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学教育
大学教育

月刊

大学教育/Journal University Educatio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现状调研及发展对策研究——以清华大学为例

    杨建新梁雄彭世广李璠...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而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情况能够直接反映高校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实施效果。文章以清华大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座谈等方法调研了各院系开展劳动教育课程的实际情况和实践经验,旨在更好地了解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建设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对策,为高校深入开展劳动教育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劳动教育课程建设问卷调查发展对策

    综合性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科产教融合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以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

    周依娜张志俭
    6-10,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综合性大学在科产教融合教学体系建设中还存在行业联系不足、科研结合欠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要求不明确等问题。文章结合综合性大学教学科研现状和高校对科产教融合教学体系的要求,总结了科产教融合在实践教学中发挥的作用,阐述了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南京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科产教融合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探索,从育人理念确立、实践资源配置、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等方面丰富了一流专业建设内涵与特色,为高校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

    综合性大学电子信息科产教融合实践教学

    教师发展区域共同体的探索与实践——基于胶东高校教师教学发展联盟案例

    杨利军
    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对教师发展区域共同体相关概念的解析,明确了教师发展区域共同体的五大愿景和使命,提出了从实施精细化培训、加强校际协同、坚持问题导向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强教师发展区域共同体建设的建议。胶东高校教师教学发展联盟实践的典型案例是对教师发展区域共同体建设新路径的有益探索,促进了教师发展区域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合作共享,推动了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建设,促进了对区域高校教师培训体制的研究与实践。

    教师教学发展区域共同体教学发展联盟胶东高校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系统构建研究

    金丽娜胡文晋杨玉龙张凌宇...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时代,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建设离不开大数据技术的支撑。大数据技术能够为教学质量评价提供更加多元化、全程性的评价参考数据,改变以结果性评价为主的单一评价模式,有助于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但是,面对大量的数据资源,如何进行采集与整合、分析与建模、管理与统筹,关系着大数据能否在构建教学质量评价系统上发挥作用。该研究先梳理了高校基于大数据技术构建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原则、依据和特点,然后从数据的输入、输出及管理三个层面进一步分析如何依托大数据构建高效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系统。

    数字技术大数据技术教学质量评价系统高校教学管理

    省属高校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困境与对策——以湖北省省属高校为例

    谭武全王媛媛
    23-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省属高校是地方高等教育的主体,是提升区域人才培养能力、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也是地方高校的重要使命。湖北省高校资源丰富,充分挖掘省属高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潜力,提升省属高校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能力,对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省属高校应着眼于技术支持、人才支持和文化支持三个方面,破解省属高校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难题,提升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能力。

    省属高校区域高质量发展

    高校组织员"三全育人"专业化进阶路径

    余武明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高校专职党务工作者,组织员是"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职责认知模糊、履职能力不足等现状下,组织员亟待提升专业化水平。文章结合组织员工作特点,对一项党建调查的有关结论进行分析后发现,在全员育人上组织员需要理解不可替代的岗位独特作用;在全过程育人上组织员需要掌握差异性、阶段性特征,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在全方位育人上组织员需要知悉系统论观点,开展协同协作。

    高校党建"三全育人"组织员专业化进阶

    化学海洋学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与探索

    陈敏郑敏芳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文章以化学海洋学课程为例,介绍了厦门大学在该课程的教学理念、知识体系、海洋思政、教学模式等方面开展的探索,提出了立足学科属性树立与时俱进教学理念、融合经典知识与前沿科学重构知识体系、深化海洋思政践行立德树人使命、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等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重要举措。面向未来,课程教学既要关注已知,更要关注未知,主题/项目引领下的探究式教学是达成课程目标的有效路径。

    化学海洋学一流本科课程课程建设海洋思政教学创新

    基于工程实践的工程制图与CAD课程题库建设与实践

    王海霞王娜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中医药院校学生工程实践机会不足、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弱的现状,文章梳理了课程内容的知识点,并深入企业调研,收集工程实践案例,挖掘其与课程知识点的结合点。依托真实工程案例,精心设计工程案例题目,旨在通过习题与测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工程实践中。这一系列基于工程实践的工程制图与CAD课程题库建设举措,不仅明确了学生的学习目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了教学效果,为其他工程类课程题库的建设提供了借鉴。

    工程制图与CAD工程实践题库建设课程改革

    新文科背景下财经类文科专业大数据工具应用课程建设与改革

    郭艺辉钟雪灵侯昉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融数字化转型对财经类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挑战,要求培养兼具金融学理论知识与数据素养的跨学科人才。新文科背景下,基于财经类文科专业部分学生计算机基础相对薄弱的问题,大数据工程具应用课程团队积极探索学生的数据思维培养新路径,提出弱化算法推导、强调工具应用的课程建设新思路,旨在培养学生熟练运用大数据工具解决金融大数据分析与决策难题的能力。文章提出强调工具应用、知识交叉、思想引领的课程设计,以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多元教学方法融通与创新、注重过程的考核评价体系改革等课程改革路径,以期为新文科背景下"金融+大数据"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新文科"金融+大数据"工具应用课程跨学科

    新质人才培养视域下新媒体项目管理与实践课程教改研究

    彭佳琪
    44-50,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强调培养和汇聚能够驱动高技术化劳动资料和对象以及熟练运用新型生产工具并催生创新生产价值的人才力量,以迎接和引领新一轮技术变革。在新质人才培养视域下,新媒体项目管理与实践课程基于FD-QM标准,重新审视学生主体性,对课程进行深层次的调整与优化,突出"以人为本"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课程通过建设跨领域教学团队,整合多样化的课程资源和前沿的新媒体技术,提升教学内容与课程活动的前瞻性、应用性。同时,课程密切对接产业实际需求,关注技术的具身性,着力培养学生的人工智能渗透素养,提升其掌握和驾驭新劳动工具的能力。课程持续聚焦于培养适应产业发展趋势的新质人才,以期通过这些探索,推动学生全面均衡发展。

    新质生产力新质人才FD-QM标准新媒体人才培养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