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节能(中英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节能(中英文)
建筑节能(中英文)

邹庆堂

月刊

2096-9422

bee@vip.126.com

024-23853673

110006

沈阳市和平区光荣街65号

建筑节能(中英文)/Journal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CSTPCD
查看更多>> 《建筑节能》(月刊)是由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主管主办,建设部建筑节能中心、清华大学建筑节能中心、中国建筑协会建筑材料分会协办的国家级专业技术期刊, 于2007年1月荣获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颁发的“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7年8月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2008年4月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收录,2012年12月被英国《科学文摘》(网络版)收录,是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扩展版)! 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统计源期刊。2008年1月起参加“期刊编校无差错承诺”活动。国内统一出版物号CN21-1540/TU,国际标准出版物号 ISSN1673-7237。 《建筑节能》以刊登建筑节能技术、工艺、设计、设备、材料为主要内容,读者主要是面向房地产开发公司、建筑设计技术单位、施工企业、监理公司等企业的技术主管及技术人员,建筑节能产品生产技术人员,建筑节能行业管理人员,相关科研单位技术人员和专业院校师生等。 主要专栏:暖通与空调、新能源及其应用、绿色建筑与设计、保温隔热与材料、生态城市与环境、电气与智能建筑、节能产品与企业、节能改造与技术、标准规范与检测、节能经济与行业研究、绿色施工技术与管理、政策与法规、高层论坛、行业资讯、国际文摘等。 《建筑节能》期刊是目前我国建筑节能行业唯一经国家批准公开发行的建筑节能专业技术期刊,期刊稳定的专业读者群和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为建设、设计、施工、生产、科研人员进行技术交流提供了理想的平台。 新浪博客: 新浪微博: 百度百科: 投稿邮箱:bee@vip.126.com 办公邮箱:cce-ed@163.com 联系电话:024-23853673,62123873(兼传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山河共赴,新岁同行

    毛志兵
    1页

    人物介绍

    2页

    创新赋能,共赴征程

    林波荣
    3-4页

    人工智能与创新应用场景叠加是当前应对AI发展的阶段性过程

    林波荣
    5-6页

    钢结构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碳排放定额研究

    黄祖坚林波荣周浩陈华周...
    7-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钢结构建筑工程装配式施工过程特点,提出基于工序的钢结构建筑工程施工碳排放计算方法,结合某多层钢结构建筑开展钢结构基础、钢构件吊装和安装工序的碳排放定额研究.现场计测所得10种钢结构建筑基础施工工序碳排放为17.72~151.26(kgCO2/个基础);首节柱和二节柱吊装工序碳排放分别为10.52(kgCO2/根钢柱)和14.59(kgCO2/根钢柱);三种截面尺寸钢柱安装工序碳排放为38.16~69.18(kgCO2/根钢柱);主梁和次梁汽车吊吊装工序碳排放分别为7.73(kgCO2/根钢梁)和4.52(kgCO2/根钢梁),采用塔吊吊装时,相应碳排放降低至2.40(kgCO2/根钢梁)和2.22(kgCO2/根钢梁);主梁安装节点共14种,工序碳排放为13.84~125.96(kgCO2/根钢梁);次梁安装节点共11种,工序碳排放为10.39~43.49(kgCO2/根钢梁).研究提出的工序碳排放计测方法,所得结果可呈现钢结构建筑分部分项工程碳排放源构成特征;计测获得的工序碳排放定额参数,可支持多层钢结构建筑工程建造阶段的碳排放计算,以及施工方案的低碳优化.

    钢结构建筑装配式施工吊装安装工序碳排放定额

    城区与街区尺度碳排放测算方法综述

    周利杰张悦
    18-2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国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远景目标的提出,碳排放研究将成为我国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的重要课题.城市规划作为实现减排降碳的重点领域,受到社会与学界的广泛关注.为了给规划领域碳减排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介绍了国内外城区和街区尺度碳排放测算方法,包括基于活动的碳排放测算技术、基于监测的碳排放测算技术以及其他碳排放测算技术,分析各方法的优劣势、适用尺度与适用对象,并阐述了国内外城区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在工程中的应用,探讨了现有碳排放测算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未来城区尺度碳排放测算的改进建议,旨在为推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转型、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提供支撑.

