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节能(中英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节能(中英文)
建筑节能(中英文)

邹庆堂

月刊

2096-9422

bee@vip.126.com

024-23853673

110006

沈阳市和平区光荣街65号

建筑节能(中英文)/Journal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CSTPCD
查看更多>> 《建筑节能》(月刊)是由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主管主办,建设部建筑节能中心、清华大学建筑节能中心、中国建筑协会建筑材料分会协办的国家级专业技术期刊, 于2007年1月荣获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颁发的“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7年8月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2008年4月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收录,2012年12月被英国《科学文摘》(网络版)收录,是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扩展版)! 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统计源期刊。2008年1月起参加“期刊编校无差错承诺”活动。国内统一出版物号CN21-1540/TU,国际标准出版物号 ISSN1673-7237。 《建筑节能》以刊登建筑节能技术、工艺、设计、设备、材料为主要内容,读者主要是面向房地产开发公司、建筑设计技术单位、施工企业、监理公司等企业的技术主管及技术人员,建筑节能产品生产技术人员,建筑节能行业管理人员,相关科研单位技术人员和专业院校师生等。 主要专栏:暖通与空调、新能源及其应用、绿色建筑与设计、保温隔热与材料、生态城市与环境、电气与智能建筑、节能产品与企业、节能改造与技术、标准规范与检测、节能经济与行业研究、绿色施工技术与管理、政策与法规、高层论坛、行业资讯、国际文摘等。 《建筑节能》期刊是目前我国建筑节能行业唯一经国家批准公开发行的建筑节能专业技术期刊,期刊稳定的专业读者群和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为建设、设计、施工、生产、科研人员进行技术交流提供了理想的平台。 新浪博客: 新浪微博: 百度百科: 投稿邮箱:bee@vip.126.com 办公邮箱:cce-ed@163.com 联系电话:024-23853673,62123873(兼传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生理参数的热健康温度分区研究现状

    赵虎杨磊
    49-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室内热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体会通过一系列生理调节来适应这种变化,因此生理参数在热舒适评价中展现出极大的潜力.近年来,基于生理参数、热环境和健康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为室内热环境的改善提供了更准确、更健康的方法,此类涉及生理学、建筑环境学和统计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式也为未来我们所追求的建筑热环境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分析了人体主观与生理可接受温度分区,并介绍了热健康相关的典型生理参数.最后,基于过往实验数据对符合人体热健康的温度阈值和生理参数范围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基于生理参数探究热健康温度分区未来研究的方向与将要面临的挑战.

    热健康热舒适生理参数生理调节

    基于LM-BP神经网络的办公建筑逐时空调能耗预测

    王曦甘灵丽王亮欧雪梅...
    5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LM算法对BP神经网络进行改进,以提高模型收敛速度,减少迭代次数,并分别对夏季、冬季空调能耗模拟数据进行样本训练和测试,构建了LM-BP神经网络的办公建筑逐时空调能耗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夏季模型的预测值和模拟值之间的MAPE误差平均为5.74%,冬季模型的MAPE误差平均为5%,其误差均在10%以内,说明LM-BP神经网络在建筑空调能耗预测方面的可行性.并以成都地区某办公建筑实际空调能耗数据为基础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其预测值与实际值平均相对误差为6.6%,说明建立的能耗预测模型能够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准确的用电预测数据可为办公建筑用电侧进行实际电力市场交易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空调能耗LM算法神经网络办公建筑

    夏热冬暖地区空调制冷机房发展现状研究

    宁振兴易检长谢玉军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内高效空调机房建设相关技术和相关标准研究如火如荼,但目前厦门市尚未发布公共建筑高效空调制冷机房建设与能效评价相关标准.厦门市乃至夏热冬暖地区的既有公共建筑空调制冷机房系统能效水平具体情况到底如何,新建公共建筑高效空调制冷机房系统能效建设可达到什么水平,如何规范厦门市乃至夏热冬暖地区高效空调制冷机房系统能效评价等一系列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实地调查、线上调研、文献查阅相结合的方法,从国家政策、标准发布、典型项目能效水平调研三个方面开展了相关工作,为引导未来厦门市高效空调制冷机房建设与能效评价提供基础支撑.

    厦门市高效空调制冷机房现状研究

    浙江大学赵阳研究员应邀加入《建筑节能(中英文)》杂志编委会

    《建筑节能(中英文)》编辑部
    69页

    基于复合式热源的天棚辐射供暖系统在住宅中的应用

    熊勇梁鑫陈慧和陈小明...
    70-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大背景下,为响应南方地区人民对冬季供暖的热切呼声,亟待探索出适合南方地区气候特点同时又兼顾经济性、环保性的住宅供暖方式.以南方地区某新建住宅小区为例,对该区域住宅小区集中供暖系统不同热源形式进行了分析比选.详细介绍了地源热泵与风冷热泵联合供暖的热源方案比选思路、系统设置及运行原理,重点对这两种热源不同搭配比例下的经济性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该系统能源机房及地源侧设计要点;介绍了改善地源热泵系统地源侧土壤冬、夏热量不平衡的方法;提供了天棚辐射系统夏季辅助供冷运行的判断条件;介绍了天棚辐射供暖末端在住宅中的设置方式及构造做法.

