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动物营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卢德勋

月刊

1006-267X

yyxb@cau.edu.cn

010-62817823,62734530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区动科动医大楼153室

动物营养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Nutr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动物营养学报》办刊宗旨为报道反映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与进展、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的综述,以及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领域未公开发表或未出版过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和简报,促进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为提高我国畜牧业生产综合效益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饲粮电解质平衡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沈雨甜付阳冯杰路则庆...
    4183-4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能够解离成带电离子的化合物,其主要组成元素包括钠(Na+)、钾(K+)、氯(CI-)、钙(Ca2+)、镁(Mg2+)等离子.饲粮电解质平衡(dEB)是指在畜禽饲粮中,不同电解质或正、负离子的含量和比例均达到适宜范围,以满足动物的生理需求并维持其正常生理功能.作为饲粮配方设计的关键要素之一,适当的dEB值可以有效提高饲粮营养物质利用率,改善动物健康状况,促进生长发育,对提高养殖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旨在对dEB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畜禽电解质平衡生产性能营养代谢机体健康

    植物精油的纳米胶囊化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刘孟哲张岩欧念涛李艳玲...
    4191-4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物精油是从植物组织中经过蒸馏、超临界流体等方法提取得到的一类天然、易挥发、不溶于水的次生代谢物.将植物精油进行胶囊化处理可以一定程度改善植物精油在畜禽生产应用中强挥发、易降解等局限性,并提高其生物活性,以便更好地提高动物生长性能和健康水平.本文主要针对植物精油纳米胶囊的制备方法及其生物活性和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为未来制备植物精油胶囊并应用于畜牧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植物精油纳米胶囊化畜禽生产应用

    菊芋多糖的提取工艺、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展

    刘杰马翔伍树松肖定福...
    4201-4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菊芋多糖是菊芋茎块的主要成分,由D-呋喃果糖经β-2,1-糖苷键脱水聚合而成的果聚糖,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病毒和调节肠道菌群以及调节血糖、血脂等生物学功能,应用于动物生产中可提高生产性能、改善肠道健康、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改善产品质量等,具有作为替代饲用抗生素添加剂的潜质.本文就菊芋多糖的提取工艺、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应用进展等进行综述,以期为菊芋多糖进一步在动物生产中合理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菊芋多糖提取工艺生物学功能作用机制动物生产

    熊果酸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张喜闻王敏李响赵玉蓉...
    4213-4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熊果酸属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改善组织纤维化以及调控糖和脂代谢等生理功能,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本文阐述了熊果酸的来源、提取工艺、生物合成、生理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潜在应用价值,为熊果酸在畜禽饲粮中的科学应用提供参考.

    熊果酸生理功能提取工艺应用价值

    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哺乳动物子宫内膜容受性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汪小林秦雪史新娥庞卫军...
    4222-4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影响哺乳动物成功妊娠的关键因素.子宫内膜容受性受多种生物活性因子的调控,探究其调控作用及机制对提高母畜繁殖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多不饱和脂肪酸作为调控动物机体脂质代谢的重要生物活性因子,在哺乳动物妊娠前期发挥重要作用,如调节子宫内膜容受性和蜕膜化等.本文从多不饱和脂肪酸调控前列腺素与类固醇激素合成及子宫内膜炎症反应等多方面综述其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作用,以期为探究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哺乳动物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调控机制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子宫内膜容受性多不饱和脂肪酸前列腺素类固醇激素炎症反应哺乳动物

    菌酶协同发酵复方中草药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血清免疫、抗氧化和生长相关激素指标的影响

    刘显军苏晴马旭东陈静...
    4233-4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菌酶协同发酵复方中草药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血清免疫、抗氧化和生长相关激素指标的影响,为复方中草药在断奶仔猪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化设计,选用健康、体重相近的(28±2)日龄断奶仔猪160头,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1.0%、2.0%的菌酶协同发酵复方中草药.试验期为28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0.5%、1.0%和2.0%菌酶协同发酵复方中草药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P<0.05),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0.5%、1.0%和2.0%菌酶协同发酵复方中草药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1.0%菌酶协同发酵复方中草药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白蛋白(ALB)和总蛋白(TP)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l(IL-1)含量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1.0%和2.0%菌酶协同发酵复方中草药组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升高(P<0.05),1.0%菌酶协同发酵复方中草药组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4)与对照组相比,0.5%、1.0%和2.0%菌酶协同发酵复方中草药组的血清生长激素(GH)和胃泌素(GAS)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清皮质醇(COR)含量显著降低(P<0.05);1.0%菌酶协同发酵复方中草药组的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和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含量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菌酶协同发酵复方中草药能够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提高血清生长相关激素含量.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菌酶协同发酵复方中草药适宜添加水平为1.0%.

