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吴恩远

双月刊

1671-8461

Oyyj-oys@cass.org.cn

010-64039120 64039118

100007

北京张自忠路3号东院(北京1103信箱)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Journal Russian, Central Asian & East European Studi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学术类期刊。栏目有专论、政治、经济、外交、综述、人物志、书刊评介、外论摘编等。英文目次,英文摘要和参考文献。06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三大全球倡议与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的新理路

    张东冬
    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构成的三大全球倡议是中国面向世界提供的涵盖经济、安全及文化层面的国际公共产品,体现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的系统性思路与具体规划.三大全球倡议与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存在紧密的逻辑关联,落实三大全球倡议对于破解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难题十分必要.当前,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面临发展失衡、安全失序以及文明失范等多重挑战,集中表现为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的发展赤字、安全赤字和文明赤字.三大全球倡议框架下生成的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与文明互鉴的新型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观,实现了对西方国家优先发展、绝对安全与文明冲突的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观的三重超越,为解决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问题提供了全新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推进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离不开三大全球倡议所引领的人工智能全球发展治理、安全治理和文明治理的实践方向,通过赋能全球可持续发展,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深化全球文明交流互鉴,可弥补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领域的发展赤字、安全赤字和文明赤字,为应对当前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困境、促进人工智能技术更好造福于人类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切实可行的路径和方案.

    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三大全球倡议人工智能全球治理

    国际能源安全治理体系重塑及中国的应对

    于宏源张致博
    2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气候变化和地缘政治冲突背景下,国际能源安全治理体系持续失衡并呈现不稳定状态,主要表现为能源价格治理机制的波动与油价震荡、能源安全治理的议题扩散、能源安全禀赋结构的变化以及供应链转移等现象,使得当下全球能源治理格局呈现出清洁能源地缘政治属性弱化、主流石油资产低成本及低风险化、跨国及区域电网崛起、能源资源富集国权力强化等特点.究其原因,复合因素导致了国际能源安全治理体系的失衡,其中既有地缘政治竞争、能源武器化、供应链半球化等人为因素,亦有气候变化、技术变革等非人为因素.其中,气候变化是影响全球能源安全治理体系的长期变量,俄乌冲突等地缘政治事件是影响全球能源安全治理体系的即时变量,欧盟等行为体寻求脱离化石能源需求体系的努力则导致能源安全治理体系加速变化,而能源武器化推动了全球能源格局的重塑.当前中国正面临着高对外依存度、高化石燃料依存度、低能源金融话语权等风险,以及进口通道风险加大和节点地区动荡等地缘安全问题的多重挑战.为此,中国应重视能源韧性建设与能源外交,加强多边多层次的能源安全治理合作,积极提供全球能源安全公共产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为目标来提升在国际能源安全治理中的制度权力.

    能源安全地缘安全全球能源治理中东市场

    "左右逢源"何以可行:中等强国在俄乌冲突中的对外政策选择

    张一飞甄选
    38-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俄乌冲突中,部分中等强国需要在维系与俄罗斯能源合作的前提下,继续维系与美国或欧洲的安全与战略关系.面对这一选择困境,它们拥有三种政策选择:一是随波逐流,消极敷衍.既顺从美欧引领、制造的集体压力,又顺从与俄罗斯能源合作的现状,且不对双方采取安抚措施.二是追随一方,另保核心.在政治上强烈谴责俄罗斯,在经济上全面参与制裁俄罗斯,但在核心领域延续与俄罗斯的合作.三是局内偏私,局外弥补.宣布对冲突保持中立,在为俄罗斯提供实质性帮助的同时,在美国和欧洲的其他重要战略关注上大力提供帮助.从实践经验来看,奥地利努力维持冲突前与西方的政治关系及与俄罗斯的经济关系;日本在认知域与物理域均"站队"西方,但同时以相对的隐蔽方式维持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印度则致力于用"中美竞争中助美"交易"俄乌冲突中助俄".中短期内,它们均以较低成本在对外关系中维护了本国核心利益.从长期来看,这些中等强国的政策选择可能导致其内部利益集团分化,外部信任危机加剧;造成冲突双方的大国可能"决斗"倾向上升;增加劝和促谈难度;但同时,也使得全球互联"火种"存续,并在危机背后催生新的机遇.

    俄乌冲突中等强国对外政策奥地利日本印度

    从准结盟到务实合作:印俄关系调整的原因及走向

    王世达
    5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冷战期间,印度与苏联建立了准同盟级别的特殊伙伴关系,保持了较为密切的战略合作.冷战后,印度与俄罗斯建立了"特殊和特权战略伙伴关系".俄乌冲突爆发之后,印度拒绝追随西方对俄罗斯进行孤立和制裁,并强化与俄罗斯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但必须指出,印俄关系也出现了不和谐不稳定因素,从准结盟降格为基于共同利益的大国务实合作.例如,两国就"印太战略"分歧严重,印度采取了支持和推进"印太战略"的政策,俄罗斯则坚决反对"印太战略".此外,印度在印俄关系中的主动性也有所增强.此番印俄关系调整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根本上看,共同利益和合作基础遭削弱是印俄关系调整的核心原因.在经济上,俄罗斯对于印度的重要性呈现断崖式下滑;在安全上,俄制武器在印度仍有市场,但面临美欧武器的激烈竞争;在地缘政治上,地缘结构剧变对印俄合作构成严重冲击.此外,俄乌冲突本身也是印俄关系调整的重要诱因.印俄关系调整产生系列地缘政治和安全影响,加剧了大国权力博弈复杂性和不平衡性,以及南亚地区安全的脆弱性.前瞻性预判印俄关系调整动向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尤其是印度"多面结盟"外交政策向何处演变,印度大规模以折扣价购买俄罗斯石油能持续多久等等.

