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动物营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卢德勋

月刊

1006-267X

yyxb@cau.edu.cn

010-62817823,62734530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区动科动医大楼153室

动物营养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Nutr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动物营养学报》办刊宗旨为报道反映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与进展、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的综述,以及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领域未公开发表或未出版过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和简报,促进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为提高我国畜牧业生产综合效益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狐源罗伊氏乳杆菌ZJF036益生特性研究

    张如春崔焕忠蔡熙姮王金铭...
    3819-38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狐源罗伊氏乳杆菌ZJF036发酵特性、黏附能力及动物安全性,探究罗伊氏乳杆菌ZJF036的益生特性.试验检测了罗伊氏乳杆菌ZJF036的生长特性、产酸性能、药物敏感性,对人工胃液、人工肠液和胆盐的耐受性,细菌的疏水率和自凝聚率,对狐狸小肠上皮细胞的黏附能力以及对小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罗伊氏乳杆菌ZJF036培养4~10 h进入对数生长期;培养菌液的最低pH为3.80;罗伊氏乳杆菌ZJF036对麦迪霉素、头孢曲松和素氯霉敏感,对万古霉素、环丙沙星、丁胺卡那和氨苄西林不敏感;细菌培养上清液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良好的抑菌作用;罗伊氏乳杆菌ZJF036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3 h存活率可达90%以上,能够耐受0.4%的胆盐环境;罗伊氏乳杆菌ZJF036的疏水率为82.27%,在2和4 h自凝聚率分别为32.47%和41.70%;罗伊氏乳杆菌ZJF036对狐狸小肠上皮细胞的黏附数为(77.0±8.0)CFU/细胞,明显高于鸡源鼠李糖乳杆菌GG;此外,小鼠安全性试验表明,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均未见异常.综上所述,罗伊氏乳杆菌ZJF036生长迅速,具有良好产酸性能和抑菌能力,可以耐受人工胃液、人工肠液和胆盐,对狐狸小肠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黏附能力,对小鼠安全可靠.罗伊氏乳杆菌ZJF036可作为犬科动物益生菌制剂的备选菌株.

    狐狸罗伊氏乳杆菌益生特性犬科动物

    铁水平和孵育时间对原代培养肉鸡鸡胚肝细胞中铁含量及含铁酶活性、基因表达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马雪莲廖秀冬张丽阳吕林...
    3830-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铁水平和孵育时间对原代培养肉鸡鸡胚肝细胞中铁含量及含铁酶活性、基因表达和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5×3两因子完全随机设计,铁水平分别为0、0.25、0.50、0.75、1.00 mmol/L,孵育时间分别为24、48和72 h,共形成15个组,每组6个重复.结果表明:1)铁水平、孵育时间及两者的互作对肝细胞铁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24、48和72 h时,0.25、0.50、0.75、1.00 mmol/L铁水平组肝细胞中铁含量均显著高于0 mmol/L铁水平组(P<0.05).2)铁水平和孵育时间对肝细胞中胞琥珀酸脱氢酶(SDH)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与0 mmol/L铁水平组相比,0.25、0.50、0.75和1.00 mmol/L铁水平组肝细胞中SDH活性显著降低(P<0.05);24 h肝细胞中SDH活性显著高于48 h(P<0.05),而72 h又显著高于24和48 h(P<0.05).与0 mmol/L铁水平组相比,0.75和1.00 mmol/L铁水平组肝细胞中COX活性显著提高(P<0.05);24和48 h肝细胞中COX活性显著高于72 h(P<0.05).3)铁水平、孵育时间及两者的互作对肝细胞中SDH、过氧化氢酶(CAT)、COX7A2L和铁蛋白重链1(FTH1)的mRNA表达水平有显著影响(P<0.05),铁水平及铁水平与孵育时间的互作对肝细胞中COX1的mRNA表达水平有显著影响(P<0.05).4)铁水平和孵育时间对肝细胞中COX1的蛋白表达水平有显著影响(P<0.05),铁水平及铁水平与孵育时间的互作对肝细胞中FTH1的蛋白表达水平表达有显著影响(P<0.05).24和72 h肝细胞中COX1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48 h(P<0.05),1.00 mmol/L铁水平组肝细胞中COX1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铁水平组(P<0.05).由此可见,铁水平和孵育时间可影响原代培养肉鸡鸡胚肝细胞中铁含量,SDH、CAT和COX的活性、基因表达,以及FTH1的基因表达.综合考虑以上指标,适宜铁的水平应为0.50 mmol/L,孵育时间为24 h.