    菌酶协同发酵复方中草药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抗氧化激素

    标准全消化道可消化钙、磷含量对断奶仔猪肠-肝-肾轴钙、磷吸收的影响及机制

    孙焱杰韦洋洋苗振彦熊云霞...
    4243-4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标准全消化道可消化钙(STTD Ca)和标准全消化道可消化磷(STTD P)含量对7~25 kg断奶仔猪钙、磷吸收的影响.选取21日龄、体重接近的杜长大杂交断奶仔猪144头,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阉公猪和母猪各2头).第1~6组饲粮中 STTD Ca 和 STTD P 的比例均为 1.2,STTD P 含量分别为 0.18%、0.26%、0.34%、0.42%、0.50%、0.58%,STTD Ca 含量分别为 0.216%、0.312%、0.408%、0.504%、0.600%、0.696%.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随着饲粮中STTD Ca和STTD P的含量逐渐升高,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逐渐降低,但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血清降钙素(CT)、甲状腺素(T4)、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D3]、甲状旁腺素(PTH)含量逐渐升高,且6组显著高于1组(P<0.05).1组血清中钙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其中2、4和6组的血清钙含量较于其他组更高;1组血清磷含量显著高于5组(P<0.05).2)饲粮中STTD Ca和STTD P的含量逐渐升高对胃内容物及盲肠内容物pH无显著影响(P>0.05).3)所有组肠道结构完整,1和2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高于5和6组(P<0.05),2组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低于5组(P<0.05).4)在十二指肠中,2和3组维生素D受体(VDR)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1和5组(P<0.05),1和2组钙磷结合蛋白1(CALB1)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4、5和6组(P<0.05),1组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24A1(CYP24A1)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在空肠中,4和6组的钙离子通道6(TRPV6)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2和5组(P<0.05),6组S100钙结合蛋白G(S100G)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2组(P<0.05),4组ATP酶质膜钙离子转运蛋白1(ATP2B1)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2组(P<0.05),5和6组溶质载体家族蛋白34成员A3(SLC34A3)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1和2组(P<0.05),1组CYP24A1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在回肠中,CYP24A1和SLC34A3的基因相对表达量逐渐降低,1和2组CYP24A1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2组SLC34A3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在结肠中,1组TRPV6、ATP2B1和CALB1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在肾脏中,甲状旁腺素1受体(PTHIR)和钙离子通道5(TRPV5)的基因相对表达量先升高后降低,当升高到NRC(2012)推荐STTD P添加量(STTD P含量为0.34%~0.42%)时到达最大;3和4组PTH1R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4组TRPV5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在肝脏中,2组SLC34A3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4组(P<0.05),1组CALB1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STTD Ca和STTD P的比例为1.2时,随着饲粮中STTD Ca和STTD P的含量逐渐升高,十二指肠和结肠对钙、磷的吸收能力逐渐减弱,空肠对钙、磷的吸收能力逐渐增强,肝脏对钙、磷吸收能力逐渐降低.当饲粮中STTD Ca和STTD P的含量增加到NRC(2012)推荐的STTD P添加量(饲粮STTD P含量为0.34%~0.42%)时,肾脏对钙、磷重吸收的能力最强.结合血清钙、磷含量数据,当饲粮中STTD Ca和STTD P的含量分别在0.216%~0.312%和0.18%~0.26%时,断奶仔猪能有效利用饲粮钙、磷.

