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学化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学化学
北京大学 中国化学会
大学化学

北京大学 中国化学会

段连运

双月刊

1000-8438

dxhx@pku.edu.cn

010-62751721

100871

北京大学化学楼C202

大学化学/Journal University Chemistry
查看更多>>教学辅导刊物。内容涉及教育方针、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国内外学术动态等,为提高化学教学水平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PBL教学法的医学专业"基础化学"教学设计——以"溶液的渗透压"为例

    吴一诺叶建涛周勰钱宇...
    149-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础化学"是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将为学生后续学习医学专业课程及工作奠定基础.学生无法意识到医学与化学的联系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重要原因.为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教学团队基于PBL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以溶液的渗透压教学为例,通过引入多个与生活或医学密切相关的问题,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知识,提升了学生独立思考、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多个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以及良好的医德医风.

    基础化学问题导向教学法课程思政

    新农科视域下"定量分析化学"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白玲卢丽敏汪小强吴东平...
    158-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定量分析化学"是农林高校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在农、林、动科、环境、食品、生物类等专业均有开设,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本文针对课程学时数少和教学内容多、与"新农科"理念契合不足、教学内容和思政内容割裂、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单一、教学资源缺乏等教学痛点,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资源、思政教育、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定量分析化学"课程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定量分析化学教学改革思政教育实践与对策

    关于"智能化工"背景下物理化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叶同奇王琪叶跃雯王艳青...
    16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前"智能化工"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作为化工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物理化学的教学不仅要因应智能化工的发展对化工专业人才的知识和能力需求,同时也应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吸收智能化工发展的最新技术成果并应用于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课程体系内容的进一步优化、引入先进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及模拟实验手段等,提升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他们适应智能化工发展的能力.

    智能化工物理化学教学改革

    基于"认识规律"的电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电子转移步骤动力学

    马金福卢辉吴建栋邹忠利...
    174-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化学原理课程是化学、化工、材料、环境工程和新能源等专业常开的一门课程,普遍使用的教材常以"学科思维"进行编写,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笔者基于"认知规律"对电化学原理课程中电子转移步骤动力学章节进行了重构,将有助于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体现了新工科建设的思维和内涵.

    电化学原理认知规律内容重构新工科

    "过程全面精准"考核在化工原理实验课程中改革与探索

    杨翠平丁慧萍侯进鹏李恺...
    178-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化工原理实验教学考核方式单一和学生学习兴趣低等难题,在教学中引入虚拟仿真和"互联网+"技术,构建全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行闯关式学习方式,将教学大纲考核点细化,分步骤给分,部分实验实行分类教学,根据权重赋分,形成全面考核体系.线下实验实行线上控制给分,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查看成绩,调整学习状态.建立网络机器人答疑平台,在线答疑,真正实现全过程教学,提高化工原理实验教学质量,助力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创新改革.

    化工原理实验虚拟仿真"过程全面精准"考核

    面向新工科建设的催化类课程教学案例设计

    袁冰于凤丽解从霞
    191-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催化类课程是化学化工专业重要的主干课程,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将课堂知识、科研进展和生产实际整合为教学案例,作为培养实践创新能力的载体,是新工科改造的现实需求.本文提出了催化类课程教学案例设计构想及部分设计示例,旨在提高催化课程教学质量,为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新工科人才提供支撑.

    新工科教学案例催化教学

    工程化学"产教融合"的实践——农药氟苯唑生产工艺的改进

    黄莎华郭晓明林琳常光萍...
    199-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当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应用型高校逐渐向着产教融合模式发展.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导向,对化学相关课程进行重新建设规划.课堂教学专注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诠释,而企业则以生产成本和产品利润为导向,两者之间交流的缺乏会导致学生对课堂知识难以学以致用.在工程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将农药氟苯唑生产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作为教和学的研究课题,通过优化化学反应过程来提高生产效益.这些实践不仅完善了教师的教学内容,也加深了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在应用的过程中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学以致用的兴趣.

    产教融合工程化学化学工艺氟苯唑

    "一体双翼"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浙江农林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建设实践

    罗锡平王星杨胜祥郭建忠...
    205-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浙江农林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是首批浙江省一流专业建设点,也是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文分析了传统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共建人才培养方案、教师队伍资源库、实践教学基地、课程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创新等优质教学资源,构建"一体双翼"嵌入式人才培养新模式,以范例介绍模式内容及保障措施,分析了模式成效.

    一流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产教融合

    课程思政引领下的物理化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赵红梅陆自强李崧李兴玉...
    210-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物理化学教学的灵魂.本文以云南农业大学物理化学课程为例,根据"厚德载物,知行合一"的理念,提出了"七步教学特色法",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理论、实践四个维度诠释了课程思政引领下物理化学课程"一中心,一主线,二驱动,三融合"的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表明,课程思政引领物理化学课程教学紧跟时代需求,创新了教学内容,提升了学生能力和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格.

    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官能团添加策略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朱信宇庞美丽
    218-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总结了在基础有机课程学习中常出现的官能团添加策略,尤其创新性地提出了羰基导向的胺的官能团添加来解决不同类型的胺的合成,并以实际天然产物或药物合成举例,以期使学生对官能团添加有更系统和深入的认识,同时在基础课程学习和实际科研间架起一座桥梁.

    有机合成设计逆合成分析官能团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