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动物营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卢德勋

月刊

1006-267X

yyxb@cau.edu.cn

010-62817823,62734530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区动科动医大楼153室

动物营养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Nutr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动物营养学报》办刊宗旨为报道反映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与进展、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的综述,以及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领域未公开发表或未出版过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和简报,促进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为提高我国畜牧业生产综合效益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甘露寡糖对坝上长尾鸡种鸡繁殖性能和雏鸡母源抗体的影响

    张立永梁童
    4402-44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甘露寡糖(MOS)对坝上长尾鸡种鸡繁殖性能和雏鸡母源抗体的影响.选取2400只273日龄的坝上长尾鸡种鸡,随机分为4个组(试验1~4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5、1.0和2.0 g/kg的甘露寡糖,每个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00只鸡,采用人工授精技术,试验期为35 d.试验第31天开始收集种蛋,连续5 d,计算产蛋率、料蛋比、种蛋合格率、入孵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及死胚率;出雏后检测死亡鸡胚蛋壳内膜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数量,测定1日龄雏鸡血清中新城疫和法氏囊抗体效价.结果 表明:与试验1组相比,试验4组的产蛋率、种蛋合格率、种蛋受精率和受精蛋孵化率均极显著提高(P<0.01),料蛋比和死胚率极显著降低(P<0.01),破蛋率显著降低(P<0.05),死亡胚胎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1日龄雏鸡新城疫和法氏囊抗体效价有升高的趋势(P>0.05).结果 提示,饲粮添加MOS能够提高坝上长尾鸡种鸡的繁殖性能和入孵种蛋孵化率以及雏鸡新城疫和法氏囊母源抗体效价,减少鸡胚的大肠杆菌感染,且以饲粮中添加量为2.0 g/kg效果最佳.

    甘露寡糖坝上长尾鸡繁殖性能孵化率母源抗体

    核苷酸对凡纳滨对虾低蛋白质水平饲料中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陈晓瑛赵红霞王国霞曹俊明...
    4408-4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核苷酸对凡纳滨对虾饲料中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总磷、氨基酸和脂肪酸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取初始体质量为(2.00±0.01)g的凡纳滨对虾480尾,随机分成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设置2个对照组,即低蛋白质水平对照组(L0组,饲料粗蛋白质水平为37.92%)和高蛋白质水平对照组(H0组,饲料粗蛋白质水平为46.45%),并在L0组基础上添加400 mg/kg的核苷酸混合物(LN组).自正式投喂试验饲料后的第10天开始,采用虹吸法连续收集粪便30 d.结果 显示:1)LN组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和总磷表观消化率最高.LN组的粗脂肪和总磷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H0组(P<0.05),但与L0组无显著差异(P>0.05).2)各组之间的各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3)LN组的饱和脂肪酸、C17:0、C20:0、C22:1、C18:3、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L0组和H0组(P<0.05).LN组的C14:0、C16:1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H0组(P<0.05),但与L0组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之间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和总脂肪酸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在低蛋白质水平饲料中添加核苷酸具有改善凡纳滨对虾对饲料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效果,特别是对粗脂肪、总磷和脂肪酸.

    核苷酸凡纳滨对虾低蛋白质水平饲料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不同精粗比饲粮条件下复合益生菌对绵羊瘤胃微生物种群的影响

    谢明欣李常瑞杨晓东石彩霞...
    4418-4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在不同精粗比饲粮条件下复合益生菌对绵羊典型瘤胃微生物种群的影响.试验选取6只装有瘤胃瘘管的成年蒙古绵羊,按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原则分为2组,采用交叉试验方法设计,试验分为2期进行:第1期,2组绵羊分别饲喂精粗比为3:7和7:3的饲粮,同时投喂复合益生菌(酿酒酵母1号、克鲁斯假丝酵母、东方伊萨酵母、酿酒酵母3号、热带假丝酵母2号、枯草芽孢杆菌);第2期,2组绵羊饲粮互换,饲喂方式相同.每期试验预试期15 d,正试期25 d,2期间隔21 d.结果 表明:与饲喂复合益生菌1 d相比,在低精料饲粮水平条件下,饲喂复合益生菌10 d可以显著提高瘤胃溶纤维丁酸弧菌、黄色瘤胃球菌数量(P<0.05),饲喂复合益生菌20 d可以显著提高反刍兽新月形单胞菌、溶纤维丁酸弧菌、黄色瘤胃球菌、白色瘤胃球菌和总产甲烷菌数量(P<0.05);在高精料饲粮水平条件下,饲喂复合益生菌10 d可以显著降低反刍兽新月形单胞菌、白色瘤胃球菌和总产甲烷菌数量(P<0.05),饲喂复合益生菌20 d显著降低白色瘤胃球菌数量(P<0.05),但显著高于饲喂复合益生菌10 d时的数量(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精粗比饲粮中添加相同的复合益生菌对有益菌群的影响趋势不同;从作用效果看,该复合益生菌在精粗比为3:7的饲粮中起到的益生作用较好.

