酶活性和免疫性能,提高虾仔的出苗率.

    牟氏角毛藻营养凡纳滨对虾水质生长消化非特异性免疫抗逆性能

    脯氨酸对中华鳖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能力的影响

    邓紫连宋伟芮千龙石菖昊...
    3213-3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脯氨酸对中华鳖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能力的影响.试验选取初始体重为 200 g左右的健康中华鳖幼鳖 48 只,随机分为对照组(P0 组)和脯氨酸组(P4 组),分别饲喂添加 0(基础饲料)和 40 g/kg脯氨酸的饲料,每组 3 个重复,每个重复8 只.试验期为42 d.养殖试验结束后,从各组随机选择3 只中华鳖经腹腔注射1mL的嗜水气单胞菌(Ah)菌液,分别标记为P0+Ah组和P4+Ah组;再各组随机选择另 3 只中华鳖经腹腔注射等量无菌生理盐水,分别标记为P0+NS组和P4+NS组.攻毒 24h后,取样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脯氨酸组中华鳖存活率、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P<0.05),但肝体比和脏体比无显著差异(P>0.05).2)与P0+NS组相比,P4+NS组中华鳖裙边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且线粒体活性氧(ROS)产生速率显著降低(P<0.05).在Ah应激作用下,与P0+Ah组相比,P4+Ah组裙边组织中GSH-Px和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而线粒体ROS产生速率显著降低(P<0.05).3)与P0+NS组相比,P4+NS组中华鳖裙边组织中脯氨酸和羟脯氨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在Ah应激作用下,与P0+Ah组相比,P4+Ah组裙边组织中脯氨酸和羟脯氨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4)与P0+NS组相比,P4+NS组中华鳖裙边组织中Ⅰ型胶原蛋白A1(COL1A1)、Ⅰ型胶原蛋白A2(COL1A2)、脯氨酰 4-羟化酶A1(P4HA1)、脯氨酰 4-羟化酶A3(P4HA3)、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和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 2(TIMP2)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 4(TIMP4)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在Ah应激作用下,与P0+Ah组相比,P4+Ah组裙边组织中COL1A1、COL1A2、P4HA1、P4HA3、TGF-β2、TGF-β3、基质金属蛋白酶 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 2(MMP2)、TIMP2 和TIMP4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提高(P<0.05).5)组织学研究发现,P4+NS组中华鳖裙边组织中胶原层界限清晰,胶原纤维排列整齐,而P4+Ah组裙边组织中胶原层分界趋于模糊,胶原纤维紊乱无序,且胶原纤维出现向内部降解的趋势.综上可知,饲料中添加 40 g/kg的脯氨酸可以改善中华鳖幼鳖的生长性能,且可能通过增强抗氧化酶活性,降低ROS产生,并平衡胶原蛋白物质代谢,发挥抵抗Ah应激的作用.

    脯氨酸嗜水气单胞菌抗氧化能力胶原蛋白中华鳖

    饲粮添加青花椒叶粉对肉兔生长性能、小肠发育、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郭志强李钰莹杨锐邝良德...
    3228-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青花椒叶粉对肉兔生长性能、小肠发育、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择 28 日龄体重相近的"蜀兴 1 号"商品代肉兔 600 只,随机分成 5 个组,每组 6 个重复,每个重复 20 只(公母各占 1/2),分别饲喂含 0(对照组)、3%、6%、9%和 12%青花椒叶粉的饲粮.预试期 7d,正试期 42 d.结果显示:1)随着青花椒叶粉添加量的增加,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以 6%组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试验组(P<0.05);料重比则呈现先降低后增高的趋势,12%组显著高于对照组、3%组和 6%组(P<0.05);腹泻率和死亡率呈逐渐下降趋势,12%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6%组十二指肠黏膜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9%、12%组空肠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2%组空肠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 3%组(P<0.05).3)随着青花椒叶粉添加量的增加,宰前活重、全净膛重、半净膛重、全净膛屠宰率和半净膛屠宰率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6%组屠宰性能最佳,其次为 3%组和对照组,再次为 9%组,12%组最差.4)随着青花椒叶粉添加量的增加,背最长肌pH24 h、粗脂肪和肌苷酸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红度(a∗)值呈逐渐升高趋势,滴水损失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其中 6%组pH24 h、粗脂肪和肌苷酸含量最高,滴水损失最低.上述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适量的青花椒叶粉可以提高肉兔的采食量和生长速度,促进小肠黏膜发育,提高空肠消化酶活性,改善屠宰率和肉品质,适宜添加量为 6%.

