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张永兴

双月刊

1673-0836

dxkjbjb@126.com

023-65120728;65127291;65120727

400045

重庆市沙坪坝重庆大学B区岩土工程研究楼二楼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Underground Space and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有关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综合性科技刊物,旨在通过对国内、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新成果的交流,并兼论与之相关的地下工程与基础工程的科技问题,以促进我国地下空间的合理开发利用,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本刊具有内容广泛、深入浅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为从事规划、土建、人防、地铁、隧道及岩土工程研究等有关专业人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手机信令的地铁站服务特征影响因素研究

    王泽夏
    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铁站点的服务特征是评价地铁站点服务效率、引导站点周边城市更新及开发建设的重要依据。本研究采用手机信令数据作为实测数据分析站点的实际服务范围,以杭州市地铁1、2、4号线为例,从服务范围、乘客流量、服务对象三方面对地铁站点服务特征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弥补既往研究在研究方法和数据获取方面所存在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探究地铁站点服务特征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宏观层面的空间结构和站点区位对站点服务特征的影响最为显著;站点流量、服务形态等特征受周边土地使用的影响也较为明显;当站点区位和周边用地条件相似时,其他交通方式接驳和道路网络结构则会发挥较大作用。

    地铁站点手机信令服务特征影响因素

    存量地下空间更新价值评估体系研究

    胡斌李雨姗张明子
    17-2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存量地下空间在补充地面空间资源、完善城市设施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但在发展过程中凸显出功能集聚但空间匮乏、品质参差且风貌缺失、功能错位且动迁成本高、停车供给不足又缺乏联动等众多问题。因其自身特点复杂且受到的限制较多,如对于公众开放性不足,涉及多个发展目标,影响方案决策的因素较多,以及配套管理机制滞后等,加之缺乏高效的价值评估方法,导致在对其进行更新再利用时面临利用方式的单一和利用效率的不足。本文从全要素研究分析的角度出发,以现状质量、更新需求、成本投入和可获效益4个需求准则进行价值评估指标的选取,经过对多种评估方法的对比,选用特征价格法用于城市存量地下空间价值评估,以存量地下空间更新的微观形成机制估算潜在价值,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在重要因素与更新利用之间建立回归模型,选择拟合度较好的半对数模型,并提出借助多元数据,提高评估的准确性,拟合存量地下空间的更新价值分布,以期为存量地下空间的高效、高品质更新利用提供参考。

    地下空间存量更新价值评估指标选取多元数据

    页岩弹性模量的预测方法研究

    张搏付晓娣王林均崔新怡...
    2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页岩的弹性模量对于岩石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页岩是典型的横观各向同性岩石,这为预测其弹性模量带来了较大难度。常用的页岩弹性模量的预测方法为Niandou模型,但是该模型方程的形式较复杂,参数确定较为繁琐。本文针对页岩弹性模量的各项异性,提出了一种较为简易的线性经验模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经验模型比经典的Niandou模型的方程形式较简易,所需的弹性参数较少,能够随着层理夹角的变化预测弹性模量;经验模型较Niandou模型整体平均误差略小,预测效果较好;尤其当层理面与加载方向的夹角为15°、30°和75°时,经验模型的预测相对误差更小,准确率较Niandou模型更高。

    页岩弹性模量横观各向同性预测模型弹性参数

    角柱形垂直掏槽爆破参数研究

    章逸锋李洪超张智宇刘浩杉...
    3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角柱形掏槽孔网参数确定问题,依据前人研究,总结推导了岩体爆破作用下粉碎区半径Rp和裂隙区半径Rf的计算模型,量化了爆炸应力波和爆生气体对岩体破碎的影响,并根据 Rp和Rf的结果结合碎胀空间效应构建了角柱形掏槽孔网参数的计算模型。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可得爆炸应力波产生的粉碎区半径R1=50 mm,裂隙区半径R2=550 mm,爆生气体二次破碎产生的粉碎区半径lc=16 mm,裂隙区半径lg=420 mm;从而得到Rp=66 mm、Rf=970 mm结合碎胀空间效应,可知装药孔和空孔距离L和装药孔间距L,满足66 mm<L<L1<160 mm,依据现场实际取L=0。1 m、L1=0。15 m;对该掏槽方案建立数值模型进行计算,模拟结果表明裂隙区裂纹平均长度为1 069。4 mm,与Rf=970 mm相比误差为99。7 mm,粉碎区槽腔破碎的平均长度为67。1 mm,与Rp=66 mm相比误差仅为1。1 mm,再对该掏槽方案进行多次现场巷道掘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炮孔利用率可由原先的80%提高至93%以上,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角柱形掏槽爆炸能量爆生气体爆破参数

    干湿循环下节理砂岩细观能量演化规律研究

    张亮王桂林张益晨任建喜...
    42-54,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干湿循环作用下的节理砂岩的细观损伤劣化规律,采用颗粒流软件开展了节理砂岩细观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干湿循环下节理砂岩的细观力学特性和能量演化机制。研究表明: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大,颗粒间的接触力和平行黏结力最大值呈线性递减规律;干湿循环下节理砂岩裂纹演化主要经历缓慢增加、均匀增加、阶梯增加及突变增加4个阶段,且裂纹数目(总裂纹、拉伸裂纹及剪切裂纹)与干湿循环次数呈正相关;细观边界能、平行黏结应变能及线性黏结应变能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呈逐渐减小趋势,节理砂岩中耗散能与微裂纹数大致呈正相关;干湿循环作用导致颗粒间抗断裂能力弱化,使岩样能量储存能力降低,这是造成节理砂岩干湿损伤劣化的能量机制。