    复合益生菌绵羊瘤胃微生物区系饲粮精粗比

    饲粮添加豌豆和复合酶制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养分利用及肠道发育的影响

    刘雪王璇唐德富杜宝龙...
    4429-4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豌豆和复合酶制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养分利用及肠道发育的影响.采用5×2析因试验设计,A因子为豌豆添加水平(A1:0、A2:10%、A3:20%、A4:30%、A5:40%),B因子为复合酶制剂添加水平(B1:0 U/kg淀粉酶和0 U/kg蛋白酶、B2:750 U/kg淀粉酶和60 U/kg蛋白酶).选择体重相近的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960只,随机分为10个组,分别为A1B1组、A1B2组、A2B1组、A2B2组、A3B1组、A3B2组、A4B1组、A4B2组、A5B1组和A5B2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公母各占1/2).试验期42 d.结果 表明:1)豌豆添加水平对肉仔鸡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无显著影响(P>0.05),对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F/G)有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添加10%和20%豌豆对F/G无显著影响(P>0.05),当豌豆添加水平为30%和40%时ADG显著降低(P<0.05),F/G显著增加(P<0.05).复合酶制剂添加水平及豌豆和复合酶制剂添加水平的交互作用对肉仔鸡的生长性能均无显著影响(P>0.05).2)豌豆添加水平对肉仔鸡的干物质、粗蛋白质、能量、钙和磷利用率有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添加10%和20%豌豆对能量和磷利用率无显著影响(P>0.05).复合酶制剂添加水平对肉仔鸡的养分利用率无显著影响(P>0.05);豌豆和复合酶制剂添加水平对粗蛋白质、钙和磷利用率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3)饲粮中添加40%豌豆显著增加肉仔鸡的空肠长度(P<0.05),750 U/kg淀粉酶和60 U/kg蛋白酶复合酶制剂添加水平显著增加盲肠重量(P<0.05),有提高盲肠质量指数的趋势(0.05≤P<0.10);豌豆和复合酶制剂添加水平对肠道发育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10%和20%豌豆对肉仔鸡的生长性能和养分利用率无不利影响,并可促进空肠及全肠道发育;饲粮中添加30%和40%豌豆显著降低肉仔鸡的生长性能及养分利用率.因此可在肉仔鸡饲粮中添加不超过20%的豌豆替代玉米和豆粕.

    豌豆肉仔鸡生长性能养分利用肠道发育

    饲粮大豆油添加水平对产蛋末期蛋鸭屠宰性能、产蛋性能、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李闯张翔黄璇张旭...
    4441-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大豆油添加水平对产蛋末期蛋鸭屠宰性能、产蛋性能、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探讨产蛋末期蛋鸭饲粮添加大豆油能否稳定生产性能和提高屠宰性能.试验选用500日龄健康、体重约1.90 kg的临武鸭雌鸭12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粮在基础饲粮中分别额外添加1.00%、2.00%、3.00%和4.00%的大豆油.试验期28 d.结果 表明:1)饲粮大豆油添加水平对产蛋末期蛋鸭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腹脂率、胸肌率和腿肌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2.00%添加组屠宰率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和4.00%添加组(P<0.05).2)饲粮大豆油添加水平对产蛋末期蛋鸭平均蛋重、合格蛋率、日产蛋重和料蛋比均未无显著影响(P>0.05).对照组产蛋率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3.00%和4.00%添加组(P<0.05或P<0.01),与1.00%和2.00%添加组无显著差异(P>0.05).3)饲粮大豆油添加水平对产蛋末期蛋鸭蛋品质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4)2.00%、3.00%和4.00%添加组血清甘油三酯和葡萄糖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00%添加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00%添加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1.00%、2.00%大豆油对产蛋末期蛋鸭产蛋性能和蛋品质无不良影响,但大豆油添加水平为2.00%时能提高蛋鸭的屠宰性能.在生产实践中可在产蛋末期蛋鸭饲粮中添加2.00%的大豆油.

