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金融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金融
福建金融

月刊

1002-2740

0591-88010587 88010583

350003

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220号中国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大楼11层

福建金融/CHSSCD
查看更多>>金融期刊。旨在宣传金融政策,研究金融体制改革,交流各地金融工作经验,帮助企业有效地运用资金。主要栏目有金融政策、行长论坛、城市金融、农村金融、投资建设、外汇管理、国际金融、港台金融、特区金融、保险窗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

    黄新斌
    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为新时代新征程做好金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将认真贯彻落实以上精神,以"三个牢牢把握"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增强做好金融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以"三大主要任务"坚定不移服务福建高质量发展大局,走好走实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以"三个过硬标准"全面锻造高素质专业化金融干部人才队伍,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提供强力保障.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金融高质量发展金融强国建设八个坚持五篇大文章

    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现实困境与政策建议

    谢易和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完善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仍需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但基础设施投融资面临着作为主要资金来源的财政资金因财政收入增速下降已难以为继,引导撬动社会资本参与的难度加大等现实困境.究其原因,基础设施的功能属性、周期属性和经济属性特征,内在地决定社会资本难以深度介入、全周期地参与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为此,亟须从基础设施的分类管理、创新和社会资本的合作方式、完善基础设施的价值评估体系等方面入手,提升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在动力.

    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机制财政投融资社会资本

    征稿启事

    13,80页

    发达国家应对居民消费不振的政策比较及启示

    周恒吴静颖
    1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趋缓,对居民消费行为亦产生较大影响.在当前我国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稳固的背景下,居民消费需求不振问题凸显,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柱,居民消费动力修复亟须从财政端继续发力.文章通过系统梳理美日英等发达国家在经济下行期,应对居民消费不足而出台的系列财政刺激举措,研究发现从居民家庭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的资产负债表修复入手,多措施协同配合,能有效推动居民消费需求的恢复.基于此,文章借鉴国外经验及做法,从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收入、支出"端入手提出政策建议.

    居民消费财政政策发达国家启示

    香港离岸人民币利率:定价机制、影响因素与信息传递

    付英俊
    2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在中国内地与香港地区的共同推动下,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迅速发展,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市场,在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相较于传统的离岸货币市场,作为政策推动型离岸市场的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利率形成机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文章在梳理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历程和基本特征基础上,分析香港离岸人民币利率的定价机制及影响因素,探究在岸人民币利率与离岸人民币利率的信息传导效应和联动关系,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香港离岸人民币利率形成定价中心

    欧美受益所有人登记制度评析及启示

    张崧琼
    29-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益所有人登记制度是国际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提出的一项重要的反洗钱措施,已在多个欧美国家得到广泛实施和应用.文章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欧美国家的受益所有人登记制度进行研究,从申报主体范围、登记信息范围、信息使用主体范围、使用信息方法等方面进行比较和评析,并提出完善法律架构、明确金融机构获取信息的权限、平衡受益所有人信息备案与个人信息保护、推动金融机构有效履行职责等相关启示.

    反洗钱受益所有人登记制度启示

    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思考——基于闽东实践的调研与启示

    吴晋勇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强国的重要支撑.金融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工具,如何发挥金融对乡村振兴的支持作用,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年来,福建省宁德市金融管理部门立足闽东实际,在推动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农民增收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当前农村金融基础依然薄弱,供求不均衡问题依然突出,要继续做深、做细、做实农村"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五篇金融文章,构建更加完善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农业强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镇银行的潜在风险与法律规制

    王智珑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村镇银行作为农村金融市场中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大有可为,但2022年部分村镇银行"取款难"事件暴露出风险背后的法律规则滞后和阙如.随着部分村镇银行逐渐劣变为高风险金融机构,以"兼并重组"为主的"改革化险"或非唯一解,而以"完善法律"为主的"法治化险"或可与其并行不悖.经检视,村镇银行在股权管理、经营范围、内部治理、外部监管等方面的法律规则不尽完善.为此,亟须重塑银行股权规范、明确业务经营范围、完善内部治理架构、优化外部监管体系等,通过建立长效法治保障机制以达到"法治化险"之目的,进而促进村镇银行高质量发展.

    村镇银行金融风险法律规制

    数字金融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矫正传统金融结构错配视角

    中国人民银行泉州市分行课题组
    5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矫正传统金融结构错配视角,以2012-2020年A股上市中小企业相关数据为样本,并匹配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省级层面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来检验数字金融发展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通过异质性分析来探究数字金融矫正传统金融结构错配的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一是相较于传统金融,数字金融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融资成本,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二是数字金融对中小企业实质性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强于对低端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三是数字金融能够矫正"属性错配""领域错配""阶段错配"等传统金融结构错配问题,靶向优化非国有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成长期中小企业的创新融资环境.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文章最后提出完善数字金融的生态发展体系、加大政务数据的共享应用力度、推动传统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防范数字金融带来的潜在金融风险等政策建议.

    数字金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金融错配

    数字供应链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探析

    窦亚芹郑明轩余永丹
    6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融资难是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重要障碍.数字供应链金融可通过生态化平台管理、数字化信用管理和可视化运营管理,实现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支持.文章基于数字供应链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农业专业合作社模式、农业信用担保模式和粮食信托合作社模式分析,提出"政府规范引导、金融助力支持和产业合力驱动"三位一体的相关工作推进路径,以促进新型模式的良性运行.

    数字供应链金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字技术