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复合材料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复合材料学报
复合材料学报

益小苏

双月刊

1000-3851

010-82316907(7099)

100191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7号

复合材料学报/Journal Acta Materiae Compositae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复合材料学报》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主办的学术性科技期刊(双月刊,~180页/期)。本刊主要刊载我国复合材料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造性、高水平和具有重要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的论文。刊载范围:纤维或颗粒增强聚合物基、金属基、陶瓷基等复合材料(包括:结构、功能、生物医用、电子、建筑等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设计等,以促进国内外复合材料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及先进复合材料的推广应用。  《复合材料学报》是美国工程索引《Ei》的核心检索收录刊,同时也是美国化学文摘《CA》、苏联《文摘杂志》、美国应用力学评论《Appl.Mech.Rev.》、剑桥科学文摘(工程类)《CSA2》、国际航宇文摘《IAA》、美国金属文摘《Metal Abstracts》等国际检索系统用刊。在中文数据库中,复合材料学报是《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的收录期刊,并入选为500种“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期刊。经过复合材料领域专家、作者及编辑部的共同努力,学报的出版时滞不断缩短(从投稿到刊出在12个月内),影响因子逐年提高,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最新统计(2005年),复合材料学报2004年度影响因子为0.818。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低冰粘附防/除冰涂层的技术现状及研究趋势

    金浩正矫维成李君孙浩淼...
    2181-2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冰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冰的形成和堆积会给航空航天、舰船交通、电力系统、能源设施等带来许多安全问题.研究防/除冰材料及技术,提升防御结冰灾害的应对能力,对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国防军工等具有重要意义.低冰粘附防/除冰涂层利用材料本身的性能显著降低冰与表面的粘附力,使冰在风力或自重作用下脱离,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首先介绍了冰的形成原理和结冰类型.随后,从纳米、微米等不同尺度总结分析了低冰粘附防/除冰涂层理论模拟方面的研究进展.根据降低冰粘附机制的不同,分别介绍了超疏水涂层、润滑表面涂层、低模量弹性体涂层、应力集中诱发裂纹涂层、低界面韧性涂层等不同类型涂层的除冰机制和制备方法.综述了冰粘附性的评价指标和实验方法,阐述了各种冰粘附强度测试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展望了低冰粘附防/除冰涂层未来的研究方向.

    防/除冰低冰粘附理论模拟力学机制测试方法

    二维层状Ti3C2Tx的制备方法及其摩擦学应用研究进展

    易美荣覃靖国刘子征郭烈恩...
    2201-2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维层状材料不仅具有极高的承载能力,并且凭借其超薄的厚度在摩擦过程能较容易地进入摩擦接触区.因此,它们在减少摩擦和磨损方面具有巨大的研究和应用潜力.Mxenes作为一种类似于石墨烯的二维层状材料,具有独特的结构和丰富的官能团,其中Ti3C2Tx Mxenes因低层间剪切阻力、高比表面积、良好的分散性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作润滑添加剂.本文主要介绍了二维层状Ti3C2Tx的主要制备方法,包括"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制备路线.同时对二维Ti3C2Tx作为液体润滑剂添加剂、固体润滑涂层添加剂、复合材料增强相的摩擦学应用及效果进行综述,并对其润滑机制进行了探讨.进一步对二维Ti3C2Tx的制备技术的发展和其作为新型润滑材料的应用前景作出展望.

    MXenes二维Ti3C2Tx润滑添加剂摩擦学性能润滑机制

    室温磷光碳点/SiO2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进展

    金鹏王巍孙争光武艺...
    2220-2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点(Carbon dots,CDs)作为发光材料,在传感、信息安全、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潜力.然而,制备光学性能稳定、寿命长、发光效率高的CDs基室温磷光(RTP)材料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将CDs固定在SiO2 载体上构建CDs/SiO2 复合材料,利用CDs与SiO2 之间的协同作用,不仅可以提高CDs的分散性,实现CDs稳定的固态荧光;而且还能诱导三重激发态,产生稳定的三重态激子以实现CDs长寿命发光,这对拓展CDs基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RTP CDs/SiO2 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性能与应用,总结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RTP CDs/SiO2 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发光材料CDs/SiO2复合材料室温磷光三重态制备方法传感

    静电纺纳米纤维表面形貌的制备及其生物医学应用

    文美玲高翔刘阳安美文...
    2236-2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模仿天然细胞外基质的成分和结构特性对材料表面形貌进行设计与调控,可获得新型仿生材料,并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其中,静电纺纳米纤维通过调控孔隙率、比表面积及微纳米结构等,可以模拟天然细胞外基质的结构,实现其生物功能.本文将提供不同表面形貌电纺纤维的概述.首先介绍静电纺丝的原理、设备和参数,然后讨论电纺纤维的 4种表面形貌:纳米孔、串晶、沟槽和皱缩结构的制备原理、方法及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并对该领域相关研究和研究现状进行评价.

