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德州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德州学院学报
德州学院学报

李章泉

双月刊

1004-9444

xb8985646@126.com dzxyxbzrb@163.com

0534-8985827

253023

山东省德州市大学西路566号

德州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Dezhou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学报由德州学院主办,以反映教学、科技成果为主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本刊的办刊宗旨是:繁荣学术、求是创新。办刊方针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理论性、实践性、知识性、科学性于一体,追求高质量与完美形式的统一,以大十六开精装印制,欢迎选题新颖、观点明确、论述充分、文理畅达的文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两汉三家《诗》流传考论

    居晓倩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家《诗》显盛于两汉时期,魏晋改代以后,逐渐散佚消亡。清人为辑佚三家《诗》,非常注重收集各家的师承情况,但忽略了师承流传本身所蕴含的史料价值。通过梳理齐、鲁、韩三家之师承,可以归纳三家《诗》流传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进而考察三家《诗》在两汉魏晋时期的发展脉络,亦有助于辨析清人辑佚原则存在的问题。

    三家《诗》师承流传时代特征地域特征

    《正好遇见你》:非遗题材电视剧的创新与不足

    李莉程军
    6-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电视剧形式呈现非遗元素、讲述非遗故事,一直是传播、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路径。然而,目前国内电视剧市场上的非遗题材剧在创作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严重影响了非遗文化电视传播的效果。《正好遇见你》作为非遗题材的职场剧,在展示非遗文化节目的完整制作和生产过程的同时,通过多种非遗节目形式的有机融合、非遗故事的精彩讲述、文化遗产的"活"化呈现以及职业精神的坚守和弘扬,创新了非遗文化的电视化表达,开辟了非遗文化影视传播的新形式、新路径。

    《正好遇见你》非遗题材剧非遗文化节目文化传承

    真实与想象的结合——论亨利·詹姆斯《小说的艺术》

    杜越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小说创作成为备受关注的文学问题,引发了埃米尔·左拉、E。M。福斯特等学者的深入讨论。亨利·詹姆斯作为近现代小说理论的奠基人,其于1884年发表的重要文论《小说的艺术》成为文学创作领域的经典之作。在《小说的艺术》中他深入探讨小说创作原则、技巧及小说家的创作态度,对理解小说本质和创作原则具有重要价值。詹姆斯试图表达小说创作的统一艺术:真实与自由的统一,这是小说创作的必备条件,也是实现他关于小说不过于轻薄或不过于庄重的基本途径。

    《小说的艺术》真实自由想象亨利·詹姆斯

    "后卡特里娜"小说《拾骨》中的新物质主义和时间性书写

    唐红张俊萍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裔美国作家杰丝米妮·瓦德的气候小说在呈现人类世灾难中黑人群体的生存境遇方面具有典型性。她创作的后卡特里娜小说《拾骨》,从新物质主义视角出发,解析二元论模式下种族主义和气候慢暴力之间的同构性,以有毒土地、废弃物和海水等意象为物质媒介,揭示黑人群体过去和现在所遭遇的环境种族主义危机,展现黑人群体独有的物质观和时间观,探颐人类世语境下非裔的未来发展路径。

    物质书写时间景观慢暴力后卡特里娜美国南方文学

    基于概念隐喻视角《紫色》中女性主体建构解读

    宋亮亮
    23-2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概念隐喻作为感知世界的认知机制是语篇组织构建的重要方式,助力揭示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基于概念隐喻视角解读沃克《紫色》中女性主体建构,发现小说围绕"人生是战争"和"妇女主义是紫色"两个中心隐喻展开,从语篇底层促成小说整体连贯。黑人女性在父权制社会中迫于男性权威,麻木压抑自我,被动内化父权制文化,自我意识逐渐缺失。黑人女性立足黑人文化、姐妹情谊最终实现两性和谐共存,重构自身主体性。沃克致力于人类两性共同命运的探讨,她所倡导的妇女主义为两性之间和谐相处提供了合理的解救路径,对当下女性话题具有借鉴意义。

    概念隐喻《紫色》女性主体建构

    "背过"的语义扩展及句式适用性分析

    唐艳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汉语词语的构成方式,"背过"("动作完结,记忆并能复述"义)与"读过""写过"都可以写成"动词+过",但是在用法上并不是完全相同,"背过"表现出更加强大的适用性,在现代汉语中适用于各种语气,包括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以及祈使句。通过对"背过""读过""写过"的历时梳理,推断类推化可能是"背过"出现的决定性因素,而网络语料中表达的需要又促使"背过"突破"动词+过"的语义限制,可以充当祈使句的主动词,表达要求或命令之意。

    背过读过写过祈使句

    解析拉康主体与视界驱力的内在关系

    王国华王芷若
    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拉康的主体是"无意识的主体",是"欲望的主体"。眼睛与凝视的分裂开拓了无意识的场域,使驱力在视界层面出现并维持着主体的部分存在。"无意识"之凝视作为主体确证自身的运作机制,使主体在重复强迫的原则作用下完成了包覆自身的过程,视界驱力在重复运作中所朝向的欲望是主体存在的匮乏性根基,主体在本质上是一种空洞的存在。在欲望与视界驱力的转化中,驱力以制造"丧失"本身的循环达到了自身目的,在"不向欲望让步"的重复姿态中,主体寻找到了自身真相,进而在精神分析话语实践中拥有了新的认知可能性。

    视界驱力眼睛凝视分裂主体欲望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民主主体的分野与意涵

    马艳玲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进程中,经历了以"感性、物欲的人"为代表的机械整体(everyone)到以"现实的人"为核心的有机整体(all)的认识过程。基于这两种"整体"及其关系的理论见解,马克思恩格斯对封建专制制度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同时对未来社会的民主形态进行了展望。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人民民主充分发展的必然结果和现实形态,其实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立足中国实际、继承发扬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的产物,是理论、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统一。

    人民民主民主主体全过程人民民主现实实践

    论数据加工者的权利配置——基于财产权劳动价值理论

    郑启福吴晨霖
    47-5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据加工者是数据从产生到流通共享的重要媒介,学界通过物权、债权、知识产权和新型财产权等对数据加工者权利进行配置的认识,均存在一定不足。财产权劳动价值理论在我国法律领域适用已久,本质上是公共资源在人类社会分配过程中兼具公平与效率的方式,应当以此对数据权利进行配置。依照投入劳动的不同,将数据加工者权利二分,以著作权及合同权利分别配置,同时以自愿性登记作为权利的凭证。

    数据权利数据加工者权利劳动价值理论数据集合数据转化

    集体的欢腾: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妇女的"心灵革命"(1949-1966)

    袁博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农村妇女进行了身份重塑,使之完成了从"家庭人"向"社会人""国家人"的身份转换。在妇女解放的大背景下,农村妇女的心灵世界历经了一次革命洗礼,形成了"集体欢腾"。农村地区开展的识字扫盲运动,使妇女的文化素质得到提高;丰富多样的娱乐活动,使农村妇女枯燥无味的业余生活变得多姿多彩;集体生产和各种教育运动的开展,使她们逐渐构建了集体主义和爱国思想。通过这些活动,农村妇女不仅实现了身份的重大转变,也对国家政权和中国共产党产生了强烈的心理认同和情感认同。

    集体欢腾新中国农村妇女心灵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