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动物营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卢德勋

月刊

1006-267X

yyxb@cau.edu.cn

010-62817823,62734530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区动科动医大楼153室

动物营养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Nutr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动物营养学报》办刊宗旨为报道反映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与进展、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的综述,以及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领域未公开发表或未出版过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和简报,促进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为提高我国畜牧业生产综合效益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α-硫辛酸、酵母铬对热应激绵羊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指标及营养物质消化利用的影响

    毛亚芳杨改青王林枫付彤...
    4212-4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α-硫辛酸(LA)、酵母铬(YC)对热应激绵羊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指标及营养物质消化利用的影响.选择体质健康、年龄和体重相近的绵羊2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7只羊,分别为对照组(CTL组,饲喂基础饲粮)、LA组(基础饲粮中添加600 mg/kg LA)、YC组(基础饲粮中添加0.5 mg/kg YC)、混合组(MIX组,基础饲粮中添加600 mg/kg LA和0.5 mg/kg YC),试验期50 d.结果 表明:各组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营养物质消化利用相关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浆总蛋白(TP)、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CHOL)含量显著降低(P<0.05);YC组胴体重显著增加(P<0.05),YC组屠宰率增加了5.52%(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LA、YC对热应激绵羊的蛋白质及脂肪代谢有一定的影响,还可显著提高热应激绵羊胴体重,屠宰率有所增加,对饲料利用率和体增重的影响不显著.

    α-硫辛酸酵母铬热应激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利用血浆生化指标

    蛋氨酸和生物素对体外培养绒山羊次级毛囊生长的影响

    林颖王文楠刘海英朱延旭...
    4222-4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蛋氨酸和生物素对绒山羊次级毛囊体外生长和形态的影响及作用.采用酶法和体外机械分离技术分离绒山羊次级毛囊,挑选出形态完整的次级毛囊用于毛囊体外培养.试验1: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将分离出来的完整毛囊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2根毛囊,共240根次级毛囊,对照组为Williams E基础培养液,试验组在基础培养液中依次添加7.5、15.0、30.0和60.0 mg/L蛋氨酸.试验2: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将分离出来的完整毛囊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根毛囊,共120根次级毛囊,对照组为Williams E基础培养液,试验组在基础培养液中依次添加0.25、0.50和1.00 mg/L生物素.2个试验的毛囊均培养7 d,培养期间每隔24 h测量毛囊生长长度,并拍照测定其形态,试验结束后测定毛囊DNA合成量.试验1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15.0 mg/L蛋氨酸组次级毛囊累计长度和生长速度显著提高(P<0.05),毛球部形态保持最好.且15.0 mg/L蛋氨酸组的次级毛囊DNA含量最高.试验2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0.50 mg/L生物素组次级毛囊累计长度和生长速度显著提高(P<0.05),且0.50 mg/L生物素组的次级毛囊DNA含量最高.由此可见,培养基中添加15.0 mg/L蛋氨酸或0.50 mg/L生物素能显著提高毛囊生长长度以及生长速度;且次级毛囊DNA含量最高.

