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王刚

半周刊

1002-7661

dxs1985@126.com

010-89702077/010-81679527

100084

北京清华大学84-161/162信箱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Journal Duyuxie
查看更多>>旨在推广教育新理论、新经验,为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全面深入推动素质教育。湖北总部电话0724-6060842 咨询QQ:564535801 北京编辑部电话:010-89702077 81679527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策略探究

    周洪林
    172-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组成部分,对小学生的身心素质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然而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普遍比较轻视体育教育,本文结合小学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途径和策略。

    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育思路与方法创新分析

    胡志勇
    173-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些年来,在“素质教育”的提倡下,新课程标准改革(下文统称“新课改”)开始如火如荼的进行,要求教师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根据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特征进行“创新式”教学。笔者主要以高中人教版体育教学为研究对象,深刻探讨其在新课改下教育思路与方法上的创新,并结合相关专家学者的建议以及自身的专业知识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

    高中新课改体育创新

    我国高校健美操运动现状及展望

    李巍巍
    174-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竞技健美操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传到中国的,因为自身独特的魅力和作用,很快便在中国传播开来,深受群众的喜爱。随着健美操运动竞赛的火热开展,高校运动教学也开始将健美操纳入运动教学范畴之内,随着高校健美操教学的开展和普及,健美操运动技术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程度的提高。本文介绍了健美操的概念,分析了健美操在我国高校发展的三个阶段,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提出了。

    健美操课程运动发展

    高中体育创新教育研究

    卢军
    175-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学科也不例外,体育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现代的课堂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打破教学内容的形式上的封闭,要有开放性的备课,开放性的教学,形成开放的系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丰富的信息土壤。“教育是艺术,艺术的价值在于创新。”所以,有必要在“所谓枯燥无味的体育课堂”教学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现代课堂教学

    小学体育课堂竞赛机制教学训练策略探析

    熊小平梁泉
    176-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小学的学习生活中,往往对数学语文外语投入了过多的经历,而对体育课总是恨不重视的,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对小学生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标准,要求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和发展,因此,小学体育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占据了比之前要重要得到的地方。但是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直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样一来,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在体育课堂中引入竞争模式,让学生展开竞赛机制的教学训练,这样就可以让小学体育课堂变得更加的深入学生的内心,受学生的欢迎。

    体育课堂竞赛机制教学训练

    职业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张海平
    177-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高中所谓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提升职业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对提升学生的音乐水平和综合素质有重要意思。本文首先对职业高中音乐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提升职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性进行探讨,最后给出了几点提升职业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措施。

    职业高中音乐教学审美能力提升

    高中体育教学的几点反思

    宋文龙
    178-178页

    农村学校体育课的探析

    郭晓波
    179-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足以体现教育的重要性,体育作为教育的一个分科也承担着贯彻教学方针,培养建设优秀人才的责任,所以提高农村初中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是教育工作者长期钻研、探讨的课题。

    农村学校体育课

    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王兴
    180-180页

    浅谈如何搞好政治课的教学工作

    段荃莲
    181-18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