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子器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子器件
东南大学
电子器件

东南大学

孙立涛

双月刊

1005-9490

dzcg-bjb@seu.edu.cn

025-83794925

210096

南京市四牌楼2号东南大学

电子器件/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 Devi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向国内外介绍有关电子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思想、新技术和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本刊发扬学术民主,坚持双百方针,为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电子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本刊主要刊登真空电子学、微波电子学、光电子学、薄膜电子学、电子显示技术、激光与红外技术、半导体物理与器件、集成电路与微电子技术、光纤技术、真空物理与技术、表面分析技术、传感技术、电子材料与元器件、电光源与照明技术、电子技术应用,并涉及电子科学领域里的最新研究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声信号的轴承故障检测算法研究与实现

    张哲刘智丰肖仲喆黄敏...
    656-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滚动轴承是机械设备中重要的零部件,与其他机械零部件相比,滚动轴承的一大特点是其寿命离散性很大.通过研究轴承的故障检测和诊断方法,设计了基于声信号的轴承故障检测算法.首先提出了故障检测系统的流程,包括特征提取、特征处理与选择、模型训练算法和优化方法.之后使用处理后的特征,采用神经网络训练出一个可以区分内圈轴承故障和正常轴承且兼容附带油脂声音的二分类模型.该模型测试集准确率达到了 97.8%.使用模型对剩余数据进行测试,内圈故障轴承的准确率为 97.5%,正常轴承的准确率为 97.3%,附带油脂的正常轴承准确率为 98%.表明该算法在对轴承故障的检测上有着优良的性能.

    轴承故障检测声信号算法神经网络

    基于稀疏度自适应变步长的离格DOA估计方法

    李鹏单钰强林事力纵彪...
    661-6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格划分产生的量化误差是影响信源定位估计性能的一个重要缺陷.针对目前Lp 类离格算法计算量大以及需要提前预知稀疏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稀疏度自适应变步长的离格波达方向定位方法.首先根据一阶泰勒展开构建基于角度优化的离格参数模型,以残差能量的变化作为预估稀疏度K的条件.然后利用噪声子空间与信号子空间正交性作为原子误差入选判定依据,利用交替迭代优化方法实现离格模型下的准确求解.所提方法结合了贪婪算法支撑集选取策略与阵列协方差矩阵的有效信息.仿真实验表明,在满足稀疏性条件下,所提方法不仅大大缩短运算时间,而且可以实现空域角度范围内任意角度的精确估计.

    离格波达方向稀疏重构贪婪算法

    基于加权预测误差的低复杂度去混响

    狄金海戴天池
    667-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音视频会议以及人机交互等应用场景下,设备所采集到的音频信号往往会受到室内混响的干扰,从而降低语音的清晰度与可懂度.基于加权预测误差的自适应去混响算法是目前较为主流的盲去混响算法,该算法能够实时有效地去除混响,然而往往具有较高的计算复杂度.为降低算法的复杂度,通过分块对角矩阵简化原算法中相关的矩阵运算,实验证明,所设计的算法在确保语音质量的同时,降低了原算法的计算开销.

    去混响加权预测误差语音增强

    ISS特征融合NDT的点云配准研究

    李森范平清马西沛王岩松...
    672-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点云配准技术在三维重建、自动驾驶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针对正态分布变换(NDT)算法点云配准数据量较大时,配准效率低和配准精度受到初始位姿影响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内部形状描述子(ISS)特征点融合NDT的点云配准方法.首先利用ISS算法对点云进行特征点提取,然后计算特征点处的快速点特征直方图(FPFH)来描述特征点处的局部几何信息,再利用随机采样一致初始配准算法(SAC-IA)进行粗配准,在粗配准后目标点云与源点云获得一个初始变换位姿,最后将该初始变换提供给NDT算法进行精配准.通过对数据集进行不同算法下的对比实验,证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点云的配准精度和配准效率.

    自动驾驶ISS特征点FPFH特征SAC-IA正态分布变换算法

    外部随机激励干扰下掘进机振动信号多传感采集方法

    苏燕云王淑坤
    679-6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掘进机运行过程中,在外部随机激励源的作用下,造成多传感器模式下的传感敏感性波动,结合振动信号不稳定,会导致采集的振动信号大幅度失真.为保证掘进机的稳定运行,提出多传感器模式下的随机激励振动信号采集方法.将掘进机看作多自由度系统,建立设备动力学模型;结合掘进机动力学特征,利用虚拟激励法构建符合外部源的随机激励函数;在建立的随机激励下,选择传感器类型和参数并安装多个传感器,设定采样频率;根据正弦稳态校准方法需求,设计校准传感器采集系统,提高传感器敏感性;在随机激励函数约束下预测传感器输出延时,计算每次测量的同步误差和误差补偿值,通过补偿确保多传感器实现振动信号的同步动态采集.实验结果表明:在多传感模式下,这种方法降低了外部的随机迟滞干扰,在随机激励作用下采集到的掘进机多传感振动信号波形与实际波形相符.