    断奶仔猪STTDCaSTTDP肠道肾脏肝脏钙、磷吸收

    发酵饲料和湿拌料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郭振兴韦良开谢仁杰刘洋...
    4258-4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饲料和湿拌料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144头21日龄的三元杂交(杜×长×大)断奶仔猪,平均体重为(5.21±0.11)kg,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CON组)、发酵饲料组(FLF组)和湿拌料组(WF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试验期28 d.第1阶段(试验第1~14天),CON组饲喂基础饲粮Ⅰ,FLF组将基础饲粮Ⅰ和液体发酵饲料以3∶1的比例搅拌后(FLF组试验饲粮的含水量为23%)饲喂,WF组将基础饲粮Ⅰ与一定量的水搅拌后(WF组试验饲粮的含水量与FLF组保持一致)饲喂;第2阶段(试验第15~28天),各组均饲喂基础饲粮Ⅱ.结果显示:1)试验第1~14天,FLF组的平均日增重(ADG)与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低于CON组(P<0.05),料重比(F/G)则显著高于CON组(P<0.05);试验第15~28天,FLF组的ADG与ADFI极显著高于CON组和 WF组(P<0.01),F/G则极显著低于CON组和WF组(P<0.01),腹泻率极显著低于CON组(P<0.01);试验第1~28天,FLF组的ADG极显著高于CON组和WF组(P<0.01),F/G则极显著低于CON组和WF组(P<0.01),WF组的ADG和ADFI极显著低于CON组(P<0.01),FLF组和WF组的腹泻率显著低于CON组(P<0.05).2)试验第14天,与CON组和WF组相比,FLF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提高(P<0.05);试验第28天,与CON组相比,FLF组血清丙二醛(MDA)和甘油三酯(TG)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血清总蛋白(TP)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提高(P<0.05),WF组血清T-AOC和CAT活性均极显著提高(P<0.01).3)FLF组的Simpson指数极显著高于CON组(P<0.01),Ace指数、Shannon指数、Chao指数极显著低于CON组和 WF组(P<0.01);WF组的Simpson指数极显著高于CON组(P<0.01),Ace指数和Chao指数极显著低于CON组(P<0.01).4)在门水平上,FLF组的优势菌门主要是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在属水平上,狭义梭菌属1(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和放线杆菌属(Actinobacillus)是FLF组的主要优势菌属.综上所述,试验第1~14天,与CON组相比,饲喂湿拌料和发酵饲料能够调节断奶仔猪肠道菌群结构,改善肠道健康,对断奶仔猪腹泻率有一定的降低趋势;试验第15~28天,与CON组相比,FLF组断奶仔猪腹泻率显著降低,生长性能得到改善,抗氧化能力得到提高.

    发酵饲料湿拌料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肠道菌群

    褐藻寡糖对低初生重断奶仔猪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和肠道上皮屏障的影响

    邓雄熊燕飞伍树松夏冰...
    4271-4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褐藻寡糖(AOS)对低出生重(LBW)断奶仔猪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以及肠道上皮屏障的影响.试验共选取108头28日龄断奶仔猪,其中36头为正常初生重(NBW)仔猪,作为NBW组,72头为LBW仔猪,将这72头LBW仔猪随机分为LBW组、AOS组.每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NBW组、LBW组饲喂基础饲粮,AOS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0 mg/kg AOS.试验期28 d.结果显示:1)LBW组和AOS组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NBW组(P<0.05).2)与LBW组相比,AOS组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3)与LBW组相比,AOS组血清中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P<0.05).4)LBW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显著高于NBW组和AOS组(P<0.05);AOS组猪血清中免疫球蛋白M含量显著高于LBW组和NBW组(P<0.05).5)与LBW组相比,AOS组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显著增加(P<0.05),回肠黏膜中紧密连接相关基因闭锁小带蛋白-1(ZO-1)、封闭蛋白-1(Clau-din-1)和闭合蛋白(Occludin)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以上结果表明,AOS能通过调节LBW断奶仔猪的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和肠道上皮屏障完整性改善机体健康.

    低出生重仔猪褐藻寡糖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肠道上皮屏障

    栀子粉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抗氧化能力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唐佳希邱月琴熊云霞江祖杰...
    4281-4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栀子粉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肉品质、抗氧化能力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34.71±3.49)kg的健康生长育肥猪(杜×长×大)144头,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未添加栀子粉的基础饲粮,其余3组分别饲喂添加0.4%、0.8%、1.2%栀子粉的试验饲粮,试验期96 d.结果表明:1)随着栀子粉添加水平的增加,生长育肥猪的末重呈线性和二次增加(P<0.05),平均日增重(ADG)呈线性增加(P<0.05),料重比(F/G)呈线性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0.4%、0.8%和1.2%栀子粉组试验猪的末重、ADG均显著提高(P<0.05),0.8%和1.2%栀子粉组试验猪的F/G显著降低(P<0.05).2)各组之间胴体性状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3)随着栀子粉添加水平的增加,生长育肥猪背最长肌的24 h pH、45 min亮度值和黄度值呈线性升高(P<0.05),24 h滴水损失、48 h红度值和剪切力均呈线性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1.2%栀子粉组试验猪背最长肌的45 min黄度值显著提高(P<0.05),0.4%、0.8%和1.2%栀子粉组试验猪背最长肌的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4)生长育肥猪的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随栀子粉添加水平的增加呈线性升高(P<0.05),且0.4%和1.2%栀子粉组血浆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脏T-AOC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随栀子粉添加水平增加呈线性升高(P<0.05).肌肉T-AOC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随栀子粉添加水平的增加呈线性升高(P<0.05),且0.8%和1.2%栀子粉组肌肉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与对照组相比,0.4%、0.8%、1.2%栀子粉组的毛利润分别提高了 67.08、77.61和70.44元/头,其中0.8%栀子粉组的增重成本最低,毛利润最高.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0.8%栀子粉能改善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提高经济效益,增强抗氧化能力,降低猪肉剪切力,且对肉色无不利影响.

    栀子粉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抗氧化能力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