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王刚

半周刊

1002-7661

dxs1985@126.com

010-89702077/010-81679527

100084

北京清华大学84-161/162信箱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Journal Duyuxie
查看更多>>旨在推广教育新理论、新经验,为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全面深入推动素质教育。湖北总部电话0724-6060842 咨询QQ:564535801 北京编辑部电话:010-89702077 81679527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谈电子商务专业英语的教学方法

    李华
    283-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电子商务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不佳,为了提高其教学效果建议采取以下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进行情景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专业英语教学与专业课教学同步进行;加强专业课教师的英语学习,提高双语教学的能力等。

    电子商务专业英语教学方法

    输出驱动指导下的听说教学探讨

    朱月芳廖燕
    284-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听说能力是学习英语的一个最基本的技能,但又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一个弱项。本文针对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诸多问题,从“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入手,探讨了在新的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

    输出驱动假设大学英语听说教学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熊玲莹
    285-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化脚步的加快,社会上对英语人才的需要求不断加大,人们逐渐认识到了英语教育的重要性。现阶段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现状并不乐观,需要教师加强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实践,采取有效的教学模式以提升教学质量。多元智能理论能够实现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就多元智能理论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应用研究

    对中职语文口语交际课教学设计的几点反思--以《赞美》的教学实践为例

    潘秀琼
    286-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中职语文口语交际课《赞美》为例,结合具体学情,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方面浅谈中职语文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设计,并对本课教学加以反思。

    中职语文口语交际赞美教学设计

    再谈只用表A测Rx实验设计

    宋金辉侯玉波苏福河
    287-287,288页

    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蔡琳
    288-288页

    管窥篇际互文性的发展与应用

    陈志新
    289-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普遍并且重要的语言现象,互文性这一理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进化,现在已经逐渐为广大语言学者所接受,并且将其定格为语篇的基本特征之一。如今,它在社会学、语用学、文体学等领域都扮演者不可小觑的作用。目前,我国国内的学者对于篇际互文性的研究还处于浅层次的阶段,理论创新和实践都严重缺失。本论文的撰写目的在于剖析这一概念,提高语言学习者对其的关注程度,以期能够广而告之,引起更多学者的注意,并得到好的牵引和实践。

    篇际互文性话语分析文体学

    浅谈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王晓莉
    290-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大局,是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当前,安全生产形势总体虽然保持稳定,但事故总量仍然偏大,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如何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是当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安全生产安全监管对策研究

    沉郁的人生,闪光的人性--小议欧·亨利与其小说中的小人物

    韩丽华
    291-2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开创者欧·亨利是世界三大小说家之一,他的一生既富于传奇,又充满坎坷。欧·亨利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真真切切地经历了小人物的困苦的生活,这使得他把下层劳动群众生活的贫穷艰辛和闪光的人性淋漓尽致地概括在自己的作品中。

    欧·亨利小人物人生人性

    浅谈图书资料信息网络化的几点现实意义

    贾洪彬
    292-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以借阅图书为主要形式的服务方式远远不能满足新时代人们对知识的急切需求。要积极主动地收集、整理、开发、传播知识而为读者提供丰富的知识资源,必由之路是实现图书资料信息网络化。其现实意义是或激发长期沉淀的知识“古为今用”的生命活力;或横观大千世界丰富多彩的知识形态以开拓读者的广阔视野;或高瞻最新最有使用价值的知识而引领读者站在科技发展的最高点位。

    信息网络化图书资料知识资源“古为今用”服务方式借阅图书积极主动传播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