    蛋氨酸生物素次级毛囊体外培养绒山羊

    同源湖羊在不同生长环境条件下生长性能和瘤胃内容物微生物组成的差异

    陈凤梅程光民王萍王云洲...
    4230-4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生长环境对同源湖羊生长性能、瘤胃内容物微生物组成及生物信息的影响.选择遗传背景 相似、同胎次的1岁左右的湖羊90只(公:母=1:8),其中45只运输至青海省海晏某肉羊繁育基地饲养繁育,另外45只留在山东高密某牧业有限公司饲养繁育.当年配种,次年产羔.2个地方所产的羔羊均75日龄断奶,标记,作为备选试验对象.试验分为2组,山东组(sdlw组)和青海组(qhlw组).每组按照体重相近的原则挑选90日龄健康湖羊40只,随机均分至4个饲养栏中(公母混养),开始常规饲养试验.预试期10 d,正试期150 d.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4只公羊剖杀并采集瘤胃液,应用16s RNA技术分析细菌菌群差异及Tax4Fun功能预测.结果 表明:1)在饲粮营养物质基础相近的情况下,青海组和山东组平均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料重比差异显著(P<0.05);饲养在山东和青海的湖羊瘤胃内容物菌群丰富度无显著差异(P>0.05).2)基于Unweighted Unifrac距离主成分分析(PCoA)发现,山东组和青海组组内物种相似性较大,组间物种多样性方面存在较大差异.3)物种分析发现,2组在门水平上,优势菌门有拟杆菌门、厚壁菌门、绿弯菌门,在属水平上,优势菌属为未鉴定普雷沃氏菌科、未鉴定瘤胃菌科、拟杆菌属;优势菌种为普雷沃菌、瘤胃杆菌、栖瘤胃普雷沃菌.在门水平上,山东组绿弯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高于青海组(P<0.05),在属水平上,青海组未鉴定普雷沃氏菌科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山东组(P<0.05);而未鉴定瘤胃菌科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山东组(P<0.05).4)通过LEfSe分析发现,青海组中起重要作用的为普雷沃菌属、普雷沃氏菌科,而山东组中起重要作用的为瘤胃菌科、g Flexilinea、厌氧绳菌纲、c Anaerdlineales、绿弯菌纲、厌氧绳菌科.5)通过对生物代谢通路一级功能层分析发现,山东组在环境信息处理、细胞代谢和新陈代谢等代谢通路的基因表达丰度较青海组高;对二级功能层分析发现,山东组在转录、氨基酸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膜运输、脂质代谢、细胞群落原核生物、新陈代谢、细胞过程和信号传导等方面基因表达丰度明显高于青海组.综上所述,在饲粮营养物质基础相近的情况下,青海组和山东组湖羊平均日增重差异显著,料重比差异显著;不同生长环境可以显著改变同源湖羊瘤胃内容物微生物组成与多样性;饲喂在山东的湖羊在转录、营养物质代谢、氨基酸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脂质代谢、新陈代谢、膜运输、细胞群落原核生物、细胞过程和信号传导等方面基因丰度的表达优于饲喂在青海的湖羊.

    湖羊生长环境生长性能同源不同地湖羊瘤胃微生物区系

    氨基酸锌对滩湖杂羊生长性能、血清激素、免疫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侯鹏霞李毓华马吉锋王建东...
    4242-4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氨基酸锌对滩湖杂羊生长性能、血清激素、免疫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择年龄相近、体重29 kg左右、健康的滩湖杂公羊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锌含量为52.80 mg/kg(硫酸锌),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饲喂试验饲粮,用氨基酸锌替代基础饲粮中的硫酸锌,锌含量分别为26.40、52.80、79.20 mg/kg.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 表明:1)饲粮添加氨基酸锌提高了滩湖杂羊平均日增重,以试验2组平均日增重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饲粮添加氨基酸锌提高了滩湖杂羊机体免疫力,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含量在试验第50、60天时随着饲粮氨基酸锌含量增加而升高,但随着试验时间延长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3)血清胰岛素(INS)含量在试验第40天时以试验2组最低,第50天时试验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含量在试验第40、50天时随着饲粮氨基酸锌含量增加呈升高趋势,第60天时以试验2组含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饲粮添加氨基酸锌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了试验第50、60天滩湖杂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0.01),极显著降低了血清丙二醛(MDA)含量(P<0.01),抗氧化指标均随着试验时间延长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4)血液锌含量随着饲粮氨基酸锌含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综合考虑,氨基酸锌生物利用率高于硫酸锌,滩湖杂羊饲粮添加氨基酸锌(锌含量52.80 mg/kg)50 d以上可提高其平均日增重、血清IGF⁃1含量、机体免疫及抗氧化功能,促进生长.

    氨基酸锌滩湖杂羊生长性能激素含量免疫功能抗氧化功能

    饲料中添加 γ-氨基丁酸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亚硝酸氮应激能力的影响

    赵红霞陈晓瑛王国霞彭凯...
    4251-4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探讨饲料中添加GABA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亚硝酸氮应激能力的影响.将906尾初始均重为(0.68±0.02)g的凡纳滨对虾幼虾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40尾虾.6组对虾分别投喂添加0、50、100、150、200和250 mg/kgγ-氨基丁酸(GABA)的等氮等脂试验饲料56 d.饲养试验结束后进行120 h的亚硝酸氮应激.结果 显示:1)与未添加组相比,饲料中添加50~250 mg/kg GABA显著提高了凡纳滨对虾的摄食率和增重率(P<0.05).2)与未添加组相比,饲料中添加100和150 mg/kg GABA显著提高了凡纳滨对虾血清总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P<0.05).3)100和150 mg/kg GABA组凡纳滨对虾血清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未添加组(P<0.05).4)与未添加组相比,饲料中添加100~250 mg/kg GABA显著降低了凡纳滨对虾亚硝酸氮应激120 h时的累积死亡率(P<0.05),其中100 mg/kg GABA组凡纳滨对虾累积死亡率达到最低.综上可知,饲料中添加GABA能够提高凡纳滨对虾的摄食率、增重率和抗亚硝酸氮应激能力.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通过二次回归分析得出凡纳滨对虾饲料中GABA的适宜添加量为154.79 mg/kg.