    碳排放测算城区尺度街区尺度工程应用

    基于Hybrid-LCA模型的装配式夹芯保温墙板碳评价

    王怡萍刘铁吴艳萍金超...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量化不同构造的夹芯保温墙板的减排效果,选取6种典型保温构造,基于Hybrid-LCA法建立外墙全生命周期的碳评价模型.量化分析表明:夹芯保温体系的减排效果明显优于外保温体系.以建筑垃圾为保温芯材的夹芯保温墙板减排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保温墙体.复合夹芯保温墙板减排效果较好,但保温性能下降.普通混凝土夹芯保温墙板物化阶段减排效果优于预制清水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夹芯保温墙板,同时墙体厚度小的优势增加了住房使用面积,但增加了运营阶段碳排放;预制清水混凝土与轻骨料混凝土夹芯保温墙板物化阶段减排效果差异不大,但由于其保温性能的提升,可降低建筑物运营能耗.

    保温墙板碳排放混合生命周期

    "生命建筑挑战"评价标准及其实践应用——以Center for Sustainable Landscapes为例

    张军杰王凯磊张欣烁秘嘉...
    2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使绿色建筑认证成为关注焦点.当今"双碳"目标对建筑的可持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评价体系也应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生命建筑挑战"评价标准综合了目前环境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意在推动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向前发展,是当前最为严格的认证体系,以减少环境影响、实现生态修复为目的,以再生性设计原则为指导,并利用当前最先进的可持续技术和策略为实现手段.通过对"生命建筑挑战"评价标准的评价对象、评价内容、认证流程和认证等级进行总结,分析其变化历程及特点,并结合实际认证项目对其实际应用进行分析,为我国绿色建筑评价发展提供启示与借鉴.

    绿色建筑生命建筑挑战评价标准启示

    基于AHP-熵权TOPSIS法的绿色商业建筑使用效果评估研究

    周可徐峰
    3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绿色建筑正逐步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迈进,但运营阶段作为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重要一环却被忽视,绿色建筑的实际运行效果也不被人们所感知,因此亟需一套合理且具有针对性的绿色建筑运营评价体系来判定绿色建筑的运行效果情况,以促进绿色建筑的高质量发展.结合使用后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选用AHP层次分析法和熵权-TOPSIS法构建一套适用于绿色商业建筑的使用效果评估模型,并选取5个湖南省绿色商业建筑进行案例调研,从指标体系筛选、不可感知度调查、权重计算和综合测评结果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根据商业建筑运行中的关键影响要素,从绿色商业建筑设计改进策略、绿色技术应用优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优化3个方面提出建议.

    绿色商业建筑使用后评价层次分析法熵权-TOPSIS法

    可变建筑表皮的环境调节因素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分析

    王磊石峰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碳"目标是我国实现经济绿色低碳升级的重要环节,而建筑作为耗能主要部分,面临着巨大挑战.从太阳辐射、通风量、表皮蓄热性能和热阻4个因素出发,分析可变建筑表皮的环境调节因素对建筑能耗的影响.针对厦门地区某南向办公室,设计多种可变建筑表皮形式并设置了4组分析模型,利用EnergyPlus软件对建筑能耗进行模拟分析,对比在各种调节因素的影响下建筑能耗及节能率变化,寻求最佳节能状况下的建筑外表皮调节方式,为之后的建筑设计提供参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4种环境调节因素的可变建筑表皮措施均能减少建筑能耗,节能率在2.19%~66.79%之间,其中调节通风量的可变建筑表皮节能率最高.

    可变建筑表皮太阳辐射自然通风蓄热可变热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