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子元件与材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子元件与材料
中国电子学会 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 国营第715厂(成都宏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元件与材料

中国电子学会 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 国营第715厂(成都宏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钟彩霞

月刊

1001-2028

journalecm@163.com/zhubei5148@163.com

028-84391569

610051

成都市一环路东二段8号宏明商厦702室

电子元件与材料/Journal Electronic Components & Material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报道国内外在电子元件、电子器件、电子材料领域所取得的有关基础理论、生产技术、应用开发等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报道科学技术和行业发展的动态,介绍新产品和市场信息。本刊兼顾创新性、实用性、系统性和导向性,深受广大读者好评;一直被确认为无线电电子学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被CA和IEE INSPEC全文收录;系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种低功耗快速瞬态响应无片外电容LDO

    於汉张涛
    713-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无片外电容LDO瞬态响应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iller BICMOS OTA结构的N型功率管LDO.BJT Push-Pull作为电路的中间级,具有低功耗、高增益、高摆率的特点.输出扰动通过电容耦合至中间级,形成了一条快速反馈环路,拓展了反馈环路带宽,提高了负载瞬态响应速度.因为输出级为源随器,系统整体为两级运放结构,仅需通过密勒电容进行补偿,就可以获得良好的稳定性.电路基于Hynix 180 nm BCD工艺设计,仿真结果显示,系统静态电流约为 10 μA,增益约为102 dB,带宽约为800 kHz,相位裕度约为61°,其中反馈环路带宽约为30 MHz.当输入电压为 5V,不接片外电容,负载电容为 5 pF,输出电流从 20 mA切换到 200 μA用时 300 ps时,系统响应时间约为 420 ps,过冲电压约为 253 mV.

    NMOSBICMOSOTABJTPush-Pull前馈电容

    基于SIwave与Icepak的PCB板的电热耦合研究

    蔡宇飞丁硕安轩毅陶源...
    721-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集成电路的不断发展,面对不断提升的PCB板热设计要求,提出了一种方法准确仿真PCB板的温度分布.利用SIwave与Icepak软件,建立了PCB板和电子元件的模型,进行了PCB板的双向和单向电热耦合仿真.通过对比分析仿真与实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仿真得到的PCB板的温度云图与通过红外热成像仪拍摄得到的PCB板的温度云图呈现相似的温度分布趋势;在PCB板双向电热耦合仿真的基础上,采用Re-k-ε湍流模型进行PCB板单向电热耦合仿真得到的PCB板的温度分布,比采用层流模型进行的PCB板双向电热耦合仿真得到的PCB板的温度分布更准确;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比,最大相差 2.59℃,最小仅相差 0.39℃.

    印制电路板电热耦合湍流模型红外成像

    基于谐波控制的Doherty功率放大器设计

    王帅安万通李晓明刘仁创...
    729-734,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功率放大器是无线通信里面重要的射频前端电路.为满足现代无线通信对功率放大器高效率的要求,首先基于谐波控制理论分析,设计了一种新型谐波控制电路,此新型谐波控制电路可对功率管产生的封装寄生参数进行补偿,也可对二次谐波、三次谐波进行谐波控制,提高了Doherty功率放大器效率.随后,针对传统Doherty功率放大器限制带宽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后匹配结构的方式设计Doherty功率放大器,提高了Doherty功率放大器的带宽.最后,采用Cree公司的CGH40010F GaN HEMT设计一款Doherty功率放大器并进行测试.在 1.85~2.15 GHz工作频带内,Doherty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可达到 44.3~44.8 dBm,增益为 12~15 dB,输出漏极效率(DE)大于 75%,6 dB回退效率大于 60%.结果表明,提出的Doherty功率放大器在效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高效率谐波控制封装寄生Doherty功率放大器后匹配结构6dB回退

    基于圆形腔的表面等离子体带阻滤波器研究

    王莎莎彭睿张正平杨鑫...
    735-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弯曲波导结构的双边耦合效应对耦合强度的影响,提出一个弯曲波导耦合内嵌十字银条的圆形空腔带阻滤波器,采用有限元法对滤波器结构进行仿真分析.与现有直波导耦合内嵌十字银条的圆形空腔结构对比,弯曲波导结构具有更好的滤波性能,例如最小透射率降低 10.44%;改变银条尺寸时模式 2 阻带透射率值降低近 60%.进一步研究表明,通过调整内嵌银条尺寸及相对角度能够实现共振波长调谐、单频带与双频带的切换以及对半峰带宽等的控制,最小半峰带宽分别为 11.0152 nm和 9.9869 nm.并且对于介质折射率的变化(变化范围为 1~1.12),该结构折射率灵敏度保持恒定.所提出的滤波器结构具有良好的频选及窄带带阻滤波特性,在窄带滤波和波分复用等系统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金属-介质-金属波导弯曲波导带阻滤波器圆形空腔滤波性能有限元法

    HFO2铁电体薄膜移相器设计

    李江常明超张义李兴...
    743-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移相器作为阵列天线的关键部件,用来调整阵列天线中各个天线单元之间的相位差,从而实现波束的扫描.基于传输线周期性加载可变电容理论,设计了一款工作于K波段的HFO2 铁电薄膜移相器.为了实现低插损和紧凑型,该移相器采用HFO2铁电体薄膜材料,相比传统的BST材料,其有着更大的调谐率、厚度更薄且损耗角正切更低,容易集成,同时结合共面波导叉指电容结构设计,该移相器有非常紧凑的尺寸.通过改变HFO2 铁电材料的介电常数从而实现电容的变化,进而实现相位的调控.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加入直流偏置电压改变铁电体薄膜的介电常数,该移相器在 22 GHz频点的移相量为 80°,最大插损为-2.5 dB,回波损耗优于-10 dB.

    共面波导铁电薄膜移相器介电常数叉指电容

    面向极端环境的石墨烯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天线阵

    祖浩然吴边何大平
    750-7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向极端环境中的通信与探测需求,提出一种石墨烯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天线阵.该天线采用高导电石墨烯薄膜材料制成,结构形式为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其中,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电磁结构分为传输段与辐射段,传输段用以实现显著的慢波特性与场局域性,进而获得低剖面与小型化;辐射段用以实现高定向性的端射辐射,并进行方向图合成.高导电石墨烯薄膜使天线拥有多种物化环境下的耐受性.经仿真与实测验证,天线整体剖面为 50 μm,在1000 次弯折试验、-200~200℃高低温试验、酸性试验、碱性试验、盐雾试验的极端条件试验后,能够提供 5.5~6.5 GHz 频段范围内S11参数小于-10 dB良好的阻抗匹配,工作带宽内峰值增益为 9.3 dBi.

    石墨烯人工表面等离激元极端环境端射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