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学教育
大学教育

月刊

大学教育/Journal University Educatio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新时代大学生信仰塑造研究

    潘颖
    97-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品质.大学生要成长为新时代好青年,就要认真学习党史,努力达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要求.新时代强化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应以文化建设深化信仰塑造认知理路,以网络思政创新信仰塑造载体建设,以社会实践强化信仰塑造行为锻炼,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取得良好成效.

    新时代好青年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信仰塑造红色基因

    课程思政融入林学专业的实践探索——以植物生理学课程为例

    郭红彦白晋华李素新王海香...
    105-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物生理学课程是新农科背景下农林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承担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文章以植物生理学课程为载体,深入挖掘思政资源、构建课程思政体系,深度融合线上线下教学、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模式,深入拓展MOOC资源与学习通SPOC资源、丰富课程思政学习渠道,深化教学策略改革、提升课程思政教育成效,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推动课程思政建章立制,旨在推动德育和智育相统一,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目标.

    植物生理学课程思政林学

    基于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新时代青年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探索——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

    成宇骅
    110-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中医药事业继承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关键保障,还是我国在世界的一张名片.青年学子作为坚定中国文化自信的主力军与重要力量,肩负着继承、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责任.为加强新时代青年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该研究通过对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专业学生开展有关中医药文化的问卷调查,剖析新时代青年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认可与践行程度,为加强新时代青年学生的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文化实践,积极探索有效的培育方式提供研究思路.

    文化自信中医药文化青年学生

    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研究

    王淑培陈梅兰刘璐何英姿...
    115-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专业课程融入思政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措施.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医药、食品、农林等专业的基础课程和必修课程,知识点多,与生活密切相连,蕴藏着大量思政元素,是开展思政教育的理想载体.文章首先阐述了开展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意义,然后从教学内容挖掘、教学方法创新、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改革三方面探索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推动生物化学课程思政建设与改革提供参考.

    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轨道交通类专业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常宁黄尊地
    120-12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三全育人"的要求,为最大限度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主渠道作用,从教学实践出发,分析轨道交通专业课课程思政实施策略,以轨道交通车辆牵引与制动课程为例,从思政元素的挖掘、思政目标的融入、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体系的设计等方面,进行专业知识点和课程思政融合实践探索,以达到立德树人的效果,为轨道交通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轨道交通课程思政专业课程课堂实践

    电子信息类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为例

    杨晓丹柯颖莹李福山
    125-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生教育是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主渠道,我国研究生教育已形成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分类发展的基本格局.专业学位的发展重在破除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同质化,应全面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重点突出工程实践性教学,强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深入建设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将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紧密对接.文章以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为例,积极探索构建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通过校企联合培养专班的形式,创新应用型人才自主培养新模式,以充分发挥各方优势,推动构建区别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产教协同育人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范式.

    电子信息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公路工程造价人才核心执业能力培养体系研究

    刘爱华张淑同钟晓红李晶...
    130-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路行业工程造价相比于其他行业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当今交通强国和新基建的大背景以及执业资格考试制度的新形势下,社会对于公路工程造价人才执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现有培养体系已无法完全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文章基于行业特点,在对行业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凝练核心执业能力需求,明确培养理念,探究培养机理,寻找有效的培养方法和措施,最终构建既懂理论又会实战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公路工程造价人才核心执业能力培养体系.

    公路工程工程造价执业能力人才培养

    设计赋能视域下高校大学生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探究

    徐润洁
    135-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全面推进共同富裕,是新时代高校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高校始终秉持着"将实践作为一切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育人理念,文章结合现阶段乡村建设需求与实践育人要求,基于设计赋能提出高校大学生投身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效实践路径,形成校地共建、实践育人新样板,为相关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共同富裕实践育人乡村建设艺术设计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和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型高校学科竞赛管理体系的构建

    施敏敏夏晶晶
    139-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科竞赛是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强化实践教学工作的重要途径,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从学科竞赛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意义入手,结合管理实际,对制约学科竞赛管理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探讨学科竞赛管理体系的构建,以期提高学科竞赛成绩,促进学科竞赛发挥更大作用,为同类应用型高校培养兼具工程实践能力与交叉融合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提供借鉴与启发.

    学科竞赛管理体系积极心理学应用型高校创新型人才

    澳大利亚国家工业博士计划述评

    黄非非孙乐鑫臧晨晰
    14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工业博士的技能和经验,使其能够更好地将研究转化为商业成果,并在毕业后能够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的结合点上工作,同时具备跨行业工作的能力,澳大利亚政府于2022年12月制定了国家工业博士计划.这是澳大利亚大学研究商业化的一部分,是企业和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的新举措,其培养目标、构成要素、资金支持、项目规则、申请程序和选拔过程对我国博士联合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澳大利亚工业博士博士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