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学教育
大学教育

月刊

大学教育/Journal University Educatio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校党组织开展红色研学的意义与实施探究——基于北京科技大学的实践探索

    杨智祯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党组织开展红色研学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论述高校党组织开展红色研学的重要意义和可行性出发,基于问题导向,总结凝练北京科技大学开展红色研学的实践经验,从加强领导、科学创新、丰富供给等方面对全面提升红色研学的质效进行探讨。

    党的建设高等教育红色研学

    高校学生社团书院制建设的思考

    丁彦申雨娜
    4-6,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学生社团是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育人载体。书院制具有开设形式多样、鼓励个性化发展、教学方式丰富等特点,是推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形式。从育人目标、育人理念、育人载体的角度出发,对高校学生社团书院制建设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提出构建组织体系、制度体系、运行体系、评价体系等社团书院制建设的实现路径,进而更好地改善社团的运行机制,发挥社团的育人实效。

    学生社团社团书院制书院制

    产教深度融合的智慧物流产业学院建设路径探索

    李健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搭建智慧物流产业学院,校企协同从多主体协同育人、学科专业建设、产学研服务、校企人才双向流动、实习实训和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共七个方面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同时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内容建设、激励措施为抓手,探讨产业学院建设的路径,以期为服务广西、面向东盟的物流产业由低端向中高端转型升级、向现代智慧物流服务业转型升级提供高质量人才支撑,为高校物流专业教学改革提供示范。

    智慧物流产业学院校企深度融合建设路径

    工程教育通识课程智慧课堂设计与实践

    吴仁伦侯运炳杨胜利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工程教育通识课程——能源开发概论课程组在智慧课堂教学设计总体框架下,设计了以"课内讲授"为基础空间、承载"习得""交流""资源"三个互动空间的基本联结模式,并将其内嵌到教学实践中加以扩充,形成了该类课程智慧课堂教学设计的整体框架与实操指导。该模式借鉴时空系统视角、学科交叉思维、教育教学原理、信息时代发展的基本理论与最新信息,优先结合学科特色、师生特点、可应用场景,实现了教学方法、学习内容、组织形式等教学要素的灵活组合及调整,有利于面向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开展工程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活动,助力以理工科为特色的高校探索创新工程教育方式与手段。

    工程教育通识课程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互动联结

    基于信息化手段的本科生课程建设创新研究——以电路理论基础课程为例

    张鹏
    17-19,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创新对于本科生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信息化手段的引入可以给课程建设带来全新的改变。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对唤醒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让高校从传授知识向培养人才转变的关键,是现在以及未来课程建设发展的方向,需要每位教师都去积极探索。文章对基于信息化手段的本科生课程创新方法进行了讨论,结合电路理论基础课程教学实践,在丰富课程内容和创新教学方法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在课程内容建设方面,要在传统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引入贴心的课程思政教学、开放的课程资源、动态的课程大纲;在教学方法创新方面,要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调整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关系、完善教学反馈机制。这些创新在改变整个教学过程的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信息化技术本科生课程课程建设混合式教学

    应用型本科院校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以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为例

    田悦王志博张姝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落实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强化课程建设,文章从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内容与思路、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特点及教学现状出发,提出了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措施,包括完善OBE课程教学大纲,优化教学内容、开展课程思政,改变课程教学模式、实行课堂革命,改革课程评价模式、优化考核方式,加强课程教师团队建设、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结果表明,通过实施这些建设措施,课程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达到了课程建设目标要求,可为其他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应用型本科院校线下一流本科课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基于产教融合的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探索与实践——以旅游市场营销课程为例

    李佳雷春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产教融合落到实处,需要设计以解决产业中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研究以旅游市场营销课程为例,通过建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矩阵、具体细化的过程性考核指标和权重,从课程导入、基地考察、实地调研、营销策划案制订和考核结果反馈五个阶段总结过程性考核评价的实施情况。研究发现,开展基于产教融合的课程过程性考核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在整个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中,应围绕企业需求设计过程性考核指标、权重和评价细则,加强行业导师和校内导师的紧密合作,科学细致设计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产教融合旅游市场营销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

    以科学素养为目标的中药学专业研究生课程建设——以中药资源学进展课程为例

    刘小莉林玉萍普春霞高倩...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药资源学进展课程是中药学专业研究生的专业课程,学科交叉性很强。针对新时代下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和一线应用创新人才的要求,以培养研究生科学素养和科研能力为目标,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了多维度的探索,课程内容上突出前沿性,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考核突出能力考核,丰富了中药资源学进展课程的建设内涵,为培养中药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可持续利用等领域素质高、能力强的科研人才服务。

    中药资源学进展教学模式科学素养思政元素

    军队院校装备课程群建设探索与实践

    韩统唐上钦王渊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足军队院校装备课程的特点及岗位需求,采用课程群组的概念,开展航空军械装备课程群建设探索与实践。在改革探索实践中,坚持"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基于知识技能融合、能力素养主导,构建了全新课程教学体系和实战化、信息化教学条件,探索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方式,重视课程思政元素在课程群中的有机融合,逐渐形成了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效果突出、建设成果丰硕的课程群。

    岗位任职需求装备课程群课程建设

    新时代休闲体育专业发展的诉求、困境及对策

    张立强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育学科的创新发展肩负着为实现体育强国建设目标提供人才支撑的重任。因此,新时代休闲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值得进行更深层的审思和讨论。休闲体育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专业特色不鲜明、课程体系差异不突出、实习平台建设不完善和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因此,休闲体育专业可以通过优化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教学体系、完善实践平台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更多更高素质的休闲体育专业人才,服务好国家和社会发展,推动休闲体育专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休闲体育专业发展体育专业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