    干湿循环节理砂岩数值模拟边界能摩擦能耗

    酸环境对粉砂质泥岩三轴力学特性影响研究

    魏笑史振宁龙彪王子航...
    55-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酸环境对粉砂质泥岩三轴力学特性影响规律,开展不同酸环境影响下粉砂质泥岩试样三轴压缩试验,得到了酸环境作用下粉砂质泥岩试样宏观力学参数及破环形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随着溶液p H值减小及浸泡时间增加,粉砂质泥岩三轴峰值强度显著降低,且试样越过峰值应力后强度衰减幅度减小,粉砂质泥岩逐渐由硬脆性破坏向韧性破坏转变;(2)经过酸溶液作用后的粉砂质泥岩试样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等抗剪强度参数发生明显衰减;(3)浸泡时间相同时,随着围压增加,试样破坏面主裂隙倾角逐渐减小,裂隙宽度变大,试样的微裂隙增多;(4)在围压与浸泡时间相同时,随着溶液pH值的增加,破坏后的粉砂质泥岩试样完整性逐渐下降。

    粉砂质泥岩酸环境三轴强度抗剪强度参数

    不同频率循环荷载下砂岩变形与声发射试验研究

    戚靖骅赵春晓李强李玉寿...
    64-71,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虑到实际工程中循环荷载的频率并非恒定值,设计不种频率固定振幅的正弦波加卸载单轴压缩试验,分析荷载频率对砂岩轴向变形和环向变形的影响规律,并结合声发射和能量演化规律探讨砂岩损伤机理。结果表明:荷载频率影响砂岩的变形过程、破坏形态和声发射特征,循环荷载下砂岩环向变形不仅形成滞回环,而且和轴向变形均经历相同的变形过程;0。1 Hz时砂岩变形经历初始阶段、等速阶段和加速阶段,而0。02 Hz和0。2 Hz下仅有初始阶段和等速阶段;在初始阶段砂岩均有声发射信号;在变形等速期时,声发射信号减弱;当变形进入加速阶段,外力功促使砂岩内微裂纹继续扩展,声发射信号逐渐增加,大量微裂纹贯通成宏观裂隙,最终形成多裂隙劈裂破坏模式。

    循环荷载岩石变形声发射

    含水泥砂岩声发射阶段特征与损伤演化研究

    宋浩然李守宇张庆文郭永发...
    7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岩石内部的损伤会在水作用下产生劣化,掌握岩石的失稳破坏状态对富水隧洞围岩稳定性的判别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不同含水状态下的泥质粉砂岩为试验对象,结合声发射设备开展非线性对径加载劈裂试验。研究表明:(1)在岩石破坏的5个阶段中b值、S值的演化趋势有明显的阶段特征;(2)不同含水状态的岩样在不同阶段的声发射演化特征存在一定差异,在含水率高于1。045 8%后,岩样劣化明显;(3)b值突然攀升、S值突发性跃迁可视作粉砂岩失稳破坏的前兆特征;(4)基于连续损伤介质力学,得出了两种含水状态岩样的本构,并以实验曲线验证了理论曲线的合理性。以上岩样的声发射阶段特征及损伤演化规律可为隧洞涌水情况下岩体稳定性监测提供参考。

    泥质粉砂岩声发射微观破裂机制水岩作用损伤本构模型

    化学溶液长期浸泡作用下灰岩溶蚀劣化研究

    申林方巫益刘文连李泽...
    8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酸性(pH=3)、中性(pH=7)、碱性(pH=11)3种溶液环境中开展了灰岩浸泡溶蚀试验,测试了不同浸泡周期灰岩的单轴抗压强度、表面微观形貌、浸泡溶液的pH值及Ca2+浓度,并讨论了灰岩宏观力学性能的劣化机制。研究表明:灰岩在酸性环境中溶蚀劣化程度最大,中性环境次之,碱性环境最小;在试验初期,3种化学溶液的pH值均变化剧烈,并逐渐向中性转化,最终呈弱碱性;在酸性溶液中试验初期Ca2+溶出速率较快;而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下则溶蚀反应缓慢;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溶蚀灰岩在微观形貌上表现为微孔洞扩展,表面粗糙程度加剧;从溶蚀后灰岩微观损伤区域的统计结果来看,3种溶液环境下灰岩的单轴抗压强度均随损伤区域比的增加而减小,酸性环境中的损伤区域比最大,中性环境次之,碱性环境最小。

    灰岩溶蚀单轴抗压强度溶液浸泡pH值

    单轴压缩下充填节理石灰岩力学特性与能量演化

    任青阳陈斌孟欣肖宋强...
    9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清晰了解不同充填节理岩体的力学特性和破坏能量演化规律,进行了完整和含充填节理石灰岩试样的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不同倾角或夹角充填节理对岩石强度的影响规律和细观接触力分布情况,总结了压缩过程中各充填节理试样的能量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随单一节理倾角或交叉节理夹角的增大,试样强度和起裂应力均呈"V"形变化,部分交叉节理试样强度略高于单一节理试样强度;交叉节理试样的应力弱化区范围显著大于单一充填节理试样,交叉节理试样应力集中主要在水平节理的两端;单轴压缩下含充填节理试样的能量演化总体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各试样的峰值输入总能量和弹性能均随节理倾角或夹角的增大呈"V"形变化。研究成果可为深埋节理围岩稳定性预测及灾害防控提供依据。

    充填节理力学特性能量演化单轴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