    住宅供暖热源方案风冷热泵地源热泵天棚辐射

    Energy and Buildings

    侯恩哲
    77页
    查看更多>>摘要:The progression of climate change and the resulting need for improved energy efficiency,as well as the impact of the COVID-19 pandemic,have drawn attention to 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ventilation practices an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systems in residential buildings.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ventilation systems typically consider the energy efficiency of ventilation systems as the most important criterion.However,previous research has indicated a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necessary ventilation practices to maximize the technical performance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systems and the actual behavior of occupants.In this mixed-methods study,indoor climate needs,natural ventilation practices and occupants'requirements for mechanical ventilation were examined using qualitative interviews and an online questionnaire survey carried out in the German population(N=952).Three main findings were identified:First,our results imply that ventilation practices vary among occupants and are influenced by situational,habitual,and goal-directed factors.Second,while our sample demonstrated a range of perceptions on optimal indoor climate and ventilation practices,we identified some shared prompts and strategies across four groups.Third,occupants highly valued quiet mechanical ventilation devices that provide fresh air and filter particles,while also maintaining control over window opening.The results for system requirements partially differed according to socio-demographic variables,e.g.older occupants valued comprehensible and intuitive devices more than younger respondents.We therefore conclude that it is essential to consider occupant needs and preferences in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systems to optimize their operation for optimal energy efficiency.

    基于空间参数的空调温度传感器位置优化研究

    刘魁星黄一凯邸越强
    7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传感器测量并反馈的室温数据是房间空调器运行控制的重要参数.建筑空间内温度分布的差异导致同一时间传感器位于不同位置时的反馈结果不同,最终影响室温控制的稳定性和空调能耗水平.研究了建筑空间内不同位置的传感器对室温控制的稳定性和空调能耗水平的影响.实验选取住宅空间内20个测点,在实测温度数据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用于分类测点类别,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他不同尺寸的房间情况进行了仿真模拟,建立了传感器最优位置的搜索模型,提出用修正参数来调整传感器初始位置的方法.为改善室内空调器的运行状况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支持.

    空调器位置优化温度传感器热舒适性室内温度

    ICU病房内空气质量的数值模拟

    张金航张登春
    84-89,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改善ICU病房内通风状况,以某ICU病房为研究对象,运用Fluent软件,采用拉格朗日法颗粒物模型、RNGκ-ε模型,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对不同送风速度、不同送风口位置与不同气流组织形式下的ICU病房内空气质量进行数值模拟,并对其中的颗粒物进行追踪.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送风速度的增加,病房内气流速度更大,使病房内颗粒物沉积量减少,有利于病房内颗粒物的排出,从而有效改善了病房内的空气质量.送风口布置在顶部正中央的效果要优于布置在其他两侧位置的效果,可保证送风气流贯穿整个病房,更加有效地排出病房内的污染物.顶送侧回的气流组织形式要优于其他气流组织形式.

    ICU病房颗粒物数值模拟顶送侧回气流组织

    基于十年前后能耗调研的长沙地区既有住宅节能改造策略研究

    向俊米刘宏成闫岩
    90-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沙地区既有住宅节能改造存在居民改造意愿不强、节能改造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分别于2008年、2009年和2019年、2020年调研了湖南大学周边近35栋住宅的围护结构、家电情况与400余户居民终端用电量,采用K-means聚类法将总用电量、采暖、制冷、生活用电量分别进行聚类并计算界限值、平均值等参数,进而分析十年前后居民用电量变化规律,提出改善室内热环境与减少制冷能耗为该地区既有住宅节能改造的重要目标.对既有住宅用电量进行宏观情景预测,论证了既有住宅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的必要性,分析节能改造意愿不强的原因,结合目前改造现状提出适宜的相关策略.对同等气候区既有住宅节能改造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能耗调研长沙地区既有住宅K-means聚类分析情景预测

    "节能性"与"经济性"耦合目标下寒冷地区办公建筑节能改造研究——以北京某办公建筑为例

    孙琳琳牛菲菲吴泽江李跃...
    97-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全文强制性标准《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该标准要求公共建筑平均设计能耗水平应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20%.面对新的节能要求,建筑改造节能性与经济性的平衡成为一项重点关注问题.针对寒冷地区办公建筑列举了多种节能技术路径,并以某典型办公建筑为例,将不同改造路径组合为10种节能改造方案,对各方案的节能率与改造成本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节能-经济耦合计算评价模型,确定满足新标准要求的寒冷地区办公建筑最优节能改造路径;为指导设计人员选择评价节能改造方案,获得最优效益提出考意见.

    建筑节能经济性分析办公建筑节能改造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