    产蛋末期蛋鸭大豆油屠宰性能产蛋性能血清生化指标

    3~8周龄攸县麻鸭苏氨酸需要量

    黄璇姚亚铃李闯张旭...
    4449-4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苏氨酸水平对3~8周龄攸县麻鸭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3~8周龄攸县麻鸭的苏氨酸需要量.选择300只15日龄、体重相近的攸县麻鸭,随机分成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各组(Ⅰ~Ⅴ组)饲粮苏氨酸水平分别为0.54%、0.60%、0.66%、0.72%和0.78%.试验期42 d.结果 显示:1)Ⅱ、Ⅲ和Ⅳ组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Ⅰ组(P<0.05);Ⅰ组料重比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2)各组之间法氏囊指数、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3)Ⅲ和Ⅳ组的血清球蛋白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Ⅳ组的血清尿酸含量最低,且显著低于Ⅰ和Ⅱ组(P<0.05).4)Ⅲ和Ⅳ组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Ⅲ、Ⅳ和Ⅴ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Ⅰ组(P<0.05).5)以末重、平均日增重、料蛋比和血清丙二醛含量为判别指标,通过二次曲线模型估测得出饲粮适宜苏氨酸水平分别为0.68%、0.69%、0.69%和0.71%.由此可见,饲粮苏氨酸水平为0.60%时即可满足3~8周龄攸县麻鸭生长发育需要,但饲粮苏氨酸水平为0.68%~0.71%时可获得较佳的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能力.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3~8周龄攸县麻鸭饲粮适宜苏氨酸水平为0.68%~0.71%.

    苏氨酸攸县麻鸭免疫机能抗氧化指标

    复合微生物制剂对育肥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瘤胃酶活性和糖脂代谢的影响

    仲伟光于维祁宏伟赵玉民...
    4456-4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微生物制剂对育肥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瘤胃酶活性和糖脂代谢的影响.选择12月龄左右、体重[(500±25)kg]相近的荷斯坦公牛20头,按体重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不添加复合微生物制剂,试验组每头牛添加80 g/d复合微生物制剂(酿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三者组成比例为7:2:1).试验预试期7 d,正试期55 d.每天准确记录采食量,并于试验开始和结束时清晨空腹称重,连续收集7d粪便用以测定养分表观消化率,试验中期抽取瘤胃液用以测定酶活性,试验结束时空腹采集静脉血进行糖脂代谢检测.结果 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试验组干物质采食量与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2.74%和28.95%(P<0.05);2)试验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提高1.56%(P<0.05),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提高1.93%(P<0.05);3)试验组瘤胃液中蛋白酶活性提高8.87%(P<0.01),淀粉酶活性提高10.27%(P<0.05),但是脂肪酶活性并未发生显著改变(P>0.05),果胶酶活性提高18.63%(P<0.01),木聚糖酶和滤纸酶活性未见显著变化(P>0.05);4)试验组血清中葡萄糖含量升高11.67%(P<0.01),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分别升高22.91%和12.84%(P<0.01).由此可见,复合微生物制剂对于育肥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和增重效果都有促进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料重比,并且复合微生物制剂能够提高部分瘤胃消化酶活性,改善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复合微生物制剂育肥牛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瘤胃酶活性糖脂代谢

    体外产气法和尼龙袋法评价北方7个品种小麦秸秆饲用价值及有效降解率模型预测

    程景张丹丹李博靳光...
    4462-4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通过体外产气法和尼龙袋法对北方7个品种小麦秸秆饲用价值进行评定,并建立有效降解率(ED)预测模型.采用体外产气法测定72 h动态产气量(GP)和发酵参数,并计算产气参数;采用尼龙袋法测定干物质降解率(DMD)、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NDFD)、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ADFD),计算降解参数.结果 表明:1)晋麦90的72 h GP最高,晋麦90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7种小麦秸秆发酵液氨态氮(NH3⁃N)含量在23.18~28.57 mg/mL,发酵液pH在6.77~6.97.菏麦0746⁃2发酵液的乙酸、丙酸、丁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鲁研897发酵液的乙酸/丙酸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2)尼龙袋试验中,晋麦90的DMD、NDFD、ADFD及快速降解部分、慢速降解部分、ED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3)以IVDMD和GP预测的ED的回归方程为:ED=-18.993+0.306IVDMD+0.660GP(R2=0.884,P=0.013),以DMD预测的ED的回归方程为:ED=4.046+0.552DMD(R2=0.990,P<0.001).综上所述,与其他6个品种相比,晋麦90的饲用价值相对较高,容易发酵、易于消化,但纤维含量高,在饲粮中添加比例不宜过大.基于ED和IVDMD、GP、DMD的强相关性,建立ED的预测模型,可快速、有效地评价小麦秸秆ED,为其营养价值评定提供参考.

    小麦秸秆饲用价值体外产气法尼龙袋法有效降解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