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王刚

半周刊

1002-7661

dxs1985@126.com

010-89702077/010-81679527

100084

北京清华大学84-161/162信箱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Journal Duyuxie
查看更多>>旨在推广教育新理论、新经验,为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全面深入推动素质教育。湖北总部电话0724-6060842 咨询QQ:564535801 北京编辑部电话:010-89702077 81679527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赖志忠
    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初中生处于青春期,身体各方面的发育使得他们在思想上、行为上形成某些“叛逆”,有较强的个性,形成个性心理特征。对这部分学生的品德教育首要任务应该注重他们的心理健康,那么就要抓住其个性特征,着重在《思想品德》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健康心理。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品德

    新课程理念下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效率探究

    蒋英
    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课改的深入,课堂教学从理念到行为都发生了重大改变,课改理念下如何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效率,成了当前思想政治教学工作者思考的热门话题。

    新课程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率

    浅谈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提炼知识要点能力的方法

    黄勇
    3-3页

    以课程改革红利释放民办高职院校发展潜力--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改革为例

    郭巍巍吴文彬
    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新情况和高职学生成长成才新特点,基于社会需要的高职人才质量的变化,基于凸显学校内涵建设和办学特色的需要,民办高职院校概论课改革要紧紧把握办学特色,围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从高职学生特点出发,以课程建设为龙头,以课程改革为动力,以教师团队建设为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转变观念,明确标准,找到方法,走对路子,凝练特色,打造品牌,使概论课具有核心竞争力。

    课程改革技术技能型人才实践教学高职特色

    老师,请您推我一把

    高作宏
    5-5页

    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

    毋洪刚
    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单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不够的,应当在加强思政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坚韧的品质。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随后论述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具体方式。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

    浅谈如何在高校思想教育教学中发挥学生主动性

    裴连民
    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的社会中一直没有放弃对思想的考虑。在进行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时候,应紧紧的把握住学生的主动性,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性才可以在将政治思想及教育工作做到位。如今这个时代。发达的科学技术,广泛的交流渠道可以为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帮助。本文就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高校政治教学培养学生主体性

    守护美好心灵--浅谈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方法和途径

    陈文绮
    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阶段正处于人的发展的基础阶段,品德的塑造对人的以一生都有极大帮助。常言道:“小赢靠智,大赢靠德”,“体育不好出废品,智育不好出次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这是大家总结出来的经验,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思想品德是灵魂,起着导向的作用,德育也就起着导向作用的重要意义。

    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现状方法途径

    开展对话教学构建和谐课堂--构建和谐的初中思想品德对话课堂

    刘阳
    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是相互的,是需要师生共同营造快乐氛围的,作为新时代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该具备一种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理念,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开展互动式对话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的初中思想品德具有操作性强,充满活力、效率高的特点。我们试图通过此种方法探究充满生命活力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使思想品德课焕发生命活力。

    初中思想品德对话课堂平等关系

    思想品德课程实施人文教育的思考

    陈霞金
    10-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试从对人文教育再认识、思想品德课程着眼人文教育理念谈起,提出了如下对策:尊重学生人格,体现人文关怀;挖掘文本内涵,感悟人文精神;利用时政热点,渗透人文教育;展开课堂对话,追求人文价值。

    思想品德课程人文教育人文关怀人文精神人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