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发光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发光学报
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会;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发光学报

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会;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申德振

月刊

1000-7032

fgxbt@126.com

0431-86176862,84613407

130033

长春市东南湖大路16号

发光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Luminesc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反映我国发光学领域中在科研、技术和生产中的学术成就,开展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提高该领域内从事科研、教学、生产人员的技术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通过诱导载流子的V坑传输提升GaN基绿光LED的空穴注入效率

    张东皓杨东锴徐畅刘信佑...
    800-8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升GaN基多量子阱LED的空穴注入效率,设计了具有不同最后势垒层结构的GaN基多量子阱外延结构,并将其制备为绿光mini-LED发光芯片,利用低温电致发光光谱、电流电压特性测试对其载流子传输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采用AlGaN或GaN/AlN最后势垒层的样品中,有更多载流子可以传输到深层量子阱,空穴注入效率获得提升.本文对这一现象中的载流子运输机制以及V坑缺陷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这种提升主要来自空穴V坑注入比例的增大.实验还发现,过大的V坑注入比例也会造成非辐射复合率上升,从而抑制了AlGaN最后势垒层样品的电光转换效率.

    发光二极管最后势垒层空穴注入InGaN/GaN多量子阱V坑

    激光器封装耦合容差分析

    张彩刘佳垚王晴晴
    809-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高速100 G激光器一般采用长方形可伐合金壳体即BOX封装,成本较高;新兴的单波100 G激光器逐步采用同轴封装,在物料成本上可降低约50%,但由于同轴封装内部集成制冷器和使用单透镜方案,因此在光路控制方面存在公差和不确定性,导致激光器外形尺寸结构的差异,在后期光模块的装配中存在匹配问题,且不良率较高,批量生产控制成本较高.本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ZMAX仿真,分析了激光器长度与偏位容差的关系,讨论了耦合效率与激光器长度和偏位容差的变化趋势与控制方法;在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的基础上,对激光器封装进行了实验验证;提出激光器长度和偏位容差的控制方法及解决方案,对实际批量生产中提高激光器耦合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具有指导意义.

    激光器耦合效率ZMAX容差

    界面特性对InAs/GaSbⅡ型超晶格光学性质影响理论研究

    马泽军李远朱申波程凤敏...
    817-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InAs/GaSb Ⅱ 型超晶格是中红外谱段光电子器件的核心结构,其Ⅱ型能带排列特点使电子、空穴在实空间分离而跨过界面,其非公共原子构型使得界面态丰富.我们在Burt-Foreman包络函数理论的基础上,讨论了不同界面态对超晶格电子能态和波函数的调控作用.理论计算表明,超晶格缓变界面和界面势两种不对称界面态分布,都会导致重空穴带的自旋劈裂,而只有施加界面势时才会使得轻空穴带发生自旋劈裂.此外,研究了改变阱宽和改变势垒时超晶格体系带隙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势垒厚度增大,陡峭界面和缓变界面两种界面态下的带隙计算结果逐渐降低,并且随着厚度增加带隙趋于收敛,而界面势下的带隙计算结果随着势垒厚度的增大而增大,与前两者呈现相反的趋势,这为中红外超晶格器件的精确设计提供了可参考的理论基础.

    锑化物超晶格界面态前后向差分法

    上转换纳米材料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孔明慧吴佳航卢扬闫旭...
    824-8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上转换纳米材料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上转换纳米粒子(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UCNPs)可将近红外光转换为可见光,具有荧光背景低、化学稳定性好等特点,能够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本综述总结了当前常用的UCNPs表面功能化策略,概述了近年来UCNPs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研究进展,探讨了UCNPs在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挑战,展望了UCNPs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未来的发展前景.

    上转换纳米材料表面功能化策略荧光探针食品安全检测

    烯丙基荧光素分子印迹荧光传感器检测罗丹明B

    王茜李媛媛刘刚王天聪...
    837-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MOFs材料MIL-96为载体,烯丙基荧光素为荧光基团,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一种用于检测罗丹明B的表面分子印迹荧光传感器(MIL-96@AF-SMIPs).采用扫描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等对传感器进行表征,表明已成功合成表面分子印迹荧光传感器.在检测罗丹明B的过程中,其荧光强度之比I580/I522 与罗丹明B浓度(0~0.5 μmol/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检出限为8.03 nmol/L.此外,该传感器具有选择性高、重复使用性好以及荧光稳定性良好的优点.在检测实际样品时,罗丹明B的回收率为94.23%~109.07%,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75%.该工作为罗丹明B的高效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烯丙基荧光素分子印迹技术荧光检测技术罗丹明B

    用于全氟辛烷磺酸盐检测的"开启"式荧光探针

    宋学智宋一凡WONG Shiqing张燕宁...
    846-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氟辛烷磺酸盐(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PFOS)是一种持久有机污染物,具有生物毒性、高稳定性、存在范围广的特点,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安全.因此,对PFOS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简单的合成制备了一种四苯基乙烯衍生物(TPE-py)用于检测PFOS.通过核磁共振谱图、荧光光谱以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方法对其分子结构、光物理性质、检测效果和传感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静电相互作用和聚集诱导发光性质,TPE-py可实现对PFOS"开启"式的快速定量检测,检测限为0.11 μmol/L.

    四苯基乙烯聚集诱导发光全氟辛烷磺酸盐

    可见光抗菌的单向导湿自泵织物

    王健时连鑫葛介超
    853-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具有湿度管理和抑菌性能的功能织物可以有效提高穿着舒适度.现有方法往往通过在亲水织物表面物理浸涂抗菌剂,虽然可起到短效抑菌作用,但会导致抗菌剂大量突释,引起皮肤不适,抗菌能力快速减弱.本文利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了一种掺杂可见光激发抗菌光敏剂的自泵织物(Self-pumping textile,SPT),实现了汗液的单向移除同时高效抗菌.自泵织物由疏水的聚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纤维和亲水的碱水解醋酸纤维素(CA)纤维组成,其中亲水纤维中掺杂了具有高活性氧产生能力的聚噻吩(PT2)光敏剂.在接触角导液模型中,我们证实了导液时间随疏水层厚度增加而延长,当疏水层电纺时间为60 s时,水分可以在 10 s内从疏水层单向导出到亲水层.使用功率为 25 mW/cm2 的氙灯光模拟日常太阳光进行抗菌,结果表明,10 min可以杀灭95%以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本工作为功能性织物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自泵织物单向导湿可见光抗菌光动力

    第10届全国氧化锌及相关材料学术会议纪要

    姜明明
    8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