    青花椒叶肉兔生长性能小肠发育肉品质

    发酵精料对肉兔饲粮养分消化率、肠道发育及盲肠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刘静华吴峰洋周思源江皓天...
    3237-3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精料对肉兔饲粮养分消化率、肠道形态、胃肠道pH及盲肠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选择160 只35 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伊拉肉兔,随机分为4 组,每组8 个重复,每个重复 5 只.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用 5%(T1 组)、10%(T2 组)和 15%(T3 组)发酵精料等量替代基础饲粮中精料部分(玉米、次粉、大豆粕).预试期 7d,正试期28 d,其中消化试验 7d.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T1、T2 和T3 组酸性洗涤纤维(ADF)消化率均显著升高(P<0.05),T2 和T3 组粗脂肪(EE)、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钙(Ca)消化率均显著升高(P<0.05),T3 组磷(P)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2)与CON组相比,T1 组回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T3 组盲肠黏膜厚度显著降低(P<0.05),T1、T2 和T3组胃pH有降低趋势(0.05≤P<0.10).3)在门水平上,与 CON 组相比,T1 组盲肠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T1 和T3 组盲肠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T3 组盲肠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在属水平上,与CON组相比,T1 和T2 组盲肠瘤胃球菌科未分类菌属(Ruminococcaceae unclassified)、毛螺菌科未分类菌属(Lachnospiraceae unclassified)、醋酸菌属(Acetivibrio)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T1 和T3 组盲肠另枝菌属(Alistipes)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发酵精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断奶仔兔胃肠道pH,改善肠道形态,调节盲肠微生物平衡,从而提高饲粮养分消化率.

    发酵精料肉兔饲粮养分消化率肠道形态胃肠道pH盲肠微生物多样性

    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对伊拉兔盲肠菌群结构及粪便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卢佳宁李可瑶周丽雯叶晓星...
    3249-3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对伊拉兔盲肠菌群结构及粪便短链脂肪酸(SCFAs)含量的影响.试验选取 28 日龄体重相近的断奶雄性伊拉兔 216 只,随机分成 4 组,每组 6 个重复,每个重复 9 只.对照组(CG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 200(LC组)、400(MC组)和 600 mg/kg(HC组)的丁酸梭菌.丁酸梭菌活菌数为 2×108 CFU/g.预试期 4d,正试期 35 d.结果表明:1)各组盲肠内的优势菌门均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2)32 和 39 日龄时,MC组盲肠放线菌门相对丰度显著低于CG组(P<0.05).60 和 67 日龄时,LC组、MC组和HC组盲肠疣微菌门相对丰度显著低于CG组(P<0.05).3)53 和 67 日龄时,试验组粪便乙酸、丙酸含量较CG组出现增加趋势.53 日龄时,LC组粪便丁酸含量较CG组显著降低(P<0.05);67 日龄时,LC组粪便异戊酸含量较CG组显著降低(P<0.05).4)53 日龄时,拟杆菌属(Bacte-roides)相对丰度与乙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瘤胃球菌科UCG-013(Ruminococcaceae UCG-013)相对丰度与丙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丁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67 日龄时,瘤胃球菌科NK4A214 群(Ruminococcaceae NK4A214 group)相对丰度与乙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Ruminococcaceae UCG-013 相对丰度与丙酸和丁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可改变伊拉兔盲肠菌群结构和微生物多样性,改变粪便SCFAs含量,且盲肠菌群相对丰度与粪便SCFAs含量表现出相关性.

    丁酸梭菌伊拉兔动态变化微生物区系短链脂肪酸

    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研究饲粮维生素E调控山羊皮下脂肪中脂肪酸代谢的机理

    周胜花薛丽娜陈正灏艾小楠...
    3266-3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利用RNA测序(RNA-Seq)方法探究饲粮维生素E(VE)调控山羊皮下脂肪中脂肪酸代谢机理.试验选取 40 只健康的初始平均体重[(16.39±0.59)kg,P>0.05)]相近的灵丘青背山羊断奶公羔,随机分为 4 组,每组 10 个重复.各组VE(DL-α-生育酚乙酸酯)的添加水平分别为 0(CON组)、100(VE100组)、250(VE250 组)和 500 IU/(只·d)(VE500 组).预试期 10 d,正试期 92 d.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VE对山羊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2)与CON组相比,饲粮中添加VE显著提高了山羊皮下脂肪组织中VE含量(P<0.05).3)与CON组相比,VE500组皮下脂肪组织中总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显著减少(P<0.05),总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显著升高(P<0.05).4)在CON组和VE500组中共筛选出 866 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包括429 个上调基因和437 个下调基因.GO功能分析表明,DEGs主要富集在脂质代谢、脂肪酸合成酶活性、脂肪酸延长酶活性等生物学过程.KEGG 通路功能分析显示,DEGs在 62 条代谢通路中富集,在这些代谢通路中以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为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信号通路、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和钙信号通路等在脂肪酸代谢中有重要的作用.5)与CON组相比,饲粮中添加VE显著上调脂肪酸代谢关键酶超长链脂肪酸延伸酶 3(ELOVL3)、超长链脂肪酸延伸酶 5(ELOVL5)基因相对表达量(P<0.05),显著下调超长链脂肪酸延伸酶 7(ELOVL7)、超长链脂肪酸延伸酶 6(ELOVL6)和脂肪酸合成酶(FASN)基因相对表达量(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500 IU/(只·d)VE可改善山羊脂肪酸组成,本研究确定了VE调节脂肪酸代谢相关的重要基因和信号通路,这为深入了解通过营养调控途径改善山羊皮下脂肪脂肪酸组成的分子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维生素E灵丘青背山羊皮下脂肪脂肪酸组成RNA-Seq基因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