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经济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经济管理
石家庄经济学院
当代经济管理

石家庄经济学院

郝东恒

月刊

1673-0461

djglbjb@sjzue.edu.cn;ddjjglbjb@163.com

0311-87208094、87207225

050031

河北省石家庄市槐安东路136号石家庄经济学院

当代经济管理/Journal Contemporary Economy & Management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以刊载经济管理类文章为主的学术期刊,旨在宣传国家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传播经济科学、管理科学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信息,促进我国经济管理科学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为经济建设和改革服务;读者对象为各级政府部门、大中型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相关领导干部、科研人员和广大高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平台政策:功能、结构与优化——基于自创区政策文本的量化分析

    石书玲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新政策结构优化是衡量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创新政策供给的新要求,分析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平台功能,由此将创新平台试点政策划分为战略引领型政策、资源整合型政策和平台扶持型政策三大类.将此分类与创新平台规划-建设-运营的全链条相结合,对创新平台试点政策结构体系进行了构建.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平台试点政策为样本,利用NVIVO和UCINET工具对试点政策结构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创新平台试点政策供给结构缺失,未能有效发挥政策对创新平台资源集聚与整合的引领作用,也未能覆盖创新平台建设与运营的全过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政策优化的建议.

    创新平台试点政策政策功能政策结构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分布特征分析

    刘东皇朱高林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需求层面,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量之一,新发展格局下应增强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分析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应深入研究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的时期特征、 城乡特征和区域特征.基于经济增长率核算方程,从不同时期、 城乡和区域三大维度对居民消费的经济增长拉动作用进行测算,概括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的分布特征.在阶段特征层面,改革开放早期经济增长主要是靠(居民)消费拉动,之后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下降,近年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在城乡特征层面,城镇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显著高于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近年来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有所提升;在区域特征层面,中西部地区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高于东部地区.最后,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提出增强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相应政策建议.

    消费经济增长居民消费分布特征

    O2O业态融合视角下的数字化新零售发展趋势研究

    李然孙涛曹冬艳
    1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网+"时代下消费者的购物喜好和习惯发生了巨大转变,电商爆发式增长对传统客户的分流明显;实体商业的经营成本和费用也在逐年递增,线下门店扩张速度放缓,新店铺的培育与成长周期变长,这些都使得客户流量的变现能力被削弱,增长节奏被打破.在此背景下,实体零售业需要在主营业务端重新实施新生态布局,突出商业模式的演进和商业元素的转换.在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上到线下)融合趋势下,如何做到线上线下的深度统一,将电商便捷与价格优势和实体零售的切实体验与个性服务相结合,是未来需要准确考虑和选择的方向.在趋势上,数字化新零售将突破传统的禁锢,把商流、 信息流、 资金流与服务、 体验和物流加以整合,使商业实体在产业链、 生态体系等方面能够切合市场需要进行转型升级,可以预见大数据下的O2O全渠道运营将是未来新零售商业细化和再创新的发展方向.

    O2O新零售无人零售数字化系统

    企业创新内部控制助力经济新时代有效性评价研究——基于全国3709份问卷的调查数据

    乔鹏程
    2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问卷获得3709份在新时代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下企业调整微观经济行为,即企业创新内部控制助力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有效性评价数据.证明创新内部控制是企业助力当前经济新时代的重要管理工具,是应对经济环境变化的管理手段.经营创新能力、 控制风险能力、 激发新动力、 公司治理能力的指标及组合是有效评价企业是否通过内部控制创新助力经济新时代的综合体系.进一步中介效应检验发现企业提升经营创新、 改善控制风险、 提高公司治理是企业创新内部控制助力经济新时代的有效途径.研究丰富了从激发经济发展新动力的目标研究内部控制的视角,结论为企业适应经济新时代的管理制度创新提供新的决策方向.

    经济新时代经济不确定性内部控制管理创新微观企业行为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长效动力机制构建

    王淑新胡仪元唐萍萍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其特殊地理空间格局、 脆弱生态环境与较落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客观上要求协同推进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在分析其面临主要挑战的基础上,构建六位一体、 囊括多种措施的综合体系,形成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长效动力机制,其中促进教育发展是基础,创新体制机制是前提,发展绿色产业是关键,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是抓手,构建灾害风险防治体系是支撑,完善基础与服务设施是保障.