    静电纺丝纤维材料表面形貌生物医学应用组织工程

    柔性电化学传感器的材料选择研究进展

    孙已岚臧霄奉刘英慧蒋双钰...
    2249-2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化学传感器作为传统传感器的一种,具有效率高、响应性好和灵敏度高等优点.而柔性电化学传感器具有这些特点的同时,凭借其优异的柔韧性、拉伸性、可折叠性和电化学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等方面.此外,该类传感器还具有方便携带、成本较低、灵敏度高和选择性好等特点.本文立足于柔性传感器活性材料的选择,从无机材料、有机材料、酶和天然材料入手,通过分析与总结近几年的研究成果,介绍材料的选择对电化学传感器性能的影响,重点阐述了不同材料在柔性电化学传感器方面的制备及应用,表明柔性电化学传感器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后对现阶段柔性传感器的研究应用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进行总结,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柔性电化学传感活性材料研究进展

    基于原位聚合构造特殊润湿性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井一凡刘冬志高陈陈吴明明...
    2262-2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总结了基于原位聚合构造特殊润湿性复合材料的最新进展,首先介绍了基于特殊润湿性的机制及自然界中的特殊润湿性现象,指出人工构造特殊润湿性复合材料的常见方法,举例说明了各类方法的优势与缺陷,并指出原位聚合法构造特殊润湿性复合材料的原理及其优势.其次,以原位聚合法为核心,讨论了 3种类型的特殊润湿性复合材料构造现状,包括特殊润湿性涂层复合材料、特殊润湿性纤维复合材料、特殊润湿性多孔复合材料.同时还讨论了原位聚合构造特殊润湿性复合材料在油水分离、水雾收集、液滴操控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对其作用机制、材料类型、应用性能进行了综述.最后总结了原位聚合构造特殊润湿性复合材料目前面对的挑战和未来前景.

    原位聚合特殊润湿性表面聚合物复合材料

    基于MXene电磁屏蔽材料的研究

    梅婷冉娅蔡雄睿孟诗云...
    2280-2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子设备的电磁辐射问题日益严重,开发高性能电磁屏蔽材料是现实的迫切需求.MXene由于其独特的层状结构、丰富的表面基团、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突出的导电性,被认为在电磁屏蔽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为获得轻质、高效、稳定的电磁屏蔽材料,多种改性方法被用于提高MXene材料的电磁屏蔽效能,如通过定量控制MXene层状结构构建三维多孔、多层和插层等多种形态,通过氧化、掺杂、热处理和接枝等手段调控MXene表面终止基团及将MXene与其他材料杂化组装获得其他性能等.本文从结构设计、表面改性、复合杂化三方面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对MXene材料改性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提高电磁屏蔽效能进行了比较.

    MXene电磁屏蔽结构设计表面改性复合杂化

    纳米纤维素基湿度响应智能器件的研究进展

    沈湘凌陈广杰李知行郭大亮...
    2294-23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纳米纤维素来源广泛、绿色可再生,作为纤维素衍生材料,由于其特殊的结构特性,使其具有高机械强度、高结晶度、大比表面积等特点.基于纳米纤维素的湿度响应智能器件因其丰富的亲水基团(例如羟基和羧基)而显示出出色的响应性能,因此纳米纤维素可以作为一种湿度敏感材料来制备高性能湿度响应智能器件.本文介绍了纳米纤维素的分类、来源及湿度响应智能器件的分类及响应原理,重点阐述了不同纳米纤维素在湿度响应智能器件方面的制备及应用,总结了不同类型纳米纤维素与导电材料复合的湿度响应智能器件的性能及优缺点,最后对纳米纤维素基湿度响应智能器件的研究应用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纳米纤维素基复合材料在湿度响应智能器件中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纳米纤维素湿度响应传感器致动器柔性复合材料

    导热吸波一体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苏蒸棠陈飞周致君陈刚...
    2308-2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5G通信中电磁污染尤为严重,吸波材料可有效的吸收和衰减电磁波,将电磁能转换为热能的形式散失掉,已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军事设施及电子通信等领域.然而,电子设备的小型化、集成化与高频化使电子设备无法及时将其产生的热能耗散掉,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如何将导热材料高效的应用于电磁波吸收成为了当前吸波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基于此,本文综述了不同种类的导热材料在电磁波吸收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首先按照组成成分介绍了导热材料的种类,并详细阐述了金属材料、陶瓷材料、碳材料及其复合物和导热高分子材料及其复合物的导热机制及不同导热材料在电磁波吸收中的作用机制与应用.最后对导热吸波一体化材料未来的研究方向及推广应用提出了见解.

    导热材料电磁波吸收复合材料热导率吸波性能

    静电纺丝制备Janus微纳米纤维研究进展

    刘思彤金丹孙东明王静...
    2321-2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静电纺丝技术及Janus微纳米纤维的可控制备,使具有非均质结构特点的Janus纤维材料在多功能复合材料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静电纺丝技术的不断发展,Janus纤维的纺制工艺逐渐从纺丝装置拓展、纺丝参数优化以提高纤维并行率,逐渐向纤维形貌多样化、结构多级化及组成多相化的导向性设计方向发展,以推动Janus纤维在多功能复合材料领域的快速发展.本文综述了基于静电纺丝技术所制备的并轴及同轴结构的Janus微纳米纤维,比较说明了不同结构Janus微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形成机制及结构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成果,并进一步表明了静电纺丝技术在实现Janus纤维微纳米尺度导向性结构控制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静电纺丝Janus纤维纤维结构机制纺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