    印俄关系俄乌冲突"印太战略"准结盟

    追求中等强国地位的身份认知与行为选择:哈萨克斯坦的实践及成效

    周明李琼
    7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等强国是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力量.世界政治动荡和全球治理失序使一些国家将追求中等强国地位作为主要目标,进而在特定问题领域和地区事务中发挥影响力.哈萨克斯坦独立后,不断积累的人口、经济和军事实力等物质资源增强了它追求中等强国地位的实力基础,而中亚国家区域合作机制的初现进一步增强了哈萨克斯坦追求中等强国地位的意愿.此外,大国在中亚地区的竞争与合作则为哈萨克斯坦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契机.在外交层面,哈萨克斯坦实行多元平衡的外交战略,在政治、经济、文化及全球治理等多个领域开展外交活动,寻求国际社会对其中等强国地位的承认.基于学术界对中等强国地位的评估路径,从功能性、行为性、等级性及观念性四个层面对哈萨克斯坦追求中等强国地位的外交实践效果进行评估可以发现,哈萨克斯坦并非完整意义上的中等强国,在它追求中等强国的过程中,面临各种国内外因素的限制,这对哈萨克斯坦追求中等强国地位构成了重要挑战.

    哈萨克斯坦中等强国多元平衡外交软制衡利基外交

    从对冲到选边:乌克兰的战略取向与俄乌冲突的困局

    张弘
    98-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泽连斯基政府执政以来,延续了波罗申科时期"一边倒"的亲西方外交战略,持续推动与欧盟的政治经济一体化,强化与北约的安全合作,继续与俄罗斯进行对抗.为此泽连斯基政府综合运用多种外交方法和策略密切与西方关系,十分注重公共外交,主动与西方社会加强互动与沟通,在国际组织、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社交媒体平台上频繁发声,争取西方社会对乌克兰的支持.泽连斯基亲西方外交为乌克兰争取到大量援助,同时也给乌克兰带来一系列负面后果.首先,泽连斯基寻求与西方结盟的外交打破了俄罗斯与西方在乌克兰的均势,导致地缘政治竞争升级为严重的地缘政治危机.泽连斯基加速推动加入北约和欧盟进程,增加了俄罗斯的不安全感,促使普京与西方提前摊牌,进而采取预防性行动.其次,亲西方外交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西方与乌克兰不是正式的联盟关系,为了避免引火烧身,西方选择不直接介入危机,仅提供有限援助,无法满足乌克兰打赢战争的需要,导致冲突变为持久战和消耗战,乌克兰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持续扩大.同时,"一边倒"的亲西方外交削弱了乌克兰外交的自主性,增加了外交和谈的难度.俄乌和谈受西方的牵制而陷入僵局,导致乌克兰深陷地缘政治危机而无法自拔.

    俄乌冲突乌克兰外交对冲战略选边战略泽连斯基"一边倒"外交

    美欧对俄罗斯被冻结资产的处置方案及影响

    许文鸿
    117-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俄乌冲突爆发后,美欧多国联合对俄罗斯实施全方位制裁.冻结俄罗斯约3 000亿美元的外汇资产是重要制裁措施之一.冻结俄罗斯资产的初始理由是限制俄开展军事行动的经济金融能力.但随着乌克兰遭受的损失越来越大,美欧各国开始考虑彻底剥夺俄罗斯被冻结的金融资产用于支持乌克兰抗击俄罗斯及进行重建.目前各方正在讨论处置被冻结资产的法律依据,并试图采取后续行动.美国积极推动欧洲各国作出决定.本文考察俄罗斯中央银行外汇资产在美欧国家的分布情况及美欧国家剥夺其他国家外汇资产的法律依据和具体措施,分析美欧国家处置俄被冻结资产的企图和计划以及俄罗斯的应对策略,论述欧美相关举措对国际金融秩序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冲击,并介绍欧清银行和明讯银行作为国际资本市场的国际金融基础设施的重要作用.目前,美欧国家在如何处置被冻结俄央行资产问题上仍存在明显分歧.随着俄乌冲突进一步发展,围绕俄罗斯被冻结资产问题的斗争将进一步加剧,美欧各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博弈将更加激烈.美欧各国如最终决定剥夺被冻结的俄央行资产,将对国际金融秩序产生前所未有的冲击.

    经济制裁金融制裁资产冻结金融战"去美元化"俄乌冲突

    重建公正的经济:托卡耶夫经济改革理念与路径分析

    张宁
    142-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年"一月事件"后,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结合国内国际新形势,开启"新哈萨克斯坦"改革,打造哈萨克斯坦历史上的"第二共和国",为新历史阶段的国家发展指明了方向.改革以"公正"为核心,针对民众反应最强烈的社会矛盾,从政治、经济、社会意识形态三大领域入手,将制度、观念和行动三者相结合,目标是提高人民福祉、提高国家治理水平、实现哈萨克斯坦现代化.托卡耶夫认为"先经济后政治"的改革道路已经走不通,需要以"公正"为核心,本着包容和绿色发展理念,启动"公正的经济"改革,重塑公民—企业—国家三者间关系.通过反垄断和反集中,加大非法资产返还给国家的力度,制定新的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减少贫富差距,释放社会活力,打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提高经济韧性,争取2029年GDP总值达到4500亿美元,使哈萨克斯坦成为一个能够完全自给自足和有竞争力的经济体.实践证明,托卡耶夫的"公正的经济"改革不是照搬照抄西方模式,而是符合国情的具有哈萨克斯坦特色的道路.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也面临诸多困难,在当前国内国际形势下,改革还需要时间.

    哈萨克斯坦改革"新哈萨克斯坦"托卡耶夫"公正的经济"

    Abstracts

    160-166页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投稿须知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