    γ-氨基丁酸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亚硝酸氮应激

    不同类型菜籽粕对草鱼生长、抗氧化能力、非特异性免疫力及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

    陈路斯王恒志米海峰张璐...
    4260-4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比较国产95型菜籽粕(C95RM)、国产200型菜籽粕(C200RM)、冷生榨菜籽饼(CMM)、印度菜籽粕(IRM)和加拿大菜籽粕(CRM)对草鱼生长、抗氧化能力、非特异性免疫力及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选取大小均匀、体格健壮草鱼幼鱼(初始平均体重1.8 g)990尾,随机分为11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分别投喂20%(C95RM⁃Ⅰ、C200RM⁃Ⅰ、CMM⁃Ⅰ、IRM⁃Ⅰ、CRM⁃Ⅰ组)和35% 添加水平(C95RM⁃Ⅱ、C200RM⁃Ⅱ、CMM⁃Ⅱ、IRM⁃Ⅱ、CRM⁃Ⅱ组)下5种不同类型菜籽粕等蛋白质替代基础饲料中豆粕配制的试验饲料.试验期8周.结果 表明:20%菜籽粕添加水平下,IRM⁃Ⅰ组摄食率(FI)和饲料系数(FC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日增重系数(DGC)、蛋白质效率(PER)和蛋白质沉积率(PPV)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MM⁃Ⅰ、IRM⁃Ⅰ和CRM⁃Ⅰ组血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200RM⁃Ⅰ组血浆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95RM⁃Ⅰ、CMM⁃Ⅰ、IRM⁃Ⅰ和CRM⁃Ⅰ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95RM⁃Ⅰ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5%菜籽粕添加水平下,CMM⁃Ⅱ、IRM⁃Ⅱ和CRM⁃Ⅱ组FI和FC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DGC、PER和PPV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200RM⁃Ⅱ、CMM⁃Ⅱ和IRM⁃Ⅱ组血浆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95RM⁃Ⅱ、CMM⁃Ⅱ、IRM⁃Ⅱ和CRM⁃Ⅱ组血清IgM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MM⁃Ⅱ和IRM⁃Ⅱ组血清补体3(C3)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RM⁃Ⅱ和CMM⁃Ⅱ组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和AL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脏组织学观察发现,20%添加水平的CMM和IRM会造成肝细胞损伤,且替代比例越高,损伤越严重.综上所述,当菜籽粕添加水平为20%时,IRM导致草鱼氧化应激反应并降低非特异性免疫力,从而抑制其生长性能,IRM在草鱼饲料中的添加水平应小于20%;当菜籽粕添加水平为35%时,IRM、CMM和CRM导致草鱼氧化应激反应并降低非特异性免疫力,破坏肝脏完整性从而导致生长性能下降,CMM和CRM草鱼饲料中的添加水平应控制在20%~35%.

    菜籽粕草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非特异性免疫力肝脏组织形态

    饲粮不同粗饲料原料对闽西南黑兔屠宰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

    刘公言孙海涛刘策白莉雅...
    4277-4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粗饲料原料对闽西南黑兔屠宰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闽西南黑兔的粗饲料原料及饲粮配方,为闽西南黑兔异地饲养提供参考.试验选取120只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35日龄闽西南黑兔,按性别和体重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公母各占1/2),分别饲喂以花生秧粉、苜蓿草粉和豆秸粉为主要纤维源配制的全价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105 d.试验结束当天每个重复选取1只公兔和1只母兔屠宰,即每组屠宰10只.结果 显示:饲粮不同粗饲料原料对闽西南黑兔宰前活体重、半净膛屠宰率、全净膛屠宰率和腹脂相对重量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花生秧粉组和苜蓿草粉组的半净膛屠宰率和全净膛屠宰率显著高于豆秸粉组(P<0.05),苜蓿草粉组的腹脂相对重量显著高于豆秸粉组和花生秧粉组(P<0.05).饲粮不同粗饲料原料对闽西南黑兔心脏指数、肝脏指数和脾脏指数有显著影响(P<0.05),表现为花生秧粉组显著高于豆秸粉组(P<0.05).饲粮不同粗饲料原料对闽西南黑兔肌肉中干物质、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对粗脂肪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其中苜蓿草粉组的粗脂肪含量比豆秸粉组提高了12.86%(P<0.05).由此得出,饲粮不同粗饲料原料能够影响闽西南黑兔的屠宰性能和肌肉品质;对于地方品种资源闽西南黑兔,苜蓿草粉优于花生秧粉,花生秧粉优于豆秸粉,但在配制饲粮时营养水平不宜过高,因此以花生秧组饲粮配方最适.