    原代培养肝细胞肉鸡鸡胚含铁酶基因表达

    基于宏基因组学解析瘤胃微生物调节荷斯坦奶牛乳蛋白含量的研究

    吴建民王雍周协琛耿子健...
    3843-3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相同饲粮结构及饲养环境下,基于宏基因组学解析乳蛋白含量与瘤胃微生物之间的潜在关系.以荷斯坦奶牛为研究对象,选择乳蛋白含量长期偏高(>3.7%)、长期偏低(3.0%~3.3%)的奶牛各3头,采集瘤胃内容物,通过宏基因组学方法分析二者之间的潜在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拟杆菌纲(Bacteroidia)、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普雷沃氏菌科(Prevotellaceae)、拟杆菌目(Bacteroidales)、栖瘤胃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 ruminicola)相对含量在2组间呈现显著差异(P<0.05),其中Prevotella ruminicola为主要差异微生物,并首次发现三角酵母属(Trigonopsis)可能对调节乳蛋白含量具有一定作用.在乳蛋白含量长期偏高的奶牛瘤胃内,与乳蛋白前体物生成过程相关的氨基酸代谢和其他氨基酸代谢功能基因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与蛋白质降解及氨基酸代谢过程密切相关的COG0542、COG0612、COG1404、COG1506、COG2755、COG4870基因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COG1404基因相对丰度富集度最高,其在微生物降解蛋白质过程中通过表达多肽酶发挥功能.综上,在相同饲粮结构及饲养环境下,瘤胃内Prevotella ruminicola和Trigonopsis这2种微生物相对含量的差异对调节乳蛋白含量具有一定作用;微生物通过高表达COG0542、COG0612、COG1404、COG1506、COG2755、COG4870基因增强瘤胃内蛋白质降解及氨基酸代谢作用,影响乳蛋白前体物合成情况,进而调节乳蛋白的含量.

    荷斯坦奶牛瘤胃微生物乳蛋白前体物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综合评价东北地区不同品种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青贮品质

    任丽娟赵连生陈雅坤王建平...
    3856-38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东北地区规模化牧场窖贮的不同品种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青贮品质,为选择优良玉米品种种植和制作优质青贮饲料提供理论指导.从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规模化牧场共采集33个品种的全株玉米青贮饲料,通过测定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和发酵品质,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进行青贮品质综合评价和优良品种筛选.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含量和发酵品质存在差异,其中干物质、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淀粉、粗灰分、乳酸含量的差异极显著(P<0.01).2)主成分分析提取了4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83.406%,反映了原指标的大部分信息.综合品质排名前5的品种分别为豫青贮23、正大12、先玉335、屯玉168、方玉36.3)聚类分析将33个品种的全株玉米青贮饲料聚为3类.第1类是在东北地区种植和制作青贮饲料效果较好的品种,分别为屯玉168、西农3号、豫青贮23、正大12号;第2类是在东北地区种植和制作青贮饲料效果良好的品种,分别为方玉36、绿单2号、德美亚1号、极峰30、纪元128、金岭17、金田9号、锦玉28、农大108、铁单10号、沃玉3号、先玉335、郑单958、种星618、中科玉505、中单5384;第3类是在东北地区种植和制作青贮饲料效果一般的品种,分别为金鼎10号、金刚50、龙单32、信玉168、北青1号、甘玉23号、东单60、桂青1号、承单1171、罕玉5号、金岭37、京科516、铁研53.综上所述,在东北地区种植豫青贮23、正大12、先玉335、屯玉168和方玉36制作全株玉米青贮饲料效果较好.

    全株玉米青贮饲料青贮品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长期缺硒对大鼠体内D-丝氨酸、L-丝氨酸水平的影响

    余海立张凤伟张彦张双庆...
    3869-38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建立缺硒大鼠模型,研究长期缺硒对大鼠体内D-丝氨酸、L-丝氨酸水平的影响.选取3周龄雄性断乳大鼠12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缺硒组大鼠饲喂低硒饲粮(硒水平为0.02 mg/kg),对照组大鼠同期饲喂正常饲粮(硒水平为0.18 mg/kg),试验期300 d.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血浆中硒水平,利用邻苯二甲醛和N-乙酰-L-半胱氨酸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体内D-丝氨酸、L-丝氨酸水平.结果表明:1)使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采用50 mmol/L醋酸铵和甲醇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D-丝氨酸和L-丝氨酸得到很好地分离.2)与饲喂正常饲粮的大鼠相比,饲喂低硒饲粮的大鼠血浆中硒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血浆中D-丝氨酸、L-丝氨酸以及小脑中L-丝氨酸水平升高,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由此可见,通过饲喂低硒饲粮可建立缺硒大鼠模型,长期低硒饲粮饲喂对大鼠血浆、小脑中D-丝氨酸、L-丝氨酸水平无显著影响.

