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鄂州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鄂州大学学报
鄂州大学学报

田巨平

双月刊

1008-9004

ezdxxb@163.com

0711-5905136

436099

湖北省鄂州市莲花山鄂州大学

鄂州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Ezhou University
查看更多>>《鄂州大学学报》创刊于1988年,自创刊以来一贯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刊物的学术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凸现了刊物的个性特征。本刊的办刊理念是:坚持鲜明正确的政治方向,但不办成政治理论刊物,而是强调求真的科学性探讨;坚持科研服务于经济建设,但不一味急功近利,而着意于“形而下”与“形而上”的兼容并包,尤其注重精神文化领域的开拓;重视校内学术人才的扶持,着力展示校内教师创造的科研教学成果,但不画地为牢,近亲繁殖,而力求拓宽交流渠道,多吸纳一点校外前沿性科研成果,形成杂交优势。本此理念,本刊在编辑出版工作中,努力培植自身应有的特色:学术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学术视野的广泛性与论域地方性的并包;学术热点与冷门的兼容;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力求期期都显示着学术上的创新精神、内容上的厚重感和风格的朴素坚实。《鄂州大学学报》在历年的质量检查中不断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表扬,在学术界和社会上越来越受到重视,二次刊载逐年增多。《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心、《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等全国性信息收集单位均有转载、摘要和报道;多个国家级和省市图书馆均长期连续订购收藏;与全国数百家公开发行的学术杂志建立了长期交流关系;稿源不断拓宽,作者从青年学人到资深专家博导,从高校讲师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所长,构成了一支多层次的撰稿人队伍,保证了学报的清新气息和学术质量。本刊两次荣获全国市属大学优秀学报奖、首届全国《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6年,荣获湖北省第五届“湖北省高校优秀学报”、第三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内外区隔视阈下公司决议规则的整合与优化——以《公司法(修订草案)》为契机

    聂丰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有法律对公司决议简单适用民事法律行为规则,易致司法裁判不统一的情况发生.公司决议的作出包含着股东、董事或监事等参与者作出意思表示与公司形成意思表示内外两个层面,对这两个层面应当采取内外区隔的方法分别审查.基于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的亲缘性,运用法律行为的理论分析意思表示及其瑕疵具有说服力.我国民法与公司法应以股东、董事或监事等参与者作出意思表示与公司形成意思表示内外区隔为路径,构建关于公司决议行为的规范群.

    公司决议法律行为效力

    校地党建共建育人模式实践探究——以增城区校地党建共建为例

    邓秀芬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校地党建共建育人模式是高校与所在地方党组织创新党建工作机制,通过组建党建共建工作联盟、整合思想政治队伍力量、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深化实施"党建+"工程,构建起以党建为核心引领,创新共享平台、提高党建实效的校地合作新模式.广州市增城区各高校党委与区委区政府及镇街、社区的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实现了校地党建工作组织联盟、理论联学、师资联动、阵地联享,先锋联创,走出了一条适应新形势、体现新特点的校地党建共建育人有效路径.

    校地党建共建育人模式实践

    新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建工作的协同发展策略

    刘子钰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建工作的协同发展,是点燃大学生"中国梦"情怀的有效方式,有助于促成思政教育成果转化实现学生全面发展,还能够通过二者协同作用助推高校育人效果提升.文章在探讨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建工作协同发展的价值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二者的协同关系,最后从培养创新意识,形成协同创新机制;把握二者关系,发挥协同共促作用;加大管理力度,延伸协同发展效果;注重技术整合,建设高效学习平台等方面,提出实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建工作的协同发展策略.

    高校思想政治党建工作协同发展技术整合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长效机制构建研究

    孙守湖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补充和延伸,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环节和组织形式.文章在重申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试图从建立健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坚持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基本原则、丰富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创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等三方面探索我国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长效机制构建的方法和对策.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长效机制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融入课程思政建设创新性研究

    刘雅卿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高职院校需要在教学管理和课程设计等方面创新,将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学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文章围绕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专题展开探究,阐释了高校课程思政的内涵,分析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基于实践的层面提出具体创新策略,以期不断提高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创新性发展.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课程思政创新性策略

    课程思政视域下非遗活化与传承教育探索与实践——以紫金花朝戏在河职院的传承教育为例

    刘少燕邓钦芳林颖廖瑞枚...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花朝戏是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独具特色的地方小戏,起源于当地"神朝"祭祀仪式,是岭南客家传统文化中的特色分支,在探讨河源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价值,在当地的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宣传和教育作用,花朝戏的嬗变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紫金乃至客家社会的发展史.2006年,花朝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遗产编号Ⅳ-75).文章从课程思政视域,就如何对其有效活化与传承教育开展积极探索与实践.

    课程思政非遗活化与传承教育

    "互联网+大思政"的价值意指与实践逻辑

    郭巍巍吴文彬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落实关于习近平总书记对"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中央网信办等十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作用是帮助人们实现由功利物欲到更高精神层次转变,也是调节社会主要矛盾和维持社会安稳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动荡,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也进入了逐渐疲软的状态,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跟不上国家精神战略发展的进程,促使当下思想政治教育举步维艰,又不好找到切入点进行改变.文章主要是通过"互联网+大思政"的价值意指和实践逻辑方面展开研究.

    互联网大思政价值实践

    高校思政课程的微信公众号教学模式研究

    洪娟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微信公众号已成为高校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使用微信公众号教学模式进行高校思政课程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包括提高学生参与度、提高教学内容质量和加强教学管理等.但是,高校如何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更好地运用微信公众号,确保教学质量和效率,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主要研究了高校思政课程微信公众号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应用现状、教学设计、实践效果评估、问题与挑战以及优化策略等方面.针对问题和挑战,提出了优化策略和具体措施,同时,展望了高校思政课程微信公众号教学模式的未来发展前景和具体应用场景,希望以上探析能为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和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

    高校思政课程微信公众号教学模式实践效果优化策略

    人工智能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应用探究

    夏开武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探究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人工智能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意义,并重点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创新应用以及挑战和解决方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工智能技术教育创新数据挖掘

    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探索与实践研究

    李健芸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部分学生在校期间未明确个人人生目标,未树立良好的创新创业思想理念,对未来职业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阻碍影响.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应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有效的创新创业观念,立足于全方面培育人才层面,建立健全一整套完整的思政教育体系.创新创业教育和高校思政教育两者融合发展模式,需基于两者教育目标一致性、教学内容互通性、教学效果互补性等相关客观思维逻辑基础上,对融合价值进行审视与思考,探索寻找两者融合实践的有效路径,旨在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创新创业教育思政教育融合探索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