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学化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学化学
北京大学 中国化学会
大学化学

北京大学 中国化学会

段连运

双月刊

1000-8438

dxhx@pku.edu.cn

010-62751721

100871

北京大学化学楼C202

大学化学/Journal University Chemistry
查看更多>>教学辅导刊物。内容涉及教育方针、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国内外学术动态等,为提高化学教学水平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医用有机化学课程中的案例教学

    刘坚华林琦姚莉韵杨秀岩...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用有机化学"是医学院各专业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该课程难度较高,核心内容与临床实践相关性较低,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我们在教学中通过引入真实临床案例,使学生认识到有机化学知识与临床的相关性,进而激发医学生们对课程学习的热情.

    医用有机化学案例教学临床实践

    "三融合,四突出"教学路径探索——物理化学C课程教学创新

    杨威王辉陈飞武袁文霞...
    7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课堂的教学"痛点"问题,团队教师以课程思政为主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媒介,优化教学目标,重构教学内容,重塑教学过程,强化互动辩论,完善考评机制,持续改进,探索出"三融合,四突出"的教学创新路径.全面解决课程"痛点"问题,全力打造"两性一度"金课,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物理化学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纳米材料中的界面现象

    阮文娟李悦郭东升
    8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课程教学中融入科学前沿实例不仅可以阐明所学基本原理的实际意义,还可以为基本原理的灵活应用提供范例,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界面化学是物理化学课程中的重要学习内容,但由于在常规尺度的多相体系中界面现象并不显著,学生对该部分知识常有忽视.近年来纳米材料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纳米材料由于其高界面分子比例而表现出更为显著的界面现象.将界面化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纳米材料的研究中,已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本文首先对附加压力、接触角等相关界面现象的基本原理进行梳理,然后分别介绍根据这些基本原理所发展出的分子马达、光控微流控器件、液体门控技术以及超疏水表面四项科技突破.

    界面现象分子马达光控微流控器件液体门控技术超疏水表面

    基于烯烃碳-氢键活化的碳-碳交叉偶联反应

    颜瑞陈虎赵明
    8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烯烃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化合物,人们可以由烯烃通过一系列转化得到复杂的有机分子.本文主要对基于烯烃碳-氢键活化的碳-碳交叉偶联反应进行了详细介绍,基于烯烃的碳-氢键活化,利用铑、钯、钴等过渡金属催化剂,通过碳-碳交叉偶联反应,构建各类碳-碳键.对于烯烃碳-氢键活化反应的介绍,能够丰富和拓展有机化学课程中烯烃的知识点,帮助学生了解有机化学的发展前沿,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

    过渡金属催化剂碳-氢活化烯烃偶联反应

    固有手性化合物

    师自法刘帅楠赵佳琳曹小平...
    95-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手性的研究在化学特别在有机化学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人们认识的提高,新概念新技术层出不穷.固有手性是无垂直对称面的曲面引起的手性,它不同于一般的中心手性、轴手性、面手性、螺旋手性,具有特殊的立体化学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天然固有手性化合物,合成的固有手性杯芳烃、柱芳烃、环三藜芦烃、三苯三戊并烯、马鞍状八元环、素馨烯、笼状化合物等的结构特点、合成及拆分,并展望了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新机遇.

    固有手性化合物结构合成拆分

    肟的立体选择性合成概述

    张圳杨凯宋秋玲
    105-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体化学纯的肟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药物、食品添加剂等领域.传统方法合成肟的立体选择性取决于底物取代基的空间位阻,其立体选择性合成一直是有机合成领域的难点与挑战.本文简要介绍了立体选择性合成肟的新方法和技术的研究进展.本文的内容来源于基础有机化学,将此内容融入到教学中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发现和解决难题的兴趣.

    立体选择性贝克曼重排交叉偶联光异构化

    扭曲型酰胺——结构与功能

    史雷詹梓烨余志友
    11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酰胺作为具有独特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的含氮化合物,其在医药、材料等领域已展现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与传统酰胺相比,扭曲型酰胺由于其分子内的p-TT共轭被不同程度地破坏,致使酰胺平面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扭曲,进而呈现出独特的反应活性.扭曲角τ和角锥化参数XN是衡量扭曲型酰胺扭曲程度的两个重要指标,τ描述了N—C(O)键的扭曲程度,XN则描述了氮原子的角锥化程度.τ=40°,XN=40°更是其在反应性上区别平面酰胺的关键阈值.本文着重介绍了当τ>40°,XN>40°时环状扭曲型酰胺和无环扭曲型酰胺的特殊结构与反应性能.

    扭曲型酰胺扭曲角角锥化参数

    研究型仪器分析实验:红酒样品中多氯联苯含量的测定

    郑海娇许海贾琼
    119-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研究持久性有机氯污染物检测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为基础,设计了一个综合性仪器分析实验,内容包括红外光谱表征、同步热分析表征、固相微萃取实验条件优化及气相色谱对样品中持久性有机氯污染物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充分参与完整的仪器分析实验流程,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仪器分析固相微萃取有机氯污染物气相色谱

    宏观非平衡超分子自组装综合实验

    赵婷李盼盼王旭
    126-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使化学及相关专业本科生掌握水凝胶材料的基本特点及其在宏观非平衡超分子自组装领域的应用,介绍了一个研究型大学化学综合实验——宏观非平衡超分子自组装综合实验.本实验主要包括基于均相自由基聚合的聚电解质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基于尿素-脲酶计时反应的宏观非平衡超分子自组装体系的构建方法、组装体性能表征、非平衡组装及解组装的机制探究等内容.通过本实验的实践,可加深学生对超分子相互作用的理解;掌握相关的聚合物水凝胶的制备和表征方法;以及巩固一些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通过教学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起教学和科研的桥梁,扩宽学生科学视野,激发研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科学思维.

    超分子相互作用非平衡组装聚电解质水凝胶脲酶化学综合实验

    研究型分析化学综合实验教学模式探究——以"海藻酸盐微胶囊的制备、药物包封及缓控释分析实验"为例

    胡国梁颜鑫灏陈睿希刘红瑜...
    134-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藻酸盐微胶囊的制备、药物包封及缓控释分析实验"是Ⅱ型分析化学实验中非常典型的一个研究型实验,它涵盖了微胶囊形成原理探究、实验条件设计、微胶囊性能表征等科研基本能力的训练.将海藻酸钠与亚甲基蓝混合溶液分别滴加至3%CaCl2溶液和1%壳聚糖溶液中,从而制备出两种不同性能的微胶囊.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得不同时间溶液的浓度,从而得到缓释曲线,并对两种胶囊的缓释性进行对比分析.后续探究实验采用一步法和两步法制备微胶囊,将两种体系的优点结合起来,得到缓释性和稳定性均较好的微胶囊.

    海藻酸盐微胶囊缓释曲线一步法两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