    D-丝氨酸L-丝氨酸

    鹅油甘油二酯与天蚕素抗菌肽合用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损伤的修复作用

    徐慧心王宝维葛文华丛红霞...
    3877-38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鹅油甘油二酯(GDG)与天蚕素抗菌肽(CAP)合用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损伤的修复作用.试验分为2个阶段.造模阶段:将184只小鼠随机分为8个组,分别为对照组(Ⅰ组)、模型组(Ⅱ组)和修复组(Ⅲ~Ⅷ组).对照组与模型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修复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小鼠.对照组小鼠自由饮用蒸馏水,模型组和修复组小鼠均自由饮用5%DSS水溶液诱导小鼠肠道炎症,连续1周.修复阶段:将160只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Ⅰ组)、模型组(Ⅱ组)和修复组(Ⅲ~Ⅷ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对照组和模型组以生理盐水(100μL/只)灌胃;修复组给予不同水平的GDG和CAP灌胃,GDG添加水平分别为50、75、100μL/只,CAP添加水平分别为3.75、5.00 mL/kg BW.试验期为4周.结果表明:1)与Ⅰ组相比,Ⅱ组的造模后体重显著降低(P<0.05),造模后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显著升高(P<0.05),结肠长度显著降低(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5),表明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建立成功.2)Ⅲ~Ⅷ组修复后体重显著高于Ⅱ组(P<0.05),修复后DAI评分显著低于Ⅱ组(P<0.05).3)Ⅲ~Ⅷ组的结肠长度显著高于Ⅱ组(P<0.05),结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Ⅱ组(P<0.05),结肠隐窝深度显著低于Ⅱ组(P<0.05),结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高于Ⅱ组(P<0.05).4)GDG与CAP合用对血清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1β、TNF-α含量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由此可见,GDG和CAP合用可以有效治疗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按75μL/只GDG+5.00 mL/kg BW CAP灌胃对溃疡性结肠炎损伤的修复效果最佳.

    鹅油甘油二酯天蚕素抗菌肽小鼠溃疡性结肠炎修复

    植物精油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肠道发育的影响

    周洪彬魏景坤刘洋王月...
    3887-38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通过在肉仔鸡饲粮中添加不同来源的植物精油,研究其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肠道发育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1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爱拔益加肉仔鸡504羽(公母混合),随机分为6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2羽),分别为对照组(CK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AG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抗生素(恩拉霉素),添加量为5 mg/kg;植物精油组[EO1组(有效成分为百里香酚,有效含量为1.7%)、EO2组(有效成分为香芹酚与肉桂醛,有效含量分别为5%、3%)、EO3组(有效成分为肉桂醛与百里香酚,有效含量均为10%)、EO4组(有效成分为百里香酚与香芹酚,有效含量均为25%],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种来源的植物精油,根据推荐剂量确定添加量分别为150、100、100和200 mg/kg.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与CK组相比,AG组、EO3组和EO4组平均日增重与体重均显著升高(P<0.05),而各组间脾脏指数、法氏囊指数、胸腺指数均差异不显著(P>0.05).2)与CK组相比,AG组肉仔鸡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升高(P<0.05),且AG组、EO3组和EO4组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3)与CK组相比,AG组十二指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回肠绒毛高度显著升高(P<0.05);与CK组相比,EO3组空肠绒毛高度显著升高(P<0.05);AG组、EO1组、EO2组和EO4组隐窝深度均较CK组显著降低(P<0.05);AG组空肠、回肠、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较CK组显著升高(P<0.05).综上,饲粮添加植物精油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EO3组效果最佳,接近抗生素饲喂效果,可以纳入抗生素替代物方案中.

