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茶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茶叶
福建茶叶

汤鸣绍

双月刊

1005-2291

fjtea@163.com

0591-87601225

350001

福建省祥福州市湖东路189号“凯捷大厦”6层西侧

福建茶叶/Journal Tea in Fujia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综合性的茶叶科技期刊。办刊宗旨是提高茶叶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掌握技术信息,以及交流生产管理经验和市场流通等方面的经验。立足福建,面向全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的茶文化精髓研究

    王瑀巍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茶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被誉为"中国国饮",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深入探讨茶文化的精髓,从哲学层面分析其内在价值和社会作用,旨在为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茶文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精髓内在价值社会作用

    中国茶道的"净""和"精神

    陆韵竹
    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茶道"一词在中国的出现不晚于八世纪末。中国茶道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沃土,有着坚实的中国根基和深广的内涵,并与儒、释、道家思想深度交融,成为人们修心养性、参禅悟道的重要门径。中国茶道中蕴含了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话语表达体系,其精神的两个重要特质,"净"与"和",对于个人修养与社会和谐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净"中包含茶净,器净,水净,境净;通过使内心的清净与茶性的纯净相契合,可以增益人的自我修养。"和"中包含身心之和,人际之和,天人之和;通过系统的饮茶仪式,不仅可以调和身心,而且可以推动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向更加和谐友善的状态发展。

    中国茶道精神饮茶法

    科技特派员团队全域服务淳安鸠坑茶产业发展的实践探索

    蒋之炜杨敏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三茶"统筹发展思想为指导,从科技特派员团队赋能视角进行研究,分析淳安鸠坑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瓶颈及其制约因素,总结茶文旅融合发展的资源优势,提出鸠坑茶产业升级发展的具体路径,为构建淳安鸠坑茶产业新格局提供多元思路。

    科技特派员茶文旅融合茶产业鸠坑茶

    一种可实现柔性加压的茶叶揉捻机的设计与试验

    梁举凯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揉捻是制茶的关键工序之一,传统的茶叶揉捻机采用机械加压,其在茶叶揉捻过程施加恒定压力易导致茶叶破损率过高影响茶叶品质。因此,设计了一种茶叶数控自动化揉捻机,采用气动加压替代传统的机械加压,采用三个磁环感应开关实现多段调压,使揉捻机具有轻揉,中揉和重揉的功能;并基于PLC设计了一种可实现柔性加压的揉捻机自动控制系统,根据揉桶内揉捻叶的实际承压状况自动调整压盖行程,避免茶叶因压紧,压死而产生过揉捻及条形较差;同时通过茶叶揉捻对试验验证了柔性加压揉捻机可有效降低揉捻过程茶叶破损率,提升茶叶感官评审得分。因此,该揉捻机能够有效提升茶叶揉捻效果,增加茶农获得的经济效益。

    茶叶揉捻加工工艺数控茶叶揉捻机柔性加压多段调压

    建瓯百丈肉桂茶初制加工工艺探讨

    邱祥贵张稚秀林廷好黄荣茂...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阐述的是几位作者近几年在制作百丈肉桂茶的一些体会及操作方法,以期与广大喜爱建瓯百丈肉桂茶的消费者进行探讨及交流学习,更是为了提高百丈肉桂茶的毛茶制作工艺,打造"千年建州,北苑贡茶"。

    鲜叶采摘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烘焙

    群体种单株茶树种质叶片性状分析

    林燕萍王莉莉黄毅彪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33份群体种单株茶树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其11个叶片性状进行测定,并通过多样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3份群体种单株茶种质资源数量性状叶长5。51-9。50cm,叶宽2。22-3。80cm,叶面积8。58-25。28cm2,叶脉对数6-8。18。质量性状以叶形椭圆形、叶齿密、叶色绿、叶面平、叶身平、叶缘平、叶尖渐尖为主。4个数量性状多样性指数平均为1。79,7个质量性状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48。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主成分特征值均大于1。000且累积贡献率达78。201%,包含了原始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11个叶片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的有6对性状,呈显著正相关的有4对性状。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欧式距离为7。5处,可将33份群体种单株茶种质资源分为三大类群,第Ⅰ大类群包含11份资源;第Ⅱ类群包含20份资源;第Ⅲ类群包含2份资源。该研究为茶树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了依据。

    群体种单株种质资源叶片性状

    浅谈福鼎市有机茶园生产管理技术要点

    陈祖贝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福鼎市是中国有机茶认定的五个重要的产地标志之一,有机茶标志认证申请企业总量和申请认证的面积长期走稳在福建省前列。文章主要以福鼎市京福源茶业有限公司的有机茶园建设管理为例,探讨了福鼎市有机茶园的管理要点,包括选址、土壤管理、植物保护、采摘和加工、追溯体系等方面。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可以保证有机茶的品质和安全性,提高茶叶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促进有机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福鼎有机茶园生产管理

    福鼎不同白茶产区茶叶品质的比较研究

    周庆雅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福鼎不同白茶产区所产白茶的品质差异。本文从福鼎磻溪镇、白琳镇、店下镇以及太姥山镇四个主要产茶区提取土样和茶叶样品,对土壤和茶叶中的金属含量、相关生化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发现福鼎四个茶区的土壤均达到土壤环境地球化学一等等级,茶叶中的重金属指标均符合欧盟标准;在海拔500-600m时,茶叶中茶多酚、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最高,分别为13。43%、4。69%,酚氨比最低,2。86。茶叶感官评审结果,磻溪镇胡林村、磻溪镇黄冈村得分分别为90。35、89。85,两地区茶叶感官品质审评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地区(p<0。05)。12个茶叶产区中磻溪镇的胡林村和黄冈村所产的茶叶品质最佳,优于其他茶叶产区。

    福鼎白茶产区品质酚氨比

    茶叶茶蚜害虫综合防治策略研究

    江嗣安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茶蚜是茶树最具有破坏力的害虫之一,它具有趋嫩危害的特性,主要会刺吸茶树的养分和水分,分泌的代谢物质会引起茶煤病的发生。本文综合了现有的文献记录,对茶蚜的发生进行了梳理,从化学、生物和农业防治三个方面对茶蚜的防治策略进行了总结,综述了现有的防控技术手段和存在的问题。对于茶蚜的防治应加强对茶园生态系统的管理,提高茶园的生物多样性,减少高毒化学农药的施用,对茶园害虫的爆发,迁飞,取食进行调控。

    防治策略刺吸式口器害虫生物多样性

    基于区块链的茶叶农产品溯源应用

    周杰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农产品溯源体系存在的溯源信息真实性无法保证、溯源效率低、溯源成本高等问题。构建基于区块链的的茶叶农产品溯源系统,能实现将茶叶原料的生长、采摘、加工、储藏以及销售等供应链环节的全程监控,其去中心化分布式存储、点对点传输、数据不可篡改的特性,实现真正的防伪溯源,提升茶叶农产品的产品质量控制和数字化管理水平。

    区块链农产品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