    粗饲料类型闽西南黑兔屠宰性能肌肉品质

    外源褪黑激素对獭兔繁殖性能的影响

    郑建婷冯国亮牛晓艳曹亮...
    4285-4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褪黑激素对獭兔繁殖性能的影响.选用130日龄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獭兔2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母兔、30只公兔.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Ⅰ、Ⅱ、Ⅲ组)分别饲喂含不同水平(10、25和40 mg/kg)褪黑激素的试验饲粮.饲养30 d后对母兔进行配种,至仔兔45日龄试验结束.结果 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Ⅰ、Ⅱ组睾丸重量显著增加(P<0.05),Ⅲ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2)与对照组相比,Ⅰ、Ⅱ、Ⅲ组曲精小管直径显著增加(P<0.05),曲精小管面积极显著增加(P<0.01),曲精小管上皮厚度有增加趋势(P=0.069),且Ⅰ、Ⅱ、Ⅲ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Ⅲ组泌乳力显著低于对照组及Ⅰ、Ⅱ组(P<0.05),Ⅰ、Ⅱ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褪黑激素添加量的增加,试验兔断奶窝重有逐渐降低的趋势(P=0.099).各组之间受胎率、产仔数、活仔数、初生窝重、成活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一定剂量的褪黑激素可以改善公兔繁殖性能,对母兔繁殖性能影响不大,但当饲粮中褪黑激素添加量过高时,獭兔繁殖性能降低.

    獭兔褪黑激素性腺发育睾丸繁殖性能

    饲粮中不同比例玉米皮对生长肉兔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器官指数和肉质的影响

    曾绘锦田刚曾亭轩焦艳娜...
    4293-43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考察饲粮中不同比例玉米皮对生长肉兔生长性能、健康状况、血清生化指标、器官指数、屠宰性能和肉质的影响.选取150只体重[(719.80±45.66)g]相近、健康的35日龄断奶商品新西兰白兔(公母不限),随机分为5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5组肉兔分别饲喂含0(C组,作为对照组)、5%(T1组)、10%(T2组)、15%(T3组)和20%(T4组)玉米皮的5种等能等氮等纤维饲粮.试验期为35 d.结果 显示:1)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指标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T2、T3和T4组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优于对照组;同时,T3和T4组均无动物死亡,死亡率低于其余3组.2)2个时间点(试验第15天和第36天)所测血清生化指标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3)除试验第15天的肾脏指数外,2个时间点各器官指数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第15天的肾脏指数随饲粮玉米皮比例的提高而增加,且T4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T1组(P<0.05).4)屠宰性能以及除滴水损失外的其余肉质指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T1和T4组的滴水损失低于对照组(P>0.05)及T2和T3组(P<0.05).5)除T1组外,其余试验组的经济效益均高于对照组,尤其是T3组.总体而言,在本试验条件下,玉米皮可用作生长肉兔饲粮的原料,其适宜用量为占饲粮的15%.

    玉米皮生长肉兔生长性能器官指数肉质

    维生素C对育成期水貂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

    徐燕红李柯汝慈洋李文立...
    4302-43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维生素C对育成期水貂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试验选用60日龄育成期水貂12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20只(10只公貂、10只母貂).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Ⅲ、Ⅳ、Ⅴ、Ⅵ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50、100、200和400 mg/kg维生素C.预试期7 d,正试期58 d.结果 表明:1)Ⅳ组公貂的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高于Ⅰ和Ⅲ组(P<0.01),显著高于Ⅱ、Ⅴ和Ⅵ组(P<0.05);Ⅲ组公貂的料重比显著低于Ⅰ、Ⅱ和Ⅵ组(P<0.05).Ⅳ组母貂的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高于Ⅰ和Ⅱ组(P<0.01),Ⅰ、Ⅱ、Ⅲ、Ⅳ组母貂的料重比显著低于Ⅵ组(P<0.05).2)Ⅲ组公貂的粗蛋白质消化率显著高于Ⅱ、Ⅴ组(P<0.05),Ⅲ、Ⅳ、Ⅴ、Ⅵ组公貂的钙消化率极显著高于Ⅰ、Ⅱ组(P<0.01).Ⅳ组母貂的粗蛋白质消化率显著高于Ⅰ、Ⅱ组(P<0.05).3)Ⅳ、Ⅴ、Ⅵ组公貂的尿氮显著低于Ⅰ组(P<0.05),Ⅳ组公貂的沉积氮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Ⅲ、Ⅳ、Ⅵ组公貂的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显著高于Ⅱ组(P<0.05).综上所述,在水貂饲粮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C能够提高水貂的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氮代谢水平.育成期水貂饲粮中维生素C适宜添加水平为50~100 mg/kg.

    维生素C水貂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氮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