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无鱼粉无豆粕饲料中补充蛋氨酸对鲤生长性能、氮循环和氨基酸沉积的影响,以及投喂频率和补充蛋氨酸对鲤餐后血浆氨基酸含量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27 g的鲤幼鱼540尾,随机分为2组(每组9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投喂添加0(C组)和3 g/kg蛋氨酸(DL-蛋氨酸形式,纯度为98%)(M组)的无鱼粉无豆粕饲料,2种试验饲料中蛋氨酸含量分别为3.85和6.83 g/kg饲料(1.14和1.99 g/16 g N),进行为期8周的生长试验.生长试验结束后称重,采样后继续进行1周的投喂频率试验.投喂频率试验中,将C组和M组试验鱼分别随机分为3组,投喂频率分别为1、2和3次,共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采集餐后不同时间点血浆样品,测定血浆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显示:1)在无鱼粉无豆粕饲料中补充蛋氨酸显著提高了鲤的总摄食量、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P<0.05),显著降低了摄食率和饲料系数(P<0.05);2)与C组相比,M组鲤氮摄入量从54.33 g/桶显著提高到60.73 g/桶(P<0.05),但氮排放量从41.08 g/桶显著降低到37.93 g/桶(P<0.05),各氨基酸以及总必需氨基酸和总非必需氨基酸沉积率均显著提高(P<0.05),血浆尿素氮和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下降(P<0.05);3)投喂频率达到3次时,饲料中补充蛋氨酸可显著提高鲤血浆蛋氨酸、赖氨酸曲线下面积(AUC)(P<0.05).综上所述,在无鱼粉无豆粕饲料中补充蛋氨酸至鲤需求量,在日投喂3次的养殖模式下,鲤的生长性能得到显著改善,饲料效率和氮沉积率显著提高,说明提高投喂频率是提高晶体氨基酸利用率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