    多传感器掘进机随机激励动力学模型敏感性振动信号动态采集

    视觉传达下激光电力设备波束形信号频谱分解研究

    徐齐张文
    685-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波束形信号频谱分解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激光电力设备的平稳运行,激光电力设备中的重复放电过程通常具有非常高的频率,每秒可能达到几千次甚至更高.同时,重复放电过程包含多个频率的成分和不同的幅度可能非常复杂,增加了频谱分解的难度.因此,重复放电情况是频谱分解过程中的难点问题.为此,在考虑重复放电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视觉传达下激光电力设备波束形信号的频谱分解方法.首先,利用激光视觉传感器采集重复放电情况下电力设备的波束形信号.分析电压与电阻两个影响重复放电的因素,探究波束形信号的生成机制,获取波束输出的瞬态频谱表达式.通过多普勒带宽信号模型,得到波束形信号目标参数估计值,并利用多维小波分解获得波束形信号最大波峰与波谷差值,结合频谱能量分布特征完成分解.仿真实验证明,分解后的信号频谱图与原始信号匹配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性能.

    视觉传达激光电力设备波束形信号频谱分解多维小波分解

    离轴数字全息的正一级像自动重建方法

    刘飞宇伍秀玭
    691-6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离轴数字全息中零级像和共轭像模糊重建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峰值信噪比的自动提取正一级频谱并重建其图像的方法.理论上推演并分析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获知了频谱振幅的三个冲激函数点对应于正负一级和零级频谱中心.通过频谱图中的振幅极大值点可确定这三个中心点,然后利用圆形滤波窗提取正一级频谱,并以峰值信噪比为客观评价依据来确定最佳滤波窗半径和重建距离.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自动重建离焦全息图像的正一级像,与不滤波重建结果相比,其峰值信噪比提高了 32.2%,且比全局阈值分步迭代法提高了 7.6%.该方法不依赖于其他先验信息,为离轴全息频谱滤波算法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行方案.

    离轴数字全息正一级频谱峰值信噪比滤波窗口半径离焦图像

    基于能馈型电子负载的简化双环控制策略

    汪和锋廖冬初蔡华锋
    698-7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在简化控制的前提下提升能馈型电子负载后级的并网逆变环节性能,针对系统后级逆变环节双环控制系统进行了改进,在替换了电流内环的控制方式的前提下,参考万向节死锁的原理,通过拟似演化博弈的方式比较了电压外环受控参数的关系,对其进行了简化与寻优,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相较之原有控制,将受控参数由 4 个降低为2 个,中间母线电压超调量降低 29.8%,并网电流谐波畸变率降低 25.3%,且能简单地应用于实验中.

    能馈型电子负载演化博弈双环控制无源控制

    多模型调度Smith预估算法的湿化器管路温控方法

    王庆辉康辉
    705-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用湿化器的管路温度控制是一个具有滞后性、大惯性且模型参数随流量变化的非线性变结构系统,难以采用单一结构的控制算法来实现高品质的动态性能控制.针对这一难题,提出基于多模型结构调度的Smith预估控制方法,该方法在流量平衡点处采用模型调度的方法进行控制器设计.实验测试证明多模型调度的史密斯预估算法适用于不同设定温度在不同流量模式下的管路温度控制,提升了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和鲁棒性.

    温度控制医用湿化器Smith预估算法多模型模型调度

    基于改进DWA和人工势场法的编队控制研究

    邵思扬吴旭航林远山王芳...
    711-7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动态窗口法(DWA)在多机器人编队控制中缺乏个体间避碰策略,以及编队成员间的相互作用导致无法有效到达目标点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改进的DWA和人工势场法的编队控制算法.通过三项关键改进来增强编队控制能力:首先,融合人工势场法实现个体间有效的避碰;其次,在滑动窗口设计引入转向约束规则,增强机器人朝目标导航和未知环境下的全局搜索能力;最后重构评价函数,实现在远距离时优先考虑目标导航,在近距离时强化探索能力.实验表明改进后的DWA提高了多机器人体编队控制的效果和避碰性能,提升了机器人的导航效率及其在复杂环境下的避障和避碰性能.

    编队控制动态窗口法人工势场法未知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