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学教育
大学教育

月刊

大学教育/Journal University Educatio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专业、课程双负责人制度赋能应用型本科高校内涵式发展探索

    夏妍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专业、课程双负责人制度建立实施的重要性以及负责人的主要作用、具体职责、管理与考核出发,阐述该制度如何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督导工作、教学基层组织建设、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赋能该校的内涵式发展。

    专业、课程双负责人制度应用型本科高校内涵式发展高校管理

    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政策对学生学业水平的影响——基于某"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准实验研究

    李菊兰雅慧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某"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试点的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政策变动为研究对象,通过准实验研究评估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政策对学生学业水平的影响。研究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了该校2013-2019级本科一年级学生的课程成绩,发现专业分流政策(前置性筛选信号)对学生课程成绩的平均分有显著正向影响,提升幅度为2。582分,这一提升相当于对照组在政策实施前标准差的1/4。

    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政策学业水平课程平均分双重差分

    基于社交网络平台构建新型科研评价体系的几点思考

    王占军石秀选
    12-1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的科研评价体系常用的基于数量统计的文献计量法和基于小范围专业人士的同行评议均存在一定弊端,科研评价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在科研评价体系的创新方面,社交网络平台的打分和排名机制、国外基于社交网络开展科研评价的探索提供了借鉴。新型科研评价体系应在依靠"电脑"文献计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发挥"人脑"专家评议的作用。在此意义上,可以尝试基于社交网络平台建立一个科研平台评价与共享体系,尽量吸纳专业人士乃至公众参与科研评价,在技术方面实现程序正义的基础上,尽量追求科研评价的实体正义。

    文献计量同行评议社交网络平台新型科研评价体系

    新媒体形势下高校舆情危机的动因剖析及治理的"收"与"放"

    邢一龙霍宁波干瑞杰李劲...
    16-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信息化浪潮推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与文化建设稳步向前发展的背景下,新媒体的出现为反映社会发展状况提供了更多的渠道与可能性,并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但也为高校舆情危机的孕育提供了可能性。文章根据高校舆情发展的过程论述了高校舆情危机的产生、发展阶段、类型以及影响舆情危机的因素,论述了舆情危机控制的工作机制和总体要求,在现有工作机制基础上给出了分级管理概念和控制流程,并根据舆情的类型和等级不同,提出了舆情危机治理的"收"与"放"理念,最后提出了舆情危机治理效能的提升路径。

    高校舆情防控机制分级管理治理路径高校管理

    浅谈高校如何做好教师培训项目经费管理工作

    李红莉
    24-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的不断扩大,国家对于教师培训项目的经费投入也不断增加。然而在经费管理方面,由于管理水平不高、管理办法不完善等原因,培训经费使用效率不高甚至浪费等现象仍然存在。因此,如何做好教师培训项目经费管理工作,提升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培训团队、教师积极性、专业财务人员、经费使用效率、经费管理办法、评估反馈等方面分析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结合实践工作中的经验,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提升培训经费的使用效益,促进高校教师培训工作的健康发展。

    高校教师培训经费管理

    天基信息支援学科建设探析

    李金城代健美陈龙李炯...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科是大学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基本单元,而新兴学科建设则是大学满足人类社会发展需求的应有之责。随着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不断推进,针对天基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天基信息支援学科应运而生。文章以天基信息支援学科建设为例,深入探讨其产生背景及学科属性,明确该学科建设的定位;同时,以建设一流学科为目标,探讨天基信息支援学科建设的理念和基本原则,以期为该学科的体系设计及建设提供参考。

    天基信息支援应用学科学科建设体系设计

    中外合作办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初探

    罗萍徐世中马丽丽叶红...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和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形式。文章梳理了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所处学科位置、涉及的知识体系,分析了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及中外合作办学面临的具体问题,并以电子科技大学为例,探讨了在充分发挥中外合作办学双方各自优势的前提下,"双一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从课程学时分配、核心课程安排、理论实践融合等方面介绍了符合中外教育认证体系要求的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成果。

    中外合作办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课程体系

    西部地方高校非优势学科专业内生发展路径研究——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交通运输类专业为例

    李晓华陈君李锐王肇飞...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内生发展理论,结合西部地方高校非优势学科的特点以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交通运输类专业的实际情况,探索交通运输专业和交通工程专业的发展路径。文章提出交通运输专业"总图运输"及交通工程专业"陆路交通"的发展模式,并从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实践教学体系、发展规划及管理机制等方面探索交通运输类专业内生发展的具体路径。

    西部地方高校非优势学科交通运输内生发展

    交叉思维性质的地球物理观测与实验课程多元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

    郭振威刘小铭周重浪
    44-47,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兴起,传统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亟待革新,亟须探索新的教学管理与评价方法以适应教育发展的新需求。文章以地球物理观测与实验课程为例,深入探讨交叉思维与多元评价体系构建对地球物理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通过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实践技能、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等,能够有效促进地球物理学专业学生交叉思维的培养及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提升。

    交叉思维多元评价体系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地球物理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

    蒋峰张燕红宋志强
    48-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是机械类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文章针对控制工程基础课程的特点及当前一些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运用到课程教学中,主要从课程目标设计、课程教学策略设计以及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设计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通过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提升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水平,以期促进控制工程基础课程建设,提升教学效果,满足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

    成果导向教育课程改革控制工程基础应用型本科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