    植物精油肉仔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肠道发育

    复合微生态制剂联合低聚果糖对哺乳期犊牛生长性能、腹泻率及肠道微生态区系的影响

    陈凤梅程光民顾甜甜夏庆祥...
    3896-39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探讨复合微生态制剂联合低聚果糖饲喂哺乳期犊牛对其生长性能、腹泻率、肠道微生态区系的影响,选取21头3日龄健康荷斯坦母犊,将其随机均分成3组:ZK组每日每头添加植物乳酸杆菌(1×109 CFU)和枯草芽孢杆菌(2×1010 CFU)各5 g;ZKT组每日每头添加植物乳酸杆菌(1×109 CFU)、枯草芽孢杆菌(2×1010 CFU)和低聚果糖各5 g(上述2组在常规饲喂后1h将相应的制剂溶解在温水中用奶瓶灌入);C组为空白对照组,常规饲喂.预试期7 d,正试期50 d.结果表明:1)ZK组和ZKT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与C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这2组腹泻率显著低于C组(P<0.05).2)微生物群落Alpha多样性分析表明,添加微生态制剂对ZK组犊牛肠道微生物区系丰富度和多样性影响不显著(P>0.05),但对ZKT组肠道微生物丰度影响显著(P<0.05).对肠道微生态区系分析发现,在门水平上,优势菌门主要包括拟杆菌门、厚壁菌门、无壁菌门,排名前10位的菌门相对丰度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属水平上,优势菌属为拟杆菌属、未鉴定普雷沃氏菌科、别样棒菌属,排名前10位的菌属在ZKT组拟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高于C组和ZK组(P<0.05).3)通过t-检验分析差异物种发现,ZKT组梭状芽孢杆菌相对丰度显著低于C组(P<0.05).综上所述,本研究2种制剂对犊牛生长性能影响不大,ZK组制剂的添加对其肠道微生态区系影响不显著,但ZKT组制剂可显著改变犊牛肠道微生物区系,使其拟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增加,尤其可显著减少肠道梭状芽孢杆菌相对丰度,进而显著减少了腹泻的发生.

    微生态制剂高通量测序腹泻率梭状芽孢杆菌肠道微生态区系低聚果糖

    利用人工瘤胃产气法比较不同品种肉牛瘤胃发酵特性和产甲烷差异

    祝伊枭王之盛胡瑞王雪莹...
    3906-3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利用人工瘤胃产气法比较不同品种肉牛瘤胃发酵特性和产甲烷(CH4)等温室气体的差异.选用健康无病、年龄相近(24月龄)的麦洼牦牛、中国荷斯坦奶公牛、犏牛(藏黄牛×麦洼牦牛)阉公牛各5头,相同舍饲环境下饲喂相同饲粮42 d后,采集各品种肉牛瘤胃液进行相同饲粮底物的体外发酵,比较分析体外发酵产气量、产气参数、发酵参数以及CH4、氢气(H2)、二氧化碳(CO2)产量.结果表明:1)各组产气量随着发酵时间延长呈增加趋势.犏牛组慢速发酵部分产气量和潜在产气量显著高于中国荷斯坦奶公牛组和麦洼牦牛组(P<0.05),而中国荷斯坦奶公牛组和麦洼牦牛组快速发酵部分产气量和产气速率显著高于犏牛组(P<0.05).2)中国荷斯坦奶公牛组发酵24和48 h乙酸/丙酸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麦洼牦牛组发酵48 h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麦洼牦牛组发酵72 h乙酸、丙酸、丁酸和TVFA含量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同时,麦洼牦牛组乙酸、丙酸和丁酸理论最大产量以及乙酸和丁酸产量潜在增幅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3)各组发酵液pH均处于正常范围.犏牛组和麦洼牦牛组发酵24和48 h发酵液pH显著高于中国荷斯坦奶公牛组(P<0.05),麦洼牦牛组发酵24、48、72 h发酵液氨态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麦洼牦牛组发酵48、72 h发酵液微生物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综上所述,麦洼牦牛、中国荷斯坦奶公牛、犏牛的瘤胃微生物发酵能力不同.

    品种肉牛体外发酵发酵特性甲烷产量

    体外产气法评定蒸汽压片玉米对牦牛体外瘤胃发酵参数及甲烷产量的影响

    刘颖郝力壮刘书杰
    3917-39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采用体外产气法研究饲粮中蒸汽压片玉米替代比例对牦牛体外瘤胃发酵参数及甲烷产量的影响.体外培养底物精粗比为7:3,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置11个组,蒸汽压片玉米替代精料中玉米的比例分别为0(对照组)、10%、20%、30%、40%、50%、60%、70%、80%、90%、100%,每组3个重复.发酵48 h后,测定总产气量、甲烷产量及培养液pH、氨态氮(NH3-N)及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结果表明:1)随着精料中蒸汽压片玉米替代比例的增加,24和48 h总产气量、产气速率、干物质降解率(DMD)均有上升趋势,100%蒸汽压片玉米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0%蒸汽压片玉米组瘤胃培养液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丙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培养液乙酸含量和乙酸/丙酸(A/P)、NH3-N含量显著降低(P<0.05),对pH无显著影响(P>0.05).2)随着蒸汽压片玉米替代比例的增加,甲烷产量均有下降趋势,100%蒸汽压片玉米组甲烷产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蒸汽压片玉米100%替代精料中玉米可显著降低甲烷产量,提高瘤胃液TVFA含量,降低A/P,具有较好的瘤胃发酵效果.

    蒸汽压片玉米瘤胃发酵牦牛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