    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协同推进长效机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市民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城市空间正义缺失问题分析——基于空间正义的理论视角

    王瑞雪沈亚平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即转移人口获取城市居民身份与权利、 空间资源及实现城市社会空间融入的发展过程,也是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伴随中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与市民化历程的前行,涌入城市的亿万农业转移人口在市民化进程中面临地理区位空间的非公正分配,城市社会人文空间的非公正包容及城市权利非公正赋予的城市空间正义缺失困境,这些都严重阻抑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从空间正义的理论视角出发,实现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以"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导空间融合与重构,以"城市包容"的思维推动转移人口城市空间的变迁发展,以法律原则、 制度保障转移人口的城市空间权益.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可持续发展空间正义

    消费结构变迁下"十四五"时期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

    丁文珺
    45-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四五"时期我国人均GDP预计将处于1万-2万美元之间,从国际经验分析这将是消费结构加快变化、 消费需求加速分化阶段,需求侧结构变动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 模式创新、 业态发展提出新要求,产业发展进入深度变革期.面对更加复杂多变的宏观发展环境、 疫情冲击下带来的潜在风险以及新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范式颠覆性变革要求,"十四五"时期我国要把握高质量发展实质内涵,聚焦五个关键领域、 兼顾好三方面关系平衡,弥合消费结构变迁下造成的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裂隙,同时要从开发国内市场需求、 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等方面推进,在提升供给与需求适配性中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效率提升、 动力转换.

    消费结构扩大内需"十四五"产业高质量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中国283个城市为例

    余奕杉卫平高兴民
    5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及GML指数测度中国283个城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从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两个维度,构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计量模型,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随城市规模等级差异、 城市行政级别差异、 行业结构差异而表现出异质性.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在Ⅰ型大城市、 超大及特大城市的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均能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但在超大及特大城市表现为多样化集聚效应更强,而在Ⅰ型大城市表现为专业化集聚效应较强,且环境规制对多样化集聚效应存在正向调节作用.中低端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小城市适合于专业化集聚模式,而在Ⅱ型大城市适合多样化集聚模式.同时,行政级别较高的城市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多样化集聚效应具有明显领先优势.最后,为依托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提供政策建议.

    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城市层级体系

    我国食品安全风险因素识别与分布特征——基于9314起食品安全事件的实证分析

    张红霞
    6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010-2019年共10年的9314起食品安全事件为研究样本,运用NLPIR大数据语义智能分析平台进行词频统计和高频词提取,基于高频词提炼食品安全风险因素,探讨风险产生原因和后果,进而分析风险因素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食品安全事件涉及的风险因素复杂多样,总体上呈现人源性风险因素突出的态势."添加剂的超量超范围使用""假冒伪劣"和"微生物污染"等因素是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关键风险因素.最后依据研究结论提出我国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的对策建议,为提高食品安全风险治理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食品安全风险因素食品供应链新闻报道大数据

    人口年龄变化、医疗需求行为与医疗费用增长:基于医疗保险结算数据的实证研究

    李乐乐杜天天
    7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医疗费用不断增长,但是年龄对医疗费用增长的影响长期存在争议.利用四川省成都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超大样本数据,采用OLS和分位数回归的方法,基于医疗需求行为的视角将影响医疗费用增长的因素划分为先决因素、 供给因素、 需求因素和能促因素,研究人口年龄变化对医疗费用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口年龄变化对医疗总费用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人口年龄变化对医疗总费用的影响总体上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倒U型"变化特征.人口年龄变化对医疗总费用的影响并不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医疗总费用也一直增加.大约59岁是医疗总费用增长高峰的岁数,约47-63岁是医疗总费用增长最快的年龄区间,约71岁后到临近死亡时还会有医疗总费用的快速增长,但是这个增长的幅度不会超过47-63岁的这个医疗总费用增长高峰区间.人口年龄变化对药品费用和检查费用的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年龄对药品费用的影响是先降低再升高的"正U型"变化特征,年龄对检查费用增长的影响是一直持续降低变化特征,这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加,对检查费用增长的影响在降低.医院等级、 报销比例、 起付线、 住院天数和疾病类型等因素对医疗费用的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但是对不同类型的医疗费用增长具有不同的影响方向和程度.最后,就解决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年龄对医疗费用增长的影响提出几点政策启示.

    人口老龄化年龄增长医疗费用医疗需求临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